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收礼失相位

赵普,字则平,祖籍幽蓟(今北京地区),因避乱迁居洛阳。本来,赵普同赵匡胤相识。滁州被后周攻占后,周朝宰相范质举荐赵普到滁州任军事判官。旧友在滁州重逢,两人谈得非常投机。从此以后,赵普就一直跟在赵匡胤身边,为他出谋划策。陈桥兵变那出戏,大部分是赵普导演的。兵变成功建立北宋,赵匡胤就让赵普掌握军机大权。乾德二年(公元 964 年),范质、王溥、魏仁浦同时罢相,宋太祖用赵普同平章事。同平章事一职在唐朝已经设立,就是宰相的代名。太祖任命赵普为宰相以后,又任命枢密直学士薛居正、兵部侍郎吕余庆兼任参知政事,即副宰相,协助赵普工作。但是, 宋太祖赵匡胤对赵普格外信任,常常在朝中不能决断的事情,到了深夜,太祖亲到赵普家慢慢同他商量。

那是赵匡胤登基后不久的一个夜晚,天下着大雪。二更时分,赵普正准备上床休息,忽听家丁禀报:“万岁爷驾到!”赵普慌忙出迎,只见皇上和皇弟赵光义伫立在风雪之中。赵普连忙拜伏于雪地之上,把皇上与皇弟迎进府中。赵普命家丁在堂屋内铺上厚毡子,燃起炽热的烤肉炭火。赵妻上前把行酒,赵普和皇上、皇弟围炉而坐,边饮边谈。赵普恭敬地问:“深夜极寒, 陛下何不珍重自己的身体而冒此风雪呢?”太祖说;“一榻之外都是人家的地盘,我怎么睡得着呢?”接着,他们就商量起平定南北方诸国的大事来了。

赵普出身小吏家庭,书读得不多。自从赵普当了宰相以后,宋太祖就劝他读点书。赵普每天处理完公务以后,回家就关起门来读《论语》。因此, 人们说赵普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

赵普敢于在宋太祖面前坚持自己的意见。有一次,赵普向宋太祖推荐一个人做官,太祖不同意。第二天,赵普继续上奏请求,太祖还是没同意。第三天上朝时,赵普又送上奏章,坚持要求宋太祖同意他的推荐。这下可触怒了宋太祖。太祖把赵普的奏章撕碎扔在地上。赵普跪在地上,头埋着,装着不慌不忙的样子,把奏章的碎片捡起来。退朝回家后,赵普把奏章粘接好, 过了几天,他又将它默默地呈给了皇上。太祖见赵普态度这样坚决,接受了他的意见。

又一次,赵普要提拔一名官员,宋太祖对提拔的人没有好感,发狠说: “我就是不准,你能怎么样?”赵普冷静地说:“赏罚是国家的赏罚,陛下怎能凭个人的好恶专断呢?”宋太祖听了赵普的话,气得一甩袖往内宫走。赵普紧随其后,太祖进了内宫,不发话,赵普也不好跟进去,便仁立于宫门外等候。卫士见宰相站在宫门前不走,只好向宋太祖禀报。这时候宋太祖的气已消了,就叫太监通知赵普,说皇上已经同意他的请求,让他回家。

赵普当了 10 年宰相。日子久了,就有人想走他的门子,时常有人送礼给

他。有一次,吴越王钱俶派个使者送信给赵进,还捎带了 10 个坛子,说是“海

产”。赵普将 10 坛“海产”放在堂前,还没来得拆信和查看坛中究竟为何物

时,正好宋太祖到了。宋太祖看着堂上的 10 个坛子,就问赵普是什么东西。赵普回答说是吴越王送来的海产。太祖笑着说:“既然是吴越王送来的海产, 一定不错,那就打开看看,让我也饱饱眼福吧!”坛子打开了,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原来坛子里装的并不是海产,而是一块块金子。太祖的脸顿时沉了下来。赵普急得满头大汗,走到太祖面前请罪说:“皇上,我还没有来得及看信,实在不知道坛里放的是什么东西!”宋太祖冷冷地说:“他们以为国

家大事都由你决定,他们给你,你就收下吧!”

不久,又有人告发赵普违反朝廷禁止私运秦、陇(今陕西、甘肃一带) 大木的禁令。原来,赵普为建造住宅,曾到秦、陇运回一批大木。他的属下趁机冒用赵普的名义,私运一批大木回京城贩卖。这件事又牵连到了赵普, 宋太祖大怒,非要治赵普的罪不可。这时,其他大臣为赵普说情。宋太祖尽管没治赵普的罪,但是于开宝六年(公元 973 年)撤了他的宰相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