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啸仙

阮啸仙(1897~1935)原名熙朝,字瑞宗,别号晁曦。广东河源人。1897 年 8 月,阮啸仙诞生在广东省河源县义合区下屯村的一个农民家

庭。早年在本村道南初级小学和河源县城的三江高等小学读书,刻苦用功, 成绩优异。1918 年秋,考入广州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学习。此时,正是旧中国社会大动荡的历史时期,从小酷爱学习,追求真理的阮啸仙,除认真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外,还广泛的寻求和阅读一些进步报刊,逐步发现并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1919 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他始终站在运动的最前列,积极组织领导校内外广大青年参加这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是广州学生爱国运动的骨干。经过实际斗争的锻炼,阮啸仙的政治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1920 年秋,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广州地区社会主义青年

团的创建者和领导人。翌年春参加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

1922 年秋,阮啸仙从甲种工业学校毕业以后,参加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广东分部的工作,并和周其鉴、刘尔崧等创办了爱群通讯社,在工农群众中进行宣传组织工作。同时他还受党的委托,在广州积极筹备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两广区委员会。两广区团委会成立后,他担任了首任书记,集中全力领导两广地区的青年运动,并先后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团的“二大”上当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成为广东青年运动的著名领袖和先驱者。1923 年 6 月,他出席了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在广州参与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工作,任国民党广州临时区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第一区分部执行委员会秘书。同年底,被选为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农民运动工作委员会书记。从 1924

年至 1926 年,阮啸仙主要从事农民运动,先后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组织干事,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至第六届教员、第三届所长,广东省第一、二届农民协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等职。在此期间,他奔走于全省各地农村,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宣传和发动群众,筹备和建立各级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以及党团基层组织,领导农民同地主豪绅进行坚决的斗争。同时,他还积极参与领导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建设,培养农民运动的骨干,为广东农民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27 年 4 月,他抱病参加了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会后返回广东,担任省委组织部长,在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极端困难条件下,继续领导广东工农革命群众坚持斗争。1928 年春,他奉派到香港,担任中共广东省委的领导工作,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1929 年秋,他被调到上海担任中共江苏省委的领导工作。不久,又到中共中央宣传部,负责创办“中央互济会政治训练班”,继续为党做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1930 年冬,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刻,他受命赴东北、内蒙等地进行革命活动,并参加了中共辽宁省委的领导工作。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他返回上海,随后被派往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先后担任中华工农兵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审计委员会主席等职。其间,他日以继夜、呕心沥血,领导审计委员会为增加苏维埃政府的财政经济收入,保证党政机关和军队的供给,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做了大量的工作。

1934 年 8 月,阮啸仙担任了新成立的中共赣南省委书记兼赣南军区政治委员。中央工农红军长征后,他留在中央苏区继续领导根据地军民坚持斗争。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以后,国民党军队集中兵力向根据地进攻,形势十分严峻。1935 年 2 月,赣南苏区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留守的中共中央分局、中央办事处和赣南省委等机关和部队陷入敌人的包围之中。在形势十分危机的情况下,阮啸仙抱病指挥部队突围。3 月 6 日,在同敌人激战中,他不幸中弹负伤,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