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是美国人逼着我们打这一仗的(3)
战火迅速向北燃烧, 联合国军 要越过 三八线 的企图已很明显。 三八线 是毛泽东考虑出兵还是不出兵的底线。 美帝国主义如果干涉,不过三八线,我们不管,如果过三八线,我们一定过去打。 (毛泽东同苏共中央代表团谈话纪录,1956年9月23日)
9月20日,毛泽东在审阅修改周恩来转告金日成对目前朝鲜战局意见的电报中指出: 我们认为你的长期作战思想是正确的。朝鲜军民的英勇是令人感佩的。估计敌人在仁川方面尚有增加可能,其目的在于向东延伸占领,切断朝鲜南北交通,并向三八线进逼。而人民军必须力争保住三八线以北,进行持久战方有可能。因此,请考虑在坚持自力更生长期奋斗的总方针下如何保存主力便于各个歼灭敌人的问题。 复电还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周恩来致倪志亮电,手稿,1950年9月20日)
9月29日夜,周恩来向毛泽东报告: 美帝国主义已在公开表示将进军三八线以北。从倪志亮27日电看来,三八线北已无防守部队,似此情况甚为严重,敌人有直趋平壤可能。 (周恩来关于朝鲜战况给毛泽东的报告,1950年9月29日)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境十分危急的紧要关头,毛泽东决定,由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于9月30日向全世界宣告: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周恩来在全国政协举行建国一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50年10月1日)
这是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对美国当局发出的十分有力的严正警告。然而,美国当局过低地估计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和反侵略的决心,他们对中国的多次警告竟然充耳不闻,继续向北推进。10月1日,南朝鲜军越过 三八线 ,突破了毛泽东考虑的出兵还是不出兵的最后底线。
刚刚从战争的废墟中走出来的中国人民,自己尚百废待兴,还有能力出兵朝鲜与世界头号强国美帝国主义直接对抗吗?毛泽东开始面临一生中最为艰难的一次抉择。二、 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在友邦危急、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决定由彭德怀挂帅出征。如果说出兵朝鲜,毛泽东已有思想准备,那么由谁挂帅出征,却使毛泽东几费思量。率领千军万马到异国与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 作战,必须有一位能征善战的领军元帅。这位元帅既能够深刻理解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又能根据朝鲜战场的情况积极地机断专行,既具有运筹帷幄的雄才伟略,又具有统帅千军的胆气威严。
谁能够担此重任呢?
毛泽东一开始想到了粟裕。粟裕是我军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不仅具有通观全局的战略头脑,而且军事素养深厚,思维敏捷,足智多谋,能征善战,是统率千军万马的合适人选。可是,当时粟裕有病在身,正在青岛休养,他托罗瑞卿给毛泽东主席带来的信中谈到了病情。毛泽东回信劝他安心养病。
让林彪去,这是毛泽东考虑的第二人选。林彪也是一位军事家,很能带兵打仗,况且,林彪对东北比较熟悉,部队也较熟悉,让林彪担此重任也是合适的。毛泽东及几位常委们都这样考虑过。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林彪却反对出兵朝鲜。他认为,我们国内战争刚刚结束,各方面都未就绪,而美国是最大的工业强国,军队装备高度现代化,1个军就有各种火炮1500门,而我们1个军只有36门;美军有强大的空军和海军舰艇,而我们海、空军才刚刚开始组建;我军入朝作战既无空军掩护,又无海军支援。为此,他认为在敌我装备极为悬殊的情况下,如若贸然出兵,必然是 引火烧身 ,其严重后果不堪设想。基于让林彪去的考虑,毛泽东专门找林彪谈过话,恰在此时,林彪的 病 越来越 严重 了。什么病呀?答曰:怕光、怕风、怕水、怕声音、怕 竟到了 见风感冒,见水拉稀 的地步。就为这,他在北戴河的别墅选了好几处,非要找一个看不到海水、听不到浪声,但又有着海边新鲜空气的地方不可。他的住室窗户,要用三层厚窗帘严严实实地遮住光、挡住风,空气要进行过滤。外人进去,必须经过紫外线消毒间方可入内。他出现在人们面前时,总是一副疲倦、瘦弱的病人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