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能否“自学成才”

也许有人会发问了:“古往今来许多著名军事家连学校都没有上过,更不用说上军事学校了,不也照样打胜仗吗?”

翻开古今中外的历史,在那些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著名将帅当中,固然有不少是科班出生、受过严格正规训练的,但也有一大批可以说是文盲与半文盲,称得上是出身于社会底层,成长于三教九流之中。

他们在投身军旅之前,从事过各种各样的行当——有的是算命的,有的是杀猪的,有的是打流混世的,有的是在丧礼上充当吹鼓手的,还有的是被

官府通缉的逃犯。

他们在披上戎装、骑马挎枪打天下,或是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之后, 凭借着自己的高超武艺、勇猛精神和过人胆识,很快便成为一员黄沙百战穿金甲的骁将,血染征衣,青史留名。

那么如此一来,是不是就能下结论说,军事学校只是个好看的摆设,上军事学校是多此一举呢?

当然不能这么说。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上面这些贩夫走卒、神汉屠夫都能包打天下的年头,多半是冷兵器盛行的年代。

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一个名词——“十八般武艺”,指的就是使用刀、枪、剑、戟、矛、戈、弓、锤、斧、棒、棍、鞭、叉、镖、钩、杖、匕、链等十八样兵器的技能。

我们不妨瞧一瞧,在这十八样令人眼花缭乱的兵器里面,有哪一样是要用到火药的热兵器呢?

关云长耍青龙偃月刀,猛张飞使丈八蛇矛,常山赵子龙乱军丛中救阿斗, 黑旋风李逵板斧翻飞劫法场,靠的都是常人所不可及的蛮力气。一句话,靠的是肌肉,而不是大脑。

就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你若想耍一手好大刀,射一手好箭法,也只要诚心拜一位武艺高强的师傅就行,大可不必点灯熬油、悬梁刺骨地去报考哈军工、军外院什么的。

反观现代化的战争,使用的已经不是关云长的大刀和张翼德的长矛,而是坦克、大炮、军舰、飞机,是电子雷达、洲际导弹、中子武器。熟练操纵军舰、飞机、雷达、导弹所需要的,是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蛮力气。

这些复杂、尖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不是靠在家玩两天石锁、出门拜一位高人所能学到的。

那么在哪儿才能学到呢?

只有一个地方,这就是军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