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的发展

1924 年 10 月,黄埔军校增设教导团,并仿效前苏联红军的建军制度, 自连以上均设立党代表,以军校教官及第一期毕业生中的优秀分子担任各级指挥官、党代表和军事骨干。

同年 11 月,军校又增设教育长和军法处、参谋处。胡谦、王柏龄、邓演达、何英钦、方鼎英等先后担任教育长,周恩来兼任军法处处长,钱大钧担任参谋处处长。

在各部、处之下,还分别设有俱乐部、印刷所、医院、疗养所、军械库、监狱等四十多个附属机构,以配合校务工作的全面展开。

黄埔军校的全体学员分为学生队、高级班、入伍生、学生军和军事教导队五个组织。

1926 年 3 月,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集中统一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军校将国民革命军各军开办的军事学校合并起来,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归属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

在这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学校里,自然少不了两党的分支机构——国民党特别党部和共产党特别支部。

国民党特别党部直属国民党中央,军校各部、处还设有区党部、区分部。在 1927 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叛变之前,黄埔军校的历届国民党特别党部里,都有共产党员担任执行委员或监察委员。

共产党特别支部在黄埔军校内是秘密组织,它隶属于中共广东区委领导。特别支部一方面帮助国民党发展组织,一方面培养和吸收共产党员,团结进步师生,指导党员参加革命运动,执行孙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巩固革命统一战线,与破坏统一战线的国民党右派展开坚决斗争。

经过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军校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体制健全、组织严密、规模庞大的武装革命组织,还先后在广东潮州、广西南宁、湖南长沙、湖北武汉设立分校。

在黄埔本校学习的学生,1924 年 6 月学校刚创办时,仅为 500 多人;到

1927 年 3 月,已经发展到两万多人。其中在第一期至第四期毕业的学生,就有将近五千人。

军校的学生来自全国 26 个省份,另外还有朝鲜、越南、新加坡等国家的革命青年前来学习。不少师生都成了国民政府各部门的骨干,黄埔军校因此被誉为国民革命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