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中使用的空地导弹

在 1991 年 1 月 17 日至 2 月 28 日爆发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及多国部队首次使用了“斯拉姆”、“幼畜”、“跳跃者”和 AS-30 等空地导弹,其中, 第一次用于实战、性能又最为先进的是美国海军研制的、用于装备舰载攻击机进行对陆攻击任务的“斯拉姆”。

“斯拉姆”是一种机载远程对地攻击导弹,由“鱼叉”导弹改进而成, 同时吸取了“幼畜”(又译“小牛”)导弹在红外成像寻的和“白星眼”导弹在数据链方面的先进技术,并加装了 GPS 卫星导航全球定位接收,用以校正导弹的惯导系统。飞行员发射导弹后,能通过电视屏幕所显示的图像修正飞行中的导弹轨迹,以确保其误差精度不大于 10 米。“斯拉姆”导弹射程90~180 公里,主要由 A-6、A-7 攻击机和 F/A-18 战斗/歼击机携载。1988 年海军订 60 枚,原来预计 1991 年 8 月能交付部队使用,海湾战争爆发前, 美国海军才决定在战场上对其作战效能提前进行最终的鉴定试验。

1991 年 1 月 18 日,即海湾战争爆发后的第 2 天,2 架载有“斯拉姆”空地导弹的美国海军 A-6E“入侵者”舰载重型攻击机和 1 架 A-7“海盗”舰载轻型攻击机从部署在红海的“肯尼迪”号航空母舰上起飞,飞越沙特阿拉伯领空,直逼伊拉克境内。这 3 架飞机的主要任务是炸毁伊发电厂的主要控制设备,瘫痪其整个发电能力。A-6E 舰载攻击机发现目标后,通知 A-7 攻击机予以协同,于是便接近目标,进入导弹射程之内后首先发射了第一枚“斯拉姆”导弹把坚固的厂房炸开一个直径 10 米的大洞。2 分钟后,另一架 A-6E 向目标发射了第 2 枚“斯拉姆”导弹,于是出现了奇迹:第 2 枚导弹居然从第一枚导弹炸开的洞口穿入厂房内部,将电站彻底摧毁。美国人给“斯拉姆” 的精采表演打了一个 A+分。

“斯拉姆”空地导弹的成功使用,说明最新一代空地导弹已具备指哪儿打哪儿、攻击高精度点状硬目标的能力,这种远战兵器不仅杀伤威力极大, 而且可以免伤非军事目标,所以特别适合“外科手术式”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