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配置畜种

如前所述,在一定自然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草原类型是具有明显地区性特征的,为了充分发挥各类生态系统的最大生产潜力,就需要按照生态系统的区域性规律分区划片,作出区划,因地制宜地安排畜种。中国北方草原“东牛中羊西骆驼,西南高原牦牛藏羊”的分布规律,就是劳动人民

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经过长期的努力创造出来的最佳草原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也只有与特有的牲畜类群相结合,才能表现出一定的生产能力。例如, 湿润草原与牛、马的结合,干旱草原与绵羊的结合,荒漠草原与骆驼、山羊的结合,高寒草原与牦牛、藏羊的结合,南方热带疏林草原与黄牛的结合等等。长期特定的生态条件,也使牲畜形成了一套适应该生态系统的生活习性和本领,例如牛马喜食柔嫩多汁的高禾草,绵羊则喜食比较柔软、干物质较多、植株较矮的禾草和蒿属植物,骆驼、山羊和三北羊专爱采食粗硬、具刺和有特殊味道的、灰分含量较高的灌木和半灌木,牦牛和藏羊则喜食稠密的矮草,等等。一旦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或发生大的改变,牲畜也常常会随之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如草原退化,牲畜就退化;把产乳量高的三河牛放在青藏高原上就很难适应;同样,牦牛在内蒙古草原上也难以生活。只有合理的经营管理和因地制宜的配置畜种,如在森林草原地区发展乳肉兼用牛,荒漠区山地草原发展细毛羊、高寒草原地区发展藏羊及其改良品种等等,才能最充分地发挥草原和牲畜的生产潜力,也才能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最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