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施”——蝴蝶
在人们的心目中,昆虫总是令人讨厌的。因为它们之中,有的要啃食庄稼;有的会传播疫病;有的面目狰狞;有的放出难闻的臭气;有的更能直接伤人或致人死命。
但蝴蝶却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它那绚丽的色彩,婀娜的舞姿,特别是当它飞舞在百花丛中的情景,更能引起人们的赞赏。因此这位虫国的“西施”常是诗人吟咏和画家描绘的对象。也正因为它披着这件美丽的外衣,所以,早在1735年,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就把它列为凤蝶属,并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至今,有些蝴蝶爱好者也像林奈一样,专门搜集世界各地的各种绚丽多姿的蝶类标本。
如果说蝶类在昆虫界最妖艳,那么蝶类中的凤蝶则可荣获蝶类“皇后”之冠。因为各种凤蝶不仅姿态妖媚,而且色彩绚丽。有一种圣蝶,后翅的尾坠特别长,再加上体态纤柔、色彩妍丽,飞行时,宛如仙女轻舞一般。另一种翠凤蝶,姿色幽雅,黑翅上衬着翠色斑纹,且排列整齐、依次渐小,恰似窈窕淑女的袖上缀着清丽、细致的碧玉,十分喜人。还有一种麝蝶,不仅色泽美丽,还能散发芳香。雄性麝蝶比雌性麝蝶更绚丽,所放出的香气也较雌蝶更浓郁!真可称之为“皇冠”上的精美“珠宝”。
尽管各种蝴蝶妖娆多姿,却都是由一些丑陋模样的蠕虫变成的。和其他昆虫一样,在一生的发育过程中,其形态、构造、乃至生活习性,都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昆虫学上,蝶类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它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会飞的蝴蝶是它的成虫阶段。
有时,夏天的夜晚,在闪着灯光的蓊郁树林中,我们常能看到一对很像凤蝶的大翅昆虫。它们确实也很漂亮,那是蝶类的同宗近亲——蛾类中的柳天蛾。但一般说来,蛾类不及蝶类艳丽多姿。
蝶类与蛾类的四翅及躯体上,均密布着鳞片和纤毛,且有奇特的虹吸式口器,发育是完全变态。昆虫分类学家把它们同列为鳞翅目。
鳞翅目昆虫种类极多,总数在14万种以上。蝶类以其触角呈锤状或棍棒状而区别于鳞翅目。
全世界的蝶类,约14000余种,大部分种类分布于南、北美洲,而以南北亚马孙河流域最为集中,其他地区的蝶类,仅占1/10,约1400种,而我国蝶类约在1300种以上。
较大的蝶类,要算南美的一种斑蝶,其翅展的直径可达24厘米,简直像把小蒲扇。澳洲的丛林地带,有一种凤蝶更大,其翅展直径竟达26厘米,足有洗脸盆那样大。当地人要用弓箭才能把它击落。生活在所罗门群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的大鸟翼蝶的翅展竟达30厘米,是最大的蝶类。最小的蝶类是灰蝶,其翅展直径仅仅为0.5厘米~1.6厘米。比起我国的一分钱硬币还要小得多呢!
蝶类是分布极为广泛的昆虫,无论是热带还是寒带,都能发现它们的“芳踪”。在5000米高度的雪线上下,仍有许多蝶类在生活着。
有些蝶类也和有些鸟类一样,有迁徙飞行的习性。目前已知道有214种蝶类能作迁徙性飞行。集群多者,数量可达10亿只,飞行距离长者,可达数千里。
有一次,几百万只蝴蝶飞过法国某城市的上空时,顷刻间,漫天蔽日,漆黑一片。
航海界还发生过航船与正在迁徙的蝴蝶相撞,造成沉船的事件。1914年,德国一只渔船正在波斯湾航行,突然数以万计的白蝶从云端劈头盖脸而下,顿时,船上的甲板、绳索甚至烟仓都停满了层层叠叠的白蝶,不仅如此,成千上万的白蝶还在凶猛涌来。那些没处栖息的白蝶便累缠船身,飞绕不止。这只德国渔船仿佛被卷入暴风雪般的蝴蝶漩涡里,这时,船员连眼睛也睁不开。一时全船陷于混乱,舵手也因视线不清而偏离航线,结果造成触礁沉船的事故。
美国昆虫学家威廉斯在1935年报道了一则蝴蝶飞行的奇闻:“一种斑蝶从墨西哥一直飞到加拿大的北部和阿拉斯加,行程5000公里。”可见,蝶类是飞行的高手。
近年来,许多昆虫学家对斑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发现这种美丽的斑蝶和候鸟一样,每年冬天由北往南飞行,每年夏天则由南往北飞行。加拿大动物学家弗雷德·A·厄克特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斑蝶的迁徙飞行。他用一种特殊的标记,贴在数百只这种斑蝶的薄翼上,几个月后,却在数千公里外的墨西哥境内高达2000米的马德雷山脉的陡峭山峰上发现了它们。到了夏天,它们又振翅远飞,从马德雷山出发,飞往美国北部或加拿大。
非洲有一种粉蝶,每到春天,集群向北飞行,作漫长的马拉松式的“旅行”。4月,它们出现在地中海,5月到达冰岛,它们中间,有的甚至一直飞到北极呢!
蝶类还会定期举行“集会”。我国云南省大理城西三月街的蝴蝶泉,是个闻名世界的游览胜地。中和峰下、坡地上的三月街,景色够秀丽的了,背倚着青翠欲滴的苍山,眼前收尽绿如碧玉的洱海。但吸引中外游客的,却是三月街边的神秘的蝴蝶泉。
每年的暮春三月,蝴蝶泉畔奇葩异卉,争展竞放。那时,各种蝶类便会长途跋涉,不远千里地赶来,参加“姊妹”们一年一度的聚会。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巨,堪为亚洲一绝。
成千上万只蝴蝶,有素色的、有斑斓的、有体大的、有体小的。这些万紫千红、五光十色的蝴蝶,或临空盘旋或贴泉飞舞。休憩的彩蝶,坠满了直垂水面的柔枝。远瞅,宛如条条斑斓奇幻的彩带,随风摇摆,蔚然奇观。
蝶类何以会合群或混群进行迁徙呢?真正诱因,尚未彻底弄清。不过,我国一些蝶类专家认为,云南大理城西的蝴蝶泉,之所以会出现蝶类“聚会”,可能与蝴蝶泉四周栽种大量的桉树所发出的大量芳香有关。
许多蝶类,在交尾前必须作一番“恋爱”飞行。当雄蝶飞近时,雌蝶即腾空飞起,雄蝶紧紧追随,一前一后,或上或下,翩翩起舞,然后交尾。
若雌蝶不需交尾,当雄蝶飞临时,雌蝶即平展四翅,高翘腹部,绝不起飞。这是拒绝交尾的表示。此时,雄蝶只得舍它而去。有时,一只不愿交尾的雌蝶在空中飞翔,恰遇飞来的雄蝶“求爱”,雌蝶则返身逃遁,而雄蝶则以为对方接受了它的“求爱”,于是紧迫绕飞,这样一逃一追,扶摇直上,雌蝶无法摆脱时,还会突然敛翅下坠。
蝴蝶在飞行时,能巧妙地利用自己翅膀的张合。在一定的飞行瞬间,蝴蝶的一对前翅,会形成一个空气“收集器”。一对后翅,则形成一个喷气通道。当前翅贮满空气并涌向后翅时,后翅开始收缩。先是后翅的前半部贴起来,把空气压向后半部,接着后半部也贴起来,把空气迅速地推挤出去,形成一股强大的喷气流。蝴蝶就是借助于这种喷气流的动力,来保持其飞行的速度和高度。
奇妙的是,蝶类的这种喷气发动装置,竟可随翅膀张合,随意般的形成或解体。
近代,“飞碟”这种不明飞行物,成为了风靡全球的时髦新闻。但某些“飞碟”事件,很可能与生物发光有关。1965年、1968年,美国犹他地区曾出现了不明飞行物体,这种碟形的飞行物,闪着蓝蓝的光,后来证实是一种作迁徙飞行的蝴蝶。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两位昆虫学家发现,一种云杉蝴蝶能发光。他们捉了这种蝴蝶放在极力电场中,它们能释放电荷,与此同时出现闪光。
每只蝴蝶在放电荷时,其闪光在6米左右尚能看到。他们研究认为,犹他地区飞碟出现,恰好是云杉蝴蝶集群迁徙的时期。它们在穿越大气层电场时,自行载电而闪出淡蓝色的光来。由于集群蝶类数量成千上万,因此,地面上能够看到高空中显眼的碟形发光体在飞行。
纤弱的蝶类一生,会遭到很多天敌的袭击、吞食。但蝶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获得了各种防卫敌害袭击的本领。
我国四川峨嵋山,有一种枯叶蝶。它那绚丽的色彩和逼真的保护色,可谓蝶类拟态中的“绝品”。当它双翅竖合,凝立不动时,宛如一片行将凋蔽的“枯叶”。这张“枯叶”不仅具有“叶尖”、“叶柄”,而且叶脉主支分明,清晰可见。更奇妙的是,这种蝶类的翅翼内侧,生有遍布整个翅膜的奇彩异纹。刚才还是一片“枯叶”,瞬间,却变成了一只姿色艳丽、体态雅盈而会飞的“花朵”!
还有一种木叶蝶,其翅酷肖枯叶,休憩时,两翅竖合,尾端朝天,它不在有叶的树木细枝上休息,却专门伫立在无叶的粗树干上纹丝不动。有趣的是,这些木叶蝶在枝干摆动时,还会装作“枯叶”飘然落地,一动不动地躺在枯叶堆上,其体形、体色和枯叶浑然相似,不细心观察,很难发现。它以此方式来逃避天敌的侵害。
某些蝴蝶有特殊的臭腺。热带有一种属于斑蝶科的紫蝶,体呈蓝紫色且有美丽的闪光,腹部末端埋有棒形臭腺囊一对,在遇到敌害捕捉、啄食时,会翻出臭腺囊,臭气四溢,使敌害闻之弃而远避。
北美有一种君主蝶,体内能释放出一种有毒物质。鸟类一旦误食这种蝶类,能引起心律遽增而致死。有些蝶类的幼虫,也具有这种本领。
通常人们认为,美丽的彩蝶总是以花为伴,以蜜为生。其实有不少蝶类,嗜食烂果或蛀树的汁液。有些蝶类甚至喜食人、畜、鸟兽的粪便。
蝶类的幼虫阶段,除了极少数灰蝶的幼虫是吃“荤”的,几乎全部都是以植物为食的。因此,美丽的彩蝶,虽然惹人喜爱,但却是一种害虫。
由于蝶类繁殖快,密度大,再加上蝴蝶的种类不同,食性各异,所以,无论是粮食作物、工业原料作物还是果蔬、林木、药材、牧草,都遭到它们严重的危害。蝴蝶,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有人对我国蝶类危害庄稼的情况作了些初步调查,单危害水稻的蝶类,就有15种。其中直纹稻苞虫的危害性,仅次于水稻螟虫。在甘蔗、大豆、黄麻等8种工业原料作物上,就有25种蝶类寄食其上。有8种凤蝶的幼虫,靠啃食柑桔树长大。有20种果蔬作物上,寄食的蝶类竟达40种以上。以番荔枝、猪笼草、潺槁树、延胡索、榕树、银合欢;鱼木、鼠李等120种植物分别为食的蝶类,约有99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