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乐学教学模式

这是由无锡师范附小实验的一种小学教学整体改革模式。1.设计原理

  1. “乐学”与“勤学”的关系。学习需要勤奋,但勤奋的学习品质不能从天而降,也不能通过强制手段产生,更不能靠“苦其心志”的办法压榨。儿童的“勤奋”主要来源于兴趣。愉快的内心世界是产生力量的源泉,我们只有把孩子们吸引到有趣的、快乐的学习活动中,激发他们因成功、进步、发展而享受到的乐趣,就能使他们对学习入迷,并能使他们自觉钻研,乐学不疲。

  2. “乐学”与“爱学”的关系。“乐学”原则的实施能激发和强化学生的认知兴趣,有助于消除心理疲劳,调节生理疲劳,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乐学”的实施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重负中解放出来,他们开始“愿学”, 在学习中体验到克服学习困难的精神满足,体验到学有所得的胜利感和愉快后,他们进而会“爱学”,孜孜不倦。这样的“乐学”能使学生出现智能发展的飞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 “乐学”与“乐教”的关系。“乐教”就是体现“乐学”思想的“教”,要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乐教”是关键。“乐教”是“乐学”的前提, “乐学”是“乐教”的结果。教师们都表示愿意“以苦为乐”,并决心认真探索研究让学生“乐学”的方法、规律,从而“变苦为乐”,真正实现“乐教”与“乐学”的统一。

  1. 课堂结构改革

实践乐学思想,构建乐学模式,必然影响到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

一系列的问题,在执行部颁计划、保证学生在校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进行课程改革,使之结构综合化、弹性化。

  1. 适当减少学科课程的节数,增加活动课程。如减少语文、数学课, 增设唱游、艺术体操、趣味数学、听读欣赏、读报剪报综合学科活动等课。

把每周六下午半天定为“快乐的周末”活动日,学生不带书包,到校参加各种感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中快快乐乐学知识,做做玩玩长才干。全校按学校、年级组、班级三层次,建立兴趣活动网络,并注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求知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习,发展个性特长、兴趣爱好。

  1. 加强综合课程及潜在课程的建设。综合课程就是积极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访问、调查、服务、游览等形式,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认识大自然。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更密切地联系起来,呼吸社会的新鲜空气,汲取丰富的营养, 同时培养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技能的能力。如每周三下午为综合课,各年级按计划带领学生外出参观访问,到学雷锋点服务,听科技讲座,观看电影、录像,还可将整个小学阶段的综合课内容编制一个整体性的纲要性框架,逐步系列化、科学化。

在加强综合课程建设的同时,还要重视“潜在课程”的建设,如校园班级的文化建设,学生家庭的住房文明设施等。

  1. 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如“四课两操两活动”“三课二操三活动”等制度,做到活动正常化,管理要强化。也就是把课外活动纳入课表之中,班主任、体育老师齐抓共管,保证活动时间和质量。
  1. 课堂教学方法

以“乐学”为出发点,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改革课堂教学,向 45 分钟要质量,这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

要建立以练为主线、课内外结合的教学结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练脑、练口、练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做到精练、趣练、巧练相结合,让学生学中求乐,乐在课堂、练在课堂,减轻课后作业负担。并将课内延伸到课外,以课内激发课外兴趣和求知欲,以课外补充深化课内知识,使学生真正从学习活动的本身,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感,从而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语文课上,以练为主线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尝试多种课型进行教学。“单元教学型”“分组教学型”“表演型”“学生上讲台型”“讨论列表型”等多种课型结构在各年级语文课上均可实践。

数学课上,充分运用教具、学具、幻灯、图表,让学生摆一摆、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评一评,引导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在算算、比比中,学习新知,发现规律,掌握方法,理解概念。

自然课上,观察小实验操作,吸引学生,使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课后同学们采集标本,制作标本,观察星辰,记自然日记⋯⋯学生们在科学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其乐无穷。

体育课上,实施“围绕主教材,以游戏贯穿始终”,根据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充分运用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变换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调节生理负荷,使每个学生在课中体现三个字“会、动、笑”,做到寓教学

于活动之中,寓练于快乐之中。

音乐课上,引进了乐器,学生们人人学一种乐器。课上学乐理、学节奏、学歌曲、学乐器;课后学生们饶有兴趣地练习、开音乐会。在课上还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创作音乐节奏、创作舞蹈游戏、创作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