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

一九四七年,爱伦堡完成了描写战争的第二部长篇巨著《暴风雨》。这部作品于一九四八年再度获得斯大林奖金。

《暴风雨》主要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前和战争期间法国、苏联和德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作者从描写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巴黎社会的情景开始,以悲壮的笔调和深切的同情,刻画了法国山河破碎的景象,歌颂了法国共产党领导的抵抗运动战士们的英勇斗争精神。小说描绘了希特勒统治下德国人民的苦难生活和精神恐怖,优秀的人类学家、工程师和年轻的大学生也被迫变成了杀人的工具。小说着重描写了苏联人民反击侵略、浴血奋战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深厚的爱国主义。

《暴风雨》全书共六部。同《巴黎的陷落》一样,这部作品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场面,也没有中心的主人公,而是通过书中许许多多人物在战争期间的感受和活动,来揭示民主力量同法西斯主义的尖锐斗争,来展现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人们在战争考验面前的种种表现和心理活动。

小说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巴黎写起的。

暴风雨笼罩下的巴黎。苏联工程师弗拉柯夫被派往巴黎工作。他的父母曾长期在法国生活,十月革命后才回到苏联。他的童年是在巴黎度过的。他母亲为了不让他忘掉法语,回到莫斯科在家里也常常跟他讲法语,所以,他能讲一口流利的法国话。

弗拉柯夫的青年时代正赶上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那时,他血气方刚, 行动鲁莽,是一个头发蓬松的共青团员。他曾到过乌克兰参加集体化运动。在大学时,他被派到库兹涅茨克,在艰苦的环境中参加了新兴城市的建设。十五年前他父亲害肺病死了;他母亲尼娜勤劳工作,抚育儿女——小儿子伐西亚那时才十一岁,女儿奥尔佳只有六岁。尼娜在两个学校里教授法文,夜间作翻译。尼娜不但把弗拉柯夫看成她的儿子,而且看成她的朋友。她总喜欢跟他开怀畅谈。她把弗拉柯夫看作她的种种神秘情感的化身。

尼娜听说儿子要去巴黎工作,她激动得全身颤抖起来。她知道:他将要看到她度过青年时代的那个都市。临别时,她说:“你到蒙台梭里公园的时候,去看看靠近池边的一只椅子,入口处的第二只,在一棵树下,你父亲和我认识以后常常坐在那里。”弗拉柯夫微笑了一下,心想:“母亲忘记那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到了巴黎,他惊愕了:眼前的巴黎正是母亲常常说起的那个城市。是呀, 那椅子依然在她所说的地方⋯⋯百岁老太太穿着拖鞋坐在街沿的长椅上,那边有一位戴着单片眼镜的绅士——这正是莫泊桑所描写过的人物⋯⋯各样事物都似乎是这样熟悉,因此也似乎是不真实的。

弗拉柯夫感到迷惘了;莫斯科生活在一个暴风雨将临的警觉中。西班牙正在打仗,德国师团开进了维也纳林格大街,秘密谈判和军事调动,然后是慕尼黑会议⋯⋯莫斯科人始终处于紧张的警戒状态之中,而巴黎人对近在咫尺的马德里的浩劫漠不关心。弗拉柯夫看见巴黎生活好像是游艺场里的木马转盘——旋转,闪烁,动荡到使人头晕目眩。这都市漂亮得好像正在举行婚礼的家宅,人们似乎不知道死亡正潜伏在他们的窗户外面。钓鱼人照样在塞纳河岸上打盹,流浪艺人照样在街头唱歌卖艺。繁华,喧闹,欢乐,奇异—

—这就是弗拉柯夫眼前的巴黎。

弗拉柯夫这次到巴黎,是要同资本家朗西安开办的工厂洽谈贸易,而这家老厂正陷于破产的危急之中。在上一次经济危机中,一个名叫里翁·阿尔培的俄国工程师救了他,成了和他合资经营的股东。在这次新的危机中,朗西安丧失了很大一笔资金。为了挽救破产,他只能有两条出路:要么卖掉妻子马尔细林的庄园吉利诺提,要么就得接受一个德国人加斯东的投资,如果这样做,他就等于让这个陌生人吞并他的产业。眼下里翁又回苏联探亲去了, 弗拉柯夫又来催货,可怎么办呢?朗西安是个乐天派,他决定先不去考虑这些,暂时拖一拖。

朗西安为弗拉柯夫的到来举行了家宴,邀请了各种各样的人士参加:诗人尼维尔、画家西木巴、著名人类学家仲马教授、共产党员工程师列戎、流亡法国的德国妇女安娜。他们海阔天空地议论诗歌的优劣、新戏的上演、烹调猪蹄的不同方法、美女⋯⋯当谈到希特勒的时候,朗西安认为“不会再有战争了”。尼维尔说,慕尼黑协定是一件不幸的事,倘若打起仗来,布尔什维克们会把半个俄国让给希特勒来保全他们自己的。弗拉柯夫听了感到无法忍受,便反驳说:“谁也不想打仗。除非德国人⋯⋯但是你的话是错的,尼维尔先生⋯⋯或许我不懂艺术,但是我懂得我们的人民,我们的人民是不会投降的。倘若我们被攻击,我们就要打,打得叫你不敢想象⋯⋯”

在这次宴会上,弗拉柯夫认识了朗西安的女儿美达。两个人一见钟情, 从此以后他们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在林荫道上漫步。在他们分别的那天晚上, 他们又来到林荫道上那棵栗树下面的长椅旁。

“是的,战争就要到来,很快就要来了。”弗拉柯夫忧郁地说。 “我不管它。” “‘万事如意,侯爵夫人’⋯⋯那时一个炸弹或许会落在侯爵夫人头上,

落在这长椅上⋯⋯” “这种前景使你感到高兴吗?”

“我很焦虑—一焦虑巴黎,焦虑你。你像巴黎一样——是陌生的也是我的,是欢乐的也是不幸的,是聪明的也是愚蠢的。你将来怎么办呢?⋯⋯你是这样⋯⋯毫无准备⋯⋯”

“你呢?” “我吗?⋯⋯在我们的国家里生活是不同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大变动。

我们将要挺住它。” “挺住什么?” “各样事情。” “可我挺不住和你分别⋯⋯”

巴黎消失在夜雾里。似乎爱情也消失了。美达搂着弗拉柯夫,亲吻他。他们两个人像孩子似地充满了欢乐。他们跑下坡,到了街上,最后还亮着几家酒巴间的微弱的灯光。他们站在柜台前面喝咖啡,在一群醉汉、汽车司机和工人们中间——天亮了,弗拉柯夫说:

“你的脸色苍白。不过你的眼睛炯炯有神,你的眼睛和你分离了,它们显出异样的⋯⋯”

她用笑声回答。他买了一束紫罗兰花。花朵散发出夏季特有的稚嫩的香气。她和他分别的时候他们好像不曾经过苦恼的一夜似的。不过当美达睡在床上的时候,眼泪不觉夺眶而出——“他要走了,不肯带我去⋯⋯”在昏睡中她自慰地想道:“一个炸弹会落——在巴黎,在那椅子上,在我头上⋯⋯”

第二天,弗拉柯夫乘飞机回国了。此后他们再没有见过面,但是这次巴黎的相逢却成了他们一生难忘的回忆。

朗西安正在为面临的破产苦恼的时候,他的朋友贝蒂表示,他愿意毫无条件地帮助老朋友。朗西安知道贝蒂为人诡诈狡猾,尼维尔称他是“老练的政客”,列戎则骂他是“伪装的法西斯”。但他想到,贝蒂现在是法国最大的企业家之一,跟他合伙经营,前途是可以保障的。

事情发展的迅速,使朗西安头脑昏眩了。战争,灯火管制,妇女在车站上哭泣。儿子路易参加空军走了,妻子天天哭泣。报纸每天都刊登着令人震惊的消息—一德军进逼华沙,占领捷克,眼看就要侵入法国了。不久,德国军队长驱直入,法国迅速土崩瓦解。朗西安一家决定撤离巴黎到外省去。

那是初夏的一个晴朗的夜晚。朗西安的汽车在都尔附近停下了——汽油用完了。正在他犯愁的时候,贝蒂奇迹般地出现在他面前,他又搞到了一辆大汽车。贝蒂说,德军先头部队离都尔还有一百五十多公里,朗西安太太身体不好,可以在这里睡一夜,他已经在都尔租定了一个房间。朗西安听了深为感动。原来,贝蒂一直热恋着美达,但美达对他很冷淡。所以,他就采取种种手段,取得朗西安夫妇的欢心,然后再向美达求婚。

贝蒂和美达结婚以后,两个人都觉得好像过路人似的生活在一起。美达总是那样冷静,不动感情。贝蒂情不自禁,想要得到一点温情。当初他指望时间会消除他们之间的障碍,可他很快就明白了:他永远也赢得不了美达的心。

美达时常出去。贝蒂妒火中烧,绞尽脑汁加以揣测。美达常常到郊区的河边上站着,想让河上吹来的风驱散她的忧愁,带给她另一种生活。她常常思念远在异国的弗拉柯夫。她对眼前的形势和生活感到迷惘,她想起了弗拉柯夫的劝告,找到了列戎,并参加了他领导的法共地下组织,同国内外的法西斯势力展开了斗争。

朗西安天性乐观,他听说老军人贝当元帅出来领导法国,他感到法国有救了。殊不知以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上台后,大肆进行卖国主义的宣传,结果巴黎没有放一枪便陷落了。朗西安听贝蒂告诉他说,德国人进入巴黎后秩序井然,他也打算回巴黎经营他的企业。这时,路易回家来探望母亲,可是, 母亲马尔细林在几天前死去了。他听说父亲打算回巴黎替德国人工作很生气。朗西安说,他想为儿女们留下一笔遗产。路易说,他什么也不要,他要为保卫法国而战斗。他大骂贝当是卖国贼,这惹怒了朗西安。父子两人争吵了一阵便不欢而散。

贝蒂回到巴黎以后,很快就跟德国人合作了。他手下的各家工厂都在替德军制造运货汽车。贝蒂相信德国将要胜利。尼维尔也投靠了德国人。几乎每天早晨他都要到警察局去汇报。他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叫嚣“要消灭共产主义怪物”。两个星期后,他收到一封匿名信:“尼维尔,你的名字已经列入卖国贼的名单。准备可耻地死去吧。战斗的法兰西万岁!”那一夜尼维尔久久不能入睡。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已经变为另一个人,纯艺术的时代已经完了。流血是必不可免的,要么是我流血,要么是他们流血。”

巴黎人民在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下过着提心吊胆、朝不保夕的生活,随时都有可能被叛徒告密,投进狱中。然而,法国共产党没有屈服,他们领导着抵抗运动,面对着山河破碎的亡国景象,组织人民,同德国占领者展开了英勇斗争。法国的优秀儿女,以及同他们战斗在一起的西班牙人、德国人和从

希特勒集中营逃亡出来的俄国人,散传单,炸铁路,到处袭击德国侵略者。他们不怕坐牢,许多人壮烈牺牲。年轻姑娘莱奥汀,只身一人在巴黎街头击毁敌人一辆坦克,最后光荣牺牲。朗西安的儿子路易,战争一开始就上了前线。他深信,虽然“法国不打就投降,但在法国也有真正的法国人。”他先是投奔流亡英国的戴高乐将军,后又从那里同“诺曼底大队”的十几名飞行员一起到苏联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在苏联,他遇见了在巴黎相识的弗拉柯夫。在一次战斗中,他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美达也投入了反法西斯斗争。当她听说由于贝蒂的告发而枪毙了十六个人之后,她向地下组织负责人陆克请求,让她去惩罚这个“德国走狗”。陆克考虑她是贝蒂的妻子,执行这个任务太冒险,准备让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去处置他。美达坚持要去。她给贝蒂写了一封信,约他在勒比里饭店见面, 好好谈一谈。贝蒂读完信,犹豫不决,他担心被暗杀。因为他知道,他的名字已被列入卖国贼的名单上。但是到晚上七点钟的时候,他突然决定去会美达,心想:说不上美达真的回心转意了呢。

勒比里饭店是一家小店,战前常来的是情侣和钓鱼者,现在很少有人来。贝蒂告诉饭店老板娘拉格兰吉太太准备晚餐,然后邀美达先出去散步。这是一个月明之夜,他们来到河边,周围静悄悄的。贝蒂一想到美达这几个月一直只身在外,恐怕另有新欢了,便怒不可遏地问道:

“在这一个时期你经历了一些什么——马夫之爱,或是下流无情?” “很多⋯⋯”

他觉得她好像摸索手帕而摸不到似的。她或许正在哭泣吧。他对她客气和容忍的时间已经够长了。

“在这很多之中,有十六条人命,”她说。

在他还来不及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的时候,他就已倒在地上了。第二天早晨,朗西安读报时惊奇地发现,他的女婿贝蒂被人暗杀了。他忽然想到:“假如美达杀了他呢?真可怕⋯⋯”

此后,美达更加积极地参加游击队的活动,同时也更加思念弗拉柯夫, 常常“超过距离,越过岁月”凝望着他。不久,由于叛徒的出卖,她被捕了。在狱中,她坚贞不屈。游击队打进监牢以后,她同其他三十五名难友一起得救。战争胜利后,她回过一次家,父亲替她预备了舒适的房间和一大笔财产, 要她留在家里。她回答说:“我现在已过着一种不同的生活。”

在德军占领巴黎期间,一切正直的法国人都投入了战斗。著名人类学家仲马教授已经年迈,但他积极支持自己的独生女玛丽参加地下反法西斯斗争。他感慨地说:“我们瓦解了,他们俄国人是出色的,坚持了下去,贝当却与疯子握手。在法国只有一半是人民,另一半已经失去了他们的资格。” 仲马由于爱国的言行被抄家,最后被抓到德国,投入了集中营。

牢房是昏暗的。仲马仔细考察了一番。他勉强辨认出墙上的一些字迹, 那是用针或指甲刻画成的。“我为法兰西而死,景·莫泰,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十九日。”“留心卡尔泰——他是一个内奸。”“告诉布洛斯的多里斯太太,她的儿子作了他所应作的事,在临死之前怀念她。”仲马看了这些字, 感到一种力量,他觉得他不是孤独的。因为有这样的人们,他也感到死不那么可怕了⋯⋯

第二天早晨,仲马听见另一间牢房里传来低低的呼唤他的声音:

“教授,乔治是一个大学生,听过你的讲演。他说他已经被判处枪决。

他问候你⋯⋯等着,他还有话说⋯⋯他说他以你在这里这事实而感到光荣⋯⋯”

仲马不觉一串眼泪流下来。他想到人的尊严,想到人是不能摧毁的这个事实。身体可以被粉碎,而人的高贵品质却是永存的⋯⋯

仲马教授终于盼来了法国解放的那一天。八月二十四日晚间,电台广播说:

“法国坦克车队正进入巴黎。”千百个巴黎人站在街上微笑。“德国人已经投降⋯⋯!”

“自由万岁!⋯⋯”

街上的欢呼声接连不断。人们烧毁希特勒的画像,互相拥抱接吻。

德国投降后,仲马乘飞机回到了祖国。孟里洛特医生在检查完他的身体之后,惊叹道:

“真是奇迹!我简直无法想象你这样虚弱的身体是怎样活过来的。我一定尽快治好你的病,不过你必须避免一切激动⋯⋯”

仲马微笑着说: “我必须再活两三年——我想要完成我的著作。扫除人种差别的胡说现

在是很重要的。他们曾经把他们的迷信传播到全世界。至于激动,那是不能避免的——我们生存在这样一个时代⋯⋯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件使你吃惊的事

——昨天我已经申请加入共产党⋯⋯”

话分两头。且说法国沦亡以后,希特勒又把战火烧到了苏联。苏联人民奋起抵抗。战争初期,苏军往后撤退。德国侵略军由于暂时的“胜利”,趾高气扬地声言:拿下莫斯科已经指日可待,“让别人去惧怕暴风雨,我们就是暴风雨本身”。和平的居民面对敌人的枪炮,无畏地高呼:“红军会回来的!你们对此要承担一切!你们是野兽!”千百万男女青年纷纷要求上前线, 有的人转入地下,有的人奔向丛林参加游击队,以各种方式打击侵略者。他们坚信“有党、有斯大林,法西斯一定要被击溃。”

弗拉柯夫的弟弟伐西亚离开新婚不久的妻子娜塔沙,上前线去了。里翁回到法国以后,他在苏联的弟弟奥斯普也到前线作战去了。奥斯普的妻子拉雅写信给他说:“母亲和孩子已被杀害,如果战争延长到一百年,我将等待、等待、等待。”奥斯普脸上布满了忧愁和痛苦,但他极力克制自己,拿起报纸,对战士们宣读了一篇重要社论:《坚守莫斯科是苏维埃军人的最高义务》。然后,他对战士们说:

“营长的妻子来信说莫斯科现在是战争基地。像这里一样。她是学音乐的,必须保护她的手指,但是她也去挖战壕⋯⋯所以我们必须坚守。莫斯科不但是防线,而且是这个⋯⋯”他难为情地指指他的心口,他自己在想—一真傻,好像小说似的⋯⋯

这是在德军两次攻击之间的喘息时间。他们守这里已经九天了。前面一条小河⋯⋯这算什么防线?甚至小孩也能涉水过来。最初一夜战士们挖了入口狭窄的深壕——仅仅能够挤进去。德国人一天攻击两次。周围没有一片完整的土地——炮弹坑紧连着炮弹坑。而最糟糕的是弹药不足——又供应不上。营长巴洛戈洛夫和奥斯普决定让德国人更挨近些——为的节省子弹。

德国人决定使用飞机。午后,天气晴朗,天边有一块暗红的云朵。奥斯普数着:三十四架⋯⋯后来他停止计算。在从前人们必定把这看作好像世界末日一样:炸得天翻地覆⋯⋯这些杂种有好多飞机呀?⋯⋯他觉得眼前一片

漆黑,好像他的胸部中了扫射的子弹。他醒来的时候,戈里扬茨夫抱住他的肩膀,叫道:

“政委受伤了!” “给我一点水喝,我渴⋯⋯”

他喝了一口,觉得想要呕吐;他吐了。他的头痛得很厉害,他想要站起来,但是又踉跄地倒下了。

“巴洛戈洛夫⋯⋯他被打死了⋯⋯” “什么?⋯⋯”奥斯普忘记了自己的疼痛,一下子跳了起来。巴洛戈洛

夫已经面目模糊。奥斯普站着,嘴皮动了动——想要说什么,最后他勉强地说出了:

“我指挥全营。”

夜间他们埋葬了巴洛戈洛夫。他们找不到一块木板,所以奥斯普用刀刻在一片铅皮上:“巴洛戈洛夫上尉英勇战死于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日。”放了一排步枪。德国人的回答是几支火箭。奥斯普想起了巴洛戈洛夫的梦话: “战争完了之后我要和克拉娃到阿留普卡去⋯⋯”泪水流满了他的脸颊。他决定写信告诉克拉娃。

弹药快要用完了,而明天敌人又要来进攻。奥斯普对战士们说:“我们的任务是坚守阵地。”

天刚刚亮,敌人就开始进攻了。第十一次,第十二次⋯⋯奥斯普已经记不清了。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这里是国家心脏之地。我们要坚守,要挺住!⋯⋯倘若各处都像这样,那么德国人就永远也看不见莫斯科。

可是,奥斯普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可爱的妻子拉雅在不久前牺牲了。

那是在七月战斗激烈的日子里。拉雅所属的师团撤离了基辅。拉雅已经成了一个优秀的狙击手。她先后打死了五十三个敌人。这一天她对自己说: 我今天一定要达到五十四⋯⋯

德国人又开始用重炮轰击。拉雅奉命去见上校。当她和通讯员穿过一片森林的时候,一颗炮弹打来,拉雅倒下了。拉雅被埋葬之后,她的步枪被庄严地赠给库兹尼索夫。他用坚定的声音说道:

“我发誓,一定要狠狠打击敌人⋯⋯”

他的声音嘶哑了。他眨眨眼睛,像是自言自语地轻声说道: “她经受了巨大的痛苦。他们杀了她的小女儿。我永远不能忘记⋯⋯”

他高高举起那步枪,然后温柔地吻了吻它。

奥斯普接到了拉雅的团长的一封信,通知他她已经阵亡。信中夹着拉雅的照片,背面写着:“对于你我是始终如一的——基辅的拉雅。”那一天晚上将军告诉他:“我们就要被调到白俄罗斯第三战线。现在我们要把他们打到永远爬不起来⋯⋯”

德寇逼近莫斯科城郊时,莫斯科人镇定自若:门窗上的玻璃震碎了,第二天就有人来装上,而战前却要等一两个星期;街道上有了弹坑,马上有人出来填平。希特勒没有料到十月革命节那天,莫斯科红场上照样庆祝,斯大林站在检阅台上,人们向他欢呼。德国法西斯感叹地说:“我们愈前进就变得愈困难,在法国刚刚相反。”

弗拉柯夫参军后在工兵卫队任少校,参加了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他几次负伤,多次立功,受到军部的嘉奖。每当他想起彼得里亚科夫少将授予他奖章的情景,他的心头总是充满了欢乐。他十分崇敬这位传奇式的

将军。他曾两次渡过伏尔加河去见少将。他朦朦胧胧地回忆起上次的情形: 在十月夜间,冰天雪地,沉没的货船,死伤的战友,防守的工事⋯⋯这一切真是过去了吗?⋯⋯似乎不很分明⋯⋯就在前天他们还怀疑能否再守一天; 德国坦克爬来爬去。但是现在德国人掘壕深居,躲起来了。斯大林格勒大战告捷,德军元气大伤,战线转移到遥远的西部⋯⋯ 他记起了少将那充满信心的话语:

“我们必须重新建设。这原是多么好的一座城市啊!你的专业是什么, 少校同志?”

“造桥。” “你将有很多工作⋯⋯我想这里一座桥也不剩了。我在尼曼开始作战。

我见过许多桥!我们建筑,建筑,然后⋯⋯呃,你了解德国人的心理吗?我不理解。昨天他们送来一个俘虏——一个少校,书读得很好,但是谈起话来就像一个野人。他们有多么好的大学和图书馆呀!可他们到这里来毁坏各样东西,现在又躲在壕沟里啃马骨头。他们简直成了穴居人!⋯⋯”

伐西林柯在战前做过教师,他说: “这是教育问题,将军同志⋯⋯”

“你说得对。我们军人只学习作战。而我们的任务是限定了的:要训练好兵必须先有好人,但是我们不能制造人,人是在幼年就造成了的⋯⋯ 战争初期我们打得不好,这不是秘密⋯⋯我们能支持过来,那是因为士兵们素质好⋯⋯我现在谈的正是一个最困难的问题:人心⋯⋯”

弗拉柯夫在回部队的路上久久地回想着将军的话语。这使他惊讶——一个军人,还谈论战后建设。

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之后,弗拉柯夫随部队经过保加利亚,来到南斯拉夫。德国人仍在顽强抵抗。战斗正在各处进行中。比尔斯基将军对弗拉柯夫说:“河对岸的德国人大约有三十门自动炮,但是今天夜里我们的坦克必须冲过去。”弗拉柯夫立即命令他的工兵们建造一座载重六十吨的浮桥。敌人击毁了链锁,拖船被水冲走。弗拉柯夫冲过去拉住绳子,喊道:

“系牢在那树上!”

工兵们发狂似地工作。德国人仍在轰击。浮桥终于在凌晨两点钟建成了。部队冲进了城里。有几个南斯拉夫炮兵来报告,说德军残余正在爬出他们的洞穴,举起双手。街道上热闹起来,人们欢呼庆祝。弗拉柯夫由南斯拉夫一个名叫米尔科的游击队员陪伴着走在一条街上。他们后面追随着一大群快活的孩子,正在叫着:“莫斯科!贝尔格莱德!”突然,一阵枪声。弗拉柯夫立即猜到这是从附近一个地下室里打出来的。⋯⋯米尔科站住,好像僵硬了似的。弗拉柯夫抓起挂在米尔科腰带上的手榴弹,用牙齿拔掉保险塞,把手榴弹抛进那地下室,同时他也跌倒在地上。一切歌唱和欢笑都停止了。全城居民,甚至连远郊的农民也赶来送葬。南斯拉夫一位上校在悼词中说:“这位苏维埃军官是为救活我们的妻室儿女而死的。”弗拉柯夫被埋葬在市内广场里的一棵老枫树下。他的墓上盖满了秋天最后的花枝——天竺牡丹和金莲花。

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日,德军全面投降的消息传来,莫斯科彻夜庆祝。弗拉柯夫的妻子瓦丽雅搀扶着弗拉柯夫那多病的母亲,伐西亚的妻子娜塔沙抱着小伐西卡,他们含着热泪,挤进欢腾的人民海洋。当晚,弗拉柯夫的弟弟伐西亚在暴风雨之后,也从柏林返回阔别四年的莫斯科,在礼炮声中同亲人

胜利重逢。

《暴风雨》这部卷帙浩繁的长篇巨著描写了众多的人的命运和社会的重大事件。但整部作品都紧紧围绕着这样一个中心:两个世界的命运和人类幸福的问题。

小说一开始就通过弗拉柯夫的观察和感受,写出了以巴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的腐朽和没落。作家颇具匠心地描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当母亲听说弗拉柯夫要到巴黎去的时候,她叮嘱他一定要到她年轻时常常去的蒙台梭里公园,看看那只长椅。弗拉柯夫心里觉得好笑,因为那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可是,当他来到巴黎以后,他的所见所闻却使他惊愕了:这里一切照旧。人们甚至对即将来临的战争毫无准备。这一细节深刻地揭示出:资本主义世界是停滞的,消极的。后来的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细节所揭示的真理。它在侵略者面前显得那么软弱无力,最后只能屈膝投降。

而以莫斯科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世界(其中包括法国人民、德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则是积极的,前进的,不可战胜的。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希特勒背信弃义,向苏联发动了侵略战争。苏联人民为了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在苏联共产党领导下,不分男女老少,同人类最凶恶的敌人进行了英勇的决战。德军逼近莫斯科城郊时,莫斯科人镇定自若。基辅被占领以后,大批共青团员们神出鬼没地散发传单,到处袭击敌人。一九四二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是希特勒德国灭亡的决定点。由此苏联红军从退却转为反攻,到一九四五年打垮了法西斯德国、日本,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整部作品正是围绕着两个世界的命运这一中心,展示了不同人物的生活和命运。与《巴黎的陷落》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这部小说中没有一个历史人物。爱伦堡笔下的人物大都是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人。这些人物有缺点, 有弱点,有着普通人的最平凡的思想和经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感到这些人物是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

弗拉柯夫的形象是作家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成功的一个。他是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那些严峻的日子里成长起来的。他是优秀的共青团 145

145 员,在大学时参加过集体化运动。他经历过急风暴雨的考验,对社会主义祖国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当德国法西斯把战火烧到苏联国土的时候,他像千千万万苏联人一样,挺身而出,参加了反法西斯斗争。在战场上,他英勇作战,多次负伤,成了一名优秀的指挥员。最后,在南斯拉夫,他为了保护街道上众多居民的安全,壮烈牺牲。他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受到了南斯拉夫人民的称赞。

弗拉柯夫是一个平平常常的苏维埃人。他的思想,他的感情,他的经历, 反映了整个一代苏维埃人在卫国战争期间的思想、感情和经历。因此,弗拉柯夫这一形象是真正的苏维埃人的艺术概括,具有典型意义。

巴黎姑娘美达本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她出身于一个爱好艺术的资产阶级家庭。她热爱绘画,喜欢幻想,整日里过着无忧无虑、舒服自在的生活。这种环境促成了她那种热情、温柔、天真烂漫的性格特征。在她没认识弗拉柯夫之前,她一直生活在她那种悠然自得的艺术情趣之中,什么人间的不平、贫富的差异、美与恶的斗争等等,这些阶级社会中的常见现象,在她是全然不知的。她只知道美和艺术,她一直沉浸在绘画里面。因此,当弗拉柯夫谈起两个世界的时候,她感到不可理解;当弗拉柯夫谈起即将来临的战争的时

候,她表示将信将疑。

弗拉柯夫的到来,使美达开始重新认识世界,认识生活。她在思想上出现了波澜,出现了矛盾。严酷的现实迫使她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弗拉柯夫关于苏联这个国家的介绍,使美达的眼界开阔了,她知道,在她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完全新型的世界—一社会主义的世界;她了解到,在她所活动的圈子之外,还有另一类型的人—一共产党人。无疑,弗拉柯夫对美达后来走上革命道路起了重大影响。

在正面人物形象中,法国著名人类学家仲马教授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仲马教授是一位正直的法国学者。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他坚定地站在法国人民一边,以他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同侵略者和卖国贼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不但全力支持自己的独生女儿玛丽参加地下斗争,而且,当他因爱国言行被抓进德国集中营时,他不顾年迈体弱,同各国的反法西斯战士并肩战斗。人们尊敬地把他比喻成“生长在法兰西的一株古老的峥嵘的乔木”。德国投降后,仲马回到了祖国。饱经忧患的仲马,这时看到了人类真正的理想是共产主义,他要求加入法国共产党。

其他正面人物,如奥斯普、拉雅、安娜、列戎等形象,虽然着笔不多, 但都写得生动鲜明,读来使人感到亲切。

贝蒂、尼维尔则是另一个世界的代表人物。

贝蒂是法国可数的几个大资本家之一。他本是一家破旧的小厂的厂主, 靠了他投机取巧和冒险的本领,积下了万贯家财,在法国企业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都说他“诡诈狡猾”。他对美达的感情,说到底也只是一种强烈的占有欲。因此,当美达和他分居以后,他气急败坏,当着朗西安的面,大骂美达是一个“娼妇”。作家通过贝蒂和美达的婚姻关系的描写,正是要揭示贝蒂这个伪君子在家庭生活中也是一个卑鄙无耻的小人。

在家庭如此,在社会上更是一个卖国求荣的败类。巴黎沦陷以后,他立即卖身投靠法西斯,为德国人制造屠杀法国人民和欧洲人民的军用武器。为了讨好主子向敌人告密。最后,他终于受到了人民的惩罚。这是一个卖国贼的可耻下场。

尼维尔是一个颓废派诗人。战前,他宣扬什么“纯诗歌”,而实际上, 他的诗所描写的都是一些充满色情的东西。德国人打进巴黎,他摇身一变, 成了法、德文化的“保护神”,暗地里,他却成了德国警察局的密探。到最后,他干脆赤膊上阵,在报纸上公开替法西斯的侵略行动辩护,并恶毒咒骂共产主义。尼维尔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法西斯文化走卒的形象。

至于朗西安这个人物,他属于第三种人。在国难当头之际,他不闻不问, 逃避斗争,他一心惦记的仍是他的产业和钱财。事实证明,这种第三条路线是行不通的。朗西安的结局很悲惨:妻子在逃难中病死,儿子在空战中阵亡, 女儿美达背叛了他的家庭,走上了革命道路。

《暴风雨》这部巨著洋洋近百万言,描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社会生活。为此,作家采用了两条线索交错发展的艺术结构。一条线索是沦陷前后的巴黎,另一条线索是卫国战争前后的莫斯科。作家就是运用这样两条线索,展示了两个世界的斗争。两条线索的交错发展,造成了小说情节的迅速变化,而这种变化恰恰适应了作品关于那种战争急剧发展的节奏的描写。

小说在艺术上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作家运用了大量的内心独白。显然,作家给自己提出的任务不是直接描写战争场面和重大事件,他的注意力是集中在揭示各种人物在战争前后的心理和表现,从而展现出人物的命运。但是,作家不是孤立地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他总是把人物的行动、周围的环境和内心独白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读起来使人毫不感到枯燥乏味。

这部作品人物众多,许多人物出场和退场一闪而过,因此没有深入展开人物的活动和思想,使人感到浅尝辄止,这恐怕是这部小说的主要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