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工程的腾飞

在 1970~1980 年这 10 年间,分析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如超速离心、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微量分析已精细到不仅能测定只有 10 毫微克蛋白质的初级结构,还能测定糖蛋白质中其他一些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等;另外,当时人们已成功分离出了“分子手术刀”——核酸限制性内切酶。它可以在特异部位切割 DNA 分子;人们还制造出把切口封起来的供遗传学研究用的凝胶剂连接酶,在体外实现 DNA 重组的杂合质粒运载体也构建成功了。

这些技术发明武装了生物实验的测试手段,丰富了生物学知识,把微生物学家、酶学家和遗传学家们推到了这场生物学革命的舞台上来。借助这些技术,人们不仅可能阐明某些酶的结构和功能,把固定化技术应用到各个产业部门中,还可以发现修饰 DNA 以及使 DNA 分子在生命机体之间搬来搬去的技术。

德尔布吕克等当初对噬菌体的研究,以及人们对大肠杆菌的研究、对质粒的了解、遗传密码分子遗传学、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等关键性突破,正是把这些基因工程知识和有关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功勋元老”。也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结合,才迎来了使生物学研究成果崛起在产业舞台上的新时期。那么,生物学与工农业生产,与医学等国民经济产业部门结合后,是怎

样大展宏图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近些年来发达国家生物工程的研究和开发情况,因为目前这些国家的生物工程进展还是具有代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