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文冠元好问

我国文学史上有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就是被人们誉为金朝文冠的元好问。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 年),卒于 1257 年。元好问的祖先是鲜卑族人,本姓拓跋。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改拓跋为元。从此,他家就世代姓元了。元好问的父亲元德明以诗知名,老师郝天挺又是著名的学者,所以少年时代的元好问就受到了较好的文化教养。27 岁时,蒙古军南下,他从家乡流亡到河南。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 年),元好问考中进士,当时他 32 岁。不久,他被派到国史院任编修官,后来又先后出任内乡和南阳二县县令。当时的元好问诗词已经写得很出色了。在中原一带,元好问的名字家喻户晓,连走在路上也能听到有人在背诵他的诗词。

元好问的诗歌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反映了金元之际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痛苦生活。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 年),蒙古军攻陷洛阳, 次年,包围汴京,元好问身困重围,目击时艰,因而在《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中沉痛悲歌:“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汴京陷落后,元好问被蒙古军驱遣至聊城,沿途见闻更使诗人悲愤不已,写出了更激动人心的诗篇。《癸巳五月三日北渡》其一:“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癸巳五月三日北渡》其三: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蒙古兵攻陷燕京、河北、山西等地以后,曾大肆掳掠金朝妇女运回蒙古去。被掳走的妇女与家人永别,哭啼悲切,情景极为凄惨。元好问写了好几首《续小娘歌》,来记述他所看到的惨状。《续小娘歌》其八:“太平婚嫁不离乡,楚楚儿郎小小娘。三百年来涵养出,却将沙漠换牛羊。”

元好问的述怀、咏物等诗,也多悲愤之作。《十二月六日》二首之一: “伥鬼跳梁久,群雄结构牢。天机不可料,世网若为逃?白骨丁男尽,黄金甲第高。阊门隔九虎,休续楚臣骚。”

元好问的词,在金词中成就最高。他的词取法苏、辛,多是因国家不幸、人民多难而抒发悲壮胸怀的。

元好问受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启发,写了《论诗绝句三十首》,对建安以来的诗歌作了较系统的论述,表明他的文学主张。他论诗喜爱淳朴自然, 反对雕琢华艳。他认为好的诗歌应该是清新豪放,能够表达诗人悲壮的情怀和远大的抱负。元好问以诗论诗的形式对后代影响很大,清代王士祯就有《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六首》。

1234 年,金朝被蒙古灭亡。这年,元好问 45 岁。他被蒙古兵扣留在聊城(今山东聊城市),后来经过山东、河南,辗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从此, 他隐居家乡,拒绝到元朝作官。元好问在自己的家里修了一座野史亭,在那里从事著述。他编写了两部自己称为“野史”的书:《壬辰杂编》和《中州集》。《壬辰杂编》专记金朝 120 年的历史;《中州集》是金朝诗人的总集。这两部书,为后来修金史的人提供了许多可靠的资料,也保存了金代许多作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