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辽阔的干草原
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以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所组成的草原植被,称为干草原。干草原没有自然成林现象,即使在阴坡,也只能生长一些灌木。另外,干草原地区每年春季酷旱,常刮旱风,旱风过处,草木焦枯。这是干草原与草甸草原在生境方面的最大区别。
干草原是草甸草原与荒漠草原之间的过渡类型,面积最大,约 15 亿亩, 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 28.3%。这些地区气候干旱,热量充足,≥ 10℃的年积温在 2000~3000℃之间,年降水量 250~400 毫米,并且多集中在夏季;春旱比较严重,影响牧草的发育;湿润系数在 0.3~0.6 之间(湿润系数 0.3 为半干旱气候与干旱气候的分界)。土壤以暗栗钙土、栗钙土和淡栗钙土为主,腐殖质层深达 35 厘米,自然肥力较高。
中国的干草原在内蒙古丘陵起伏的高原上有广泛地发育,并向西南延伸
到黄土高原。向西北进入广阔的荒漠境内,受干燥气候的影响,只出现在一定高度的山地上。在中国东北广泛分布于黑土平原上。在西藏高原的东北部则成带状分布。根据不同草原的植物组成情况,干草原可以划分为丛生禾草、根茎性禾草和杂类草干草原 3 个亚类。
丛生禾草干草原是以多年生的旱生、丛生禾草为优势种植物,混生着其它旱生或中旱生草类,或一部分中旱生的灌丛。主要优势种植物有大针茅、克氏针茅、贝加尔针茅;鄂尔多斯草原为短花针茅;黄土高原草原地区为本氏针茅等。伴生种有糙隐子草、硬质早熟禾和■草等。中旱生禾草有羊草、冰草等,旱生小半灌木为冷篙。杂类草相对减少,主要有紫苑、柴胡、萎陵菜等。豆科植物有兴安胡枝子、草木栖状黄芪、多叶棘豆,在土质疏松的地区混生一些灌木锦鸡儿等。
丛生禾草干草原每平方米有植物 10~20 种,草层高 60~80 厘米,结构层次分明,覆盖度 50~60%。生产力较高,亩产鲜草 125~250 公斤,为中国优良的天然牧场,适于牧养各种牲畜,最宜细毛羊和马的放牧。
干草原水分条件较差,在没有灌溉的条件下,多数人工栽培牧草不能良好生长,改良草原要比前两种类型困难,尤其是大面积开垦,很容易引起草原的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