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习经史,以诗文“名满京师”

公元 1794 年 4 月 23 日,湘西某地一位年轻妇女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儿子。看着孩子娇嫩的面庞,回想起前一天晚上的那场梦,她不禁哑然失笑:对孩子的出生,自己早该有所准备的,梦中那位老人手持巨笔和金色花朵向自己走来,不正预示着这个小生命的降临吗?

孩子降生的这个家庭在当地是颇有些名望的,曾祖父魏大公是国子监生,年轻时曾因代全郡交纳了 1 年的饷银而闻名远近。当时的邑令卢大经为此赐赠的匾额至今还悬挂在门口,上面“邵邑醇良”4 个字还在向人们叙述着那段不同凡响的往事。祖父魏志顺虽然终身隐居,未曾做官,但先辈乐善好施的品德并没有在他身上消失。大约在魏源 10 岁左右,祖父也曾有过如同曾祖父那样的善举。那一年,邵阳一带遭遇饥馑,老百姓嗷嗷待哺,但县令催促赋银的急迫较往年有增无减。眼看着民情汹汹,一触即发,魏志顺又一次慷慨解囊,倾全家资财代全县乡亲交纳饷银,平息了一场事端。但是,祖父时的家境与曾祖父时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这次壮举虽赢得了乡里称誉, 却致成家道中衰。从此后,这个家庭就只能在贫寒中挣扎了。到了父亲魏邦鲁的手里,家境已难有改观。那时,父亲在江苏作着一个小官,收入微薄。家中祖母虽然尚在人世,但年老瘫痪,起居饮食都要人侍奉。实际上,全家老小只有靠母亲昼夜纺织勉强一、少习经史,以诗文“名满京师” - 图1口。我们的主人公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中渡过的。

7 岁的时候,也就是在祖父代输全县饷银的前几年,魏源的家庭还算得上富裕,家中也有自己专门的家塾,作为塾师的伯父魏辅邦更是当地有名的严师鸿儒。那一年,魏源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伯父的教学的确很严厉,史载他“课子侄及孙辈甚严,必延访名师,不惜重聘,礼貌特隆。每日除塾师功课外,口讲指画,彻夜不休。”但是,严格的教育虽有些不近情理,却也使魏源从小就养成了刻苦学习的习惯。他常常独居一室,彻夜吟诵,通宵达旦。母亲见他过分勤苦,每当入夜,便强令他熄灯上床。魏源则待其母熟睡后,偷偷地掩被挑灯,攻读不已。久而久之,终于被母亲发现了。她先是晓之以理,继则以泪相劝,这才使魏源稍有注意。

由于魏源一向学习刻苦,9 岁时到邵阳县城参加童生考试,便一鸣惊人。当时考试的形式是唱名应对,即先由主持考试的县令题出上联,再由考生对出下联,要求越快越好。轮到魏源时,县令指着一个茶杯中的《太极图》题道:“杯中含太极”,魏源应声答对:“腹内孕乾坤。”这一应对既合辙押韵,又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令县令和在场的人大为惊异。

应童子试后不久,家庭破落,魏源和母亲过着“夜则燃豆秸,母绩子读, 欣欣忘贫”的清苦生活。到 14 岁时,魏源征得父母的同意,有机会第一次离家外出,到了父亲的江苏任所。这次出行,使他了解到了书本上读不到的很多知识。尤其令他震撼的是东南海防吃紧,盐政腐败,军饷短缺,情况十分危急。与此同时,他还耳闻到北方白莲教起义的浩大声势和给清朝统治造成的严重打击。这一切,使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嘉庆十三年(1808 年),魏源参加邵阳县试,一举考中秀才,从此开始究心于陆象山、王阳明等人的宋明理学,并对历史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两年以后,在邵阳县的秀才岁考中,魏源获得优异成绩,并取得“禀生”资格。之后,他在家乡设馆授徒,“名闻益广,学徒接踵”,时仅 18 岁。在此期间,他边授学徒,边潜心孔孟,先后著成《孔子年表》、《孟子年表》、

《孟子年表考》及大量诗文。从这些诗文中可以看出,魏源此时的心情十分烦闷。在《秋兴三章》中,他这样写道:“出仰昊空,昊空寥落;入对孤灯, 古人如昨。萧萧草虫,烈烈其音;岁暮何为,只搅我心。”一派凄凉寂寞的失落情怀。

1813 年是魏源的又一个人生转折点。那年,他在本省学政的选优考试中被录为“拔贡”,获得了朝考资格。翌年,魏源随父亲及友人北上进京。

从长沙到北京,一路上,魏源亲眼目睹了北方地区灾患频仍、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他看到,由于河水泛滥,“当年歌舞馆,下隔黄泉百;当年龙战垒,上有河声湱(huò 波涛冲击声)”。老百姓眼看着“春风吹麦新”, 却依然“冽冷井不食,寥寥突无烟”。于是“明知麦花毒”,也只好饥不择食,结果尸骨遍野,聚土成坟。对此,他以怜悯的心情希望老百姓来年“勿食荞麦花,复作坑中人”,但他不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这次北行, 游览名胜、凭吊古人也占去了他的很多时间。站在太行山下,他举目眺望巍巍山峦,心潮犹五岳起伏,难以自抑。他似乎看到了信陵君会师函谷的壮阔场面,听到了岳飞攻克朱仙镇的热烈欢呼。但他又为信陵君会师函谷之时忽然被召而惋惜,更为岳飞大捷朱仙镇、攻败垂成而抱憾。为此,他悲愤地高呼:“何不借风雷,以壮天地颜?”

到京以后,魏源被当年主持邵阳秀才岁考的学政李宗翰“延馆私邸”, 成了他的家庭教师。此时,他一边任教,一边在课余闲暇追随京师大儒胡承珙治汉学,究《诗》义,并就《公羊》大义就教于当时名儒刘逢禄,受其今文经学的影响很深。在从胡、刘二人学习经学的同时,魏源广泛结交,林则徐、龚自珍等人便是在此期间结识的。他们常常聚会一处,谈占论今,抨击时政,研讨学问,互相间引为知己。其时,在京城中喧嚣一时的宣南诗社对魏源也很有影响。1814 年冬,翰林院编修董国华约集同仁组织消寒诗社,大约每 10 天集会一次,每次集会必有诗作。参加这个诗社的大都是京城中名流人物。诗会始则作诗狂饮,后来纵论古今,议题渐趋广泛,成了这些名官僚、名学者间交流思想、抒情发愤的场所。诗社名声日隆之后,圈内圈外又有人根据参加者多住在宣武门以南的特点称其为宣南诗社、城南吟社等。魏源为晚辈,他的老师胡承珙及好友林则徐等都是诗社的经常参加者。魏源虽然没有正式地列名诗社,但也常随胡承珙参与其中。这段友情对他日后活跃于上下名士之间很有助益。

在北京期间,魏源刻苦攻读,勤奋于书案,有人记载他“入都后,治学甚殷,陋室敝袍,借书还书之车,时喧于室。”诗集《北道集》就是这时写成的。而正是这本诗集,也为他赢得了能文善诗的美名,一时间竟“名满京师”。有人读过诗集后,题诗记曰:“君今甫二十,出语如有神”;“把君

《北道集》,怀抱生古春。”有一侍郎见此诗作后,念其“敦雅”,“四出揄扬,数日名满京师,中朝公卿争纳交焉”。而在大量写作的实践中,魏源对作诗也有了一些体会。他在给一位好友的诗稿题跋时,集中阐发了他的认识。他认为作诗贵在“厚”、“真”、“重”三点。厚指深厚的生活积蓄, 即所谓“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也就是积累众多素材,从中剪裁,以筛取典型资料。“真”指诗作要有真情实感,“凡诗之作,必其情迫于不得已, 景触于无心,而诗乃随之。”也就是有情则书,有感则发,不要无病呻吟。“重”指诗作要有内容、有蕴意,显得厚重,最好能使人有所感、有所悟。只要能做到这三点,其他所谓“人之知与不知,后世之传与不传”,都不必

介意。

总之,魏源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广泛涉猎了文学、历史等各个方面,特别对历史上先秦诸子的研究更为用功。这些都为他以后认识、研究现实的政治、经济等社会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