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思想和艺术风格一 文艺思想

爱伦堡的文艺思想集中反映在他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所发表的一系列文学论文里(当然,在他的作品和回忆录中也有反映)。这些论文是当时苏联文学界大论争中的主要焦点之一。他的文艺观和社会观代表当时苏联的一种社会思潮,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爱伦堡的这些论文,是全面了解和研究一九五三——一九六四年间苏联文学的错综复杂的现象所不可忽视的材料。

爱伦堡的文艺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的任务是写人

爱伦堡认为,文学的社会职能在于丰富人和社会的精神生活。书籍会改变人,会改变生活。因此,作家写的是人,而且是为人写的。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惟有在一个领域内作家比政治家、工程师、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或者农艺师更精通,这就是人的心灵的秘密——感情的领域。在爱伦堡看来,一些描写重大事件的作品,之所以没有给读者留下应有的印象,其原因就在于作家“没有把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表现出来”。读者希望作家对人的感情世界比他有更深刻的研究,希望作家有一双可与 X 光相媲美的眼睛。读者翻开一本小说的时候,希望能更深刻地认识他的同志、同时代人、朋友、敌人;他希望更充分地和更精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生活。

爱伦堡举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现代的女青年读了小说,也会为安娜·卡列尼娜所受的苦难洒下同情的泪水。她懂得了一个深情的女子的薄命和母性的力量。这古旧的故事帮助青年妇女窥见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隐秘。列宁之所以阅读托尔斯泰的作品,并不仅是为了暴露托尔斯泰哲学的破产,这位伟大的作家帮助他更充分地认识了人的内心世界。

爱伦堡在《谈作家的工作》一文中说:“人物的诞生——这是作家工作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一环。这是复杂的过程,对待它,决不能像对待机械的生产一样。”

那么,怎么样写好人物呢?

爱伦堡指出:作家必须“找到打开他的所有人物心灵的钥匙”。为此, 作家应该具有对于人的敏锐的洞察力,要像著名的荷兰画家伦勃朗那样,“不仅看到了他的模特儿的头发的颜色、皮肤、面部线条、衣裳,而且窥见了他们的灵魂。”作家“要能看出决定人的行为的精神状态,要能看出周围人所注意不到、常常连人物自己也意识不到的东西。这样小说家就可以创造人物性格,以活的人去充满小说的空间”。

爱伦堡反对人物塑造上的公式化倾向。他认为,“对人物用一种公式来表现,抛弃可能‘抑低’人物身分的一切而只说他如何奋发有为,如何取得了辉煌的劳动成绩,这样做,人物就不会真实”。为了防止这种公式化,他认为作家应该努力挖掘人物的心灵的奥秘,克服以主观的良好愿望代替塑造真实的人物形象的不良作风。

(二)文学的倾向性

爱伦堡认为,苏联文学是有鲜明的倾向性的。倾向性,就是“对某种事物的爱好”。一个作家,和所有的人一样,也有爱憎,这是十分自然的事。至于说,他和他的同时代人有所区别,那决不是他的感觉麻木而是他的感觉敏锐。作家可能倾向于正义、理性、友爱;他可能倾向于社会不平等、黑暗、民族歧视,而把真正的感情寄托在贵族化的精神上,寄托在宗教信仰上,寄托在爱国主义上。作家必然要在作品中反映他的倾向性。

爱伦堡认为,“艺术家要是只知道孤芳自赏,他就不会再为人类的伟大珍品而奋斗。使得我们的某些艺术作品水平降低的,并不是倾向性,而是内心冷淡,缺乏真正的灵感,轻视人的感情和忽略艺术的法则”。

(三)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爱伦堡认为,真正的文学总是和社会生活联系着的。“社会环境决定着作家的思想、感情、生活和工作;脱离了环境,脱离了社会,作家在创作上就凋萎和毁灭”。有人说现代派作家不必熟悉生活就可以写作,爱伦堡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举了法国著名“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的例子。普鲁斯特是在一间不透声音的软木墙壁的房间里写他的书的。唯美派常常说这很理想。但他们忘掉了,普鲁斯特把自己关在软木房间里之前,先曾和人们在一起生活过,好好地研究过法国的上流社会。即使现代派作家在作品中通篇描写梦境,那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不过已经歪曲或扭曲罢了。

爱伦堡又谈到托尔斯泰写作《战争与和平》的情况。他说,《战争与和平》是历史小说,托尔斯泰所描写的是在他诞生以前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他是在档案库里研究过的。但是即使关于很久以前的战役的资料可以找到, 关于兵士和军官的心情的资料却是没有的。托尔斯泰是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的参加者。当然,克里米亚战争不像一八一二年的卫国战争,作家不能机械地把自己的心情和观察硬套到小说中去,不过参加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这件事帮助托尔斯泰了解了战争与和平的人物。而从来没有参加过战争的人却很难了解:参战者的情绪怎样,他们怎样克服恐怖,怎样在不断感到死亡逼近的情况之下过日子,怎样增进友谊,人们怎样变得更加粗暴同时更加敏感。可见,写历史小说没有生活积累和类似体验也是不成的。

爱伦堡为了证实生活对于作家的重要,他谈了一些青年作家的情形:有些青年作家在出版了第一本出色而有才能的书之后,他们的才华就早衰,有时候就不再出第二本书,有时候出了第二本第三本书,但是都使读者失望。这样的悲剧常常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的。一个积极参加生活的青年、工程师或者地质学家、工人或者大学生,体验过一些生活,看到过一些东西; 由于他有才能,他把自己的经验运用到书里去,就一举成名。成为职业作家之后,他放弃了他以前所过的生活。不仅生活的观察的来源,而且体验生活的来源都断绝了。第二本和第三本书之所以失败,就因为它不是以经验为基础,而是依靠了推测、文学上的影响、现成的公式写出来的。文学史上那些大师能够写出那么多优秀的作品,原因在于他们都走过了一段曲折而复杂的生活道路。萨尔蒂科夫——谢德林曾在官场中漂泊,陀思妥耶夫斯基多年在西伯利亚服苦役,柯罗连科曾被流放,高尔基来自生活底层的“大学”⋯⋯

这些作家都是带着丰富的生活素材进入文学领域的,这些素材足够他们写几十本书。因此,一个作家无论有多么大的才华,离开生活这棵常青之树,他决不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