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丁兴旺
舰载机
1982 年在英国和阿根廷之间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而发生的战争中,英国出动强大的特遣舰队,剥夺了阿根廷海军的海上自由。这时,阿根廷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 250 架飞机,包括 500 架“超军旗”舰载飞机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超军旗”作战 5 次,2 次大获战果。5 月 4 日 11 时,马岛海域上空出现了阿“超军旗”式喷气战斗机的身影,阿机飞得出人意料的低——离海平面只有 10 米,躲进了英军舰载雷达的盲区。大约 10 分钟后,飞机突然急
速跃升至 150 米,迅速测定了英导弹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距离 38 公里, 阿机“超军旗”式喷气战斗机翼下红光一闪,一枚 AM—39“飞鱼”导弹饿虎扑羊般的地杀向英舰。刹那间,英舰心脏区内电闪雷鸣,主机舱被击中,燃料舱冒火,舰上厨房里的几个大油桶也相继爆炸,四五小时后,舰长只好命令弃舰。6 天后,英军显赫一时的价值 2 亿美元的“谢菲尔德”号葬身南大西洋,咆哮的海水吞没了舰艇也吞没了 78 名舰上官兵。5 月 25 日,“超军旗”再次使用“飞鱼”导弹,击沉英国大型运兵船“大西洋运输者”号,使十几架直升机随舰沉入海中,再次重创英军。
舰载飞机是以航空母舰或其他特殊舰只为降落基地的飞机。飞机问世不久,1910 年 11 月 14 日,美国海军尤金·伊利上尉驾驶一架寇蒂斯式双翼机从“伯明翰”号轻巡洋舰上起飞成功,两个月后他又成功地在“宾夕法尼亚” 号巡洋舰甲板上降落成功,开创了飞机舰的历史,证明飞机也能在海上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些国家的海军装备了飞机,大多用于海上侦察、巡逻, 直接消灭敌方海军力量的战果还不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军航空兵得到极大的发展,在 1941 年的塔兰托海战、珍珠港海战,1942 年的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中,舰载飞机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战后,舰载飞机进一步发展,形成现代海军不可缺少的装备。舰载飞机根据任务的不同,有以打击空中目标为主要任务的舰载战斗机,以打击水面舰只和地面目标为主要任务的舰载攻击机,以搜索、攻击敌方潜艇为主要任务的舰载反潜机,此外还有与上述机种协同作战、执行勤务保障任务的预警机、侦察机、加油机、电子干扰机、运输机、救护机等多种舰载飞机。飞机的优点是速度快、机动性好、攻击力强,但载油、载弹量少,航程短,单机一次攻击能力有限;而航空母舰的优点是续航能力大,能载上百架飞机和上万吨燃料和弹药,缺点是速度慢,机动性不好。舰载飞机与航空母舰相结合, 两者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弥补相互的短处,有机地发挥整体作战优势。
航空母舰的数量在二战期间猛增,从战争开始时不足 20 艘增加到战争结
束时的 200 多艘,仅美国就有 110 多艘。近年来美国航空母舰数量有所下降,
但质量上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是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 满载排水量 91400 吨,长 332.9 米,宽 76.8 米,舰体吃水 11.3 米。舰上能搭载 90~100 架飞机。美国“罗斯福”号航母上的飞机联队是这样配置的:
2 个战斗机中队——20 架 F—14A“雄猫”战斗机
2 个战斗攻击机中队——20 架 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
2 个重型攻击机中队——20 架 A—6E“入侵者”攻击机
1 个预警中队——5 架 E—2C “鹰眼”预警机
1 个电子战中队——5 架 EA—6B“徘徊者”电子机
1 个空中反潜中队——10 架 S— 3A“北欧海盗”反潜机
1 个直升机反潜中队——6 架 SH—3H“海王”直升机
共 10 个舰载机中队,86 架飞机。这是 90 年代美国舰载机联队的主要样式,可以使航母具有搜索、警戒和打击能力,并可为攻击机和航母本身提供战斗掩护。
前苏联装备航母较晚,60 年代只有“莫斯科”级直升机母舰;70 年代出现“基辅”级中型航母,包括“基辅”“巴库”“明斯克”等 4 艘;80 年代才有了第一艘“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重型航母,配备苏—27 等舰载飞机, 部署在地中海。
截至 1992 年,装备航母的国家除美国(16 艘)、独联体国家(7 艘)外, 还有法国(4)、英国(3)、意大利(2)、西班牙(1)、巴西(1)、阿根廷(1)、印度(2),总共 37 艘。
由于在航空母舰上使用,舰载飞机有一些不同于岸基飞机的特点,如起飞时借助弹射器只需滑跑几十米就能飞离甲板;着陆时与放下起落架一起放下着陆钩,钩住横置于甲板上的拦阻索,缩短滑跑距离;飞机的着陆速度低, 低速操纵性较好,以适应舰上降落的需要;停放时机翼可以折叠,以少占甲板上的空间;在海面环境下使用,机体、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的耐盐雾、耐腐蚀性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