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搏战汉阳

广州 3 月 29 日之役之后,只过了几个月,10 月 10 日的武昌起义就由于革命党人潜入清政府新练的陆军中,进行了长期艰苦细致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几乎控制了在武昌的全部新军,所以起义发动后,很快地就占领了武汉三镇,取得了起义的成功。

武昌起义后,清政府极为惊恐,不得不起用掌握着北洋陆军实力的袁世凯,集中了它的精锐部队猛攻汉口,局势十分危急。

  1.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后,黄兴接到宋教仁促他北上的电报,心情十分激动,立即启程去上海。10 月 25 日就从上海动身赴武昌前线,他换装混在开往武昌战地的红十字救伤队中,躲过了沿江各口清军的严密稽查,于 10

月 28 日安抵武昌。都督黎元洪知道黄兴当时在人民中有很高的威信,就立即派人拿了一面大旗,上写“黄兴到”3 个大字,骑了一匹马,在武昌全城和汉口没有被清军政府攻陷的地方跑了一圈,武汉人心大定。

黄兴到武昌后,听说汉口战事紧急,就立即赴汉口指挥。各军听到黄兴亲来前线,士气大振。这时,汉口的革命军和清军已相持 10 余日。黄兴重新部署后,连日反攻,夺回了几处阵地,但却不能固守。敌人见汉口久攻不下, 就纵火焚烧市街房屋,以致全市大火,军队无法立足。于是,黄兴不得不将军队撤到武昌。黄兴回到武昌后,召开军事会议,分析了战事失利的原因, 决定先撤出汉口,固守汉阳,待湖南援军开到,再反攻汉口。

  1. 月 3 日,湖北军政府召开各军代表大会,在武昌阅马厂举行“登台拜将”的隆重仪式,任黄兴为湖北军政府战时总司令。黄兴发表了就职演说, 士气大振。

这几天,除了零星炮战外,前线是平静的。经过汉口之战,双方军队部需要时间休整。占领汉口后,清政府下令军队停止前进,希望同革命党人进行谈判。黄兴利用这个空隙整编部队,并制订保卫汉阳的战略。

黄兴在汉阳统率的部队包括:三个协和一个团的步兵,一个炮兵营,一队工兵,以及湖南援军两个协。据清军估计,汉阳的总兵力为 13000 至 14000 人。

黄兴就任战时总司令后,立即出发汉阳,布置防务。当时,革命军与清军双方兵力相差甚远,而且各队新兵大多,未受过训练,作战仅凭勇敢,指挥十分困难。黄兴到汉阳后,把司令部设在昭忠祠,利用汉阳兵工厂的铁板、木材,率领军队日夜构筑防御工事,坚守汉阳。当时革命军召募数千群众挖掘战壕,防御工事甚为出色,清军指挥官在其军事报告中,也对此表示惊奇。当时黄兴的儿子正在上海组织革命军队,曾接到黄兴的来信,拆开一看,信上只有 8 个字:“一欧爱儿,努力杀敌。”

11 月中旬,革命军准备反攻。黄兴召集参谋会议,决定为夺回汉口作好准备。16 日下午,队伍待命出击。当晚,他们渡过汉水,胜利建立了滩头阵地。但是,他们遇到了猛烈抵抗,经过近 24 小时的连续战斗,革命军已无法继续坚持。17 日下午,他们开始向汉阳撤退。

此战,革命军损失很大:75 名军官和 792 名士兵阵亡或负伤。黄兴在撤退中也几乎丧生。一个敌兵在黄兴背后很近的射程内正准备向他射击。这时有人高呼报警,黄兴回转身来,一刀把敌人刺死。

这次战斗后,黄兴采取了防守战略。清军企图将革命党人逐出汉阳。11

月 20 日,清军的反攻准备就绪,进攻的主力是冯国璋指挥的北军第四师,兵

力近 1 万人。把向邻近地区陆续增援的部队计算在内,清政府在武汉地区动

员的精锐部队共达 3 万人左右。在国内其它任何地方,清政府都没有集中过这样强大的兵力。

11 月 20 日和 21 日,双方开始了作最后一周的主力决战。刚一接火,革命军就不能与清政府的优势兵力匹敌。25 日,战局已岌岌可危,黄兴命令把汉阳兵工厂的枪枝弹药运往武昌,以免落入敌人之手。26 日,革命军的战略据点都已失守。黄兴接连数日挥兵御敌,顾不上休息,这时已十分疲劳,心情也十分痛苦。

  1. 月底,汉阳在清军优势兵力猛攻之下失陷,黄兴不得不退出汉阳,乘船回到武昌。行至中流,他看到汉阳为清军进占,极为悲痛,愤怒欲投水自尽,幸为左右营救。接着,黄兴离开武昌,回到上海。

汉阳之战,充满着革命党人舍身捐躯的英雄事迹。在 9 天的战斗中,革

命党人军官阵亡者 137 人,负伤者 85 人;革命士兵 2693 人阵亡,400 多人负伤。在此期间双方伤亡总数估计约达万人。

黄兴在这次战斗中,在敌我兵力极为悬殊的情况下坚守汉阳 1 个月,虽未能取得胜利,但却保住了武昌的湖北军政府,争取了时间,促进了全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