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

三峡工程规模宏大,防洪、发电和航道等综合效益显著。它对减缓中国的心腹之患——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长江流域的工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开发治理长江的关键性工程。但是,建设大坝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地球只有一个”。自从世界权威的未来学家发出这一忠告以来,人们日益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未来进程,甚至人类社会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这一代地球居民对生态与环境问题作出的冷静、客观的分析和正确的治理。60 年代,全世界面临严重环境污染的现实,提出迫切的任务是治理。许多国家的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令,采取了必要的政治和经济手段,治理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治理只是应急措施,并非长远之道。从60 年代末开始进入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阶段,这是人类同环境现状作斗争转向同环境成因作斗争的划时代进展,使环境保护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这一阶段仍在发展中。70 年代起,又向进一步谋求更好环境的新阶段过渡,更加强调环境的整体性,强调生态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强调管理,强调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和资源的综合利用等等,并把环境教育当作环境保护问题的最根本手段。80 年代以来,由于人口、粮食、能源、生态等问题日趋严重,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各国除继续致力解决本国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外,开始讨论涉及全球共同利益的问题,采取统一行动,研制具体对策。例如:为防止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已着手减少氯氟烃类化学制品(如氟里昂)的生产和使用;为防止温室效应加剧,已制定了减少和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原则和办法等。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自从德国生物学家 E·海克尔 1869 年提出“生态学”这个名词以来,生态学的历史已有 100 多年了。它现在还在不断地发展,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生态学原理正在不断地渗入到生产建设、社会管理、城市规划、流域开发、环境水利学、农业科学、经济科学等领域。

不能离开人们的利益和需要来简单地研究生态学和生态问题。就水利建设来说,它是人类为了社会发展和物质文明的需要,改造自然的一项工程措施。但今天的社会发展,不能破坏长远的生态与环境。因此,在规划和兴建水利工程之先,应研究流域或地区内现有生态系统的作用,掌握生态平衡和规律,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人类与自然界得到协调发展,以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改善环境、造福子孙万代的目的。

环境指人体周围的境况,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和各种自然因素和有关的社会因素的总体。一般认为环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自然环境,它是在人类社会出现前就客观存在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地球表面的生物圈;二是社会环境,这是人类社会为了不断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而创造的环境,如工业、城市、房屋、交通、娱乐场所、文物古迹以及风景区等。我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

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与生物部分以及环境本身,既相对独立,又处于一

个统一体中,互相密切联系,互相依赖和互相制约。这种平衡在人类改造自然和兴建工程时,常常会被改变。是不是改变了原有的环境就是破坏了生态平衡呢?不是的。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 恢复到原始稳定状态和达到新的稳定状态。当外来干扰超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达到这种相对的稳定状态时,就谓之生态失调或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平衡是动态的,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始稳定状态。生态系统在人为的有益影响下,可以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良好的生态效益。

一般地说,盲目围湖造田,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都有可能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而应注意“动态”二字。例如有计划地开发森林、使开发速度保持小于森林的更新速度,就不会破坏生态平衡;又如我们沿河道开设一些工厂,当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按一定的污染物总量或浓度控制排放,其排放的污水对河流的污染没有超过河流的稀释自净能力,对鱼类没有影响,这也不能认为是污染了河流,破坏了生态平衡。

研究生态平衡的规律,在于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环境,并促进环境向着人类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例如我国东部低洼地区曾是历史上遗留下的蝗虫老巢,由于建闸控制和调节内湖水位,因地制宜地改造了这些地区的自然面貌,通过水利灭蝗虫的作用建立起新的生态系统,使昔日的蝗虫栖息地变成了今日的鱼米之乡。又如河北省南部的盐碱地近几年通过排碱、蓄淡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已建立起具有较高生产水平的新农业生态系统。这些就是研究生态平衡的目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不是静止的,如果一旦发生变动,可以再恢复和重建新的生态平衡。

水利工程建筑都有一定的规模,它的兴建是以环境为基地的。例如建设大坝和由它形成的水库蓄水,就是要在自然环境中,在土地和河道上置入一个大的人工建筑物和人工湖泊。这将会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各种影响。

这些影响可以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也可以根据影响的方式、程度和发展过程,分为短期影响与长期影响,暂时的影响与积累的影响,一次影响和二次影响,原生影响和次生影响等。

若能正确合理地规划,建设中又充分考虑了对环境的影响,那么水利工程的兴建对环境的改善作用是主要的,其不利的影响只要事先研究,采取对策,是可以减免的。

就工程兴建前原环境而言,水利工程是新生环境的组成部分,因而就应注意新环境与原来环境组成(特别是新、老水利工程)的协调与配合,重新组成一个新的水资源系统,以减轻自然的水旱灾害和更有利地利用水资源, 提供更有利于人类与自然界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

环境对水利工程也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要注意其不利影响,例如地震对水利工程的破坏作用,上游的土壤侵蚀形成水库流程淤积和河底抬高的作用等。因此,对水利工程上游和所在地的环境情况,在兴建工程前应注意, 并作为系统的组成部分,统一规划设计,使工程得以长期发挥效益。

我国对水利工程的生态与环境评价,始于 70 年代末,比发达国家晚约

10 年。1982 年 2 月水利部颁发了《关于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若干规定》

(草案),1988 年 12 月水利部、能源部又颁发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规范的制定与颁发施行,加快了我国生态与环境评价工作的发展速度和进程,也标志着这一学科的日益健全和完善。

长江流域位于中纬度,大部分地区属副热带季风区,水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 6—20℃,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1100 毫米,多年平均年入海径流量约9760 亿立方米,年入海沙量 4.68 亿吨。长江的水能资源丰富,理论水力蕴

藏量达 2.68 亿千瓦,可能开发量 1.9 亿千瓦,占全国的 53.4%。

长江流域处于热带与暖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以亚热带生物种类为主, 同时还有部分暖温带、高原寒带成分,保存有许多古老孑遗植物,所以动植物资源丰富。

长江流域矿产资源也较丰富,矿种多,储量大。在全国已列入矿产储量表中的 136 种矿产中,长江流域就有 109 种,其中钛、汞、磷、萤石、芒硝、蓝石棉等储量均占全国 80%以上。煤炭储量不多,仅占全国的 11%。

长江流域横跨我国西南、华中和华东三大地区 18 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1989 年共有人口约 3.68 亿,占全国人口的 34.7%;工业总产值 7402 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33.6%;农业总产值 2326 亿元,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 35.6%。流域内有耕地 3.5 亿亩,宜农宜林和宜牧荒田 2.97 亿亩。流域内的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巢湖地区和太湖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长江流域虽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但随着人口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也存在不少生态与环境问题,且流域内上中下游各有特点。

上游自然生态受到破坏。现在长江上游地区森林植被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已成为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四川全省森林覆盖率 50 年代为 20%,80 年代下降到 13%,四川盆地丘陵区仅为 4%。上游水土流失面积 35.2 万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总量每年 14.05 亿吨,属土壤侵蚀严重的区域,平均土壤侵蚀为每年每平方公里数千吨,泥石流、滑坡、洪涝干旱等灾害时有发生。

中游洪涝灾害频繁,生态与环境严重破坏。中游平原,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河道迂回曲折。荆江段洪水位高出地面,河道泄洪能力不足。从汉代至清末的 2000 多年中,共发生大小洪灾 200 多次,平均 10 年一次,洪涝并发是普遍现象。洪灾之后,瘟疫肆虐,生态与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近几十年来,中游湖泊由于淤积和人工围垦,面积逐步缩小,降低了对长江洪水的调节能力,虽然进行了大规模防洪、排涝建设,洪涝灾害仍频繁而严重。

下游和河口区生态环境问题较多。平流城市江段岸边水质下降,有的支流污染严重。上海每天约有 500 万吨工业和生活污水排入江河,黄浦江水质

污染严重。近年来每年的黑臭期达 5 个月,清洁水源的不足已成为上海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

近海的鱼类资源衰减。长江河口和近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渔场。近年来,由于捕捞过渡和近海区污染,使鱼类资源减少,传统渔业的捕捞对象, 如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银鲳等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不仅数量锐减,而且平均个体重量已趋变小,渔获物质量降低。

洪涝排水出路不畅。局部地区遇特大暴雨时,洪涝排水出路不畅。1991 年太湖流域和支流滁河流域灾情都很严重,滁河流域降水量超过了 1954 年,

而太湖流域只在局部地区超过了 1954 年。但是因河道清障不及时,有些城市

新区和工矿企业建设在防洪排涝条件很差的低洼地区,以致经济损失远远超过了 1954 年。

库区系指水库涉及的县(市),即三峡水库淹没涉及的 19 个县(市) 所辖地区,水库淹没涉及湖北省的宜昌、秭归、兴山、巴东,四川省的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县、万县、万县市、忠县、石柱,丰都、涪陵、武陵、长寿江北、巴县等 19 个县(市),库区总幅员面积 5.4 万平方公里。

库区地形复杂。奉节以东属川鄂山地,奉节以西属四川盆地边缘低山丘陵区。高差悬殊,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其中,河谷平坝约占 4.3%,丘陵占21.7%,山地占 74%。库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处在南温带和中亚热带过渡地带,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多雨、霜少、湿度大、云雾多、风力小等特征,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海拔 500 米以下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 17—19℃,

≥10℃的年积温 5000—6000℃,无霜期 300—340 天,因受地形影响,气候垂直变化大,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1100 毫米左右。

库区农业资源丰富,适宜于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从河谷丘陵到山地生长的亚热带、暖温带、温带的各种植物,种类繁多,具有发展立体农业的优势。但农业基本建设差,抗灾能力弱,生产水平不高,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合理,经营比较单一,水土流失严重。宜林地区面积很大,但森林覆盖率低。尚有近 2000 万亩的荒山草坡未被利用,根据综合农

业区划,库区 19 个县、市为农林牧区。

库区其他资源种类很多,也比较丰富。据全国水利资源普查成果统计, 在 53 条支流上,理论水力蕴藏量为 757 万千瓦,主要集中在嘉陵江和乌江。地下矿藏品种多样,现已开采利用和初步查明的有:金、银、钢、铁、铀、煤、磷、硫、钾、石膏、天然气、岩盐等几十种矿产。林特产品驰名中外, 尤以经济林产品独具优势,桐油、生漆、榨菜、山羊板皮、皮革、肠衣、蚕丝等都是中外闻名的传统出口物资。库区是中药材的天然产地,名贵药材多达 1900 余种,是著名的“黄莲之乡”。

库区干流两岸自然风光雄伟壮观,有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最引人瞩目的有:丰都名山镇的鬼城、忠县的石宝寨、云阳的张飞庙、奉节的白帝城、秭归的屈原祠。此外,干流的三峡、兴山的高岚、巴东县的格子河石林、大宁河的小三峡等天然景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库区 19 个县(市)1989 年总人口 1434.59 万,其中农业人口 1295.64

万,幅员面积 5.4 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013.5 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幅员面

积 6.25 亩,人均耕地 1.55 亩。每平方公里 265 人(其中农业人口 240)。库区经济以农业为主。1989 年社会总产值 190.63 亿元,其中农业产值

约占 35.3%。人均产值 1329 元,农业人口人均产值 519 元。多数县靠国家财政补贴。农业基本建设差,灌溉面积小,靠天收的坡地多,因而旱灾比较频繁,粮食生产水平不高,丰年与灾年相差悬殊。1989 年粮食总产量 520.44

吨,平均亩产 258 公斤,人均粮食约 363 公斤。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林牧副渔业比重,以 1984 年为例,农业约占 10%, 林业约占 8%,牧业约占 21%,副业约占 10%,渔业仅占 1%左右。主要农副产品有:稻谷、小麦、玉米、红薯、土豆、油菜、花生、芝麻、甘蔗、烟草、榨菜、油桐、生漆、蚕桑、茶叶、猪鬃、山羊板皮、中药材等。库区是我国著名柑桔产区之一,开县、万县、秭归县已成为年产柑桔超过 5000 吨的主要县,是我国出口甜橙的重要基地。奉节县的脐橙是畅销国内外的拳头产品。

库区工业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36%,以食品、轻纺等民用工业为主,约占工业总产值的 60%;其次是机械,化学、煤炭、建材等。工业都集中在沿江城镇,尤以万县市和涪陵市最为集中。

库区干流两岸在一般洪水位以上的地区,是一个人口密集带。建库后受淹没的有 12 个市、11 个县城和 140 个场镇,由于受地形限制,这些城镇现均背山面水依山布置,形成高差几十米甚至百余米的山城。城镇布局混乱, 各类小型工厂与居民混杂,街道狭窄,住房拥挤,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 2 万人,城乡劳力都有过剩。这些过剩的劳力依靠长江和当地资源,从事开采和运输砂石料,淘金沙,编竹器,烧砖瓦石灰,当季节工,做小商贩,搞码头搬运等,以为生计。

库区交通方便,水路和公路运输并重,干流终年可行驶 1500 吨的机动船,水运量约占总运量的一半。支流乌江和大宁河亦可终年通船,其他主要支流只能季节性通船。县与县之间都可通车,公路通车里程达 1 万余公里。主要公路有秭归至兴山‘神农架’,巴东至恩施,万县市至梁平、重庆,万县至利川、恩施等。

库区科学文化教育水平低,文盲、半文盲率高达 25%以上,人才奇缺, 信息不灵。

总之,库区大部分属于山区贫困县,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水平较低, 工农业之间和农业内部结构比例失调,工业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36%。农业经济以粮食为主,多年来为解决粮食问题,不断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陡坡耕作,致使森林覆盖率下降,土地侵蚀,贫瘠化加重,植被减少,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生态环境循环不良。但库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科技文化水平低,投入少,开发利用不合理。近年来虽有所发展和改善,但较全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库区生态脆弱,环境破坏严重。在千百年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库淹没区和安置区内几乎无原始植被,而为栽培植物所取代。库区野生珍稀动物种类减少,目前仅在人类活动稀少的高处有少量分布。森林覆盖率从 50 年代到现在已减少一半左右,现有林区中,中幼林占 90%以上,群落结构简单,马尾松林占 70%。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基本上是由森林向草坡,向裸岩方向退化,致使水土流失严重。总之,库区自然生态环境已为农业生态环境所取代,结构不合理。

综上所述,目前库区及其上游地区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很严重,尤其是森林覆盖率很低,水土流失严重,水体污染不断加剧,不仅影响区域、流域的开发和水资源的多功能作用,长此下去,对三峡工程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关于库区部分,三峡工程移民和生态与环境专家组已进行了一些重要的研究,在三峡工程初步设计中还专列有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区和库区的环保规划专题。关于上游地区部分,在 1990 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

规划简要报告》中已有“水土保持规划”专章,现在按 1989 年国家计委批准

的中上游重点水土保持治理和防护林体系规划逐步实施。预计 2000 年前全流域治理流失面积 27 万平方公里,占全部流失面积的 48%,可减少地面侵蚀总量 7.5 亿吨,治理坡耕地 75%,流失区森林覆盖率增加 18.6%。库区水质主要受沿库及上游地区工矿企业和城市排污的点源污染,也受农田施用农药、化肥后排水的非点源污染的影响。除在三峡工程论证中对此问题进行了评价, 并提出对策及要求外,同样在《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中也提出

了关于“水资源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专章,对干流污染负荷及水质现状进行了调查评价,进行了 2000 年污染负荷预测,论述了水体功能区划、水质目

标和规划方案,预计 2000 年需要污水处理能力 1250 万立方米/日。方案实施后,干流岸边水域污染带能基本控制,生活饮用水源能达到卫生标准,鱼类资源得到保护和繁殖,干流沿岸工农业产品质量将提高。

长江三峡工程的规模属世界一流,其生态与环境影响为世人瞩目。三峡工程能有效地抗御长江中下游的洪水和提供清洁能源,这是它对生态与环境两个最主要的有利影响;形成库区淹没和大量移民等,的确是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不利影响,并给人们提出了难题。为了使工程的有利影响得到充分发挥,对其不利影响及早采取减免措施,我们首先应弄清楚这些影响的缘由、范围和程度。

三峡工程临近长江防洪形势最为严峻的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控制荆江河段洪水来量的 95%,武汉以上洪水来量的 2/3 左右,地理位置优越,能有效地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威胁,改善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长江中下游洪灾频繁而严重,是该地区最大的威胁,也是流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三峡工程 175 米方案,有防洪库容 221.5 亿立方米,经三峡水

库的调蓄,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约 10 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不大于百年一遇的洪水,可控制枝城站最大流量,不启用荆江分洪工程,沙市水位不超过 44.5 米,荆江河段可安全行洪。水库若按城陵矶进行补偿调节,遇一般洪

水可基本不分洪;遇千年一遇洪水或类似 1870 年特大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

后,配合荆江分洪工程和其它分蓄洪措施的运用,可控制沙市水位不超过 45 米,从而避免了荆江南北两岸的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地区可能发生的毁灭性灾害,减轻了当地人民每年修筑堤防所需大量劳力和财力负担,以及分洪区的运用机会,并大大减少了防洪分洪产生的社会问题,缓解中下游平原区的洪水对人民财产以及心理的威胁,使沿江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增加安全感。

可减免因分洪,堤垸扒口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遇有大洪水发生时,需要有计划地分洪、扒口,使分洪区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大大恶化,蒙受重大经济损失。例如荆江分洪区 1954 年分洪,安全区人口密度近 9000 人/ 平方公里,疾病流行,死亡率达 15%。。随着社会的发展,分洪区人口和经济都有所增长。现在若一旦需荆江分洪,约有 43.2 万人需要就近在安全区安

置,而现在安全区总面积只有 19.25 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近 20000 人, 老鼠、虫蛇将与人类争夺生存空间,病毒、细菌的传染,使瘟疫流行的可能性增大。由于饮用水不合标准而可能引起肝病的人数亦会惊人。由此将导致家破人亡的悲剧,造成精神病患者人数亦会不少。三峡建成后,可减少分洪区运行机率,减免因分、蓄洪对生态环境引起的不利影响。

减少血吸虫病的蔓延。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血吸虫病的主要疫区,特别是湘、鄂两省更为严重。钉螺的扩散和蔓延,随着洪水淹没面积的大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江湖中的河滩、荒地是钉螺的孳生地。一般长江水情,5 月份后逐渐漫滩,一些漂浮能力很高的旋螺随草茎残叶顺水漂流,可到处着床;7—8 月份是芦滩扩散的旺期,此时如发生大洪水造成分洪、溃口,无疑会使钉螺大面积扩散,从而使多年防治血吸虫病的成果毁于一旦。

1983 年洪水后,南京市江滩有螺面积从 2000 亩上升到 30000 亩,比大

水前增加 10 倍以上,同时人群因防洪、排涝接触疫水而大批感染,使得每年

有近千例急性血吸虫病例发生。再以小江湖分洪为例,钉螺扩散 39 处,达

15292 亩,随之而来的病人治疗、钉螺整治都要付出较大代价。

可以延长洞庭湖的使用寿命。洞庭湖是荆江重要的调洪湖泊,历史上号称“八百里洞庭”。自荆江四口形成,长江泥沙在四口(即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调弦口,其中调弦口现已临时封堵)大量分入洞庭湖并淤于河内。长期淤积的结果使湖泊面积从 1825 年的 6000 平方公里,到 1983 年已减少到

2700 平方公里,湖泊容积由 1949 年的 293 亿立方米,至 1983 年减少到 174

亿立方米,大大降低了对荆江的调洪削峰作用。三口的现状分洪能力比 1954 年大大降低。由于湖内泥沙淤积,湖区农田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洪涝灾害威胁, 1983 年洪峰在西洞庭湖安乡、石龟山分别高出 1954 年洪水位 1.28 米和 2.29

米,在东、南洞庭湖也仅次于 1954 年。今日之洞庭湖区确是“一派繁荣景象, 一片恐惧心情,一片根治呼声”。若不控制长江来水来沙量,不需太久的时间,洞庭湖必将无法承担分洪分沙的历史任务。那时,它将失去仅有的调蓄能力,这对长江中游和武汉市防洪是非常不利的。只有三峡工程才能扭转洞庭湖消亡的趋势。

根据对三峡水库淤积测算,水库初期运行 10 年内,平均排沙比为 31.6%

—34.6%,湖区减少泥沙 0.84—0.76 亿吨,运用到 11—20 年时段,平均排沙

比为 38.4%—39.5%,湖区减少泥沙 0.7 亿吨。运用 21—30 年时,平均排沙比为 45.1—51.4%,湖区泥沙减少 0.64—0.56 亿吨。所以三峡水库修建后洞庭湖泥沙显著减少,也为三口建闸创造条件。同时,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有效地控制上游来水,减少湖区洪水威胁;还可对澧水洪水进行错峰补偿调节, 减轻其尾阁的洪水灾害,这无论对长江中游,或对湖区的防洪、排涝、保护生态环境等都是极为有利的。

能提供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水电是可再生能源,也是清洁能源。三峡电站 175 米方案装机容量 1768 万千瓦,年发电量达 840 亿千瓦时,若以发

电相当的火电站代替,年需标准煤 3200 万吨或原煤 4200 万吨,除电厂排出

大量热水、废渣影响环境外,每年还排放二氧化硫约 200 万吨、一氧化碳约

1 万吨,氮氧化物 37 万吨,还产生大量的飘尘、降尘等。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和废弃物势必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危及人体健康。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形成酸雨后,危害建筑物及植被,对生态环境产生极为深远的不利影响。据国外有关资料,如建火电站,除硫设施需大体占火电站总投资的 20%—30%。此外, 在经济发达而能源短缺的华东地区,人多地少,电厂本身占地,加之大面积的灰场,必将占用大片耕地,对生态环境也将带来不利影响。三峡水利发电, 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在取得相同电能的同时,可避免上述各种问题。此外, 三峡水电站取代火电站,每年约可少排放 1 亿吨的二氧化碳,这对国际上目前关注的温室效应也可起到减缓作用。

有效地改善库区和坝下航运环境。长江航运在全国内河航运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货运量占全国内河水运量的 80%。但目前这条世界第三大河流, 水运的发展远未达到应有的地位。年运输能力远低于世界同类河流,主要是长江航道条件除葛洲坝库区外,仍然基本处于天然状态,特别是川江和荆江河段,航道条件制约了长江航运事业的发展。

宜昌至重庆河段长 660 公里,是沟通西南与华中、华东的一条重要运输线。这一河段流经丘陵和高山峡谷,地势陡峻,水流湍急,滩礁接踵,共有滩险 139 处,单行控制航段 46 处。川江的三峡风光,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令

中外旅游者神往,但三峡也以它的暗礁险滩、激浪漩流成为航运的一段畏途。历史上“海损”事故,船毁人亡多发生于此。由于航运条件存在问题,特别是上水,拖载能力弱,运行时间长,运输成本高,每马力的拖载能力只为下游的 1/10,运输成本比中下游高出 1 倍以上。坝下荆江河段,河道蜿蜒曲折, 浅滩消长频繁,航道变迁无明显规律,每年枯水期、浅滩期交替出现,不能保证航运畅通。所有这些,制约了航运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们的安全感。

三峡水库建成后,枯水期水库回水直至重庆,川江急流险滩均被淹没, 库区航运条件能得到很大改善。位于库区的万县、涪陵等港口将可建成深水港,有充足水域为干、支流直达或中转提供编队作业区。重庆港在三峡水库蓄水期,水域条件也有较大改善。重庆以下川江航道的单向下水通过能力, 可从目前每年 1000 万吨左右达到 5000 万吨。由于水库的调节,中游浅滩河段枯水流量可增加很多,提高了航深,有利于航道维护和船舶航行。万吨级船队每年可有 50%的时间直达重庆。

由此,长江这条横贯我国东西的“黄金水道”,将对全流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社会安定繁荣以及长江航运环境的提高,发挥重要的作用。

扩大鱼类及水生物的生活环境,为渔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建坝后,库区改变原来滩多流急型河道的生态环境,水面较天然河道增加近 2 倍,上游有机物质、营养盐一部分将滞留库内,库水适度变肥,变清,有利于铒类生物和鱼类的繁殖生长。冬季,水库下泄流量将比建库前增大,河流及通江湖泊水深相应增加,鱼类的越冬条件将有所改善,水库和坝下游发展渔业有了广阔的前景。

可以改善长江中下游及河口枯水期水质。因水库调节作用,枯水期下泄流量增加,提高了坝下游河道污水稀释比例,有利于水质的改善,减轻污染。如宜昌江段,建坝前枯水期净污比为 60:1,建坝后相应提高为 120:1。此外,枯水期各月间和不同水文年间下泄流量变幅减小,使下游水质控制条件也趋于稳定,保证率提高。

长江口是个中等强度的潮汐河口,平均潮差为 2.66 米。潮流界汛期可

上抵江阴附近。枯水期则达至安庆。长江多年平均入海水量约 9760 亿立方米,河口进潮量巨大。

我国最大的港口工业城市——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地区。长江口在右岸接纳了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长江口和黄浦江经年受潮汐影响,咸潮入侵是自然污染现象。长江河口咸潮入侵的距离和盐度变化与长江河流量有密切关系。三峡建坝后,枯水期下泄量的增大,有削减咸潮入侵的力量和增强冲淡氯度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上海市供水的水质。

局地气候趋于冬暖夏凉,略向有利方向变化。建库后对气温有一定调节作用,影响范围垂直向约在 400 米以内,西岸水平方向在 2 公里以内,河谷地区逆温天气将减少。年平均气温变化很小,不超过 0.2℃,日温差平均缩小 1℃左右,年温差缩小 0.6—1℃。冬春季水库在高水位下运行,水面较宽, 水体温度高于陆地上空气温,使月平均气温可增高 0.9~1.0℃。夏季水体温度低于气温,月平均气温可降低 0.9~1.2℃。如考虑到夏季水库在低水位下运行,水面展宽较高水位时少,月平均气温也可降低 0.7—1.0℃。

对于北端气温,预测极端最高气温可下降约 4℃,极端最低气温可增高 3

℃左右。

由于冬温升高,使无霜期变长,即终霜日提前,初霜日推迟,对于春季育秧、油菜开花、晚秋作物和双季稻等的生长均有好处;同时,夏季气温下降,使河谷的高温危害减轻,人民生活环境有所改善。夏温下降,蒸发量可望减少,但建库后库区降水量增加极微,时空分布变化很小,不能期望解决伏旱。

冬季平均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的提高,有利于喜温经济作物,如甜橙、柑桔、油桐等的生长和越冬。加之冬季水位最高,近坝址区水位较目前高百余米,气温上升影响范围上移,有利于柑桔向高处发展,也有利于品种改良。

如新安江水库附近淳安县,建库后冬季极端最低温度增加了 4.4℃。四川省长寿县狮子滩水库极端最低气温增加了 0.5—1.0℃,对柑桔的越冬创造了有利条件,建库后水库周围柑桔都有发展。

此外,建库后风速有所增加,有利于大气污染的化散,在污染物排放量不变时,污染物的浓度下降,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三峡工程修建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对中下游影响的环境因子比库区少,不利影响程度也逐步减弱。水库蓄水后,库区部分文物古迹、三峡自然景观和耕地将被淹没。

文物古迹。长江上游宜宾至宜昌,为著名的川江,东联吴楚,西接西蜀, 自古以来就是沟通长江中下游与西南地区的水上咽喉。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上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巴楚文化频繁交往的重要通道。因此,库区文物古迹丰富。

根据多年调查,已发现的文物古迹有 108 处。其中著名的有涪陵白鹤梁枯水题刻、奉节刘备墓、涪陵巴王墓、云阳古陵镇庸国六亲王墓等,墓群大多已发掘。东汉至明清古建筑 10 多处,引人注目的有丰都“鬼城”、忠县张飞庙、奉节白帝城、秭归屈原祠、兴山昭君故里、宜昌黄陵庙等。其中张飞庙、石宝寨、忠县丁房双阙、忠县干井沟无铭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受三峡水库淹没影响的文物有 44 处。其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涪陵白鹤梁枯水题刻一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忠县石宝寨、忠县汉代丁房双阙、干井沟无铭阙、云阳张飞庙、秭归屈原庙等五处; 被列为市县文物保护单位的有 10 余处。其余为一般性文物。

在受淹文物中,有的只是部分受淹。如忠县石宝寨分布高程为 175~210 米,基础部分因地下水位抬升可能受损,需采取保护措施;但蓄水后,塔楼濒临水边,会有新的韵味。淹没区中古墓葬、古文化遗址可组织发掘;历史纪念建筑、古桥梁等将易地迁建。如张飞庙随新县城将迁往青龙嘴附近。为了保护三峡珍贵文物古迹,库区规划中都作了搬迁保护计划和具体措施。

自然景观。长江三峡西起四川奉节的白帝城,东迄湖北宜昌的南津关, 全长 192 公里。两岸群山叠翠,高峰摩天,悬崖峭壁,高达数百米。水库蓄

水后,沿程水位比当地天然供水位抬高的近似数为:三斗坪坝前 100 余米,

巴东 70 米,巫山 50 米,奉节 40 米,万县 30 米,回水直达重庆港区。峡内景物水上相对高度虽有所减少,但峡中水面宽度增加有限,奇峰秀色不减, 峭壁陡崖雄风尚存。瞿塘峡两岸的山峰,海拔大多在 1000 多米,夔门峡壁崖

的顶端,高约 350 米,回水到这里,只抬高约 40 米,仅淹及坡脚。峭壁水上尽高度虽有所减少,但“夔门天下雄”的壮观气势依然存在。巫峡十二峰, 高程也都有 1000 米上下。最享盛名的神女峰,高 900 米以上,水位抬高 40~

50 米,人们在视觉上难以觉察出其变化,“神女应无恙”。

几处著名的游览胜地,随着水位的壅高和江面的展宽,反倒会因高峡平湖的出现而增添秀色。奉节的白帝城,将成为天然小岛,翘角飞檐的亭阁, 与碧澄的湖水交相辉映。忠县石宝寨将呈现依崖濒水之势,游船可以直接到达,观光更为方便。库区内有许多小支流,两岸重峦叠嶂,谷深峡幽,自然风光奇特,由于山水阻塞,一直不为人知。库区水位壅高后,许多胜似三峡的新风景区将相继开发利用,三峡胜境将构成纵横交错的旅游网络。

三峡工程建成之后,巍巍大坝横跨峡江之上,“截断乌山云雨”;巨大的船闸,能通过万吨级船队;水晶宫般的电站发出的强大电流通过钢塔如林的变电站送到四面八方。这些宏伟的现代建筑必将为三峡增添新的魅力。

耕地。三峡水库淹没涉及 19 个县市,库区幅员面积 5.4 万平方公里,

人口 1434.59 万,耕地 2013.5 万亩,是我国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之一。库区

人均耕地约 1.4 亩,其中坡地占 60%以上,旱地的坡度在 75 度以上的约占25%,有的地区达 50%以上。由于库区耕地中坡地和低产地所占比重大,粮食平均亩产仅 500 斤左右。目前库区粮食生产尚嫌不足,三峡水库干流回水长

约 600 公里,面积 1084 平方公里,其中淹没陆地面积 632 平方公里,计淹没

耕地 35.69 万亩,柑桔林 7.44 万亩。耕地受淹将使人地关系、人粮关系趋于

紧张。按 1984 年粮食平均亩产计算,耕地淹没损失粮食 3 亿斤。

但是,由于三峡水库为长条峡谷型水库,受淹耕地分布在沿库周长约2000 公里的条状地带上,淹没损失相对比较分散。比成片的平坝面积小。其中以开县的平坝较大,约 4 万亩,其他一般为 2000~3000 亩,最大不超过6000 亩,受淹耕地占各县比重也不大。因此,由于耕地淹没造成的土地和粮食的压力也比较分散。

由于耕地淹没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使一部分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耕地,如不采取得力措施,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与环境后果。据移民专家组论证的结论,认为对失去土地农民的生产安置,应作出切实可行的移民规划,采取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将库区建设、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和地区经济开发结合起来,促进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与环境的良性循环。经库区各县的具体规划,大体上 40%的淹没区农民将从农业生产中分解出来,从事新开辟的第二、三产业;约 60%的农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但根据库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将改进农业结构,实行农、林、果、副、渔的大农业安排。

库区土地后备资源不多,经水利部遥感中心组织国内有关科研生产部门进行土地航片遥感解译成果查明,移民安置区内,有可开垦的土均约 67 万

亩。选择条件较好的约 30 万亩荒地开垦成水平梯地,种植林、果和其他经济林木;同时改造部分低产坡耕地为高产稳产农田,用于安置农业移民;另采取水产养殖、畜牧业和利用保护措施减少耕地淹没等措施,是可以将三峡水库库区的农业移民安置好的。

需要指出的是:三峡库区土地目前已处于一定程度的过垦状况,有限的土地后备荒地开垦中,根据库区自然条件的特点,也不宜用以开荒种粮。从改善库区现有的农业生态与环境条件出发,虽然可以通过改造低产地和增加农田水利投入增加粮食产量,粮食靠自身供应仍将有一定缺口。因此,不宜强调库区特别是移民安置区的粮食自给。由兴建三峡工程淹没耕地造成的粮食缺口,国家应统筹安排,从更大的范围内调剂支援解决。这样才能保证库区农业生态与环境条件不致进一步恶化,而得到改善。

三峡工程移民数量大,影响范围广。1985 年实地调查核实,175 米方案

设计水位以下的直接受淹人数为 72.55 万人。如果包括虽不直接受淹而间接

受到影响,也需列入移民范畴,再加上这两部分人口在 20 年的搬迁过程中自

然增长的人数,共为 113.18 万人,这一般称为规划移民人数。这两个指标是两个不同概念,都是三峡工程水库移民的重要指标。

移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它既牵联到社会经济、传统习俗,还与自然生态、环境容量、未来开发等密切相关。三峡工程移民迁建安置过程中,必然对本地区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对森林植被、珍稀动植物可能带来影响。三峡库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动植物资源丰富。但是,由于自然环境变迁和人为活动影响,自然植被已保存很少,森林覆盖率只有 15%左右。移民安置区主要是农业区,垦殖程度高,森林植被面积更小。移民迁建需要修房、筑路、垦殖、燃料等的生产生活资料都与木材有关。在安置过程中,如再与林争薪,毁林造地,对森林植被将构成威胁。

三峡库区是我国古老珍稀植物保存中心(川鄂湘黔接壤地带)的一部分。这里保护有国际上著名的水杉、银杉、珙桐等一批第三纪孑遗植物,也有许多特有品种。据调查,库区有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 47 种,特有

植物 30 种,但大多数分布在海拔较高地带。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杉分布于武隆白马山海拔 900 米处;水杉产于石柱县黄水乡海拔 1000~1200 米, 珙桐分布在海拔 1000~1600 米处,受移民搬迁直接影响较小。但受威胁较大的有荷叶铁线蕨,属二级保护植物,分布于海拔 150~300 米处,除淹没有部分损失外,移民搬迁时也应该重视。

库区有珍贵动物 26 种,其中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 4 种,包括金丝猴、

豹、云豹、华南虎;二类重点保护动物 22 种,包括水獭、鸳鸯、大鲵、猕猴、林麝、大灵猫、小灵猫、雀鹰、苍鹰等。过去,由于保护不力,这些动物已明显减少或绝迹。剩下种群多数在高山地带或偏僻支流水域,其数量稀少。由于动物迁徙能力强,移民搬迁可能会改变部分生活环境,如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不会带来明显影响。

白鳍豚生活于长江中下游干流,自宜都至河口,分布有 42 个群体,现

存总共不足 200 多头。从种群数量看,白鳍豚已处于濒危状态。白鳍豚群体的栖息活动水域,主要为弯曲河段和分叉河段内的江心洲或边滩下首的大回水区。三峡建坝后,由于清水下泄,长江中游河床冲淤状态将发生变化,冲刷严重江段内的大回水区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白鳍豚的生活环境。预计宜都至藕池口间约 200 公里江段内现有的8 个群体共 33~34 头白鳍豚将可能受到影响,即是说,将有占群体总数 19%,占总头数 11%的白鳍豚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在藕池口至城陵矶江段内,目前生活有 5 个群体,共 38 头,预计由于栖息生活环境的变化,数量有可能变化或迁移到新的生活环境内生活。下游江段生活的白鳍豚基本不受影响。

由于白鳍豚是世界上最珍稀的淡水豚类之一,因此无论三峡工程是否会对它产生影响,从现在起就应对它采取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

白鲟是长江中体型最大的鱼类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分类地位及数量较小,现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成年白鲟鱼分布于从上游到河口的整个长江, 沿江的大型湖泊中也有分布。过去调查发现的产卵场在四川宜宾附近江段, 产卵期在 3~4 月,产卵水温 15~18℃。葛洲坝工程兴建后,在大坝上游都已发现白鲟幼鱼,表明白鲟似在其上游产卵场繁殖,调查还发现白鲟可能已

在坝下江段产卵。

三峡连坝后,上游的白鲟在一定范围内似有正常的生活环境,但由于大坝对幼鱼的阻隔,在一定程度上对种群数量的增殖产生影响。

胭脂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一种大型鱼类,在长江中广泛分布, 但主要生活在上游江段,性成熟年龄在 6 龄以上,过去仅在岷江中发现其产

卵场。据有关单位 1986 年的调查,胭脂鱼已在葛洲坝水利枢纽下游发育成熟并自然繁殖。由于葛洲坝水利枢纽已拦断了胭脂鱼幼鱼前往上游的通路,三峡工程的兴建不至于再产生这一问题,而在库区以上江段仍有其正常生活环境,不会危及其种群延续。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洄游性鱼类,葛洲坝枢纽兴建前,长江各地每年捕捞 400~500 尾,产量在 6.0~7.5 万公斤。葛洲坝工程截流之后,中华鲟洄游到其上游产卵场的通道已被隔断,三峡枢纽位于葛洲坝上游,三峡建坝不会对中华鲟洄游产生新的阻隔问题。通过调查证明滞留于葛洲坝下的中华鲟能自然繁殖。三峡水利枢纽 175 米方案,在 10 月份蓄水,将减少下泄径流。但水库蓄水后的下泄流量仍远远大于葛洲坝建坝前上游产卵场的天然流量, 估计下泄流量仍可适合中华鲟繁殖需要。不过,水库蓄水期的流量变化幅度较大,是否会干扰中华鲟的栖息、集群和产卵活动,仍需进一步研究。

另外,三峡建坝后促进了航运事业的发展,船舶航行对中华鲟的干扰可能加重,对中华鲟亲鱼的性腺发育可能产生间接影响。

令人高兴的是,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对中华鲟的人工繁殖研究已获成功。目前,每年向江中放养大批各种尺寸的幼苗。据调查,河口中华鲟的数量近几年已大量增加。

三峡出口是长江干流鱼类两个不同生态环境的分界线。以下进入中游平原地区,水面宽阔,水流平缓,鱼类组成多属缓流水中或静水生活的种类; 以上至奉节,即长江三峡,鱼类组成多属适于急流中生活的种类,主要特征是体形细长、善泳或有吸盘等吸附构造。

三峡建库后,在三斗坪以上约 600 公里江段形成河谷型水库,流速减缓, 水深加大,泥沙沉积,饵类生物组成改变,水域生态发生大的变化。原来栖息于该江段的一部分鱼类将不能适应,从而在水库内消失或极为罕见。

这些特有鱼种将迁移到水库回水末端以上的干流和大支流内相适宜的生活环境中栖息,不致于物种灭绝。但是,三峡水库将使它们生活环境面积缩小,估计约减少五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在库区以上干流栖息地内,倘若饵料生物组成和丰度不改变情况,由于环境容量有一定限度,这些特有的种群量将以相应比例减少。另外,库内由于泥沙沉积,给吸附于卵石生活的耗氧量很高的鱼类呼吸带来困难,在库内数量将逐渐减少,这些鱼类多数将上移至库尾或更上江段。

长江中游是四大家鱼的重要繁殖地区,从宜昌至城陵矶约 400 公里江段内,分布有 12 个产卵场,产卵规模约占干流的 45%。

四大家鱼繁殖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之一是一定的涨水过程。三峡建库后水库调蓄将使坝下的涨水过程发生一定变化,4 月、5 月的泻水量大于天然情况下的流量,预计水文条件的变化不会对家鱼繁殖产生明显影响。但如果涨水过程很小,则家鱼繁殖可能受到抑制。这时,可通过水库调节,泄放一定的人造洪峰予以满足。

产卵季节水温的变化也是影响家鱼繁殖的重要因素之一,家鱼产卵的水

温条件是不低于 18℃。三峡建库后,下泄水温在 4 月份可能略有滞后,5 月份以后,下泄水温与天然情况相同,不会出现下泄低温水。四大家鱼主要在5~7 月份产卵,遇到水温和水文条件合适的情况,也有在 4 月中下旬开始产卵的,但规模不大。因此,建坝对坝下家鱼产卵场的影响较小,一般不会因下泄低温水而使家鱼产卵期推迟和影响坝下经济鱼类的生长期。

荆江江段历来是湖北、湖南两省家鱼苗的重要产区。三峡建库后,上游繁殖的鱼苗被滞留在水库内,不可能漂流下坝,将减少坝下江段天然鱼苗的来量。对天然鱼苗的捕捞的影响是使天然鱼苗的产区下移,由捕捞上游漂下来的鱼苗改为捕捞坝下江段产出的鱼苗,对坝下 200 公里以内江段的鱼苗产生有利影响。

目前库区年排放污水量已达 10 亿吨,加上上游干支流共 30 多亿吨。由于多种污水(主要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都未经处理或处理后未能达标即排放长江,沿江城镇的江段已形成了较严重的岸边污染带。重庆江段尤为突出,严重时岸边污染带长度约占重庆江段长度的一半,已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三峡建库后库区水流速度较天然情况减缓,自净能力减弱,将会使岸边污染加重。流速以枯季减少最多,其分布是坝址减少最多,库尾减少较小, 沿程都有相应的减小。以库尾江段为例,在天然情况下平均流速在 2 米/秒左

右,建库后枯季当库水位为 175 米,寸滩流量为立方米/秒时,流速降低为

1.26 米/秒,假定排污量不发生变化,近岸地点,其污染物浓度增加约在 30% 左右,污染带总宽度范围内的污染物平均浓度增加约为此数的一半。至于在洪水季节,由于库区流速相对减小较小,污染带内污染物浓度增加也较上述数字为小。

根据我国规定,排污口下游 1 公里内不能设取水口,如建库前该取水口处水质可以达标,建库后则由于流速降低,须流至较远处才能达标。如仍定为在排污口下 1 公里达标,则需要降低排污口的排污浓度,需要增建污水处理设施,以保证水质要求。

三峡建库后,一定要保持水库水质良好,这个工作是要多方面配合进行的,例如沿江城镇,工业提高污水治理效果,实行总量控制,达标排放;库区及上游加强林业建设,做好水土保持,保护土壤,减少入库泥沙;航运部门注意船舶排污和石油对水体的污染等。

对长江中游平原湖区的影响。三峡水库建成后,1~4 月下泄流量增加, 江水位有所抬高。因此,有的同志认为此种情况将使沿江和通江湖区低洼农田的土壤渍害、潜育化、沼泽化逐步加重,影响范围达 1600 万亩。

三峡建库后,l~4 月是供水期,为了发电和保证下游航运水深,下泄流量是比建坝前天然流量大。但据泥沙专家组的研究,建坝后由于清水下泄, 河床下切,坝下游江水位不会抬高。即使不考虑河床下切的因素,就是水位有所抬高,据测算仍低于区内地面高程,不影响流排水,潜水位也不致有所变化,因此不会加剧该区低洼农田的土壤沼泽化和潜育化。

对河口和邻近海域的影响。三峡水库每年仅 10 月蓄水而使下泄流量减少,一般平水年,流量都高于控制上海市盐度要求的流量。在咸潮入侵最严重的枯水期,经调节后的流量比建库前增加,其增加对咸潮的冲淡作用和降低盐度的效果是明显的。

三峡工程从生态与环境方面看是否可行,应该全面权衡它对生态与环境

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看它对生态与环境方面的不利影响是否可以承受,是否有经济合理的减免措施。

三峡工程具有巨大的生态与环境效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应同步进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环境。人类社会不能停滞不前。1972 年 6 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会议,颁布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会议提出的环境保护的概念,不是着眼于停止发展而是鼓励发展, 认为不能因为发展带来某些危害而停滞不前。

三峡工程是综合治理长江的关键性工程,可以防治洪涝灾害,并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清洁能源和有利的航运条件。此外它还是一项巨大的生态工程,其改善生态与环境的效益是明显的。

长江中游洪灾是两湖人民心腹之患,也是中华民族心腹之患。目前的防洪标准仍然较低,特别是荆江河段,

洞庭湖区受洪水直接威胁的有 1500 万人口,2300 万亩农田。这里是我国经济上重要地区,最大问题是洪水威胁,一旦出了问题,人民将会遭到惨重的灾难,生态与环境将会受到极大的破坏,国民经济也会遭受重大损失。这不是一个假想的问题,而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实。因此,如何保护这个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生产建设和社会稳定是研究三峡工程的重要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