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以书会友
无论是在困难的日子里,或是在安乐的时刻,读书始终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唯一爱好,而且他总是团结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研究、一起讨论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问题。
富兰克林回费城后,他和几个好朋友组织了一个读书会。开始的时候,只有 11 个会员,都是一些资质聪颖、力求上进的年轻人,他们几乎全是技工。尽管富兰克林命名它为勤读会,他们还是管这个读书会叫做皮围裙俱乐部(当时的技工,在工作时都围着皮革制的围裙)。
按本杰明·富兰克林制订的规章,勤读会每星期五举行一次。会员们必须轮流准备几个问题,不论是道德的,政治的,哲学的,自然科学的, 什么都行,以便大家讨论。他又要求全体会员每隔 3 个月写一篇论文,题目由各人自己选定。文章必须在会上宣读,宣读后,可以由会员提出不同的意见。在会长的主持下,允许文章的作者和持不同意见的会员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双方必须以探求真理为目的,不强词夺理,不意气用事;胜不骄,输不馁,他们追求的不是个人荣誉,而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勤读会没有固定的地址,他们经常在小酒店里聚会。在本杰明·富兰克林的青年时代,费城是一个落后的城市,那里没有一家像样的书店,只有印刷房兼营的文具店,而且这一类的文具店,只出售纸张、民歌或是小学课本。谁要是想买一本新书,就得去英国订购。勤读会的成员大部分是爱好书本的清寒子弟,他们限于经济能力,每人只有少得的可怜的几本书籍。
起初,他们在小酒店里讨论问题。后来感到在这种地方集会诸多不便。因为酒店毕竟是喝酒的地方,人多嘴杂,而他们需要的是宁静。所以会员们一致认为有另租一间房子的必要,哪怕简陋一些。
当时,在费城要找一间房子,不是一件难事,并且不需花费多少钱。没过多久,房子租定了,大家感到很高兴,从此,他们有了固定的会址,大家聚集在一起,可以不受干扰、安静地讨论各种科学、社会问题了。
为了解决书籍少的困难,富兰克林号召大家把自己的书拿出来,集中在这间屋中,这样,大家就有机会读更多的书了。于是大家把各人的书籍都存放在这间屋子里,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借阅。可是不到一年,由于缺乏专人保管,往往一个会员需要某一本书时,恰好这本书被借走了,而且不知道是谁借走的,因为当时还没有建立起健全的借书制度。虽然勤读会才 11 个成员,可是为了找回一本书,挨着个去询问,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因此有人提议把各人的书依旧拿回家去。
富兰克林自己也遇到了同样的麻烦,于是在勤读会大多数成员的要求下,一个刚建立的图书馆雏形便拆散了。不过他并不痛惜,因为他的胸中已酝酿着一个创建图书馆的宏伟计划。
富兰克林经过反复考虑,再三筹划,终于初步拟成了一个公共图书馆的草案。草案的内容是这样的:凡是愿意参加这个图书馆的人,第一次需付 40 先令,作为购买新书的基金,以后每年付 10 先令。他又请了一位熟悉法律的查理·勃罗克登先生,把草案改写成有条例的规章制度。经过宣传、奔波、劝募,本杰明·富兰克林争取到 50 个基本成员。全美洲第一所公共图书馆就这样诞生了。图书馆每周开放一次,借书的人按规章办理借书手续, 按期归还。
不久,美洲的其他城市也纷纷以费城为榜样建立公共图书馆,一时人们竟把读书当成一种风尚。过了几年,据许多外国观察家统计,美洲人民的文化水平比欧洲还要高。
除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外,本杰明·富兰克林对自己品德的要求也极为严格。他意识到,除了神以外,作为一个世俗的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总是免不了的。所不同的,只是缺点的大小和多少罢了。
一般的人,对别人的缺点往往了如指掌,而对自己的缺点,不是故意装做没看见,就是自己原谅自己。富兰克林认为这两种态度都不可取,他决定给自己制造一面反映缺点的镜子——座右铭,尽可能使自己的缺点缩小到最小限度,如果有可能的话,就把它消灭。
他给自己列出 13 项品德准则,每天临睡前,把自己一天的行为过,
按着这 13 条准则逐条加以检查。
他那著名的 13 项道德准则是这样的: 1.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
- 寡言——除对别人或自己有益的话外,不多说话;避免和人说空
话;
费 ; 带水;
故;
-
秩序——用过的东西归还原处;做事情有条有理;
-
果断——该做的事,坚决执行;决定履行的,务必完成;
-
节约——除对别人或自己有益外,不乱花钱,也就是说,切勿浪
-
勤奋——不浪费时间;经常从事有益的事情;动作利索,不拖泥
-
诚实——不欺诈,心地坦白、正直;言行一致;
-
公正——不侵害别人,不要由于你的失职而使人遭受损失;
-
中庸——避免极端,责人从宽;
-
整洁——身体、衣服以及居住的地方,保持整洁;
-
沉着——遇事不慌乱,不论是琐碎的,一般的或是不可避免的事
-
贞洁——行正言正;不要损害自己的或别人的声誉;
-
谦虚——学习先哲的谦逊精神。
富兰克林每天都对照着这面镜子,反省自己的行为,发扬优点,克
服缺点。在他一生中,始终遵守着他那作为镜子的座右铭。
富兰克林一直坚持着读书会的活动,这个会社在 1743 年改称“美洲
哲学会”,后在 1749 年发展成为费拉德尔菲亚学院(以后改为宾夕法尼亚大
学)。富兰克林曾任该校董事长 40 余年,为传播欧洲文化,培养人才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