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1869—1936)

原名炳麟,又名绛,字枚叔。浙江省余杭人。为近代著名的革命思想家和学者。章太炎从小接受传统的封建教育,中日甲午战争造成了民族的深重危机,他毅然走出书斋,参加强学会,编撰《时务报》,赞成维新变法。“百日维新”夭折后,他东渡日本。1900 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腐败无能,使章太炎从维新梦中惊醒过来,他激烈反对改良派的“一面排满、一面勤王”的主张。开始树起反清旗帜,并剪发立志革命。1903 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触怒清廷,被捕入狱。在狱中宣告“不认野蛮政府”,撰文力言革命之必要,并加入光复会,对革命充满信心。 1906 年出狱后为孙中山迎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 1908 年日本政府下令封禁《民报》,章太炎亲至警庭,慷

慨陈词,不怕坐牢,高呼“革命无罪”。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但最后以妥协告终,章太炎对此不满,加之早与同盟会产生裂痕,故散布“革命军兴, 革命党消”的言论,拥护袁世凯。1913 年宋教仁被刺后参加讨袁,为袁禁锢。袁死后被释放,后一度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9 年他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在苏州设立章氏国学讲习会,躲进“用自己所手造的和别人所帮造的墙,和时代隔绝了”。思想渐趋消极,钻研文学音训经史,有深邃修养。但当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祖国时,又出来谴责国民党右派“怯于御敌而勇于内争”,保持了爱国主义晚节。 1936 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