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可恶的蟑螂

蟑螂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讨厌而且可恶的昆虫。蟑螂形体椭圆而且扁平,柔软轻盈,行动迅速,神出鬼没。它全身颜色深褐、油光闪亮,所以有的地方也叫它“油虫”。它的头很小,能隐藏在前胸的下面,但是有两根头发丝似的触须,这是它的“雷达天线”的缘故。蟑螂有四片翅膀,两前两后,都是很薄的膜质。前翅小而长,后翅大,张开翅膀,就像扇子面一样。可是它不大用翅膀飞翔,而是善于用脚奔走。只是在夜间飞扑灯火的时候,偶尔作短距离的飞翔。它一飞进房间里,就在地上飞速奔走,眨眼之间,就粘到箱子或者柜橱后面躲藏起来。

蟑螂从石炭纪开始就出现在地球上了。石炭纪,在地质学上是古生代的第五个纪,离现在大约有3.5亿年到2.7亿年。那时候气候温暖,植物长得高大茂密。后来,海水浸漫大地,这些茂密的大树等植物,沉积在地层里,就逐渐形成了煤层。在这个地质年代以前,蟑螂就出现在地球上了。

从石炭纪后,地球表面发生过无数次的变迁,很多的昆虫类,都销声匿迹,但是蟑螂却顽强生存下来,一直到了今天。现在,在世界上,蟑螂大约有4000种以上。不过,其中只有少数的种类,隐藏在人们的房屋或厨房里,过着偷吃食物的生活。

蟑螂原是生活在热带的昆虫,所以非常怕冷,和苍蝇、蚊子等能够越冬的情况不同。当温度下降至零度以下的情况时,它的生命就受到严重威胁,甚至会死亡。所以到了冬天,它大多在有取暖设备的房子里活动,或者躲藏在靠近火炉的黑暗角落里,并且行动非常迟缓,好像全身麻痹了似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被人发现,它只好束手就擒。

蟑螂白天隐藏,一到夜间才四处出来寻找食物。但是人们不大容易看到它偷吃食物的情况。人们发现它,往往只在它奔走如飞的时候。它的食量很大,吃的东西又很杂。只要它在肮脏的东西上爬过,再来偷吃食物,食物和食器就会被污染,并且给人们传染很多疾病。所以我们必须消灭蟑螂,不能等闲视之。

为什么蟑螂偷吃东西的时候,我们一般看不到呢?因为蟑螂是在黑夜,人们都睡熟的时候出来找食的。如果寻不到食物,它就爬到厕所、马桶、便盆里去寻找,不管是粪便、尿液,凡是含有有机物质的,不管是香的、臭的,它都吃。吐在地面上的痰液、动物的粪便、腐烂小动物的尸体,它都吃。在这些脏东西里,有各种各样的细菌。蟑螂带着这些细菌再爬到食物上来,就把细菌带到食物和器皿上了。它是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霍乱菌、鼠疫菌等病菌传播的媒介。蟑螂不仅传染肝炎等许多消化道疾病,而且还能传染结核病。科学实验证明:这些病菌在蟑螂的粪便中有很大活力。蟑螂也是寄生在老鼠和人身上的棘头虫、线形虫类的中间宿主,如果蟑螂实在找不到食物,它就到书柜、书箱里去吃书脊上的浆糊,把书籍咬坏,还会钻进收音机、电视机里面,把线路的包皮咬破。据国外文章记载,蟑螂甚至会咬伤婴儿的娇嫩皮肤和手指。

蟑螂偷吃食物和苍蝇不同。苍蝇是在明处死死缠在我们周围飞来飞去,再随时落在食物上;而蟑螂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出来,如果你在夜里突然打开电灯,偶尔会看到蟑螂那惊惶失措的样子。一眨眼之间,它就逃到黑暗角落里去了。

蟑螂的嗅觉非常灵敏,在人们还没有发现它以前,它头部的那两根像“雷达天线”一样的触须,就能感觉到危险的来临,早就作好了逃跑的准备。所以,在它行走的时候要想捕捉它是比较困难的。

蟑螂很会利用死角来隐藏自己。例如不常使用的抽屉,食品柜的背面,煤气炉台的底下和水槽贴墙的裂缝,都是它隐藏的好地方。一般来说,它总是在接近水源和食物的阴暗角落“安营扎寨”。由于蟑螂的身体扁平柔软,只要有2毫米~3毫米的缝隙,它就能贴着身子钻进去藏起来,使人对它束手无策。

蟑螂的产卵期间,尾巴尖上拖着一个外面有鞘而很像蛏子模样的细长卵袋,卵袋里大约有20粒~40粒卵。开始的时候,卵是在雌蟑螂的腹部里,到了一定时期,它就把卵排到腹部外面在尾巴尖上拖着。它的幼虫在卵鞘里发育生长,并不经过蛹的阶段,这在昆虫学上称为不完全变态。卵逐渐成熟以后,雌蟑螂就把幼虫一只只地产在房屋里隐藏的地方,幼虫逐渐长成为小蟑螂。

蟑螂的幼虫阶段比较长,要脱皮7次~9次,经过8~9个月的时间,才能成虫。在我国分布较广的一种小形蟑螂,叫做德国小蠊,身体长只有1.2厘米~1.4厘米之间。前胸背板上生有两条纵横黑色花纹,翅膀比腹部长,卵袋很小而外膜又薄,里面包着,20粒~40粒卵。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它的踪迹,而北方出现的蟑螂多属这种。它每年产卵两次,繁殖两代。

有一种身体深褐色,身长2.5厘米的蟑螂,叫做东方蠊,雄蟑螂翅膀很短,仅达腹部的2/3,雌蟑螂的翅膀退化成两小片,卵袋里有16粒卵。这种蟑螂看上去会被误认为是尚未长翅膀的幼虫,实际上它已是成虫。在我国仅上海等个别大城市有它的踪迹。

生长在我国南方各地的几种蟑螂,如凹缘大蠊,棕褐色,体长约3厘米,翅膀覆盖腹部,卵袋内含卵26粒。一种叫美洲大蠊的大形蟑螂,分布范围很广,身体红褐色,身长3.5厘米,翅膀覆盖腹部,触须很长,卵袋里有卵16粒。还有一种与美洲大蠊是“兄弟”的大型蟑螂,叫澳洲大蠊,卵袋里有卵24粒,也分布在我国南方各地。体型较大的蟑螂,每年产卵一次,繁殖一代。蟑螂的幼虫,除了没有翅膀以外,吃的、住的、相貌、习性,都和成虫一样,也像老蟑螂一样神出鬼没。

尽管蟑螂“眼明脚快”,善于奔跑,可是它也有难言的苦处。它是“全家老少”在一起集体生活的。他们身上发散出一种难闻的气味,而且都有一种“习惯”,凡是他们的伙伴走过的路线,都会遗留下那种难闻的气味。这样,它们“大家庭”里的成员,就可以大胆放心地顺着带有气味的熟路跑来跑去。当我们掌握了这种生活习性以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打开电灯,来个突然袭击,就可以看到正在偷食的大大小小的蟑螂惊惶失措、狼狈不堪地顺着熟路回到老巢。只要仔细看准了它们的逃跑路线,我们就可以顺藤摸瓜,找到它们的老巢,随后向它们群聚隐蔽的地方大量喷洒杀虫剂,就可以一举全部消灭它们。

为了彻底防治蟑螂,使它不能繁殖,达到除害务尽不留后患的目的,就要经常清扫有可能隐蔽蟑螂的死角、缝隙,然后喷洒杀虫剂。死角、缝隙最好用喷雾器喷射。在食物旁边、食品柜里面、装有食物的抽屉里,可以放几片杀蟑螂药片。还有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用半汤匙硼砂粉加少许白糖,溶解在二三汤匙的清水里,然后用干馒头、干面包的碎块放在里面浸湿,连容器一起放在食品柜内,招引蟑螂来吃,连放几晚,就可以大批杀死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