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
原是由许多泉水汇成的一处天然湖泊,旁有瓮山,所以称瓮山泊。乾隆时,为整理西郊水道,开浚瓮山泊,又提高了它的蓄水量。并在瓮山上兴建了大报恩延寿寺和智慧海,前山修亭台楼阁,后山布置召庙宝塔,山下后湖沿岸还开了一条江南风味的临水街市,叫做苏州街。山名改为万寿山,湖名改为昆明湖,总称为清漪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清漪园也遭到严重破坏。光绪十四年(公元 1888 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复清漪园,重建后改名颐和园,作为她“归政”后的休息场所。1900 年,颐和园再度遭八国联军洗劫,慈禧又动用巨款重加整修,从 1903 年起,她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
颐和园既有湖光山色,又有庭园景色,园内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群,既自成一格,又相互联系,同时巧妙地借来西山和玉泉山作为背景,把人工建筑和自然风光结合起来。全园占地约 290 公顷,各式宫殿、寺庙和园林建筑
3000 多间。大体可分政治活动区、居住区和游览区三大部分。政治活动区在东宫门内,以仁寿殿为中心。慈禧和光绪帝每年有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升朝理事,接见大臣和外国使节。居住区由玉澜堂、宜芸馆和乐寿堂组成,是三座大型四合院,用五六十间曲折的回廊相沟通。乐寿堂是慈禧的住所,玉澜堂是光绪被软禁的地方。宜芸馆是光绪的皇后隆裕的居处。生活区内还有一座德和园大戏楼,是专供慈禧看戏的地方,与故宫的畅音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合称三大戏台。戏楼顶棚上有绞车牵引,戏台底下有一口深井和五个水池,可以表演升仙、下凡、入地等情节,从台底下喷射水景。风景游览区主要由万寿山的前后山和昆明湖构成。前山沿着上升的山势,一层层建造了许多气势雄伟、金碧辉煌的宫殿楼阁。中轴线上以排云殿、佛香阁、智慧海等建筑最为著名。佛香阁西侧的铜亭,名宝云阁,是一座铜铸的佛殿,重 41.4 万斤,是我国铸铜工艺中少有的珍品。后山原有许多佛教建筑。北坡山脚下的人工河统称后湖,沿岸是仿江南水乡建成的苏州街,这些建筑在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两次浩劫后已毁坏殆尽。现苏州街已重建。后山东麓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自成格局,是颐和园的“园中之园”,仿照无锡惠山的寄畅园建成。整个昆明湖从空中俯视,被长堤隔成三部分,每一部分中间都有岛屿。沿着昆明湖北岸修筑的长廊,长达 728 米,像一条锦带把前山各组建筑连为
一体,同时在山水之间画出了一条对比显明的界线。长廊共 273 间,是我国园林建筑中最长的廊道,廊顶梁枋上画有西湖风景、历史人物、山水花鸟等14000 多幅,有很高的造园艺术价值。长廊西头的万丈亭边,有一只石舫,
名为清晏舫,长 36 米,两层,全用巨石雕砌而成。昆明湖东堤上,垂柳飘拂, 沿堤有知春亭、廓如亭、铜牛等景致。十七孔桥将廓如亭和南湖岛连在一起。岛上的龙王庙当初是慈禧检阅北洋海军“水师学堂”毕业生演习水操的地方。西堤贯穿昆明湖西北部,仿照杭州西湖苏堤,设六座形制不同的桥,其中玉带桥以桥拱高而薄、形似月洞而闻名。堤上遍植桃柳,较之富丽的北岸,别有一种清幽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