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舰导弹
反舰导弹是专门用于攻击水面舰艇的一种导弹,根据发射平台和远载工具的不同,可分为舰对舰导弹、岸对舰导弹、空对舰导弹、潜对舰导弹等多种类型。
世界上最早研制反舰导弹的国家是苏联,世界上第一枚反舰导弹是 1959 年装备使用的有苏制 SS-N-1 和 AS-1 反舰导弹,世界上第一个用反舰导弹击沉水面舰艇的战例是 1967 年埃及用苏制“冥河”SS-N-2 导弹击沉以色列的“艾拉特”号驱逐舰。
50 年代至 60 年代,为了从岸上、空中和海洋沉重打击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战列舰和巡洋舰等大中型水面舰艇,苏联研制了第一代反舰导弹。1967 年“冥河”导弹击沉驱逐舰的事件发生后,开始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于是兴起了一股发展反舰导弹的热潮。
70 年代是反舰导弹发展的一个高峰,美、苏、法、意和挪威等国相继研制了一批性能较高的第二代反舰导弹,其主要型号有“鱼叉”、SS-N-12、“飞鱼”、“奥托马特”等。80 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用,反舰导弹的战术技术性能有了很大提高,这一时期发展的第三代反舰导弹主要有:美国的“战斧”、苏联的 SS-N-22、法国的 SM-39 潜射型“飞鱼”、英国的“海鹰”、“海上大鸥”、瑞典的 RBS-15 等。
第一代反舰导弹的主要特点是战斗部装药量大,穿甲能力强,但飞行弹道高,体积大,抗干扰能力差,反应时间长,不太适宜攻击小型舰艇,且只能用于岸、舰发射。
第二代反舰导弹的特点是体积小,可掠海飞行,反应时间短,能用飞机、舰艇、潜艇发射,但射程较近,一般都不到 100 公里,抗干扰能力也较差。
第三代反舰导弹的特点是反应时间短,射程增大到 500 公里以上,一般也能进行中距攻击;除了多种平台均可发射,还能在水面舰艇和潜艇上垂直发射;并且还能够进行重复攻击,抗干扰能力也普遍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