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

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按一定系统,有规律地运动,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地球除了自身内部的物质运动外,它的绕轴自转运动和绕日公转运动非常重要,与人类的关系也最为密切。

  1. 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在不停地旋转着,这是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一周 360°,所需的时间是 23 时 56 分 4 秒。这叫做一个恒星日,即天空某一恒星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天体每天经过观测者的子午圈平面两次,离天顶较近的一次叫上中天)的时间间隔。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一天 24 小时,是太阳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做一个太阳日。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一个太阳日,地球要自转 360°59’, 比恒星日多出 59’,所以时间上比恒星日多 3 分 56 秒。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每小时 15°,每 4 分钟 1°。由于地球表面是固体,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速度都一样。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则因各地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这是因为纬线圈的周长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处纬线圈最长,自转速度最快,每小时旋转 1670 千米;到了南北纬 60°,纬线圈周长缩短,地球自转线速度约减小为赤道处的一半。到了南北极点,则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

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是多方面的,最显著的地理意义是 o: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

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 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就是上述的太阳日。这就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 15

°,地方时相差一小时。

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着哪个方向运动,都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这些现象都是自转的结果,也是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

由于地球的自转,大气中的气流、大洋中的洋流都产生偏向,这对地表热量与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热量与水量的平衡,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地球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略扁的旋转椭球体的形状。这个椭球体的半长轴,即地球赤道半径为 6378.1 千米;半短轴,即地球的极半径为 6356.8

千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 21 千米。

近年来,根据人造地球卫星观测的结果表明,赤道类似椭圆,而不是正圆,所以地球的形状,也可认为是一个“三轴椭球体”。但是,这些差值同地球平均半径相比都很小,所以从太空中看地球,仍是一个圆球体。

  1. 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公转。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两焦点之一。每年 1 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做近日点;7 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做远日点。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的方向相同,也是自西向东的。

地球绕日运动的轨道长度是 94000 万千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

年;天文上通常所说的年是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这是一个回归年。地球绕日一年转 360°,大致每日向东推进 1°。这是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平均每秒钟约为 30 千米。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地球一边公转,一边自转。有公转,就有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有自转,就有赤道平面。在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之间有一个交角,叫做黄赤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 23°26’。地轴同轨道平面斜交的角度为 90°-23°26’

=66°34’,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因此,在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太阳有时直射在北半球,有时直射在南半球,有时直射在赤道上。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是北纬 23°26’,最南是南纬 23°26’。当太阳直射在北纬 23°26’时,就是北半球的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到了 9 月 23 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是北半球的秋分日。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纬 23°26’。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冬至

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北返,当 3 月 21 日前后太阳再次直射在赤道的这一天, 是北半球的春分日。6 月 22 日前后又直射到北纬 23°26’。这样,地球以一年为周期绕太阳运转,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引起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从而在地球上产生了四季的更替。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是 90°; 在晨昏线上,高度是 0°。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是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着。太阳高度就纬度分布而言,春秋二分,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6 月 22 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12 月 22 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就季节变化而言,在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每年 6 月

22 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每年 12 月 22 日前后达最小值。在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情况正好泪反。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各地,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

昼夜长短的变化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了在赤道上和春秋分日外,各地的昼弧长、夜弧短,则白天长, 黑夜短;反之,则黑夜长,白昼短。

自 3 月 21 日(北半球春分日)至 9 月 23 日(北半球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那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弧大于夜弧,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太阳整日不落,叫做极昼现象;南半球则反之。其中 6 月 22 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北纬 66°34’)以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则反之。

自 9 月 23 日至次年 3 月 21 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到处是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四周,有极夜现象。南半球则反之。其中 12 月 22 日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到处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则反之。

在每年 3 月 21 日和 9 月 23 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

为 12 时。

四季更替地球上的季节变比,从天文现象来看,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这种变化决定于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周年变化。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就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我国传统上以立春(2 月 4 日或 5 日)、立夏(5 月 5 日或 6 日)、立秋(8 月 7 日或 8 日)、

立冬(11 月 7 日或 8 日)为起点来划分四季。但是,各地实际气候的递变与此并不一定符合。我国大部分地方立春时,在气候上正处于隆冬;立秋时, 在气候上还处于炎夏。为了使季节与气候相结合,气候统计工作一般把 3、4、5 三个月划为春季;6、7、8 三个月划为夏季;9、10、11 三个月划为秋季;

12、1、2 三个月划为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