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方言特色的闽剧
闽剧又称福州戏,是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历经数百年的变革,形成了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艺术风格,是福建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
早在唐代,福州就有歌舞百戏的演出;南宋时,南戏《张协状元》采用福州民间小调《福州歌》和《福清歌》作为曲牌。
1609年,在外从政多年,历任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参政、广西参政、江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等要职的曹学佺返回故里。
他在闲居福州西郊洪塘乡时,组织府中僮婢办起了曹氏家班,邀请儒士文人观赏娱乐,后人称之为“儒林班”,是闽剧最早的前身。
曹学佺精通音律,擅长度曲,创研出适合福州方言音韵演唱的新腔,当时文人评论这种新腔是“曲向花间度”、“翠管时调凤”、“新编乐府莺喉啭”,可见腔调之优美,后来闽剧艺人称之为“逗腔”。
儒林戏有一个优势,就是有一大批文人的关注。如退居名人郭柏荫等人便根据《唐人说荟》中的《霍小玉传》,编成儒林戏《紫玉钗》,从此,作为一个独立声腔剧种的儒林戏,便进入了发展和成熟期。
到了同治年间,在福州郊区先后出现了“陈厝儒林班”、“汤边儒林班”、“珠湖儒林班”、“潘墩儒林班”、“义序儒林班”等10余家均以所在乡名作为班名的业余性质的儒林班。
1875年,儒林班开始从乡村向城镇发展,于是出现了专业性质的戏班。由卢诗孙筹划组织的“醉春园”班,率先采取津贴办法,公开向社会招生,聘请老师教“逗腔”戏文,一时四方城乡凡有谢神还愿,禳灾祈福,时令节日,都来聘订该班去演出。
这时的儒林戏演员也从原来的7人发展到了20人,演出剧目除过去的《紫玉钗》、《拜塔》等外,还增加了《卖画》、《递柬》、《桃花村》等。
同时,自明末清初,闽中长乐、福清一带,还流行着一种由农民业余组班演唱的民间小戏,因在地坪上围着草索演出,人们称之为“地下坪”、“牵草索”。
这种演出活动,后来与外来戏班艺人结合,并以江西弋阳腔融合当地民歌俗曲形成的“江湖调”作为主要唱腔曲调,人称“江湖班”。
当时演出的剧目有大戏36,小戏72,大都来自弋、昆诸戏。在闽东北福安、宁德一带,当时也出现了一种以“江湖”和飏歌为主要唱腔曲调的“平讲班”。“平讲”,意即用方言演唱。
当时所演剧目多移植“江湖戏”,或据民间故事编演,如《双金花》、《赠白扇》、《红裙记》等。
后来,原用官话“正音”演唱的“江湖班”,也改用方言演唱,渐与“平讲班”合流,同时又吸收了当地人认为唠叨难懂的昆腔、徽戏等外来戏班“唠唠班”的部分唱腔,形成了以“平讲”为主,与“江湖”、“唠唠”三者合一的班社。
后来,“儒林班”逐渐与“平讲班”、“唠唠班”三者合一,形成了“闽班”,正式演化成为闽剧。
闽剧的音乐唱腔是由洋歌、江湖调、逗腔和小调等四大类组成的:粗犷激越的“江湖调”,通俗平畅的“洋歌”,典雅婉约的“逗腔”,清新活泼的“小调”。
其中前三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弋阳腔、昆曲和徽调的影响,并保留着高腔的帮腔形式,后台帮腔叫做“掏岭”。演唱时,男女均用本嗓,其特点是高昂激越,朴实粗犷,但也有细腻柔婉的唱腔。
“逗腔”有15种板调,特点是在曲中转折和结尾处多有“哎”、“依”的虚腔,主要曲牌有“自掏岭”、“宽板”、“急板”等。
“小调”系本地和外地传入的俗曲俚歌,很丰富,主要有“西湖亭”、“琵琶怨”、“新茶花”等。此外,从徽戏、京剧吸收的如“大补缸”、“七句半”等。
后来,不少京剧艺人转入闽班教戏,所以闽剧音乐也吸收了皮黄调。
江湖调常用的曲牌主要有“江湖叠”、“柴排调”、“阴调”等,具有声调高昂、字多腔少、一泄而尽的特点。闽剧的曲牌大部分从弋阳腔、四平腔、徽调和昆曲衍变来的,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阳腔的特点,即“一唱众和”的帮腔和“夹滚”。
浪歌调主要曲牌可分为“大介大牌”,如太师引、鳌头金柱、风入松、香罗带等;“中介大牌”如驻云飞、出队子、浪淘沙等;“大介盘答”如金厢、双蝴蝶、赏花等。
其中人一人独唱的称为“大牌”,两人或三人对唱的称为“盘答”。“大介”、“中介”及“小介”的区别在于起介即开头鼓锣的不同。
闽剧的乐器有横箫、唢呐、头管、二胡、椰胡等。打击乐器有青鼓、战鼓,大、小锣,大、小钹,磬等。
闽剧介头以打击乐过门,系综合江湖、平讲、逗腔、唠唠,以及本地民间音乐“十番”的锣鼓介头发展形成。所有介头较有地方色彩,武场吸收京剧锣鼓经较多,但打法上不尽相同。
闽剧的角色分行,早期较简单,儒林班、平讲班行当由生、旦、丑三个角色构成“三小戏”,后来吸收徽班、京剧的分行,角色渐趋完整。
随着行当的细致化,又逐渐发展为“十二角色”,有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贴、末、杂等,相当齐全。
生行分老生、小生;旦行分花旦、彩旦、正旦、青衣、丑旦、泼旦、老旦、武旦,净行分大花、二花,丑行分文丑、武丑、短衣丑等。
闽剧的火焰,又叫火彩,也是闽剧舞台艺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以撒出松香粉,通过夹在手指间的纸叠火扇头部的火苗,形成火焰,为剧情中的鬼魂行踪、火烧、火战场面增添气氛。
[旁注]
布政使 即承宣布政使,古代官名。明初,沿元制,于各地置行中书省。1376年撤销行中书省,以后陆续分为13个承宣布政使司,全国府、州、县分属之,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1人,与按察使同为一省的行政长官。
弋阳腔 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产生于元末明初,与昆山腔、余姚腔、海盐腔并称四大声腔。并以其为首,在全国各地组成了庞大的高腔体系,影响着南北13个省四十几个声腔剧种,推动着我国地方民间戏曲的发展进程。
徽调 徽剧的旧称。亦指徽剧所用的腔调。主要为吹腔、高拨子和二黄,后也用西皮、高腔、昆腔等。乾隆、嘉庆年间徽班进京演出后,对京剧腔调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皮黄调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用锣鼓、胡琴、京二胡、月琴等伴奏。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声腔为主的“三庆”,所以京剧也称“皮黄”。
末 传统戏曲里的一种角色,该行当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实际“末”行专司引戏的职能,如打头出场者,反其义而称为“末”。京剧归入老生一类,原为京剧五大行当之一,后与生合并。
[阅读链接]
1993年,第三届中国戏剧节暨全国第十届梅花奖颁奖活动在福州举行。
闽剧《拜石记》,《御前侍医》两台大戏,令人刮目相看。福州闽剧院一团的陈乃春获“梅花奖”。
后又在“闽剧之乡”长乐县,举行了有史以来的首次“闽剧艺术节”,来自闽东,闽北,闽中等地区的17个市县的闽剧团,汇集长乐,演出时间长达一个多月,这也是闽剧的一个空前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