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对峙的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曹魏、蜀汉和孙吴3个政权分裂对峙时期。其时间一般认为是起始于奠定三国局面的“赤壁之战”,终结于280年西晋灭孙吴。
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在互相对峙的同时,各自励精图治,谋求发展,可谓充满生机。其丰富多彩的历史内涵,常常引起后人的追思。
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迫使曹军退回中原。此后,随着曹魏、蜀汉和孙吴3个政权的建立,华夏大地三大区域同时经历了对峙与发展的时期。
220年冬,曹操之子曹丕篡汉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这就是魏文帝。三国时期开始。曹魏政权在经历了魏明帝曹叡和齐王曹芳后,至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
曹操北归以后,用兵于关中、陇西,先后消灭关西十一部、张鲁等割据势力,占有陇西之地。但因曹操年事已高,终其年只控制了中原、陇西一带。曹魏政权建立后,为了谋求发展,在很多方面颇有建树。
曹魏政权所采取的治国方针、政策和措施,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在文官制度上,曹魏政权顺承曹操“唯才是举”的原则,尽力招揽更多的人才,魏文帝时就建立了九品官人法,其做法是:
郡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小中正采择舆论,按人才优劣定品第高下,上报大中正;大中正核实后上报司徒;司徒再加审核然后交尚书选用。
还规定,郡人口10万以上,特别优异的不受户口限制。还设立春秋谷梁博士,提高了官员的素质保证。九品官人法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我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
在地方制度方面,曹魏河南郡治洛阳,为京师所在,称司州。又设王国并置相,与郡同等。县制方面有公国、侯国、伯国、子国和男国之封。
在法律制度方面,曹魏在秦汉旧律重新定律,制订《新律》18篇、《州郡令》45篇、《尚书官令》、《军中令》,合180余篇。这是在秦汉律由简到繁以后,我国封建刑律由繁到简的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晋律和唐律的产生具有直接的影响,在我国法律制度史上居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在军事制度方面,曹魏时期的中央军,分为中军和外军。中军担负着宿卫皇宫、拱卫京师的任务;外军留屯各地,代表中央去行征伐镇压之权。除了中军与外军,曹魏政权还有作为地方兵的州郡兵。
为保持固定的兵源,曹魏建立了士家制。士家有特别的户籍,男丁世代当兵或服特定的徭役。士家身份低于平民,士逃亡,妻子没官为奴。冀州士家有10万户以上。
曹魏和外族进行了30多次战役,例如:河西之战,消灭乌桓,击败鲜卑,讨氐羌,破东濊、平濊貊、灭韩濊等,绝大多数都取得了胜利。甚至后世有人认为,曹魏政权是我国古代对外族胜率最高的。
在经济方面,曹魏为了恢复和发展北方的经济,推行了屯田制度。组织流民耕种官田,屯田地域,西北起河西,东南达淮南,东北自幽燕,西南至荆襄。这使得社会秩序恢复,增强曹魏实力。
曹魏重视农业的另一实证是其大兴水利,其工程的规模和数量在三国中首屈一指。如233年关中一带辟建渠道,兴修水库,一举改造了3000多顷盐碱地,所获使国库大为充实。再如曹魏在河南的水利工程,其成果使粮食产量倍增。
曹魏建置大型官营手工业作坊,发展手工业生产。邺、洛阳等贸易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和海外有贸易往来。此外造船业、陶瓷业、丝织业、制盐业等也都十分发达。
在文化方面,曹魏虽然是以军力起家,但曹氏一族在文学上具有相当成就,如曹操和其子曹丕和曹植都善于写诗,时称“三曹”,后世称“建安文学”。其代表人物三曹父子、“建安七子”,都曾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
曹操的诗文,深沉慷慨;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纯粹的七言诗;曹植的《洛神赋》、王粲的《七哀诗》、蔡文姬的《悲愤诗》,都是传颂千古的佳作。
魏都洛阳,大批文人云集,在哲学、宗教、文学、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在哲学方面,继两汉经学之后,一个对我国历史、我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玄学诞生了,这是我国哲学思想的重要成就。同时,西域僧人东来洛阳,译经弘法,佛教进一步发展。
221年,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兴复汉室,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季汉”。蜀汉后期,诸葛亮治国,恢后期拥有益州、汉中、南蛮等地。
263年,魏军三路攻蜀,同年冬,魏国大将邓艾攻入成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蜀汉兵制大致和魏相同,但又有其特点。蜀置五军,即前、后、左、右、中军。中军与曹魏一样同时又是宿卫部队;前、后、左、右四军略等于曹魏的外军。基层军队有许多不同的称号。此外还有夷兵,由荆州一带少数民族组成。蜀汉还把外来流民组建成军队。
蜀汉政权的社会经济有持续稳定的发展。蜀汉十分重视农田水利灌溉事业,继续维护都江堰等水利设施,水旱由人,使成都平原出现一片繁荣景象。
蜀地本来就“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之饶,加上诸葛亮的精心治理,农业产量很高。处于都江堰灌区的绵竹、广汉一带的水田,保持着亩产的记录。
此外,盐、铁、织锦业也很发达。特别是织锦业,蜀锦的产量就相当可观,驰名全国,远销吴、魏,其收入成为蜀汉政府军费的一大来源。由于蜀汉自然条件好,加上诸葛亮及其继承者们的悉心经营,直至亡国,社会经济也有发展势头。
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元年,史称“东吴”。后又迁都建业,自此三国鼎立之势正式形成。
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政权建立晋朝后,279年冬,晋军出兵攻吴,于280年3月攻下建业,吴帝孙皓降,吴国亡。三国时期结束。
东吴在政治上大体跟东汉相近,地方上仍实行行州郡制,中央方面也是同样。唯一不同者,则是东吴主要受江南本地豪族影响,单是在朝的朝臣,有不少外姓人士,如顾姓的顾雍,朱姓的朱桓,陆姓的陆逊和张姓的张温,就是后世称为吴四姓,这些世族都是汉朝时长居江南的望族。
东吴的军队以舟师为主,步兵次之。孙吴水军发达,设有水军基地和造船厂,所造名为“长安”的战船,可载士兵千余人。其精锐军队有车下虎士、丹阳青巾军与交州义士等。还有设有山越兵、蛮兵、夷兵等少数民族部队。
东吴的经济有显著发展。当时因为战乱,北人南来,加上山越人接受孙权安抚,从山区移居平地,使得东吴劳动力增多。长江两岸地区都设有屯田区,其中毗陵屯田区就是后来江苏常州、镇江、无锡一带最大。
丝织业开始在江南兴起,但织造技术还不高,所以蜀锦成为重要的输入物资。铜铁冶铸继承东汉规模而有发展规律,青瓷业也在东汉釉陶制造基础上走向成熟。
由于河海交通的需要,造船业很兴盛,海船经常北航辽东,南通南海诸国。230年,东吴的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即今我国的台湾省,这是祖国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载。吴国使臣朱应、康泰泛海至林邑、扶南诸国。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达建业。
经济的发展,与外界交往的增加,促进了攻江南文化的提高,出现了一批知名的经学家和文史之士,如虞翻、陆绩、韦昭。
佛教开始在江南传播,居士支谦从洛阳南来,世居天竺的西域僧康僧会稍晚从交趾北上。他们在建康译经传法,影响颇大。道教在南方民间继续流传。
东汉民间流行黄老之学,张角建立的太平道和张道陵建立的五斗米道,都是道教的雏形,至西晋时则称为天师道。张鲁投降曹操后,五斗米道流传到江南一带。
“赤壁之战”后出现的“三足鼎立”局面,经过魏、蜀、吴区域的局部统一、相互相持和积极发展后,至西晋又归于全国的统一。
[旁注]
鲜卑 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其族源属东胡部落,兴起于大兴安岭山脉。我国古代游牧民族。先世是商代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南迁至西拉木伦河流域。曾归附东汉。匈奴西迁後尽有其故地,留在漠北的匈奴10多万户均并入鲜卑,势力逐渐强盛。
氐羌 羌族是中华大地上最古老的民族群体,它们最早在甘青之交的黄河上游及渭水上游一带繁衍生息。后来它们向四方迁徙,与周围的土著民族融合,逐渐形成新的族群。由于自然条件艰苦,这一支发展缓慢,从而形成诸羌。
建安七子 是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7个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玄学 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
山越人 越人是舜的后人。战国时期,越国被楚国消灭。大量的越国贵族四散而逃,主要的沿海逃散,还有的逃到东南沿海地区的山地。那些逃到山地的人就是山越。三国时期,东吴围剿山越,山越从此消失。
扶南 称作夫南、跋南。意为“山岳”。辖境约当今柬埔寨以及老挝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国东南部一带。公元1世纪建国,与我国联系密切。三国时,其国王范旃遣使至吴,吴也派康泰、朱应出使其国,此后两国来往频繁。7世纪中叶,为北方属国真腊所灭。
交趾 又名交阯,我国古代地名,位于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交趾”一名在南越时代已有之。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今越南北部地方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交趾郡治交趾县即位于今越南河内。
魏文帝(187年~226年),曹丕,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去世后庙号高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由于文学方面的成就而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
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祖父。河内温,即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君主。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他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灭吴后,逐渐怠惰政事,奢侈腐化。
[阅读链接]
麦熟时节,有一次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沿途的老百姓因为害怕士兵,都躲到村外,没有一个敢回家收割小麦的。
曹操得知后,立即派人挨家挨户告诉老百姓:他是奉皇上旨意出兵讨伐逆贼为民除害的。现在正是麦熟的时候,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们不要害怕。
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蹬过麦田,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
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