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

1973 年,美国的博耶和科恩首次成功地进行了 DNA 重组试验;1976 年, 第一家基因工程公司应运而生; 1981 年首批基因工程产品开始投放市场。

我国的基因工程研究开始于 70 年代后期,起步不算太晚,但由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专业人才、器材和试剂,影响了发展速度。但我们的科技人员是勤奋的、充满智慧的,他们有在艰苦条件下创造成绩的光荣传统。

1982 年 5 月,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迎来了我国第一项激动人心的基因工程研究成果:人工合成 Leu—脑啡肽基因成功了!并且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和表达。尽管世界上第一项类似的成果是由苏联人在 1979 年

12 月取得的,但我国的实验是科技工作者们独立完成的,其重大意义并不会因此而减弱。

同年 6 月,生物化学研究所又宣布,将 adr 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组,转移到大肠杆菌中无性繁殖成功(英国在 1980 年成功),为我国今天能独立自主地利用微生物大量生产乙型肝炎病毒疫苗以及其他产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继而宣布,他们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信息RNA 开始,克隆了互补的 CDNA,包括了抗原的全部编码顺序。这项成果在国际上也是首次取得的。

以上这些成果为我国进一步开展基因的人工合成和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革新生物制品的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标志着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基因工程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此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基因工程的研究中不断取得新成就:

1982 年 9 月,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用基因工程技术,在我国首次成功地组建了大肠杆菌合成人的α—干扰素,这种干扰素与人和动物的细胞受病毒侵染后产生的干扰素一样,具有抗病毒活性。这一成果为我国进一步大量生产干扰素,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第二年,复旦大学遗传所再传捷报, 他们获得了能使α—干扰素克隆的酵母系统,使得表达水平进一步提高。

1983 年 3 月,我国乙型肝炎的另一亚型——adw 型又宣告无性繁殖成功, 取得这项成果的是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及其合作伙伴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1984 年,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向正式投产迈进了一步,上海宣布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在酵母中表达成功。

在国民保健和畜牧业上,抗生素是十分重要的医疗药物。我国抗生素已形成巨大的行业,每年总产量约一万吨,名列世界前茅。国外抗生素研制动向是继续筛选抗肿瘤等新型抗生素和发展β—内酰胺抗生素。青霉素型的β

—内酰胺和头孢霉素型的β—内酰胺是 60、70 年代后的主要发展目标,以有效率高、毒性小而倍受青睐。用于β—内酰胺合成的青霉素酰化酶、头孢霉素酰化酶的基因工程由上海药物所成功完成,他们的工作比国外同行要出色得多。

同年,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又实现了胰岛素基因在酵母中的高效表达。仔猪黄痢疫苗最早是由荷兰的全国卫生研究所用基因工程技术造成后投

放市场的,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基因工程方法制成的商品。上海植物生化研究所是较早在国内获得这一疫苗抗原 K88 基因表达的,他们研制的疫苗在防治小猪急性黄痢病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去年可谓是国际生物工程界硕果累累的一年,其中也包括我国一项成果: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山东大学联合研制的世界上首例抗大麦黄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它对提高小麦产量将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在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不少可喜的成就, 但是多数项目目前还只是处在实验室阶段,与国外的工业化程度相比,还差得相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