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政治忠诚是党员干部首要的政治品质

所谓政治品质,是一个人在政治上的品行操守。党员干部作为党和政府的执政骨干,必须具有优良的政治品质。有了优良的政治品质,才能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明辨是非、立场坚定,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形势面前坚持原则,旗帜鲜明。

党员干部优良的政治品质由诸多要素综合而形成,而政治忠诚则是一个首要的要素。这是由党的历史使命、党的宗旨、党的核心价值、党的政治伦理和党员的义务权利所决定的。

一、政治忠诚,才能担当历史使命

每种职业、每个人都有特定的、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其历史使命,就是要肩负起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党员干部要担当起这种历史使命,必须政治忠诚。

(一)肩负对民族的责任,实现伟大梦想

伟大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党员干部应保持政治忠诚,肩负对民族的责任。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内容存在,这便是在肩负对民族的责任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这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党员干部去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少年时代便立下的宏伟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没有政治忠诚之心,长征连一千里都走不了。长征之所以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因为长征中中国共产党人肩负对民族的责任。忠诚于民族的真伪虚实,可以用枪林弹雨来印证,用雪山草地来检验,用饥寒交迫来拷问!红军将士用饱含忠诚的铮铮铁骨做了有力的回答。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索尔兹伯里曾经感慨:“人类有四大史诗,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拓荒西部,但是他们与长征相比都黯然失色。”美国作家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这样评价长征:“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红军长征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书写的是英雄主义的壮美诗篇,矗立的是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已经超越了国界、党派和政治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以下简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为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肩负起对民族的责任,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愿以身许国”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便是党员干部的榜样。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上的求新与创造,他的名字始终和科学上的重大发现紧紧联系在一起:探测中微子、宇宙线研究、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两弹突破、大型X光机、惯性约束聚变……对于王淦昌一生的成就,曾有评论说:“任何人只要做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就足以在中国科技发展乃至世界科技发展历程中名垂青史。”如果说,淡泊名利的王淦昌让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懂得勿忘初心,那他50多年前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我愿以身许国”,足以气壮山河。

1959年,苏联背信弃义撕毁了援助中国建设原子能工业的协定,企图把我国原子能事业扼杀在摇篮里。党中央决定自力更生建设核工作。

1961年4月1日,从苏联回国不久的王淦昌精神抖擞地奉命来到主管原子能工业的第二机械工业部办公大楼,原来他接到了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纸通知:刘杰部长约他即刻见面。

在办公室,刘杰与钱三强向王淦昌传达了中央的重要决定:希望他参加中国的核武器研究,并要他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改做他不熟悉但是国家迫切需要的应用性研究,最后问他是否愿意改名。王淦昌毫无迟疑,当即写下了“王京”两个字,并掷地有声地说:“我愿以身许国!”这句脱口而出的话,是从他心里迸发出来的;这句话,不是什么豪言壮语,它意味着,在以后的若干年中,不能在世界学术领域抛头露面,不能交流学术成果,不能获得最前沿的科技信息,不能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科学探索,更不能实现自己成为世界顶尖科学家、摘取诺贝尔奖的梦想。

从此以后,王淦昌毅然放弃了自己得心应手的物理学基础研究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秘密研制核武器,开始负责物理实验方面的工作,在中国科学界隐姓埋名整整“失踪”了17年。他化名“王京”,背井离乡、隐姓埋名、断绝一切与海外的关系,投入到了核武器的研制工作当中。家人和他通信就用这个名字,地址是某某信箱,什么单位、在哪里工作一概不知。

多年后,说起当时毫不犹豫的决定,王淦昌说:“我认为国家的强盛才是我真正的追求,那正是我报效国家的时候。”王淦昌用自己崇高的精神和人格感召诠释了对民族的责任。

(二)肩负对人民的责任,推进伟大事业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伟大事业,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伟大事业的信心和动力,来自牢记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推进伟大事业,党员干部应始终保持政治忠诚,肩负对人民的责任。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对人民的责任就写在了旗帜上;在中国革命还是“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就已将这种责任提到议事日程,并在当代中国风雨激荡的社会变革中日益彰显,在建成“全面小康”的征程中,这种责任更显沉重。

“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发出的号召激励人心、凝聚力量。“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以上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述,透射出中国共产党植根90多年光辉历程的坚定自信,显示出与人民风雨同舟的高度自觉。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一样,承担如此艰巨的责任、拥有如此雄厚的实力。”德国知名中国问题学者、“罗莎·卢森堡基金会”专家沃夫拉姆·阿多菲博士评价,“更为可贵的是,中国共产党仍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进行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时代的基本方略,并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个从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出发的执政党,以其对人民责任的自觉打动世界。可以说,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使得中国共产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为此,党员干部应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回首过去几年,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些看似宏大的词汇,对老百姓来说意味着生活的点滴变化:从“种田不交税、上学不交费”到“看病能报销,养老有‘农保’”,从保障房的钥匙到农家书屋的书本。即便以挑剔目光打量中国的外国学者也不得不承认,数亿中国人过上了他们父辈做梦都想不到的生活。正是从亮点纷呈的民生答卷中,人们真切感受到一个执政党“让人民幸福”的历史责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肩负起对人民的责任,需要爱民的情怀。孔繁森曾经说过,“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对党员干部来说,只有心怀万家忧乐、挂念安危冷暖,真心实意地想为百姓做点事,才会到田间炕头倾听人民呼声,才会去稠人广众中体验民间疾苦,从而凝聚智慧与力量,创造人世间的一切幸福。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肩负起对人民的责任,更需要为民的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今天的共产党人,面对多元利益主体、复杂利益格局,面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难关险隘,格外需要克服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的消极心态,格外需要鼓起敢于负责的勇气、攻坚克难的决心,以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破解民生难题,把“收入倍增”体现为人们越来越鼓的钱包,把“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化为不同出身年轻人平等竞技的舞台,把“美丽中国”变成天朗气清的生活空间,把一项项庄严承诺写在中国大地上。

100多年前,八国联军中的一个德国军官在日记里写道:“做19世纪的中国人太悲惨了。”新时期,“共享做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

已经成为震撼世界的宣言。党员干部应从中感受到一个民族命运的改变,深刻理解一个执政党植根人民、造福人民的奋斗历程。面向未来,肩负沉沉担子的党员干部,应保持政治忠诚,以“夙夜在公,勤勉工作”的实干,肩负对人民的责任。

党员干部只要保持政治忠诚,才能立根固本,涵养一种日月可鉴的为民初心。奋斗的征途上,无论走得多远,也需要铭记当初是为什么出发。不改初心,方能不断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党员干部只有保持政治忠诚,方能坚定理想信念,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对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他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然而,崇高的理想信念不会自发产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这便需要党员拧紧“总开关”,提升党性修养,补足精神之“钙”。近年来,全党上下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认真学习党章,牢固树立党章意识;加强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牢记和遵守中央提出的“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等要求。可以说,“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也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保持政治忠诚的重要遵循。党员干部只有在立根固本中挺起精神脊梁,才能同人民群众永远保持血肉联系,就能面对复杂执政环境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肩负对党的责任,建设伟大工程

新时期,“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伟大工程是为各项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党员干部只有保持政治忠诚,肩负对党的责任,才能为建设伟大工程尽一份力量。

第一,党员干部只有保持政治忠诚,才能忠实于初衷,并牢记中国共产党的使命。60多年前,党中央从西柏坡启程前往北京,毛泽东同志称为“进京赶考”。60多年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谆谆告诫全党:“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办好中国的一切事情,关键都在于党。”中央党校副教育长韩庆祥说,“实现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就是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道路上取得伟大胜利,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肩负对党的责任,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如何带领13亿多中国人民向着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奋进?如何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锋本色?这是时代对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重大课题。这也是一场面向未来的“赶考”。

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面对500多名中外记者,履新伊始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这个问题给予回答,“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段话深刻阐述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追逐中国梦是亿万中国人共同的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警示:“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都必须严惩不贷,决不能手软”。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始终强调从严管党治党,和搭班的党委政府成员一道,戮力同心,推进党风政风建设。在宁德,强力推进清理干部营建私房,出台廉政12条;在省长任上,在全国率先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一个个举措和制度,既管当时,也管长远,铁腕治吏一以贯之。

主政宁德期间,习近平即提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靠什么来得民心呢?靠的就是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一条真理。”“廉政建设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如果我们不能承担起这种历史使命,我们就会失去民心。”上世纪80年代末,宁德地区部分干部违规营建私房现象突出,“全区处级和科级干部建私房的分别占同级干部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违纪违法建私房,侵占了良田耕地,占有了当时国家专用“三材”(钢材、木材、水泥)指标;一些人建了私房还占住公房,甚至买地卖地、建房卖房,搞“地倒”、“房倒”,从中牟取暴利。

对此,宁德地委态度毫不含糊:全面清查!清房工作开始后,遇到了各种阻力和困难。有人劝说地委领导:全区建房干部多,相当部分是科处级干部,人际关系复杂,牵涉面广,难度大,有风险,还是暂时不抓为好。面对非议,习近平不为所动:“我就不信,各级党委下定决心,放手发动群众,会有办不成的事!”“在地委工作会上,习近平同志严厉批评了部分干部存在的畏难情绪,并表明坚定态度:这里有一个谁得罪谁的问题,‘我们是得罪几千名干部,还是得罪几百万群众?’”时任宁德地委副书记钟雷兴回忆。遏制歪风,立说立行。截至1990年底,全地区共清退公房1982户,清退面积88411平方米。对退出的公房,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公开办事章程、公开办事结果,加强群众监督),再合理分配。全地区共查结违法违纪占地建房干部3782人,其中处级99人,科级476人,给予经济处罚3446人,收回补罚款198.03万元。对于地委行署的做法,群众真心“点赞”:“这次查处干部占地盖房,既打‘苍蝇’,也打‘老虎’,惩治腐败是真干了!”宁德市机关普通干部龚清鉴,工作21年,因没分到公房,前后搬家9次。1989年底,他分到一套三房一厅的公房,全家祖孙三代8口欢天喜地。他说:“这回退房、分房,‘两公开一监督’,铁丁丁的。要不,像我这平民百姓,哪能分到这般好的房子。”

除此之外,习近平在宁德还铁腕治吏,查办了一系列腐败大案要案。“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自身不正,何以正人?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什么级别,习近平始终严格要求自己。1985年6月,习近平从河北正定调任厦门,第一站先到福州。当时负责接机、后来调往厦门工作的苏永卯回忆说:“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停留期间,在住宿、伙食等方面没有提过任何要求,唯一算照顾的是,上了些北方口味的馒头、面条。后来他到厦门去报到,组织上本来安排派车送,但他没有答应,而是自己搭便车去。”

第二,党员干部只有保持政治忠诚,才能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兴党强党,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为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

政治忠诚源自正风肃纪的魄力。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党中央做起,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特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即知即改,立说立行;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这样的语汇,自上而下在全党层层传导着压力。而今,一桩桩一件件看似“微小”的务实之举,正开拓出一个个广阔的从严治党新空间。

党员干部只有保持政治忠诚,才能具有躬行践履的公仆胸襟。榜样是最好的说服,示范是最好的引领。“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2012年12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刚一上任,就提出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改进调查研究、改进警卫工作、厉行勤俭节约等等。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向全党发出号召,更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全党全社会树立起正文风、改会风、转作风、树新风的良好导向,赢得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

在深圳莲花山,沿途不封路、不清场、不铺设红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轻车简从,与群众相伴而行;在武汉新港,大雨滂沱,积水没过脚面,习近平总书记卷起裤腿,自己撑伞,向工作人员了解物流情况;在内蒙古阿尔山,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下,习近平总书记和普通官兵一样头戴栽绒皮帽、身穿迷彩防寒服,视察边防哨所,和战士亲切交谈。

政治忠诚源自久久为功的恒心。2013年6月,党的建设历史上厚重的一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多次来到联系点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并听取中央督导组汇报有关情况,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深入推进。

在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来到联系点河北省,用4个半天时间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议期间,习近平一边听一边记,不时插话询问,多次进行深入点评。

“再次踏上兰考的土地,依然心情很不平静。”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来到联系点河南省兰考县指导活动开展。“我当知青、上大学、参军入伍、当干部,我心中一直有焦裕禄同志的形象,见贤思齐,总是把他当作榜样对照自己。”习近平总书记以焦裕禄为榜样,寄望通过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党员干部也要学习焦裕禄精神,对照焦裕禄精神查找自身问题,见贤思齐。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谆谆告诫全党,“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肩负着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奋力前行在新的“赶考”路上的中国共产党人,党员干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二、政治忠诚,才能践行党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它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有了政治忠诚的政治品质,才能践行党的宗旨。

(一)保持政治忠诚,才能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践行党的宗旨,首先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宗旨意识从哪来?靠政治忠诚的品格和素养。党员干部应时刻不忘记政治忠诚的内涵,认真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党员干部应清醒认识到入党,不是为了做官,不是为了享受,而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应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认识到自己是“公仆”,而不是“主人”。

毛泽东曾同上海工商业界代表就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谈话。上海商人问:“共产党的经济方针是什么?”毛泽东说:“我们的方针是‘唯利是图’。”商人们听了觉得很合胃口,又问:“共产党也唯利是图?”

毛泽东说:“是的,不过有点区别,我们是唯人民的利益是图,而不是唯个人的利益是图。”人民利益至高无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宗旨。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不仅继承了毛泽东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而且向前发展了这一思想。邓小平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制定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所提出的经济建设是中心、党的基本路线等一系列理论都是从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可见,“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党员干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失去了政治忠诚的品质,党员干部便很难获得人民拥护和支持。

延安时期,因为粮食不足,为了让大家多吃一些,这名普通的战士每次吃饭时,吃到一半,就不声不响撂下饭碗,提起水桶去打水。

1944年9月5日,面对坍塌的窑洞,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把生命定格在了29岁……张思德,四川仪陇人,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张思德把自己化作种子,埋在了一个炭窑里,升华出一种伟大的精神—为人民服务!这种精神就是源于一种政治忠诚之心,体现为忠诚于人民,为人民利益勇于牺牲的精神,就是为人民利益任劳任怨的精神,就是为人民利益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保持政治忠诚,才能不断提高服务本领

党员干部只有保持政治忠诚,才能不断提高服务本领;只有保持政治忠诚,才能把好事办实,不断提升为群众办事的本领。这种本领需要党员干部会学习、能团结、勤修身。

第一,“会学习”需要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政治忠诚,既学习理论,在思想上“红”,又学习服务本领,在工作上“专”,做到又红又专;也只有党员干部涵养政治忠诚之心,才能扎实学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政治忠诚生发于思想基础,必须坚持在深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科学理论是正确行动的指南。那么,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能保持政治忠诚,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身服务本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合著的、影响巨大的《经济学》,在1979年出版的第10版中承认:“19世纪的思想家,没有一个像马克思那样对人类产生如此直接、深思熟虑和巨大的影响。”“同我们所概略考察过的大多数早期的理论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今天仍具有生命力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吸收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并且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社会历史领域的客观规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南。

1948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创办马列学院,刘少奇担任院长。针对有的学生一入学就提出“我们要学习与实际工作最有关的东西”,好像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与实际工作就不是最有关似的。刘少奇指出:“我们的干部几年来做了很多工作,对日本帝国主义斗争,对地主阶级斗争,艰苦奋斗,这很好。但缺点是理论修养不够,许多同志最重要的缺点就在这里。”马列主义理论不仅同实际工作是“最有关的东西”,也是我们许多同志最缺少的。如果我们各方面比较负责的干部,不具有马列主义理论修养,那就很可能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成为“爬行的马克思主义者,看得不远,迷失方向。所以我们必须学习普遍真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

刘少奇同志曾说,在对待马列主义理论问题上,既要反对“跛足”的教条主义,又要反对“爬行”的经验主义。他还讲到革命胜利了更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说:“现在中国革命胜利了,不读书,可不成。以前在山头上,事情还简单,下了山,进了城,问题复杂了,我们要管理全国,事情更艰难了。……很多人担心,我们未得天下时艰苦奋斗,得天下后可能同国民党一样腐化。他们这种担心有点理由。在中国这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一个村长、一个县委书记,可以称王称霸。胜利后一定会有些人腐化,官僚化。……因此,不是说胜利了,马克思的书就不要读了,恰恰相反,特别是革命胜利了,更要多读理论书籍,熟悉理论,否则由于环境的复杂,危险更大。”

第二,“能团结”需要党员干部保持政治忠诚,团结出力量,团结干成事,创造政通人和的环境,才能干成事、干好事;也只有党员干部涵养忠诚之心,才能真正团结一心,为广大群众谋福利。

党员干部有崇高的理想境界,始终保持政治忠诚,才能团结起来,凝聚政治力量。小到看不见的原子,大到太阳系,围绕核心的圆周运动让这个世界多姿多彩而又井然有序。这一原理也适用于人类社会,将无数个人团结为一个整体的是相同的情感和价值、一致的原则与目标。这些“看不见的手”让思想行动有共通的基础,让社会生活有共同的规则。从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到被称为“燕京第九景”的张秉贵,从跟着共产党走、棒打不回头的孟泰到“铁人”王进喜,从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雷锋到“铁姑娘”李改云……这些先进模范人物之所以都汇聚在党的旗帜下,是因为他们拥有共同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稳稳前行,是因为广大党员用坚定信仰铸就了中国这艘巨轮的压舱石。我们这个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正是依靠共同的信仰才团结起来,进而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成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

第三,“勤修身”需要党员干部保持政治忠诚,按照党章的要求,严格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真正成为“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也只有党员干部涵养忠诚之心,才能自觉锤炼自己的党性,以良好的形象为党旗增光添彩。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局部抗战爆发。之后,国际上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重庆和延安,谁才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希望之城?

为了寻找答案,1936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陕甘宁根据地进行了4个月的采访。事后,陈嘉庚深有感触地说:“800元的酒席,我实在咽不下去,2角钱的饭菜,我感到又甜又香。一个是浪费人民的财力、物力,一个是节约人民的财力、物力,两者的思想作风真有天壤之别。”正是看到这些,陈嘉庚由一个坚定的“拥蒋派”变为“拥共派”。

考察结束回南洋途中,陈嘉庚路过缅甸仰光,在当地华侨的欢迎会上,他大声疾呼:“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无论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革命胜利后的日子里,董必武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他曾题写:“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性习于俭,俭以养廉。”以勉励自己,教育后人。

董必武参加革命时,从红安老家带出来的半块毛毯,半个世纪以来,始终伴随他转战南北,遮风挡寒,有的地方磨破了,他就亲手打补丁,一直用到逝世。这半块毛毯(现珍藏在国家博物馆)成为董必武艰苦生活的见证。

抗战爆发后,董必武长期在国统区工作生活,作为我党参加国民参政会的七名参政员之一,他把每月数百元薪金全部上交给组织,而自己用的却是最便宜的礼帽、皮鞋和怀表。1945年,董必武在出席联合国会议期间,节衣缩食,对每一项开支都精打细算,回国时没有为自己和亲人购买一件礼物,把自己节省下来的钱,为《新华日报》社购买了一套价值三万美元的印刷设备,还向《华侨日报》捐款一万美金。他在《赴旧金山会议收支账目》中,将在美的收支情况记录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这两张记账单,是留给后人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现作为反腐倡廉的珍贵文物(国家一级文物),陈列在董必武纪念馆。

(三)保持政治忠诚,才能真正为群众干实事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为民办实事。党员干部只有为群众干实事,才能真正体现出政治忠诚。在为群众干实事过程中,也是党员干部涵养政治忠诚之心,提升办事能力的过程。

第一,党员干部只有保持政治忠诚,才能涵养为民情怀,体察民情,到最偏远最贫穷的地方雪中送炭。下党乡,寿宁县最边远的山乡之一,1988年才建乡,曾经是“五无乡镇”(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

1989年7月19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头戴草帽,肩搭毛巾,顶着炎炎烈日,在崎岖山路上跋涉2个多小时,深入到乡政府所在地下党村。

乡党委、政府临时在鸾峰桥边的王氏祠堂里办公,条件极其简陋,大家就围坐在小板凳上开会。吃饭、午休就安排在鸾峰桥上,午饭后,稍作休息,习近平又进村入户、访贫问苦。

回程仍要步行10多公里,路险坡陡,且荆棘杂草丛生,习近平一行拿着柴刀将挡在路面的荆棘、苇秆劈除。直到晚上8点左右,他们才回到寿宁城关。

参加调研的时任寿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连德仁在日记中写道:“这一天,乘车5个小时,步行4个半小时,开会座谈访贫2个小时,一路风尘,大汗淋漓,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回到县城招待所后,许多干部才发现脚底、脚趾都磨出了血泡。”

习近平同志后来用“异常艰苦、异常难忘”来形容此次下党之行。1989年7月26日、1996年8月7日,他又两次来到下党,协调解决当地的建设发展难题。

第二,党员干部只有保持政治忠诚,才能倾听民声,把老百姓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明朝张居正《答福建巡抚耿楚侗》)。意思是治理国家关键在于使百姓安乐,而使百姓安乐的方法在于了解他们的疾苦。

1988年12月20日,霞浦县委党校里人来人往,宁德地区领导第一个下访接待日在这里举行。时任地委书记习近平及地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同霞浦县领导一起接待来访群众。习近平的第一个接待对象是县公交公司职工舒穗英。由于县对台部在其房屋旁边的河边建房,导致河道淤积,9月间的一场洪水冲进舒穗英家中,冲走了粮食和部分财产。为此,她写信给地区领导反映情况,要求县对台部负责清理河道,并赔偿经济损失。“没有想到,习书记会这么快主动找到我。”现年已68岁的舒穗英提起当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在接访现场,习近平详细了解情况后,便同地县有关领导到舒穗英家察看,并提出处理意见。这次接待日,地、县两级领导共与102名上访群众面对面交流,受理各种问题86件,其中有12件得到当面答复解决,其余的限定在一个月内处理完毕,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当天的总结会上,习近平说,我们工作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不仅要对上面负责,而且要对群众负责,为人民做主。古时候的县官尚且还有击鼓升堂,为民申冤,而我们却成天忙于开会,很少主动去抓这种事,这是不应该的。

在习近平看来,“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他要求:“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把党的关怀和政府的济助送进普通群众的家庭。”他改上访为下访,畅通了群众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在永泰县信访局,记者见到了数本已经泛黄的信访记录本,当中就有习近平带领市县领导到永泰接待群众的原始记录。永泰一中刘寿钢老师的名字就出现在这个记录本里。

已经退休多年的刘老师回忆,那是1991年4月13日,市县领导第一轮联合接待群众日。当天下午,他和王仁老师代表全校师生赶到县委党校,反映学校的校舍安全问题。当时学校有一栋1905年修建的宿舍楼,地基已经变形,一下雨到处都在漏水,门框也歪了。修缮费用经各方筹集,还差10万元。听了两位老师的陈述,习近平当场表示:“危房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就是借房子,也要搬,要以防为主。”“书记态度坚决,但也很诚恳实在,坦率地说当时的市财政也不宽裕。”刘老师说。最终拍板的结果是,市县财政各出一半,并要求立即拆迁改造危房,确保师生生命安全。下访接待群众制度在福州一直坚持了下来。

1993年4月开始的市县(区)领导第三轮接访群众活动,已不再是以往就事论事式的单一接访活动,而是有意识地带着问题到现场办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1999年11月30日,时任代省长习近平收到一封署名为“一位普通的外来务工青年”的来信,信中反映在榕务工者面临的子女上学这个普遍难题,希望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及时解决这一问题,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福州的经济建设中去。习近平立即批示“应对打工族的生活更加关心,创造更有利于他们发挥积极性的环境”,将来信批转给福州市政府,他还给来信的务工青年苏仁寿回了信。

福州市政府接到批示后,两次召集有关部门,就外来工子女就学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制定出《福州市外来务工从业人员子女就学暂行办法》,2000年1月开始实施。长期困扰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上学难问题,终于在福州得到圆满解决。自己的一封信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让苏仁寿激动不已:“省长亲自过问打工族反映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关心群众疾苦,真心为人民办事的精神。”2013年,福建全省共接收86.1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87.8%就读于公办学校。

第三,党员干部只有保持政治忠诚,才能善解民忧,着力寻求解决民生问题最佳路径。

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只要事关群众利益、百姓福祉,无论大事小事,都记挂在心,尽力解决。同时,他更注重以前瞻的目光,谋划发展方略,寻求解决民生问题的最佳路径和长远之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福建省山区仍有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住在以茅草为顶、泥土为地的茅草房里。早在闽东工作时期,习近平就开始探索畲民下山、连家船民上岸的移民搬迁工程。1987年9月11日,宁德蕉城区九都镇九仙村遭遇了百年罕见的泥石流灾害。位于山上的小畲村一夜之间被乱石、碎瓦覆盖,31人遇难。专家勘测后建议:这里的土层结构不稳定,最好举村搬迁。建村没钱,财政拨出10万元;建村没地,临近的汉族云气村划出公路边的16亩地。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下,当年重新选址的九仙新村就建起了3座新居,安置受灾村民7户19人。

1989年春节和1990年1月3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两度深入九仙村,走访慰问受灾群众。第一次座谈会就在村民钟郑英的新房里举行。那场灾难中,她失去了10位亲人。钟郑英听不懂普通话,习书记握着她的手,让她感到亲切和温暖。村干部转达了习书记的意思,希望她坚强,好好养育两个孩子。习近平了解到她一家四口一年才收10担粮,不够吃,就吩咐乡干部给予解决。第二天,5担粮食就送到了她家里。上世纪90年代,九仙村畲民下山列入“造福工程”陆续又有大量村民从山上搬入九仙新村,发展新型农业产业,过上了更好的日子。钟郑英住上了村里最好的房子,孩子也已结婚生子,当年的伤痛,在新生活中得到抚慰。

在省委副书记任上,习近平倾力推动实施“造福工程”,十多年接力,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的此项民心工程硕果累累,截至目前,全省有6000多个自然村,101万人整体搬迁。尤其是千千万万的偏远山区群众、“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连家船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新世纪之初,福建人民的餐桌和全国人民一样面临着新困扰: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改善,食品供给虽无数量之忧,但存安全之虞。

2001年2月,新华社接连刊发两条反映省外餐桌污染的报道。时任省长习近平敏锐地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立即作出批示:“‘餐桌污染’是一个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关系我省农产品能否扩大国内外市场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大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此后,福建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治理餐桌污染的省份。当年9月,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增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这比2004年起每年开展的全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整整提前了三年。至今,治理餐桌污染已连续14年被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14年来,全省未发生较大以上的食品安全事故,成为国家“三绿工程”(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的示范省份。

另一项工程—“数字福建”,也在习近平的推动下,取得骄人成绩。时任省长习近平还亲自担任了“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开启了福建省信息化建设的新篇章。历经14载耕耘,“数字福建”建设已延伸到福建政务、民生、经济等领域,深刻改变着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给福建百姓生活带来真真切切的改变—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社保卡集成医保、金融等多项应用,实现一卡就诊、一卡结算;率先建设覆盖省市两级的居民健康信息系统,避免重复检查,为患者节约了大量费用。

三、政治忠诚,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一)保持政治忠诚,才能做到“三个代表”

先进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事物相对于其他事物所表现出来的优良特质。政党作为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作为为特定阶级利益而进行斗争的政治组织,其先进性就是相对于这一特定阶级的普通成员和其他政治组织所表现出来的优良特质。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其先进性就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员干部要做到“三个代表”,必须保持政治忠诚。没有政治忠诚,是不可能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伟大的成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面临困境时能够以坚定意志爬坡过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自动生成的,而是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不是自封的,而是在奋斗中赢得的;不是喊出来的,而是撸起袖子干出来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每个党员都不应忘记在党旗下宣誓时的铮铮誓言,不应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应忘记苏东剧变的深刻教训。党员不能徒有党员的牌子而没有党员的样子,要牢记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的生机活力。党员干部应“做到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来,在利益诱惑面前看得清、扛得住,确保政治过硬、思想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无愧于共产党人的入党誓言,无愧于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无愧于共产党人的光荣称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员干部只有始终保持政治忠诚,方能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方能破解“历史周期律”的魔咒。正如《党的自我革新》所表现的那样,我们党一路走来,带着初心出发,迈着坚定步伐,与时俱进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逐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根本保证。

反观一些落马官员,为了获取政绩,责任意识被抛之九霄云外,“焚林而田,竭泽而渔”,雾霾增多、沙漠蔓延,生态恶化、水质变坏,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为官者失德,经商者失信,是什么导致这些现象的发生?是忠诚之心的缺失,一些官员推行的是,“只要我有政绩,哪管他洪水滔天!”为了发展经济,提升数字指标,各级地方官员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只要数字“上”,万般皆下品。

与手握权力的落马高官相反,河南武陟县西陶镇西滑封村原党支部书记王在富,虽然无职无位,但是凭着为村民服务的忠诚之心,他把一个穷得叮当响的“糠包村”变成了全国闻名的小康村和文明村,村民们均过上了“乡村都市”的新生活,成为飘扬在党内的一面高扬的旗帜。“不让老少爷们儿都富起来,我死不瞑目”,1959年,31岁的王在富,正值血性年龄,勇敢地挑起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面对一贫如洗的乡亲,“清早糠,晌午汤,傍晚稀饭照月光,长年缺盐吃淡饭,家家户户闹饥荒”,王在富暗暗发誓。说干就干,王在富带领乡亲们开始了致富的征程。土地是农民的生命,致富首先要从土地入手,为改良土壤,他和乡亲们一起把几百亩土地翻了二尺多深;为让耕地旱涝保收,他带领大家兴修水利,打了12眼水井;为让科技带来土地效益,他积极推广先进耕作技术,困扰西滑封村多年的吃饭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王在富,没有文凭、没有显赫职位,却说话管用,红旗不倒,“功绩永存,天地可鉴”,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的心中永远有一份为村民服务的忠诚之心。正是有了这份忠诚,他带领村民果断走出一条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发展了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

为了西滑封的明天,王在富曾带着几个年轻的厂长到山东、深圳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到香港、新加坡等地开阔眼界。在他的指导下,从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引进中高级科技人员60多名,引进新技术50多项,生产出铝塑复合管、斯美特洗衣粉、斯美特方便面等十多种新特产品。当人们问起西滑封由穷变富的发展历史时,王在富道出了一句心里话: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就是忠诚地实践了“三个代表”。

李保国,河北省武邑县人,河北农业大学原教授,有“知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河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诸如此类的很多头衔,但他在这些头衔的背后,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从始至终践行党的宗旨的共产党员。

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他常说,党把我培养成一个教授,就是让咱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他有强烈的大局观念,时刻听从党的召唤,1981年,刚刚大学毕业留校的李保国,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的太行山综合开发研究;1996年,河北中南部发生特大洪水后,他又率先报名参加省科技救灾组;2015年,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后,作为知名的山区治理专家,他积极为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还亲自帮扶十几个驻村工作组开展工作。

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总是为农户、企业无偿提供技术指导,既不拿工资,也不持股份,还时常自己搭路费。他夙兴夜寐、激情工作,尽管身患重度糖尿病和疲劳性冠心病已有多年,但他从没有把自己当病人看待,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始终冲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

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的理念,把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他一次次探索创新,一次次开辟“战场”,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山区开发的典范,从邢台前南峪、内丘岗底、临城绿岭、平山葫芦峪,再到多得数也数不清的帮扶点,他所到之处,都用点石成金的科技之手,让太行山区的一个个村子绿起来、富起来,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

李保国是脱贫攻坚的榜样。他教农民学科技,帮农民搞产业,为农民打品牌,在邢台县前南峪进行的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将贫瘠干旱山地变成了“洋槐戴帽,果树缠腰,梯田抱脚”的生态经济沟;在内丘县岗底,他打造了“富岗”苹果品牌,苹果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在临城县凤凰岭,培育出全国知名的“绿岭”核桃,带动了太行山区百里优质核桃产业带的发展;在平山县葫芦峪,将“山水林田路”山区综合治理技术做成标准化模块,带动周边地区复制开发荒山近30万亩。他用科技的力量帮助10万多贫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科技财神”“农民教授”“太行新愚公”。

可见,党员干部的忠诚之心不仅影响个人行为,它往往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党风的形成起着重要的示范性、影响力和辐射力。党员干部只有秉承忠诚之心,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信服与支持,才能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地努力奋斗。

(二)保持政治忠诚,才能做到纯正清白

纯洁,是指纯正清白,没有污点,没有私心。党的纯洁性,是指党组织、党员干部、普通党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纯正清白品质。

纯洁性是无产阶级政党一贯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保持党的纯洁性,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永恒主题。

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要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就要有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

陈云同志讲:“中国共产党要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其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保持党的成分的纯洁。”他还解释说:“我们所说的纯洁,主要不是年幼龄轻、没有社会关系、单纯的纯洁,而是指在复杂动荡的环境中忠心为共产主义坚持奋斗的纯洁。”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需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能担当起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任务,保持自身的纯正清白品质。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纯正清白,党员干部应做到思想纯洁、政治纯洁、组织纯洁、作风纯洁。

思想纯洁、政治纯洁、组织纯洁、作风纯洁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理想信念的缺失,乃百病之源。党员干部要纯正清白,首要的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在宁德,习近平就提出,当干部的宗旨首先就是讲奉献,就是讲服务。“熊掌和鱼不可兼得”,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主政宁德期间,习近平即提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靠什么来得民心呢?靠的就是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一条真理。”“廉政建设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如果我们不能承担起这种历史使命,我们就会失去民心。”

无论在什么岗位,地位如何变化,习近平艰苦朴素的本色不改。“习书记到宁德上任,不仅办公室是用原来老书记的,而且公务车和司机也都是老书记留下来的。不像一些领导干部,新官上任,办公室和车都要换新的”,时任宁德地委常委、统战部长姚智梅回忆。正人先正己。习近平带头践行,下乡吃食堂,交伙食费。时任宁德电视新闻宣传站副站长、现任宁德电视台台长邢常葆曾多次跟随习近平下乡采访,20多年过去,他对一个细节仍记忆犹新。“有一次,到蕉城区虎贝乡调研,在乡政府食堂用餐,习近平同志交代秘书餐后要交1.5元的伙食费,但那位乡长不要。吃完饭后回到车上,习近平问秘书伙食费交了没有,秘书回答没有,被说了一顿。他赶紧跑回去交伙食费,拿收条。”

1987年,习近平与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在厦门结婚,只在宾馆办了一桌酒席,答谢同事好友。“晚饭后,我们4个人到他家里坐坐,到了才发现,包括他们俩平时刷牙的2个杯子在内只有4个杯子,最后只好再洗2个碗当茶杯。家里没什么准备,彭丽媛临时花5块钱到街上买了一些糖果分给大家吃。”曾与习近平共事的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王金水回忆。

就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后,习近平同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先后几十次国内考察,不封路、不清场、不扰民。微博直播调研出访、吃庆丰包子、胡同里拉家常……亲民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正是因为秉承政治忠诚之心,习近平同志才能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品格。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政治忠诚永远在路上。新时期,应对新挑战、面临新前景,党员干部所秉承的政治忠诚之心,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

(三)保持政治忠诚,才能始终表里如一

政治忠诚是党员干部始终保持表里如一的基本遵循。政治忠诚老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也是全人类共同崇尚的优秀品质。国家需要忠诚老实的公民,政党需要忠诚老实的党员,组织需要忠诚老实的成员。反之,任何一个不忠诚老实的党员,都会对整体队伍形象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打过一个比方: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因为任何一个表面看来毫无关联的微小波动,都可能带来整个系统的巨大改变。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八千多万党员、在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政党。每名共产党员,都是党的肌体细胞,是党的“代言人”,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需要每一名党员来树立。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只有遵循持政治忠诚这个基本原则,才能始终做到表里如一。

杨善洲同志说:“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总得有个标准,有个原则。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忠诚老实始终应当是公民共同的道德规范。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中的优秀分子,更应该把忠诚老实作为修身处事的基本准则,做到言行一致,为全社会作出表率。

反之,言行不一对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极具杀伤力的。“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说一套,做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这是山东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贪腐堕落“两面人生”的真实写照。他爱看红色影片且每每泪流满面,但“第二天想做啥还做啥”;他也曾有过“一个班子,尤其是党委书记过不了廉洁关,就没有担当的资格”的正色危言,可是私底下却疯狂敛财,骄纵亲属子女。这种言与行、此言与彼言、此行与彼行之间的极度乖离割裂,一方面固然为其博得了民众的好感,甚至被视为廉吏;而另一方面,在不可测的危机环伺之下,也使得这种割裂与伪饰愈来愈严重。

荀子把“口言善,身行恶”的“两面人”称为“国妖”。明代江盈科在所著《雪涛谐史》中曾用一则小品,形象地刻画了这类言行不一的“国妖”嘴脸—一个贪官明明想大捞一笔,却装成分文不要的样子,刚上任便煞有介事地向“神明”发誓:“左手要钱,烂了左手;右手要钱,烂了右手。”不久,有人行贿百金,他垂涎欲滴,又怕真烂了手。此时,一个心腹凑上去说:“请将此金纳入官人袖中,便烂也,只烂了袖子。”贪官喜笑颜开,遂仰袖纳之。这样的“两面人”显然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和危害性,不仅严重损害公共利益,败坏官场生态,也会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认识根基。而与那些千夫所指的贪官不同的是,面对这样的“两面人”,善良的民众每每“原来如此”的惊叹背后,其实都会带有深深的失信感、挫败感和唾弃感。

政治忠诚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品质。既然选择了做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无愧共产党员的称号,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肩负起重大的责任与艰巨的使命,时刻提醒与鞭策自己:牢记宗旨、忠诚于党和人民;勿忘奉献,将毕生献给党的事业。

党员干部应把忠诚视为信仰。作为一名党员,应忠于党,忠于国家和人民,把忠诚可靠作为自己永远的信念和操守。当前,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不仅要忠诚可靠,更要把忠诚当一种信仰、一种操守、一面旗帜,永远坚持下去。同时,要将信仰根植于心,把操守付之于行,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的干扰和精神蛀虫的“腐蚀”,始终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忠诚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忠诚于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事业,做到表里如一、身体力行,把忠诚作为行动的指南。

只有保持政治忠诚,党员干部才能在政治上做个“坚定者”。政治上的坚定执著,是一个人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根本基础、重要前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听党的话,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与锻炼,积极改造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时刻不忘党员标准。如此,才能在各种各样的思潮与诱惑面前,不失本色、不乱方寸、不违宗旨,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入党誓言。唯有政治上的坚定者才有可能是让组织放心、领导放心、群众满意的忠诚者。因此,从政治的高度去追求忠诚、锤炼忠诚、检验忠诚,应该是一个共产党员尽己毕生之力量去努力完成的重要使命。

只有保持政治忠诚,党员干部才能在工作上做个“实干者”。老老实实干工作,在岗位上出实招,这也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必由阶梯。一个忠诚度高的人,必然是甘于奉献、乐于付出、勇于奋斗的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私的耕耘者、实干者、奉献者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中坚力量,也是人们心目中的真正英雄。实干既要任劳又要任怨,要有淡泊之心、清雅志趣、高洁追求,如此方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得失面前不失衡、在名利面前不躁动。

只有保持政治忠诚,党员干部才能在道德上做个“诚信者”。忠诚与诚信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永不褪色的话题,是我们的祖先代代相传的美德,也是衡量人们是否贤德,是否可信的标尺。作为党员干部更要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实守信,公道正派,这既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需要,也是党的事业发展进步的需要。

只有保持政治忠诚,党员干部才能在廉洁上做个“自重者”。洁身自好、廉洁从政,既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又是对党员干部的最高要求。是否廉洁是党员干部对党、对人民是否忠诚的集中表现。一个清正廉洁的人,坦坦荡荡、光明磊落,肯定会以自己的浩然正气赢得无穷的人格力量。相反,一个利欲熏心的人,蝇营狗苟、投机取巧,肯定会因自己的卑劣行径失去做人的根本。自重者强。只有珍视自己的政治生命、珍爱自己的人格信誉的人,才能在灯红酒绿、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中保持清醒、保持独立,成为生活中的真正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