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品格的分类

正如上一节我们所说的,品格可以由好的方面转向不好的方面,也可以由不好的方面转向好的方面。那么,究竟什么是好的品格?什么是不好的品格?它们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中所要牵涉的品格的分类问题。

在我国很早的时候,大思想家们就对人的品格进行了研究,并且进行了划分。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现代“人的品格”与古代的有了很大的区别, 但我们仍然可以看看我们古代的伟大思想家们是怎么说的。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山东人。他创立了儒家学说,对于后来的中国政治、文化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人们将他称为“圣人”,也就是孔圣人,在现在的山东曲阜还有他的纪念地——孔庙。在开创儒学的同时,孔子对人的品格也有了一定的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根据品格人可以划分为君子和小人。按照我们现在的观念理解,应该是品格高尚的人称为君子,低下的人称为小人吧。关于君子与小人,在我们的头脑中,总有一个印象,自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谚语、俗语也能让我们理解这两个词语的含义。比如我乃“正人君子”, 摆明了是夸奖自己呢;又说:“他,哼,小人!”一个“哼”字,再加上一个小人,就足以表明你对他的看法了。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由这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两句话就可以看出他对“君子”和“小人”划分的界限了。君子胸怀坦荡,乐于助人,尽力“成人之美”,不破坏别人的好事,也不对别人行恶,对别人实行坑害。而小人呢,往往是贼眉鼠眼的样子,决不能容忍别人快乐,人家一有好消息就往里瞎掺和、捣鬼。两种人是截然不同的,可见那时的研究没有现在的深,也没有现在的细致。那么多人,那么多品格,怎么可能只有两种呢,对不对?

将孔子的观点进一步深化的人是在他之后的荀子。他将君子进行细致的划分,分为通士,公士,直士,悫(qu,诚实的意思)士四种。他认为“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物至而应,事起而辩:若是则可谓通士矣。不下比以暗上,不上同以疾下,分争于中,不以私害之:若是则可谓公士矣,身之所长,上虽不知,不以悖君,身之所短,上虽不知,不以取赏,长短不饰, 以情自谒:若是刚可谓直士矣。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畏法流俗,而不敢以其所独甚:若是由可谓悫生矣。“哇!好长的一段文字,什么意思呢? 无非是具体的划分四种“士”的方法以及标准。其实,每种“士”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的,只不过可爱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就如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一样,他们的身上也有很多高尚的品质在发光。

后来,关于品格的研究越来越多,在《皇帝内经》中都出现了划分的标准,而它,只不过是一部医书。三国时候的魏国人刘勋写了一本享誉世界的著作《人物志》,对品格进行了更深的研究。

时间流逝,社会进步了,思维也发展了,对于品格的理解,我们现代的人有了自己的感受。虽然是借鉴了很多古代思想家的观点,但毕竟时间相隔太久远,在具体的看法上,有了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除了那些做学问的大教育家,生活之中我们更常见的是,根据自己的感受,将品格简单地划分为好的和不好的两种,或者说低劣的和高尚的两种。对于大街上骂人的泼妇, 或者公共汽车上服务态度不佳、公然与乘客吵架的售票员,人们经常给的评

价就是这么四个字“品格低下”。而对于那些见义勇为,抢险救灾,抵死保护国家、集体财产的人,人们除了赞叹之外的感觉便是:太高尚了,品格太好了。似乎,能够帮助人的,为社会和集体做出贡献的,都是好的、高尚的品格,而相反地,损人利己、见死不救、破坏公共秩序、公共道德的都是低劣的、不好的品格。我们经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并非什么学者做出的,而是在社会中,人们心底存在的标准,似乎更说明了人们的善恶观念,更能代表人们评价是非的尺度。当然,也是人民创造的更适合人民的评价品格的准则。

什么是好的品格?刻苦努力、艰苦劳动、勤奋、执著⋯⋯这些品格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了它们,一个人,即使天赋再好,也很难有什么真正的成就。马克思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富有天份的创造性人物,但他的天份得以充分的表现和发展是与他工作的勤奋态度与百折不挠的顽强斗争精神分不开的。在写《资本论》的过程中,他历尽劳苦艰辛,不顾疾病,克服各种困难,紧张地工作。为了搜集资料,他前后仔细地钻研和作过摘要的书籍达到一千五百多种。只是为了写作这部巨著的前两章,他就从各种书籍中作摘录二百处以上。为了写英国劳工法二十多页文章,他竟把英国博物馆里凡载有英国调查委员会和工厂视察员的兰皮书从头到尾读过!没有这种勤奋以及执著的态度,相信即使马克思天资再高再好,

《资本论》也不会凭空在脑中产生,从而坐在家中完成。《资本论》的成功, 不仅仅在于马克思思想的成功,更在于马克思这种精神,这种品格的成功, 他留给我们的启示不能不说是很大的。而对于好的品格,从这一个小小的例子,我们就可以得到更深的理解。

不招人喜欢的及让人讨厌的甚至是走上犯罪道路的人很少有那种品格高尚。当然,一失足成千古恨,偶尔为触动的某个不正确的念头而自毁的人也存在,但他们总是少数。对于大多数的屡教不改的人来说,他们的品格本身就值得怀疑,就没有那么高的可信度。的确,我们说好的品格可以培养,但那多半是在幼年时期,是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之前。那个时候的人,常常像一张白纸,即使偶尔沾染了某个污点,也还来得及洗去,来得及改正。但是在某些顽固者中间,这些污点常常会很难被擦掉,因为它们已经成为他们自身中的一个固定部分。老人们常说“恶习难改”,这不仅仅是一句说顺了口的话,更是一个人一生的见闻所锤炼出的真理。现代社会有许多“二进宫”、“三进宫”的犯罪分子,之所以刑满释放后又被抓进去,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难以改掉原来的坏毛病:原来偷盗的依然去偷窃, 原来强奸的依然强奸,原来倒空卖空的依然倒空卖空⋯⋯什么也没有改,什么也没有变,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终于又一个接一个地走回原来的牢房,而判决书上的惩罚却在一次又一次加重。说到底,这都是坏品格在作怪。一个人真心学好,戒掉恶心,改良品格,那就一切都容易。什么是不好的品格?自私自利、打架斗殴、嫉妒、撒谎、恶意报复⋯⋯

关于当前社会中人们心中的这个评判品格优劣的标准,很少有学者去做一个理论上的评定,是否符合科学,我们也很难说明。或许它过于简单化, 也或许它实在缺少理论依据,又或许它的美学价值不大⋯⋯但无论如何,它在人们的心底存在,既然存在,必然就有存在的理由。现在的事实是它在发挥着它的社会作用,并且已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接受。在自觉与不自觉之中, 人们以它为准绳,衡量着自己的行为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是否对得起这

个赖以生存的社会。它或许会让善良者因某一个一时糊涂所犯下的错误而悔恨不休,也或许让一个行恶者在某一次回首时发现自己的歪歪曲曲的行程以及扭曲了的灵魂,让他在余生中去赎罪而活,为社会造福,为人民谋利。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生活不是小说,也不是论文,它充满了人情世故,虽然也有人情冷漠。它的魅力在于让我们生活其中,体味苦辣酸甜,进而一步步长大。而关于品格的标准,也是这样,或许它真的可以为我们的存在,注入那么一些理性的东西,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接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