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船对兵舰,跨海取琼崖

1949 年 12 月,邓华作为 15 兵团司令员,奉命统一指挥 40 军、43 军, 在海南琼崖纵队的配合下,准备渡过琼州海峡,适时解放海南岛。

海南岛守敌 10 万余人,在国民党防卫司令薛岳指挥下,组织陆海空立体防御体系。守敌虽系残兵败将、士气低落,但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则是一个全新课题。解放军参战部队从指挥员到战斗员,都没有渡海作战经验,而且指战员大部分是北方籍,不识水性,许多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大海;同时, 参战部队一没有机械化渡海工具,二没有海、空军配合作战。关于作战指导思想,邓华反复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坚决如期完成解放海南岛的任务,但又必须慎重从事,既要英勇果敢,又要稳打稳扎。1950 年 2 月初,在叶剑英的领导下,兵团经过反复研究,并听取琼崖纵队同志意见后,确定了“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主力强渡相结合”的渡海作战方针。

木帆船能否同敌舰作战,能否把大军渡过海峡,这是当时许多人疑虑的一个问题。在开展大规模海上练兵活动时,43 军的 1 个副排长鲁湘云带领 8 个战士,乘小帆船与蒋军兵舰遭遇,他们在离敌五六十米距离时,一齐开火, 打得敌舰狼狈逃窜。 40 军 119 师在涠洲岛登陆时,土炮艇(用十轮卡马达装配的机器船,上装战防炮等火炮)勇敢上前与敌舰炮战,击伤其“海硕”, 敌舰迅速逃走。邓华在给各参战部队电报中指出:事实证明:“只要我们能勇敢逼近敌舰,敌人是不敢恋战的。”“必须教育全体指战员,坚决向敌舰展开斗争,只有勇敢地向敌舰进击,才能将敌舰威风打下去,才能缩小敌舰活动范围,争取我在海上的行动自由。”紧接着,在 3 月份,前后两批 4 次营团规模偷渡成功。至此,广大指战员取得了渡海作战的经验,坚定了用木船战胜敌舰、胜利跨越天险的勇气与信心,为主力大规模强渡打下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掌握了风向、潮流等气象规律后,兵团不失时机地确定 4 月 16 日部队大规模强渡。这天 19 时 30 分,40 军和 43 军共 8 个团 2.5

万余人,作为强渡的第 1 梯队,分乘木帆船 318 只、机帆船 32 只,于雷州半岛南端起航,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指海南。途中与敌舰发生激战,蒋军旗舰“太平”号司令塔被解放军土炮艇击中起火,舰队司令王恩华负重伤,回去后不久即身亡。解放军船队突破海上封锁,奋勇前进,于 17 日凌晨 3 至 6 时先后在海南岛登陆,与前来接应的先期偷渡登陆部队和琼崖纵队胜利会师。连同琼崖纵队 2 万余人,我在岛上兵力已达到 5.3 万余人。

解放军登陆后,邓华立即乘胜组织并指挥了美亭决战,粉碎薛岳围歼登陆部队计划,歼其主力一部,蒋军随之全线崩溃。24 日凌晨,解放军渡海第

2 梯队 5 个团顺利登陆。登陆大军分路向南猛追,于 5 月 1 日解放全岛。整

个战役歼敌 3.3 万余人,击毁敌机 2 架,击伤敌舰 5 艘、击沉敌舰 1 艘。邓华负责指挥的解放海南岛战役,被誉为“开创了我军胜利渡海作战的

先例,创造了落后的木船战胜现代兵舰的奇迹,出色地完成了中央军委和毛主席赋予的光荣作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