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南省的北部,水面跨湘、鄂两省,面积为

2 740 平方公里,蓄水量 178 亿立方米,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泊。

洞庭湖的湖名源于湖中的“君山”,民间传说,君山是神仙的洞府,所以又称为“洞府之庭”和“洞庭山”。古人就借“洞庭”之名来命名环绕君山的一片水域为洞庭湖。

洞庭湖在地质构造上属江南古陆背斜构造的一部分。距今 7000 万年前的燕山运动,使湖区发生断裂陷落,在今南县和华容县境的两侧陷落为东西二湖。距今约 200 万年到 60 万年间的第四纪初,湖区又普遍下沉,湖盆继续扩大,东西两湖连成一片。据史书记载,在周、秦以前,洞庭湖南连长江,北通汉水,方圆九百里。至汉代,长江主流已位于荆江附近,洞庭湖则在长江以南。到晋代开始筑堤束水垦殖,长江与湖才逐渐分离。南宋时北方为金所占,汉族又一次南迁,继续沿江筑堤御水,扩大湖滩垦殖,著名的荆江大堤就是这时形成的,为了排泄江水大堤尚留有九穴十三口。明嘉靖三年,荆江大堤的郝穴口被堵,江北大堤遂连成一体,江南大堤尚留有太平、调弦两口以分泄江水入湖,使洞庭湖逐渐淤高。1825 年长江之水冲开了藕池口,1873 年又冲开了松滋口,形成夺河改道的局面。泥沙随江水入湖,湖面开始缩小, 出现了南县、白蚌、草尾及北大市一带的高洲滩地。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 20 多年里,土豪争相围垦,湖面缩小了近 1/3。新中国成立后,在统一规划、江湖两利的治水原则下,洞庭湖方得到全面治理。湖区建成了五大蓄洪垦区, 蓄洪量达 85 亿立方米,还整治了湘、资、沅、澧四水的入湖洪道,修堤并垸, 缩短了防洪堤线,湖区已建成了电力排灌系统,多数农田能旱涝保收。

目前的洞庭湖大致可分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 3 个部分。东

洞庭湖是洞庭湖现今水域中最宽阔的一个,湖面积有 1091 平方公里。洞庭湖

各时期湖泊面积、容积变化见表 5 所示。

洞庭湖位于中国中亚热带的北缘,年平均气温为 16~17℃;雨量充沛, 年雨量为 1400~1500 毫米。根据鹿角水位站的统计,洞庭湖平均水位为25.57 米(吴淞基面),但变差较大,年内最大水位变幅为 13.61 米(1962 年), 最小水位变幅为 9.29 米(1972 年),绝对水位变幅达 16.29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