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发明使他成为富翁

电灯的发明引起了轰动,但是轰动效应很快地消失了,因为,真要把电灯安在一家一户还有许多困难。首先要建立发电站,原来的发电机只供给电话、电报或少数的工厂用电,如果让家家都使用电灯,则需要好多电力。这些事做起来,比夜以继日在实验室里的工作更加艰难。许多发明家由于战胜不了从发明到实际应用遇到的重重困难,只好把发明报请一个专利了结。

而爱迪生却不是这样的人。通过多年的奋斗,爱迪生积累了一些财富, 但是他的财富不是依靠出售专利得到的,而是通过自己把发明的专利变为产品,通过制造和销售获得的。

当爱迪生的电灯大放光明的时候,许多公司立刻敏锐地觉察到它的意义,于是专利权的斗争变得十分激烈,爱迪生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向美国电灯公司、联合电灯公司以及其它的一些公司提出诉讼。

从 1880 年到 1900 年,诉论事务共花费了 200 万美元,这些钱都是靠个人掏腰包,这对于爱迪生来说是一笔极其昂贵的开销,还耽误了许多宝贵的时间,他要接受律师的询问,还要准备诉论的材料,又要出庭作证,这些也给他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爱迪生的经历说明了,发明、研制和生产的关系。一个好的发明若没有进一步转化为产品,那么这项发明不是束之高阁就是被别人掠夺而占有,因而,不善经营的发明家,虽然辛辛苦苦搞出了发明,却常常是贫困潦倒。爱迪生深知这些道理,因此他在一个重大发明成功以后, 就努力地去推广它。

爱迪生计划首先在纽约建立一个发电厂。这需要许多钱,爱迪生请求一批银行家贷款,但是他们不肯,认为这种投资风险太大,爱迪生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劝说他们,但是没有得到一个铜板。煤气公司担心电灯会抢去煤气灯的生意,就拼命地宣传电灯的缺点。人们看到明亮的电灯害怕会引起火灾, 也怕触电身亡。街上要拉电线,街道下面要铺电线,连纽约市长也出来反对。

爱迪生首先要解决大众对于电灯的惧怕,他设计了一个轰动全国的游行。在纽约最繁华的街道第五街上,用军乐队、马队和五彩旗帜组成了一个大方阵。方阵的中间是一辆载着发电机的马车,发电机是由蒸气机带动的。从发电机上引出许多细电线,连接着方阵中百人头盔上的电灯,方阵浩浩荡荡地在第五街上行进,盔顶的电灯一会儿明,一会儿灭,看热闹的人惊奇得倒抽一口冷气,这电灯怎么能顶在头上呢?

这次游行消除了公众对于电灯的恐惧感,精彩的表演使观众看得眉开眼笑。

经过不断的努力,纽约市长终于同意在地下铺设电缆线,还同意拨款 100

万美元成立一个纽约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该公司共有 3000 个股,每股 100

元,其中 2500 股和 3000 元现金归爱迪生持有,这个公司要向纽约供应灯光、动力和热力。

为此,爱迪生必须开设许多工厂、一个工厂造发电机,另一个工厂造电线,还有的工厂造各种架设电线的器具、开关等等。爱迪生竭尽全力地掌握住他的各个工厂的活动,当时,有人形容他像一个把十几个彩球不断抛向空中的杂技演员一样,忙的不可开交。幸亏他有许多专家作为助手。每需要一种新的器具,爱迪生就要发明一种,申请一种专利。专利局一次批准了爱迪生的 31 项专利,专利局长说,这是在同一时期发给同一个人专利的最大数

目,也就是创历史最高纪录。

爱迪生还发明了保险丝,保险丝本来是为防止用户过多的用电装置,现在已经成为用电安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直到 1882 年的夏季过后,才定下来供电的日子,那天是 9 月 4 日星期一。

爱迪生和爱迪生电灯公司的董事们在华尔街 23 号摩根办公楼集合,摩根是爱

迪生电力工程的主要支持人,单是他的办公楼里,就将有 400 只电灯照明。在这种场合下,爱迪生换下了平时皱皱巴巴的工作服,穿了一身崭新的

衣服,白衬衫、白领带、白色的高顶圆边帽,在试车即将开始时,他掏出了刚刚对准的表,等待这有意义的时刻。这时一位董事打趣地说:“如果能按时发电,我出 100 块。”

“这 100 元,我是赢定了!”爱迪生笑着回答。

因为他已经亲自检查了发电机、电缆线和每一家中的电灯,当时的电灯是一盏接一盏串联在一起的,只要有一户发生故障,全部电灯都会熄灭。这就要求线路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出毛病,一旦出了毛病,爱迪生就会身败名裂,遭人耻笑,何况,煤气公司的董事们正在等着看笑话呢!

功夫不误苦心人,在这天下午 3 点,总开关一合,1 万多盏电灯一齐亮了起来。光华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