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三峡截流:气吞山河的壮举

公元 1997 年 11 月 8 日,这一天,西陵峡薄雾濛濛、暖风轻吹。上午 9 时,李鹏总理在龙口附近的工地上正式下达三峡截流的合龙令。现场副总指挥发射的 3 颗信号弹腾空而起。刹那间,上下游围堰 4 个堤头上整装待发的车辆如同一群威武的雄师,直逼江水奔腾的龙口。葛洲坝集团一公司车一队司机朱显清驾驶着自卸车,一马当先,向龙口抛投下第一车石料,随后,400 多辆巨型载车紧张有序地轮番在上下游围堰 4 个堤头向龙口抛投石料,江水激起阵阵浪花,发出巨大的轰响,龙口被逐步收窄至 30 米、20 米、10 米、5 米⋯⋯

大江截流现场充满隆重、热烈的节日气氛,观礼台上用织毯拼接的面积达 1080 平方米的巨幅五星红旗格外壮观,3 万盆花草和彩色气球把截流仪式现场装扮一新,大坝工地彩旗飘扬,巨大的气球上悬挂着祝贺截流合龙成功的标语。

下午 3 时整,大江截流仪式开始,雄壮的国歌声在峡谷回荡,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向出席仪式的各界代表汇报了三峡工程的进展情况。

下午 3 时 30 分,随着最后一车石料倾入江中,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胜利实现了大江截流,上游围堰截流成功,左右两道大堤完全连接在一起。喝彩和欢呼声响彻云天,李鹏总理宣布截流成功。紧接着 3 颗信号弹划破长空,

此刻,截流现场的 1000 多名施工大军、5000 多名来宾和两岸 4 万多名当地干群、移民和游客欢腾雀跃,鞭炮齐鸣,车船鸣笛、鸣号,人们热烈欢呼, 如同一首雄厚的交响乐在三峡工地发出惊天动地的回响。五彩缤纷的气球飞向天空,截流现场形成一个巨大的欢乐的海洋。随后,在如潮的欢呼声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重要讲话。

江泽民主席说,大江截流胜利实现,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史上的一个壮举,这必将给正在满怀信心地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国各族人民以巨大的鼓舞。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三峡工程的建设者、科技工作者和库区干部群众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 向所有支援三峡工程的海内外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三峡工程凝聚了中国几代人的追求和奋斗,从孙中山梦般的憧憬,毛泽东诗意的畅想,到邓小平“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的决断,本世纪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描绘了一幅治理开发长江的宏伟蓝图。

三峡工程是世纪之交中国水利史、世界水利史上的杰作。完成这一杰作,只有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才有可能,只有在我国改革取得辉煌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才有可能,大江截流这一气吞山河的伟大壮举再一次向世人昭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三峡工程的建设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峡工程的科技含量高,施工的技术难度大,依靠当今世界最新技术、最新工艺和最新设备,建设者们在一期工程中,解决了围堰防渗,高边坡开挖和深水大流量截流等一系列前所未遇的技术难题。24 小时投抛石料 19.4 万立方米,日浇筑混凝土

1.41 万立方米⋯⋯建设者们开创的一项项“世界之最”,无不闪烁着科技的光辉。

三峡工程的设计建设过程,也是人们对长江和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

程。经过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建设三峡的战略构想逐步发展完善为以防洪为主,具有发电、航运、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洪水灌溉等综合效益的多目标开发工程,并制定出“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 的最佳方案。三峡工程开工 5 年来,库区的生态环境、文物受到了有效的保护,移民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工程投资控制在预算之内,工程建设采用的生产负责制显示了活力,这些成功的实践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说明中国人有能力建设好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

三峡工程造就了几代埋头苦干、乐于奉献的高素质建设者。面对“世界超级工程”,他们以深入研究、反复试验的科学态度优化设计,攻克难关, 赶超一流水平;以艰苦奋斗、务求必胜的实干精神奋勇拼搏,创造人间奇迹; 以放眼世界、学人之长的广阔胸怀;造福子孙后代。他们是新时期建设者的杰出代表,也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可靠保证。

三峡工程,功在当代,利及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