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脉经》

王叔和,名熙高平人,约生活于公元3世纪,曾做过太医令,生卒年代无确考。西晋皇甫谧《甲乙经》序晋代王叔和中有“近代太医令王叔和”等语,后世唐代甘伯宗《名医录》有“晋王叔和”记载,故向来认为他是西晋时代人。但近年有不少学者经过考证,认为王叔和应为三国魏的太医令,这种观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其籍贯高平,过去一直认为是今山西高平县,但经考证,山西高平后魏时始置,魏晋间尚无此建制,当时安徽、山东、甘肃均有高平地名,现在一般认为王叔和乃山东高平(现今属地则有山东省济宁、兖州、巨野等歧说)人。关于王叔和其他生平事迹,除后魏高湛(一说张湛)《养生论》有“博好经方,洞识养生之道,尝谓人曰: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及《名医录》“性度沉静,通经史,究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修养之道”的记载外,甚少其他记载。由于王叔和与张仲景时代相距不远,余嘉锡先生认为王叔和可能为仲景亲授弟子(见《四库提要辨正》),然而尚无确证,故存疑待考。不过仲景曾为王仲宣“候色验眉”,而仲宣为叔和宗人,故王叔和很有可能与张仲景还是比较接近的,对其医学事业亦当比较了解。

王叔和对医学的贡献,首先是他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使之得以流传。自皇甫谧首先提出此说,已为历来所确信不疑,虽近来有人提出质疑,但缺乏有力证据,尚不足以凭信。《伤寒杂病论》成书不久,即散失于战乱兵燹之中,赖王氏汇集、整理、补充,编次为“张仲景方论为三十六卷”。因时隔、不远,故当较多地保存了该书原貌。王氏对《伤寒论》的研究亦颇有功夫,他从脉、证、方、抬几个方面着手,体现了仲景辨证论治的精神。一般认为,现行成无己本《注解伤寒论》中之《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三篇和书后部分《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八篇,均系王叔和所增,将这些篇章与其所著《脉经》有关诸篇相参,则知此说确有可信之处。在此诸篇尤其是后八篇中,王氏突出研究了仲景治法,将仲景所用汗、吐、下、温、刺、灸、水、火诸法加以分类比较,进行分析,很切合临证运用。

王叔和在整理、研究《伤寒杂病论》中所做出的贡献,曾经颇得后世一些医家颂扬。如金代成无己说;“仲景《伤寒论》得显用于世,而不堕于地者,叔和之力也。”元末明初医家王安道也说:“叔和搜采仲景旧论之散落者以成书,功莫大矣。”宋代林亿等在《校正伤寒论·序》中甚至说:“自仲景于今800余年,惟叔和能学之。”可谓推崇备至。然明清以来,有研究《伤寒论》,所谓“错简重订”一派,则非议王叔和,认为王氏整理《伤寒杂病论》舛谬尤甚,乱仲景本来面目,应当加以重订。则知伤此说以明代方有执倡于前,清代喻嘉言、程郊倩等人竞相和之,其中以喻嘉言攻击尤力,他不仅认为“仲景之道,人但知得叔和而明,孰知其因叔和而坠!”而且还攻击推崇叔和的林亿、成无己,说:“其所谓校正,所谓诠注者,乃仲景之不幸,斯道之大厄也!”言辞之激,无以复加。与之相对,则有张遂辰、徐灵胎、陈修园等人的“维护旧论”一派,尊王赞成,认为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其《伤寒论》传本至为完整,不可随意妄加改订,一时争讼不决。其实,各家研究《伤寒论》方法不同,各有心得,实事求是地进行学术争鸣,未尝不可,但若攻击一点,不及其余,固执己见以为是,则未免失之偏激,正如闵芝庆所讥:“设使人各一见以自高,何时复出仲景而始定”,终难使人信服。王叔和整理编次《伤寒论》,固有杂乱、矛盾之处,但于该书存亡危急之际,使之保存并得以流传至今,贡献是很大的。吕震名说:“然以余平心而论,叔和传书之功,诚不可没。”这个评价是公允的。且王氏去仲景时代不远,如果余嘉锡推断其为仲景之徒弟可靠,其编次毕竟比其他人当更为可信。

王叔和在医学上的另一贡献,是编著了一部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脉诊在中医诊断方法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国医学中的脉诊起源很早,如早在《周礼·天官冢宰》中就载有诊病时要“参之以九藏之动”,这是讲要结合触知九藏之脉的动态来诊断病情,体现出当时脉诊在诊断中的运用。至《内经》、《难经》中均有关于脉诊的丰富内容,扁鹊、淳于意、涪翁、华佗、张仲景等对脉学也都有深刻研究,但尚缺乏专门、系统的整理。王叔和在临证实践中体会到了脉诊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正象他在《脉经》序中开篇即指出的那样:“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所以他选取《内经》、《难经》及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人的有关著述,编著成《脉经》一书。全书共10卷。原有“手检图三十一部”,今已亡佚。本书经宋代林亿等校订后,卷数未变,而篇次和内容有所更动。现有多种刊本印行。

《脉经》把脉象分成24种,即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基本上概括了临床上经常出现的一些脉象,后世脉象种数虽有增加,但基本不出其左右。同时书中还对各种脉象作了比较形象具体、容易理解的描述,这就使学习者易于理解和掌握,王氏可谓在脉学中做此类工作的第一人。另外,《脉经》进一步确立了《难经》提出的寸口脉法,分寸、关、尺三部脉位及脏腑分配原则,解决了寸口切脉的关键问题,推进了独取寸口脉诊法在临床的实际应用。这种脉诊法突破了《内经》的三部九候法的束缚,是脉诊法的一个简化与改进,而临证效果并无什么差异,故为后世所普遍采纳。《脉经》还注意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将脉、证、治、判断预后等统一起来,其所论述的结脉、代脉等至今在临床诊断心脏疾患方面还有实际意义。

《脉经》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总结了3世纪以前的脉学知识,并充实了新的内容,使脉学理论与方法统一化、系统化、规范化,并保存了一部分古代诊断学的文献资料。本书对后世影响较大,如唐代太医署医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中就有本书。而本书所论述的脉学理论与方法大部沿用至今。本书对世界医学也有一定影响,如著名的阿拉伯医学之父阿维森纳(980—1037)所著的《医典》,其中关于脉学的详细记载,许多脉象的资料即采自《脉经》。其后波斯(伊朗)学者兼医生拉什德·阿尔丁·阿尔哈姆丹尼(1247—1318)主持编纂了一部波斯文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名为《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书中包括有脉学内容,并附有切脉部位图,书中特别提到了王叔和的名字。我国脉学即由阿拉伯传到了欧洲,其后并广泛传播世界,对欧洲医学——现代医学的发展有其不可磨灭的影响,其中王叔和的《脉经》对此有着较大的贡献。另外,公元8世纪初,日本颁布大宝律令,其中医药方面基本上仿照唐制,它规定《脉经》是医生必修的教科书之一。其后日本医学家编成的《大同类聚方》(100卷)等医书,《脉经》也是其参考的蓝本之一。

但是本书也存在一些缺陷,如选材不严,编纂体例也较混乱,尤其所谓“王脉”、“相脉”、“囚脉”等说法,显属荒诞不经的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