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派的戏剧创作
从明治进入大正时期以后,许多小说家也开始写起剧本来。在这个时期里,影响最大的是以武者小路实笃为代表的白桦派作家的作品。
白桦派文学,也被称作人道主义文学或新理想主义文学,是在反对自然主义文学的历史条件下确立起来的。当时的日本自然主义文学,虽然也提倡真实地描写人生,但它是从人的动物本能出发,用繁琐的方法描写日常生活的细节,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不去寻找其社会根源,而是更多地从血统、遗传的关系上,从生理学的角度考察人类生活。因此,它常常不能给人以精神鼓舞,反而使人对生活丧失信心和理想。
白桦派文学与此相反,它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强调人的理想和精神力量, 把爱作为人的生活准则,提倡尊重人的意志和个性。这个时期,日本的资本主义,通过对俄国、中国和朝鲜的侵略战争,已发展为帝国主义。日本天皇政府,对外侵略扩张,对内采取镇压一切进步势力的反动政策。在这种黑暗反动的社会条件下,许多知识分子消极悲观,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而白祥桦的作家们,接受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影响,以极大的热情肯定生活, 鼓舞人们积极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它打破了一度笼罩着文坛的那种悲愁哀怨的沉闷气氛。给文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和理想,给予了人们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当时有其进步性。
白桦派作为当时文坛的主流,对戏剧创作具有很大影响。白桦派在戏剧创作方面的代表人物首先就是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从 1909 年武者小路成为文学界的知名人士以后,一直到昭和初年,共写了几十部剧本, 在他这个时期的全部创作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武者小路实笃在世界观和艺术观方面、深受托尔斯泰的影响。他的思想基础是人道主义,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基于这种思想,他反对战争,特别是侵略战争,他的代表剧作《他的妹妹》和《一个青年的梦》就是对侵略战争的血泪控诉。1918 年前后,武者小路的理想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实笃创办的《新村》杂志,试图建立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乐园——“新村”,几年以后,“新村”以失败告终。新村运
动失败以后,实笃仍坚持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立场,和无产阶级作家愈益疏远, 开始迥辟现实社会的重大矛盾。而去写反映纯真的友情和理想的爱情的作品。二次大战中,他终于站到了日本国家主义的立场,战后被开除公职,1951 年解除了追放令,重新从事文学活动,进入所谓“脱俗文学”时期。1967 年去世。
武者小路实笃一生所走的道路是曲折的。他对日本文学和戏剧的发展, 作出过不少贡献,也犯过一些错误。作为剧作家,他的三十几部剧本都创作于生活的前期。这些剧本,特别是《他的妹妹》,是日本近代戏剧文学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
武者小路实笃的第一个剧本《一个家庭》写于 1909 年。剧本描写了一个五口之家中的两代人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分歧,但这些矛盾和冲突最后都被作者赋予的爱的力量融化了。这种矛盾的解决方法,无论从思想上或艺术创作上,都是比较幼稚的。这个剧本反映了作者第一期创作,即梦想时期的思想和创作情况。它作为第一个剧本,一开始就表现了武者小路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1910 年 4 月,《白桦》杂志问世,武者小路成为“白桦派”的领袖。他这个时期的作品都充满着对人生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热情。《某日的梦》
(1912)、《两颗心》(1912)、《婴儿杀戮中的一件小事》(1913)、《养父》(1913)都是以人类之爱为主题,希望人们在爱中陶冶自己的情感,使之变得更高尚、更积极、更乐观。但这里爱的主题同《一个家庭》已有所不同。在《一个家庭》里,表现了作者的一种天真的生活愿望,而且一切都圆满解决了,主题是讲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生活。而在《养父》里作者所探求的却是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问题。作者这个时期所写的作品,都包含着热爱生活的巨大热情。他的人物也都是有活力的、刚强的。
从明治后期到大正初期,日本的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这时, 武者小路创作了许多反战主题的剧本,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个青年的梦》
(1916)和《她的妹妹》(1915)。
《一个青年的梦》写于 1916 年。1919 年由鲁迅译成中文,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现收入《鲁迅全集》第十二卷。剧本的主题非常鲜明,就是反对战争,特别是反对侵略战争,反对互相残杀的战争。武者小路对于战争的总的看法是认为战争不合于人性,是人类美和爱的破坏者。但他也认识到, 战争还有正义的和不正义的区别。他认为,侵略战争是不正义的,一定要反对。但也有应该肯定的战争,正如剧中人物所说的,怕做属国的,免于做亡国奴的战争应该是肯定的。这就是说,他并不反对反侵略的战争。由此可见, 武者小路还不是一个无条件的和平主义者和不抵抗主义者。在这一点上,他超越了他所崇拜的托尔斯泰。
《一个青年的梦》构思很奇特。全剧分成四幕和一个短短的序幕。剧本没有登场人物表,也没有连贯的情节。作者把许多没有必然联系的人物和对话用一个青年的梦连接在一起。而所有的人物和事件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
——战争。剧本只有一个活人,就是正在做梦的青年。其他所有的人都是他在梦中遇到的。青年是个二十多岁的书生。他对于世界上正在进行的侵略战争非常反感,为人类命运忧虑,但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为此而苦恼着。剧本的序幕写青年在灯下读书,恍惚间进入梦境,遇到一个不认识的男子,这位不识者对他抱着希望,带他看了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种种恶果,希望他能增
长勇气和力量,为人类的命运去尽自己的责任。在第四幕里,作者把发动战争的各国头目搬上了舞台,揭露了他们发动战争的种种罪恶。对于各参战国的头子们用“保卫祖国”的幌子欺骗本国人民,以达到瓜分世界的野心,揭露得很深刻。其中还特别指出,东方最大的野心家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它企图利用矛盾,从中渔利,以达到称霸东方的罪恶目的。
这个剧本,虽然反对战争的主题非常明确,但作者对于战争的根源和如何制止战争的方法等问题,却说不清楚。因为作者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就是不清楚的。按照他当时的看法,人们仅仅是为了害怕别人消灭自己才发动战争。因此他对于如何消灭战争的问题也不可能有正确的看法。又因为武者小路一贯拒绝单命理论,对战争问题没有正确的和科学的认识,没有坚定的立场,这也就成了他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的一个思想根源。
与《一个青年的梦》不同,代表作《他的妹妹》所写的情节和人物,都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亲眼目睹的。他是怀着对主人公的巨大的同情和深刻的爱来创作这个剧本的,作品中充分体现了武者小路自身的人格。
剧本的主要人物是一个在战斗中双目失明的青年画家野村广次和他的妹妹静子。作家着力描写的是静子的性格和命运,所以剧本叫做《他的妹妹》。
三年以前的野村广次本是个很有前途的画家,要不是发生战争,也许他早就成名了。但就在这时,他被迫参加了战争。这场战争夺去了他的双眼, 毁灭了他的前途,使他丧失了生活能力。他又父母双亡,只有一个妹妹。兄妹二人不得不寄人篱下,做了他一个叔叔的食客。广次是个有志气、有理想的青年,他热爱生活,不肯向现实低头。他仍能拿起笔来画他的妹妹和朋友们的肖像,但他只能画他们三年前的样子,这使他做画家的理想成了一场梦, 醒来时,只能徒添忧愁。但他不甘于向命运低头,他想开始新的事业——和妹妹一起写小说。他已经写了一部稿件寄给他的朋友、某杂志的主编西岛。剧本开始就写兄妹二人正在等着西岛的回信。他们一边等待着西岛的消息, 一边谈论着他们的生活,以此交待了兄妹二人三年来的生活经历,他们的悲哀和他们不甘屈从于命运、相依为命来抗争的决心。从他们的谈话中,明显地流露出反战的主题。
广次的叔叔在资本家相川的公司里当职员。相川的儿子相川三郎看中了静子,逼着广次的叔叔把静子嫁给他。如若不嫁,叔父就可能被免职。广次兄妹不肯向资本家相川低头,在朋友西岛的帮助下,离开了叔父家。但西岛一方面性格软弱,另一方面自己经济也很艰难,无力全力帮助广次兄妹,静子被逼得走投无路,为了哥哥的事业,她决心忍受人间最大的侮辱,去嫁给那个她最厌恶的流氓相川三郎。
这是一个社会悲剧。战争不仅夺去了野村广次的眼睛,毁灭了他的艺术生涯,而且毁灭了他妹妹一生的幸福,虽然他们有顽强的意志,但面对黑暗的社会,他们也只有屈从,成为反动势力的牺牲品。剧中,静子是个性格完美的形象,她是作者美学理想的化身。在武者小路看来,人类最宝贵、最高尚的美德就是互爱和忠实。此外还要有理想,有意志,有勇气。这些优点静子身上几乎完全具备了。按照武者小路的标准,静子的道德已经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
广次不是作者歌颂的主要对象,但他是个中心人物,整个剧情都是围绕他而展开。作者对他的命运给予极大的同情,充分肯定了他坚韧不拔的事业
心和顽强的战争精神,甚至对他的利己主义也采取了欣赏和原谅的态度。
与武者小路大搞“新村”实验的行动相吻合,1918 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 他写了一些带有浓重乌托邦色彩的剧本,《新浦岛的梦》(1919)就是一个代表。这是一个对作者思想进行图解的作品,艺术上没多大价值。“新村” 运动失败后,武者小路思想上颇有些孤独感,这种情绪在《孤独之魂》(1926) 中得到反映,作品写了一个生活于恶浊的金钱中的正直人的孤独和悲哀。作者无力解决这种烦恼的问题,便开始有意识地去摆脱这些问题,而走入赞美生活的阶段,于是写了《人间万岁》(1922)、《爱欲》(1926)等反映他这种思想的剧本。
武者小路在艺术构思和戏剧结构方面有独特的才能。他不受任何编剧法的限制,自由灵活,又能收到奇特的武台效果。
除武者小路实笃之外,有岛武郎、长与善郎、仓田百三也是白桦派作家中对戏剧较有贡献的作家。
有岛武郎(1878——1923)是白桦派的代表作家,在思想上与武者小路有许多一致之处。他的《口吃阿又之死》(1915)可能从歌舞伎《口吃的又平》中受到某些启发,通过对几个穷画家的描写,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另一剧本《死及其前后》以作者自己的爱妻之死为中心内容,反映了自己当时的心境,充满着人类的高尚的爱的情感。有岛后期生活充满着矛盾,终于因寻不到完满的出路而自杀。
长与善郎(1888——1961)是《白桦》的同人,他善于写中国历史题材的剧本,如《项羽和刘邦》、《韩信之死》、(孔子的归国》、《陶渊明》等。作者通过这些作品表达了自己对待生活的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
仓田百三(1891——1943)是在百桦派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作家。他的成名剧本《出家人及其弟子》和后来写的《俊宽》,在当时引起了较大反响。其中,《出家人及其弟子》(1916)以净土真宗的开山祖师亲鸾为主人公, 是把《叹异抄》中所谓“善人更要修行来生,何况恶人焉”的教义变为戏剧, 其中还编织进其弟子善鸾的自由恋爱的故事,这种人道主义思想引起了当时社会的极大共鸣,使这部作品成为大正时期宗教文学有代表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