三、《齐民要术》序

《齐民要术》共 10 卷,92 篇。书中总结了 6 世纪以前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详细介绍了有关谷物、蔬菜瓜果、树木的种植法, 家畜、家禽、鱼类的饲养法,以及食品的酿制与食品的贮藏法。它不仅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科学巨著之一,对于当时及后世农业和生物科学的发展,均具有重大影响。

《齐民要术》有一篇贾思勰自己写的序言,文中,作者在说明本书写作的宗旨与经过的同时,还反复论证发展农业生产与改革农具的重大意义,并对如何发展农业生产的问题,提出了不少积极的建议和设想: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首先列举了历史上农业技术革新的成就, 譬如:神农曾经发明耕田用的耒耜。尧曾经命令掌管天时历象的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郑重地向人民授与时令。舜曾经命令后稷,把粮食的生产及分配,做为政事中首要的一项。

贾思勰引用管仲的话说:“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 “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唇。”他还引用荷三、《齐民要术》序 - 图1(diào)丈人批评孔子的话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他又引用《左传》里的话说:“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他认为,勤力就可以不贫,所以李悝曾经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魏国因此就富强起来;秦孝公任用商鞅,对耕战有功的进行赏赐,秦国因此能倾夺邻国,在诸侯中称雄。用事实说明了勤于耕作, 就可以使国家强大起来的道理。

贾思勰引用了《淮南子》一书中所举的一些例子:相传禹治水时在阳盱河(在陕西华阴县东)边以身为质,向天祈祷,求除灾祸;商汤因久旱不雨, 在桑林下以身为质,向天祷告,祈求下雨。神农因为劳动,所以非常憔悴, 尧很瘦弱,舜则晒得很黑,禹的手掌都磨出了厚茧。所以,贾思勰认为,古代的圣人是非常忧劳百姓的。因此从天子以下一直到普通的庶民百姓,如果四肢不勤,思虑不用,要想事功能够完成,需求得到满足,这是从来也没有听说过的。贾思勰由此推论出,种田的人如果不勤奋,他的粮仓就不会装满了粮食。贾思勰在这里是进一步用古代圣贤的例子,说明勤于耕作的重要性, 在他的心目中,勤于耕作,应该是从天子到百姓的一个准则。

贾思勰又引用东汉末年思想家仲长统的话说,就是天时非常好,而不好好耕作,也不会得到好的收成。从种到收,懒惰的收获就少,勤劳的人收获就多,如果不去耕作就会什么也收不到。贾思勰还引用三国时蜀国劝学从事谯周的话说,勤劳的人出去采集野菜,从早到晚就可以采集满满的一筐。否则的话,即使是人长了羽毛,不织就穿不上衣服;人不能靠吃草喝水活着, 不耕就得不到食物。因此人是不能不靠自己的努力去生活的。进一步说明了努力耕作的道理。

贾思勰引用了晁错《论贵粟疏》中的一段话“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粟、米、布、帛,一日不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贱金玉。” 这里的“贵五谷而贱金玉”是这篇《齐民要术》序的中心思想、贾思勰进一步引用东汉尚书令刘陶的话论证这种思想说,人民可以一百年都没有货币, 但不能有一天挨饿,所以吃饭问题是最重要的。贾思勰还引用曹植的话说, 挨冻的人不贪图一尺的长的美玉,但是思念粗布短衣,挨饿的人不希望得到千金,但是却对一顿饭称赞不已。千金、尺玉都是贵重的物品,却不如一衣

一食,这是因为衣食是一种当务之急。贾思勰认为这些话都很有道理,他用这些话充分地论证“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

贾思勰继续列举历史上农业技术革新的成就,如汉武帝时推行代田法(即轮作制)的搜粟都尉赵过;再如东汉时改进造纸术的宦官,尚方令蔡伦。贾思勰还认为,汉宣帝时大司农中丞耿寿昌设立抑制富商大贾的常平仓,汉武帝时治粟都尉桑弘羊制定打击富商大贾的均输法,都是“益国利民,不朽之术也。”贾思勰引用谚语说,既使有禹和汤那样多的智慧,也不如自己的亲身实践。贾思勰进一步引用《论语》中,樊迟向孔子请教种地的学问,孔子回答说:“吾不如老农”的例子,说明像孔子这样的圣人都有不明白的事理, 凡庸的人更不可能什么都懂。这种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封建社会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也是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的闪光之处。

贾思勰又在《齐民要术》序中举出了很多农业致富的例子。譬如:春秋时鲁国人猗(yī)顿向范蠡请教致富的方法,范蠡告诉他,要想很快致富,就要饲养牛、马、猪羊、驴的母畜。猗顿照着去做,果然致富、贾思勰又说, 汉代的九真(在今越南清化、河静及义安省东部)、庐江(治所在今安徽庐江县西)两郡不懂得牛耕技术,九真太守任延和庐江太守王景就教给他们, 使他们开垦出大片荒地。贾思勰还说,敦煌人不懂得耧车播种的技术,三国时魏国的敦煌太守皇甫隆就教给他们,节省了一半的劳动力,收成却增加了五成。敦煌还有一个不好的风俗,妇女穿的裙子,都做成像羊肠一样收缩的样式,一件裙子要用一匹布,皇甫隆就下令让她们改正,节省了很多布。贾思勰又说,汉光武时,桂阳郡俗不种桑,一般人用大麻织粗布做衣服,当地人懒惰,不做鞋穿,冬天把脚冻得裂口流血,用火燎烤。桂阳太守茨充教给他们多种桑树和柘树,养蚕织鞋,还让他们种芦麻。几年以后,当地人都穿上了暖和的衣服和鞋子。贾思勰认为,当时江南人民学会了种桑养蚕和织鞋, 都是茨充教给他们的结果。贾思勰还说:东汉时五原郡适宜种麻,但俗不知纺织,太守崔寔教给他们织布,民得以免除寒苦,所以“教民”是很重要的。

贾思勰又举了汉宣帝时循史黄霸、龚遂的例子。黄霸做颍川太守时,他让邮亭(驿站)和乡的衙署都饲养鸡、猪,用来赡养鳏寡贫穷的人,还种植了很多树木。鳏寡孤独的人死了以后,黄霸就分别进行处置,指挥吏役伐木做棺,杀猪致祭。龚遂做渤海太守时,他命令每人都要种一棵榆树,一百株蕌(jiāo)头(一种菜),五十本葱,一畦韭菜,每家要养两口母猪、五只母鸡。人民有带持刀剑的,就让他们卖剑买牛,卖刀买犊,问他们:“为什么不带牛佩犊?”农民在春夏不得不到田里劳作,秋冬还要检查,督促收获和贮藏,还种养了很多果实、菱、芡。吏民都富裕起来。贾思勰还列举了汉元帝时南阳太守召(shào)信臣,东汉时不其(jī)县(今山东即墨县西南)县令僮恢,三国时魏国京兆郡(治所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太守颜裴、西汉末、东汉初太子太傅王丹、三国时魏国河东(今山西境内)太守杜畿等人劝课农桑的事例,这种不恰当地把功劳一笔记在这些官吏的名下,反映了贾思勰的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同时,贾思勰还引用仲长统的话说,对于那些没有按照封建庄园主的要求进行生产的农民“鞭之可也、笞之可也”;并把它作为“督课之方”,这就明显地表现了他的剥削阶级的立场与偏见。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序虽然有这样的阶级局限性,但总的说来,是一篇有重大进步意义的文章。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序,在最后一部分说明了这样几层意思:

  1. 《齐民要术》的内容,有经传中记载的,有歌谣中咏唱的,有向老农们咨询的,有自己亲自实践的,从耕农开始,到制醋制酱结束,凡是与生计有关的,都记载了下来。

  2. 《齐民要术》共 92 篇,分为 10 卷,卷首都有目录,便于寻览。

  3. 对于中国没有的农作物,只存名目,移栽的方法,也没有记载。

  4. 贾思勰认为农业是本,商业是末,“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所以“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5. 贾思勰认为花草之类,虽然可以悦目,但“徒有春花而无秋实”,相当于浮伪,只可以口授给家童知道,不足以做为生产技术写出流传于世,所以也不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