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壮志未酬

讨袁军事失败后,孙中山、黄兴等只得东渡日本。他依然坚持民主共和思想,为反对袁世凯帝制复辟作了不懈的努力。1914 年春,黄兴在日本东京创办“浩然庐”,研习军事,亲题匾额:“大盗窃国,吾辈之责。”又设立政法学校,培养政治建设人材。当时,孙中山总结失败教训,认为讨袁军事发动过迟,坐失时机;并且认为党内精神涣散,行动不一。因此,他发起另组中华革命党,原来国民党的党员,要求参加中华革命党的,都必须宣誓服从他的统率,并且在誓约上盖手印。黄兴一面还认为当时并不适宜立即发动武装起义,应该从培养人材特别是军事人材着手,慢慢地搞;另一面又不赞成另组中华革命党的做法,认为这样就不能团结更多的力量。他拒绝参加中华革命党,并且在 1914 年夏离开日本,远走美国。

黄兴到美国后,在华侨中做了一些反对袁世凯的政治宣传工作。1915 年,袁世凯称帝,他在海外进一步联络同志,宣传反袁,并且为云南护国军劝募军费。当时,国内很多人都催他早日回国。他就在 1916 年 5 月由美国回到日本。到日本后不久,袁世凯死了,他就回到上海。

袁世凯死后,1916 年 7 月 8 日,黄兴由日本回到上海。他和孙中山合作,

共商建国大计。不久,因操劳过度,胃溃疡病复发,致使胃血管破裂,于 10

月 31 日去世,时年 42 岁。1917 年春,安葬于湖南长沙岳麓山。

黄兴去世时,各界人士纷纷吊唁哀悼。孙中山先生领衔组成治丧委员会, 并破例单独签名发布讣告,还亲撰一副挽联,以寄哀思:

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纵九等论交,到古人此才不易; 试问夷惠谁贤,彭殇谁寿,只十载同盟,有今日后死何堪!

孙中山的挽联,是孙、黄二人战斗友谊的真实写照,也是对黄兴为中国的独立、自由和统一而奋斗的一生的中肯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