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体防腐败与保护

随着我国医学家药物知识的增长,用药经验也日益丰富,加之国人对祖先崇拜意识之日益浓厚,所以当统治者、被尊崇者、父辈等故去时,为了永远保存完整的尸体,以示后来人之忠诚孝敬,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方法,用以处理尸体,严密墓穴等。我们中华民族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在这方面已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周礼·春官宗伯》和《礼记·士丧礼》等都记载有用“鬯酒”洗浴尸体的礼仪,其浴尸有着严格的要求。这种鬯酒是用郁金香草和黑黍酿造或煮的汤液,以之洗浴尸体自然有着较好的尸体防腐败作用,同时使尸体能保持一定的芳香气味,这里我们举几个实例,可知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尸体防腐败和保护方面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例如:公元438年,在江西盗昌邑王冢,青州人盗齐襄公冢(死于前686),并得金钩,而尸骸露在岩中俨然若生。公元315年,曹嶷盗景公(前600?)及管仲冢(管仲卒于前645),尸并不朽。又如:幽公(死于前423)冢甚高壮羡,既开皆是石恶,深丈余乃得云母,深尺余,始见百余尸,纵横相枕,皆不朽。其中只有男子一人,其余悉为女尸,或卧、或立者,衣服形色不异生人。再如:公元226年,吴人盗长沙王吴芮(死于前202)冢,面貌尤如生人,衣服不朽。这些例子都是对我国战国以前在尸体防腐取得成功极有力的证据。1976年,由于保护遗体工作任务的需要,我曾对古代有关尸体防腐和保护技术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结合马王堆一号汉墓女尸在地下2000个春秋而不腐的考察,确信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尸体防腐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上述在公元前686—前202年死亡的齐襄公等经过多者千余年,少者四五百年后发掘时,尸体也都保存完好而未腐败,记述者形容其俨然如生是很有根据的。古代尸体防腐败除了用金、玉之外,许多文献都记录有香料药物,实验证明,香料药物除了防虫、杀虫之作用外,对许多种细菌都有着气象条件下的抑制或杀灭作用。许多这类作用有不少与医学家用以治疗疾病的药理作用也是相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