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草原资源的利用、改良和保护

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的基地,也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有史以来,它对于我国优良畜种的形成和在为人类提供动物性蛋白质、脂肪、奶品、皮毛等畜产品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过去长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重利用轻建设,使丰富的草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新中国成立以来,牧区大小牲畜由 2916 万头已发

展到 9 200 万头,增加了 3 倍多,但是草原基本建设差,并有所破坏。一部分缺水草场没有开发利用,已开发利用的草场则超载过牧,靠天养畜,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状况依然存在,严重地影响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据调查,青海省 50 年代出售牦牛胴体重一般为 400 公斤左右,

现降为 100 多公斤;藏羊胴体重由原来 40 公斤降到了 20 公斤左右。中国目前每百亩草场生产的畜产品只相当于澳大利亚的 1/10,美国的 1/27。

现在,中国草原的畜产品值虽然还很低,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全国规划的基础上对草原资源加强保护,重点建设,合理利用,开展大面积改良和一定面积的集约经营,就会逐步摆脱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使草原成为现代化的畜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