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防洪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

长江是我国第一条大河,源远流长,气势磅礴,雄伟壮丽,丰厚富饶。它不仅有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而且以其丰富的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强大的社会经济实力,充满生机活力地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出光和热。但是长江两岸存在着频繁的洪水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江河治理,正是为消除威胁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洪水灾害,为它进入经济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创造条件。

大江大河的洪水灾害,长期以来是我国人民的心腹之患。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特别是荆江河段,受洪水威胁更为严重,对长江这条“黄金水道” 两岸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制约作用。19 世纪后半叶发生的几次特大洪水,都使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成为一片汪洋,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破坏;20 世纪 30

年代两次特大洪水,每次都有 10 多万人死亡,上千万人流离失所,不仅经济损失巨大,而且使社会长期处于动荡不安之中。灾情之重,影响之大,震惊中外。

近代史上,有识之士为治理长江控制洪水,奔走呼号,出谋献策,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迄未见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非常关心长江的治理,把防洪作为安定社会、发展和平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措施,号召各级政府组织广大群众积极进行防洪建设,并责成水利主管部门进行全面研究,提出总体规划方案。经过 40 多年的艰苦努力,形成了初步的防洪工程体系,使常遇洪水得到比较有效的控制,洪水灾害大大减轻;同时提出了全面的防洪规划,为进一步控制洪水创造了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干支流拄制性工程尚未修建,防洪的严峻形势难以改变,大洪水时仍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深远的社会影响,严重的洪水威胁仍然存在。80 年代初期,国家提出修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其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使长江上游洪水得到有效控制, 从根本上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广大平原湖区的压力,缓解长江中下游洪水来量大与河湖泄洪能力不足的尖锐矛盾。

在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论证的过程中,长江的防洪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1991 年夏季,淮河、太湖流域发生特大洪水,虽经灾区军民奋力搏斗以及全国、全世界人民的支援,损失仍很严重。痛定思痛,治理开发长江

的关键工程——三峡工程已日益迫切地提到了中国人民的面前。 三峡工程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峡工程的主要防洪对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而这里又正是长江防洪的重点。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形势。

我们知道,长江中下游洪灾频繁而严重。在洪水季节,上游洪水来量大于河道的安全泄洪能力。在古代,长江上游洪水出三峡进入中游平原后,即由两岸的天然湖泊和洼地调蓄。这些与长江相通的湖泊、洼地,经长期滞蓄洪水、水流所挟带的泥沙不断在湖洼淤积,使湖底和洼地地面逐渐升高。随着人类生存繁衍的需要,人们开始在淤积较高处修堤、围垸、开垦耕种。垦殖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从晋代到明代万历年间,北岸分散的圩垸被逐步连接成沿江的大堤。明代以后又不断加高培厚,形成了今天的荆江大堤。古“云梦泽”已不复存在,只在低洼处残存一些湖泊,如原荆北地区的长湖、三湖、白鹭湖、洪湖等。解放初期,北岸大堤虽已基本连成一线,但仍有少数穴口沟通江湖,汛期江水上涨即倒灌入湖,湖水随长江水位涨落,那时荆江大堤和滨湖的圩、堤多数标准低、质量差,堤内滨湖地区又无充分有效的排涝措施,稍遇洪水上涨或大暴雨,即发生洪涝灾害。若洪水较大,干堤即可能溃决,而发生大范围的洪灾。南岸洞庭湖亦有与古“云梦泽”相似的趋势,湖面已由最大 6000 平方公里减少到今天的约 2700 平方公里。这些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不予以治理,洪涝威胁还将继续增大。

据历史记载,自汉初到清末 2000 余年间,长江中下游发生水灾 214 次,

平均每 10 年一次,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911 年至 1949 年的 30 多年间,

发生较大水灾 7 次,平均 5 年一次。而汉江中下游干堤曾达到三年两溃的严重程度。历史上堤、垸的修建设有统一的规划,又是多年逐渐形成的,因此, 只能适应一般洪水,防洪能力很低,遇到稍大洪水,就会发生堤、垸溃决灾害。一旦赶上大规模降雨,就会遇到大面积的严重灾害。如 1788 年洪水,荆江大堤沙市以上溃决 22 处,荆江城遭灭顶之灾。1860 年、1870 年两次特大洪水,先后冲开了荆江南岸的藕池口、松滋口,北岸也发生了溃口。两湖平原一片汪洋,淹没面积达 3 万多平方公里,造成极为惨重的洪灾。本世纪 1931

年和 1935 年两次洪水,虽然洪水远比 1860 年、1870 年小,但由于人口远较那时多,平原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范围也大大扩大,因而灾情仍十分严重。1931 年淹没耕地达 5000 多亩,淹死 14 多万人,武汉、南京被淹,汉口市区

被淹时间长达 3 个月,街道可行舟;1935 年淹耕地 2200 余万亩,淹死 14 多万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50 年代初, 长江水利委员会根据长江洪水特征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湖泊洼地多的特点,提出了治江的防洪战略措施,即分阶段提高中下游的防洪能力:首先是修建防护堤,同时利用湖泊洼地建设平原分蓄洪区,以后再逐步修建干支流水库。为缓和当时荆江防洪的严峻形势,1952 年国务院批准兴建荆江分洪工程。在 1954 年防洪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三次开闸分洪,降低荆江沙市水

位约 1 米。

1954 年长江发生了本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侵袭,武汉市最高洪水位

超过 1931 年 1.45 米,经过近 3 个月的紧张防汛抢险和有计划的分洪,保住了荆江大堤、汉江遥堤、武汉市堤等重点堤防的安全。但从整个受灾区来说,

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仍然遭到严重损失。

1954 年大水后,中央决定全面开展长江流域规划工作,防洪是流域规划

中的首要任务。近 40 年来,按照 1958 年党中央成都会议制定的治理长江的原则,即“统一规划,全面发展,适当分工,长期进行”的原则,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洪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改变了解放前洪涝灾害十分频繁而严重的局面,对保障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防洪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目前,长江洪水来量巨大和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但已无法靠进一步扩大河道泄量来解决。在未建有效的调洪水库以前,对超过河道安全泄量的那一部分洪水只能采取分蓄泄的办法,以保证重点区和重点城市的安全,减少洪灾损失。而长江中下游所有蓄洪区都是已开发地区,其开发程度不亚于保护区,分洪一次损失很大。

荆江河段遇特大洪水而无切实可靠的对策防止毁灭性灾害,这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中最大的隐患。同时,洞庭湖的日趋萎缩和消失,将进一步减弱湖泊的调洪能力,湖区中小洪水的水位将继续抬高,湖区防洪问题会更为突出, 江湖防洪矛盾也将会进一步加剧。

总之,当前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抗御一般洪水的能力已较解放前大大提高,但防洪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最严重的是再遇特大洪水,荆江地区仍可能发生毁灭性灾害,由于灾区广,损失重,将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部署。修建三峡工程可以说是长江防洪措施的关键,只有修建三峡工程才能防

止荆江地区发生毁灭性灾害。三峡工程位于长江干流宜昌以上 40 公里西陵峡

中段的三斗坪,水库能控制长江上游流域面积约 100 万平方公里,紧邻长江防洪形势最为严峻的荆江河段。在不淹没上游重要港口城市重庆市的前提下,具有库容 445 亿立方米。

三峡工程建成之后,将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 80 年代末的 10 年一遇提

高到 100 年一遇。即在遇到不大于 100 年一遇的洪水时,经三峡水库调蓄后,

不启用荆江分洪区,沙市水位不超过 44.5 米。在遭遇 1931 年、1935 年和 1954

年洪水时,三峡水库可拦蓄洪水 120—200 亿立方米,减少长江中游分蓄泄淹

没农田 250—300 万亩、减少分蓄洪区临时撤退人口约 200 万的损失。在一般年份长江中下游洪水位将普遍下降,对防洪安全和两岸支流排洪、平原排涝都有利。

在遭遇 1000 年一遇或 1870 年那样的特大洪水时,经三峡水库调蓄以及

配合荆江分洪工程的作用,可控沙市水位不超过 45 米。这样荆江河段行洪就不会失去控制,为避免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大量人口伤亡提供了必要保证。

三峡工程的修建也提高了武汉市抗御洪水的能力。武汉市的防洪标准, 不仅取决于武汉市区堤防的防洪能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上游洪水控制的可靠程度。三峡工程建成后,上游洪水得到有效控制,荆江大堤的安全得到保证,这样就减轻了洪水对武汉的威胁,提高了武汉市防洪设施的可靠性和调度运用的灵活性,便于应付各种意外的情况。

同时,三峡工程减轻了洞庭湖区的洪水威胁和河泥淤积。洞庭湖地区是荆江的重要分洪通道和洪水泥沙调节场所。由于泥沙淤积,河道的排洪能力下降,调蓄能力减少,湖口出流不畅。湖区堤防圩垸虽然逐年加高,防洪标准仍然较低,防汛战线很长,高水位行洪时间持续很久。在长江上游和洞庭湖水系各河洪水来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前,洞庭湖区的防洪问题没有根本的

改善办法。三峡工程建成后,既可减轻湖区洪水的威胁,又可减轻湖区河湖的淤积程度,减轻其洪水灾害。松滋、虎渡、藉池等分流口门建闸的控制, 是减轻洞庭湖区洪水来量和淤积程度的有效措施。

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按照 1986 年调查分析,三峡工程建成后直接减

免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达 10 亿元。如果再遇类似 1870 年那样的历史特大

洪水,可减少淹没农田约 1000 万亩,避免了沿江大量中小城市集镇和江汉油

田的洪水泛滥损失,估计可达 350 亿元左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再遭遇洪水灾害,损失将成倍增加。除直接经济损失外,每次洪水灾害发生后,都形成了巨大的间接损失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如灾后的救济、灾民的安置和生产生活设施的恢复,财力物力的投入都是十分巨大的;灾后疾病流行,相当数量人口的非正常死亡都在所难免;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血吸虫病,往往随着洪水泛滥而扩散传播;受灾地区的生产遭到破坏后,虽然在各方支援下可以得到恢复,但其本身的发展速度和对经济上有联系的地区都产生很大的影响。至于灾民受到的生活痛苦和精神创伤那更是难以估量的。1991 年汛期太湖和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损失十分巨大,粮食减产达 200 亿公斤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国家还要拿出数十亿元进行救灾和恢复工作。如果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那将比 1991 年洪水灾害严重得多,经济损失和人口伤亡要比太湖和淮河大得多,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从三峡工程防洪的作用和效益看出三峡工程的确是长江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措施,是提高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保证荆江河段行洪安全不可取代的工程,也是减少长江中下游分蓄洪损失最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