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

在四川乐山市东凌云山西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合流处。相传唐代僧人海通因为看到山前江水奔腾,时常翻船,便倡议凿山为佛,以镇水妖。大佛开凿于唐开元元年(公元 713 年),最后由川西节度使韦皋于贞元

十九年(公元 803 年)完成,前后历时 90 年。大佛头与山齐,双手抚膝,足

踏大江,据说通高 71 米,头高 14.7 米,肩宽 28 米,眼长 3.3 米,耳长七米。耳朵中间可并立二人,头顶可置圆桌,脚背上可围坐百余人,是世界上最大

的石刻佛像,所以俗称“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佛刻成后通身彩绘, 原来建有 13 层楼阁,名叫大像阁,明末毁于战火。1986 年 2 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四川测绘研究所的专家曾对大佛作过精确的测量,得出的数据是:大佛从头到脚高 58.7 米,头上发髻共有 1200 个。于是产生了乐山大佛

矮了 12 米的说法。但文物界认为乐山大佛的身高应包括现已不复存在的莲花

宝座在内。有趣的是,专家们还测出:在 1—3 月的枯水期,大佛头顶到水面

的高度大致是 72 米。这就是说,如果莲花宝座存在,它的基底应在枯水期的水面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