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导弹

战后以来,反坦克导弹的发展受到各军事大国的重视,从 50 年代中期开

始有所发展。世界上最先装备使用的反坦克导弹是法国于 1952 年研制成功、1956 年装备使用的 SS-10 导弹。从那时起到现在,反坦克导弹已发展了三代, 生产了 40 多个型号,装备了 30 多个国家,并在历次战争和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代反坦克导弹是指 60 年代末之前服役的导弹,其代表型有:法国的SS-10、SS-11、SS-12,西德的“眼镜蛇”,日本的“马特”,英国的“摆火”, 苏联的 AT-1、AT-2 和 AT-3。从这一代导弹的发展来看,法国居领先地位, 它研制的 SS-12 导弹(1962 年装备)的各项指标在当时都属最好水平,该型导弹射程 500~6000 米,导弹飞行速度 190 米/秒,弹径 210 毫米,弹长 1870

毫米,翼展 650 毫米,弹重 75 公斤。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的研制成功对坦克形成了较大威胁,对后来二、三代导弹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第一代导弹大都采用手控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射手易遭对方攻击,导弹飞行速度较低, 机功能力也较差。

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是 70 年代初至 70 年代末服役的导弹,其代表型有: 苏联的 AT-4、AT-5、AT-6,美国的“陶”、“龙”,法国的“哈喷”、“阿克拉”,西德的“毒蛇”,法德联合研制的“米兰”、“霍特”及日本的 KAM-9 等。这一代导弹中,各项性能最好的是“陶”,其次是“霍特”、“米兰” 和“龙”式反坦克导弹。“陶”式导弹在射程、飞行速度、弹径、弹长和翼展 5 项指标中属第二代中最好的,分别为 65~3750 米,350 米/秒,152 毫米,1178 毫米和 340 毫米。弹重最重的是“霍特”导弹,21.48 公斤;破甲能力最强的也是“霍特”,达 800 毫米。第二代导弹的突出特点是采用了管

式发射、光学跟踪、红外半自动有线制导,飞行速度提高了 1 倍,机动能力由于可以车载和机载从而大大提高,命中概率已达 80%~90%,破甲厚度也有所提高。这一代导弹还可分为轻型、重型两类:“米兰”和“龙”即为轻型,其射程在 1000~2000 米以内,弹重在 7 公斤左右;“陶”和“霍特”即为重型,其射程在 4000 米左右,弹重在 20 公斤上下。

第三代 反坦克导弹是指 80 年代初以后服役的导弹和正处于研制阶段的导弹。这一代反坦克导弹性能明显提高,其代表型为:美国的“陶”2“陶” 3、“狱火”(又译“海尔法”),“坦克破坏者”等。这一代反坦克导弹的特点是通过车载和机载提高了机动能力,进一步增大了射程,提高了飞行速度和命中率,在制导方式上开始采用激光、红外、毫米波等新体制。最有代表性的是由“阿帕奇”反坦克直升机携载的“狱火”,它能超音速飞行,最大飞行马赫数能达 1.17,最大射程可达 7.5 公里,采用半主动激光制导,弹重约 50 公斤。

现代反坦克导弹采用了激光、红外、毫米波等先进的制导方式,彻底抛

弃了那根用以制导的导线,从而使导弹有了发射后不管、自动导向目标的能力。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实际上多为半自动导引型,其发射方式和航空激光制导炸弹是一样的,即瞄准手必须在导弹命中坦克之前始终用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束瞄准坦克,坦克接受照射后必然产生一种激光辐射,反坦克导弹所需要的就是这种辐射,于是,它便径直向坦克飞去,只要这种辐射不中断, 它就能命中目标。这种制导方式实际还要射手保持瞄准,虽然发射导弹的飞机或车辆发射后不管了,可瞄准手还得管,所以也有很大危险。

毫米波自动导引是一种真正的发射后不管的导弹。毫米波是指波长相当于 10~1 毫米,频率 30~300 千兆赫的一种电磁波。这种毫米波段有一种很奇特的现象:大地自然地形有比较低的反射性和比较高的放射率,而金属目标则恰恰相反,它却具有较高的反射性和较低的放射率。也就是说,当一辆坦克在野外隆隆开进的时候,坦克与背景(大地)毫米波的反射性就有明显差异,即坦克的反射性较高。利用这一原理,把导弹寻的头做成毫米波被动导引式,让它自己去感受这种变化,去追踪反射性较高的目标,当达到真正的发射后就不管了。

除毫米波制导外,红外成像制导也具有发射后不管的功能。它所采用的红外辐射原理与毫米波反射原理相同,也就是说,一辆开进的坦克所辐射出来的热量与大地背景是明显不同的,根据这样的差异,计导弹进行被动探测和跟踪,也同样达到摧毁目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