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神”揽胜
人们常把运载火箭称为“宇宙之神”。目前世界上投入使用的运载火箭已有数十种。无论是运载火箭的种类和数量,还是火箭的运载能力,美国和俄罗斯占有绝对优势。但由于中国、法国、日本等国运载火箭的崛起,打破了美、俄的航天领域的独霸局面。
当今世界上有几种最享盛名并进入商业发射市场的运载火箭,它们激烈竞争,建立起了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美国投入发射市场的运载火箭,有“宇宙神”“大力神”‘德尔塔”等几种系列火箭。
美国的“宇宙神”火箭首先用于商业发射。它由“宇宙神”洲际导弹改装,与不同的上面级组成多种运载火箭。其中名声颇大的“宇宙神”——半人马座号火箭,质量 139 吨,已发射 70 多次。它的低轨道运载能力为 6 至
- 吨,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 2.9 至 3.8 吨。截至 1993 年底,“宇宙神”火箭已发射 259 次,其中成功 224 次,成功率为 86.5%。2000 年前,已安排 62 次发射,大部分是执行发射军用卫星和商业卫星的任务。“大力神” 火箭用两级液体燃料洲际导弹改装,加一级捆绑大型固体燃料助推器,并逐渐形成了“大力神”系列火箭。其中“大力神” 3 型火箭从 1966 年首次发射到 1986 年 8 月,共发射 135 次,成功 130 次,成功率较高,因此很快投入商务市场。现在常用的“大力神”34D 火箭,1982 年 11 月 30 日首次飞行成功,1989 年 12 月 31 日首次用于商业发射,将英国和日本各一颗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美国现在研制威力更大的“大力神”四型运载火箭,整个火箭长 62.17 米,最大直径 5.08 米,其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 4.5 吨。美国专门研究的“德尔塔”三级运载火箭基本型长 23 米,最大直径 2.4 米,起飞质量 52 吨,起飞推力 63 吨力。截至 1992 年 3 月,“德尔塔”火箭发射208 次,其中失败 12 次,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是世界上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种航天运载工具。1965 年首次发射成功以来,先后用它发射各种通信卫星、星际探测器和“礼炮”号轨道站,成功率达到 93%。“质子”号火箭采用并、串联式结构,先后拥有二级、三级、四级等 3 种型号。最大的四级“质子”号火箭全长 45.8
米,底部最大直径 7.4 米,起飞质量约 800 吨。它的近地轨道有效载荷可重
达 20 吨,地球同步轨道的有效载荷重 2.2 吨至 4 吨。1971 年 4 月 19 日把重达 17.5 吨的“礼炮”1 号轨道站发射到预定轨道,显示了它的巨大运载能力。它先后发射成功 6 个“火星”号、8 个“金星”号探测器以及各种通信卫星。特别是 1986 年 2 月 20 日发射“和平号”轨道站获得成功,充分表明这种火箭的优越性能。它目前已投入国际商务发射市场。
日本于 1975 年 9 月 9 日用 N—1 火箭发射一颗“菊花”1 号试验卫星, 到 1984 年 N—1 火箭共发射 7 次。1981 年 2 月又用 N—2 火箭把“菊花”3 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N 系列火箭进入发射应用卫星的阶段。1986 年 8 月 13 日,日本第一枚第一代 H—1 火箭同时将两颗卫星发射入轨。
特别是日本 1994 年 2 月 4 日发射成功的 H—2 火箭,技术上发展很快。这是一种捆绑两个大型固体燃料助推器的两级火箭,第一、二级均采用液氢液氧发动机,火箭总长 50 米,最大直径 4 米,起飞质量 260 吨,可将 4 吨重的有
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现已 3 次发射卫星成功。H—2 是日本 90 年代具有很大竞争实力的商业发射运载工具。
1979 年 12 月 24 日,欧空局研制的“阿丽亚娜”1 型火箭首次试飞成功,
标志西欧 12 个国家联合体在航天领域的崛起。截至 1995 年底,“阿丽亚娜”
火箭共有 4 种型号,共发射 81 次,其中有 5 次失败。目前常用的“阿丽亚娜”
4 型火箭于 1988 年 6 月 15 日一举将 3 颗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一种
三级液体燃料火箭,根据捆绑助推器的不同,又分为 6 个不同的型号。火箭
全长 58.4 米,最大直径 3.8 米,起飞质量 413 吨,起飞推力 570 吨力(5590
千牛)。如果采用 4 台捆绑第一级的液体燃料火箭助推器,能分别将 1.9 吨
至 4.2 吨的有效载荷送上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988 年 6 月 15 日,这种“阿
丽亚娜”44LP 型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到 1994 年 12 月共发射 42 次,其中 3 次失败。“阿丽亚娜”4 型运载火箭每年都有七八次发射任务。1996 年 6 月新研制的“阿丽亚娜”5 型火箭首次发射,其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可达
- 吨,但是,火箭起飞后 37 秒,突然凌空爆炸,这使欧洲历时 11 年、投资达 74 亿美元的最大的航天项目受到了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