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集部

佛说譬喻经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於大众中。告胜光王曰。大王。我今为王略说譬喻。诸有生死味著过患。王今谛听。善思念之。

乃往过去无量劫时。有一人游於旷野。为恶象所逐。怖走无依。见一空井。傍有树根。即寻根下。潜身井中。有黑白二鼠互啮树根。於井四边有四毒蛇欲螫其人。下有毒龙。心畏龙蛇。恐树根断。树根蜂蜜。五滴堕口。树摇。蜂散下螫斯人。野火复来燃烧此树。

王曰。是人云何受无量苦。贪彼少味。尔时世尊告言大王。旷野者喻於无明长夜旷远。言彼人者喻於异生。象喻无常。井喻生死。险岸树根喻命。。黑白二鼠以喻昼夜。啮树根者,喻念念灭。其四毒蛇喻於四大。蜜喻五欲。蜂喻邪思。火喻老病。毒龙喻死。是故大王。当知生老病死甚可怖畏。常应思念。勿被五欲之所吞迫。

而时世尊重说颂曰:

「旷野无明路人走喻凡夫大象比无常井喻生死岸树根喻於命二鼠昼夜同啮根念念衰四蛇同四大蜜滴喻五欲蜂螫比邪思 火同与老病毒龙方死苦智者观斯事象可厌生津五欲心无著 方名解脱人镇处无明海常为死王驱宁知恋声色不乐离凡夫」

尔时胜光大王闻佛为说生死过患。得未曾有深生厌离。合掌恭敬。一心瞻仰。白佛言世尊。如来大慈。为说如是微妙法义。我今顶戴。佛言。善哉。善哉。大王当如说行。勿为放逸。时胜光王及诸大众悉皆欢喜。信受奉持。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後汉沙门安世高译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谐偶者,云何不等同

耶?愿天中天,普为说之!」

佛告阿难:「有人奉佛,从明师受戒,专信不犯,精进奉行,不失所受。形像鲜明,朝暮礼拜,恭敬燃灯。净施所安,不违道禁,斋戒不厌,心中欣欣,常为诸天,善神拥护;所向谐偶,百事增倍,为天龙、鬼神、众人所敬, 後必得道。是善男子、善女人,真佛弟子也。有人事佛,不值善师,不见经教;受戒而已,示有戒名,愦塞不信。违犯戒律,乍信乍不信,心意犹豫。亦无经像恭恪之心;既不烧香、燃灯、礼拜,恒怀狐疑。瞠恚骂詈,恶口嫉贤。又不六斋,杀生趣手。不敬佛经,持著弊箧,衣服不净之中;或著妻子床上不净之处;或持挂壁,无有座席恭敬之心,与世间凡书无异。若疾病者, 狐疑不信,使呼巫师,卜问解奏,祠祀邪神,天神离远,不得善护,妖魁日进,恶鬼屯门,令之衰耗,所向不谐。或从宿行恶道中来,现世罪人也,非佛弟子,死当入泥犁中被拷掠治。由其罪故,现自衰耗,後复受殃,死趣恶道,展转受痛,酷不可言,皆由积恶,其行不善。愚人盲盲,不思宿行因缘所之,精神报应,根本从来,谓言事佛致其衰耗。不止前世宿祚无功,怨憎天地,责圣咎天;世人迷惑,不达乃尔。不达之人,心怀不定,而不坚固, 进退失理,违负佛恩而无返覆,遂为三途所见缀缚,自作祸福。罪识之源, 种之得本,不可不慎!十恶怨家,十善厚友,安神得道,皆从善生。善为大铠,不畏刀兵;善为大船,可以渡水。有能守信,室内和安,福报自然,从善至善,非神授与也;今复不信者,从後复剧矣!」

佛言:「阿难!善恶追人,如影逐形,不可得离。罪福之事,亦皆如是, 勿作狐疑,自堕恶道!罪福分明,谛信不迷,所在常安;佛语至诚,终不欺人。」

佛复告阿难:「佛无二言,佛世难值,经法难闻,汝宿有福,今得侍佛。当念报恩,颁宣法教,示现人民,为作福田,信者得植,後生无忧。」

阿难受教,奉行普闻。

阿难复白佛言:「人不自手杀者,不自手杀为无罪耶?」

佛言:「阿难!教人杀生,重於自杀也。何以故?或是奴婢愚小下人, 不知罪福;或为县官所见促逼,不自出意,虽获其罪,事意不同,轻重有差。教人杀者,知而故犯,阴怀愚恶,趣手害生,无有慈心;欺罔三尊,负於自然神,伤生抗命,其罪莫大!怨对相报,世世受殃,无有断绝。现世不安, 数逢灾凶;死入地狱,出离人形,当堕畜中,为人屠截,三途八难,巨亿万劫,以肉供人,未有竟时,令身困苦, 草饮泉。今世现有是辈畜兽,皆由前世得为人时,暴逆无道,阴害伤生,不信致此。世世为怨,还相报偿,神同形异,罪深如是!」

阿难复白佛言:「世间人及弟子,恶意向师及道德之人,其罪云何?」佛语阿难:「夫为人者,当爱乐人善,不可嫉之。人有恶意,向道德之

人、善师者,是恶意向佛无异也。宁持万石弩自射身,不可恶意向之。」佛言:「阿难!自射身为痛不?」

阿难言:「甚痛!甚痛!世尊!」

佛言:「人持恶意向道德人、其善师者,痛剧弩射身也。为人弟子,不可轻慢其师,恶意向道德人;当视之如佛,不可轻嫉,见善代其欢喜。人有戒德者,感动诸天;天龙、鬼神,莫不敬尊。宁投身火中,利剑割肉,慎莫嫉妒人之善。其罪不小,慎之!慎之!」

阿难复白佛言:「为人师者,为可得呵遏弟子,不从道理,以有小过, 遂之成大,可无罪不?」

佛言:「不可!不可!师、弟子义,义感自然。当相讯厚,视彼如己; 黜之以理,教之以道,己所不行,勿施於人,弘崇礼律,不使怨讼。弟子亦尔。二义真诚,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勿相诽谤,含毒致怨,以小成大, 还自烧身。为人弟子,当孝顺於善师,慎莫举恶意向师。恶意向师,是恶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向父母无异。天所不覆,地所不载!观末世人诸恶人辈,不忠、不孝,无有仁义,不顺人道。魔世比丘四数之中,但念他恶, 不自止恶,嫉贤妒善,更相沮丧;不念行善,强梁嫉贤,既不能为,复毁败人,断绝道意,令不得行。贪欲务俗,多求利业,积财自丧,厚财贱道,死堕恶趣大泥犁中、恶鬼、畜生。未当有此,於世何求?念报佛恩,当持经戒, 相率以道;道不可不学,经不可不读,善不可不行。行善布德,济神离苦, 超出生死,见贤勿慢,见善勿谤,不以小过证入大罪。违法失理,其罪莫大, 罪福有证,可不慎耶!」

阿难复白佛言:「末世弟子,因缘相生,理家之事,身口之累,当云何? 天中天!」

佛言:「阿难!有受禁戒,诚信奉行,顺孝畏慎,敬归三尊,养亲尽忠, 内外谨善,心口相应,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

阿难言:「世间事,世间意,云何耶?天中天!」

佛言:「为佛弟子,可得商贩营生利业,平斗直尺,不可罔於人,施行以理 不违神明自然之理。葬送之事,移徙、姻娶,是为世间事也。世间

意者,为佛弟子,不得卜问:请禁、符咒、厌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择良日、良时。受佛五戒,福德人也,有所施作,当启三尊;佛之玄通,无细不知。戒德之人,道护为强,役使诸天、天龙、鬼神,无不敬伏!戒贵则尊, 无往不吉,岂有忌讳不善者耶!道之含覆,包弘天地,不达之人,自作 碍。善恶之事,由人心作,祸福由人,如影追形,向之应声。戒行之德,应之自然,诸天所护,愿不意违,感动十方,与天参德;功德巍巍,众圣嗟叹,难可称量!智士达命,没身不邪,善如佛教,可得度世之道。」

阿难闻佛说,更整袈裟,头脑著地:「唯然。世尊!我等有福,得值如来,普恩慈大,愍念一切,为作福田,令得脱苦。佛言至真而信者少,是世多恶,众生相诅,甚可痛哉!若有信者,若一、若两,奈何世恶,乃弊如此! 佛灭度後,经法虽存而无信者,渐衰灭矣!呜呼!痛哉!将何恃怙!惟愿世尊,为众黎故,未可取泥洹。阿难因而谏颂曰:

佛为三界护,恩广普慈大;愿为一切故,未可取泥洹。值法者亦少,盲盲不别真,痛矣不识者,罪深乃如是! 宿福值法者,若一若有两,经法稍稍替,当复何恃怙! 佛恩非不大,罪由众生故;法鼓震三千,如何不得闻? 世浊多恶人,还自堕颠倒,谀谄 訾圣,邪媚毁正真。不信世有佛,言佛非大道,是人是非人,自作众罪本。命尽往无择,刀剑解身形,食鬼好伐杀,镬汤涌其中。淫 抱铜柱,大火相烧燃;诽谤清高士,铁钳拔其舌。乱酒无礼节,迷惑失人道,死入地狱中,洋铜沃其口。遭逢众厄难,毒痛不可言;若生还为人,下贱贪穷中。不杀得长寿,无病常康强;不盗後大富,钱财恒自满。不淫香清净,身体鲜 芬,光影常奕奕,上则为大王。至诚不欺诈,为众所奉承,不醉後明了,德慧所尊敬! 五福超法出,天人同俦类,所生亿万倍,真谛甚分明。末世诸恶人,不信多狐疑,愚痴不别道,罪深更逮冥! 蔽圣毁正觉,死入大铁城,识神处其中,颈上戴铁轮。求死不得死,须臾已变形;矛戟相毒刺,躯体恒残截。奈何世如是,背正信鬼神,解奏好卜问,祭祀伤不仁, 死堕十八处,经历黑绳狱,八难为界首,得复人身难。若时得为人,蛮狄无义理,痴骏无孔窍,跛 哑不语, 朦胧不达事,恶恶相牵拘,展转众徒聚,禽兽六畜形, 为人所屠割,剥皮视其喉,归偿宿怨怼,以肉给还人。无道堕恶道,求脱甚为难;人身既难得,佛经难得闻。世尊为众佑,三界皆蒙恩,敷动甘露法,令人普奉行。哀哉已得慧,愍念群萌故,开通示道径,黠者即度苦。福人在向向,见谛学不生,自归大护田,植种不死地。恩大莫过佛,世佑转法轮,愿使一切人,得服甘露浆。慧船到彼岸,法磐引大千;彼我无有二,发愿无上真!

阿难颂如是已,诸会大众,一时信解,皆发无上正真之道,僧那大铠甘露之音,香薰三千。从是得度,开示道地,为作桥梁。国王臣民,天龙、鬼神,闻经欢喜!阿难所说,且悲、且恐。稽首佛足,及礼阿难,受教而去。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阿难七梦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阿难在舍卫国,有七种梦,来问於佛: 一者:陂池火炎滔天。

二者:梦日月没星宿亦没。

三者:梦出家比丘转在於不净坑堑之中;在家白衣登头而出。四者:梦群猪来 檀林怪之。

五者:梦头载须弥山,不以为重。六者:梦大象弃小象。

七者:梦师子王名华撒头上,有七毫毛,在地而死,一切禽兽见故怖畏, 後见身中虫出,然後食之。以此恶梦来问於佛。

佛时在舍卫国普会讲堂上,与波斯匿王,说法苦习灭道,为乐见阿难忧色 愁苦叵言。佛告阿难:「汝於梦者,皆为当来五浊恶世,不损汝也,何为忧色?

第一梦:陂池火炎滔天者。当来比丘,善心转少,恶逆炽盛,共相杀害, 不可称计。

第二梦者:日月没星宿亦没。佛泥洹後,一切声闻,随佛泥洹不在世, 众生眼灭。

第三梦:出家比丘转在於不净坑堑之中;在家白衣登头出者。当来比丘怀毒嫉妒,至相杀害,道士斩头,白衣视之,谏诃不从,死入地狱,白衣精进,死生天上。

第四梦者:群猪来 突 檀林怪之者。当来白衣,来入塔寺,诽谤众僧, 求其长短,破塔害僧。

第五梦者:头载须弥山,不以为重者。佛泥洹後,阿难当为千阿罗汉出经之师,一句不忘,受悟亦多,不以为重。

第六梦者:大象弃小象。将来邪见炽盛,坏我佛法,有德之人,皆隐不现。

第七梦:师子死者。佛泥洹後,一千四百七十岁,我诸弟子修德之心, 一切恶魔不得娆乱,七毫者七百岁後事。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犍陀国王经

後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

时有国王,号名犍陀,奉事婆罗门,婆罗门居在山中,多种果树,时有采樵人,毁败其果树,婆罗门时见之,便将诣王所言:「是人无状,残败我果树,王当治杀之。」

王敬事婆罗门,不敢违之,即为杀败树者。自後未久,有牛食人稻,其主逐捶牛,折其一角,血流被面,痛不可忍。牛径到王所白言:「我实无状, 食此人少稻,今为其见捶折我角。」稻主亦追到王所,王晓鸟兽语,告牛言:

「我当为汝治杀之。」牛即报言:「今虽杀此人亦不能令我不痛,但当约饬, 後莫取人如我耳。」王便感念言:「我事婆罗门,但坐果树,令我杀人,不如此牛也。」

便呼婆罗门问言:「今事此道,有何福乎?」婆罗门报言:「可得攘灾致福富贵长寿。」

王复问言:「可得免於生死不?」报言:「不得免於生死也。」

王独念言:「当用此道为事。」

便敕群臣严驾,往到佛所,五体投地,为佛作礼,白言:「我闻佛道至尊,巍巍教化,天下所度无数,愿受法言,以自改操。」

佛即授王五戒十善,为说一切天地人物无生不死者。

王以头面著地为礼,白佛言:「今奉尊法戒,当得何福?」

佛言:「布施持戒现世得福;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者,其德无量,後上天上,亦可得作遮迦越王,亦可得无为度世之道。」

佛即为王现相好威神光耀,王即欢喜意解,便得须陀洹道。阿难正衣服,头面著地,为佛作礼,

白佛言:「此王与牛,本何因缘?牛语意便解,舍婆罗门,而事佛道, 见佛闻法,即得道迹。」

佛言:「乃昔拘那含牟尼佛时,王与牛为兄弟,作优婆塞,俱持斋一日一夜,王守法精进不懈怠,寿终升天上,寿尽下为国王;牛时犯斋夜食,後受其罪,罪毕复作牛,百世有宿识,故来开悟王意,牛後七日,寿终上生天

上。」

佛言:「四辈弟子!受持斋戒,不可犯也。」

诸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鬼神,闻经欢喜,前为佛作礼而去。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说沙曷比丘功德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与千二百五十比丘、菩萨万人。

时须耶国有贫人,行赁剃小儿头,所剃者皆约:到麦熟当各雇麦一斛。适别未远,道逢故人,将其还求麦,欲以取酒饮之,遍求无以麦还者。於 是便起恚意言:「愿我寿终後,作大神龙,当陷此国。」後寿终,魂神 遂还作龙,其国中历年风雨不时,五谷毁败。

佛念此国人民饥馑,即遣沙曷比丘往化之。龙见比丘往,即兴恶意,欲败 国及杀沙曷比丘,沙曷便变化钵,覆盖一国,龙雨之谓国已没,比丘以 佛威神,令龙见人民安隐如故。龙复兴恚意下雪,比丘以钵受之,雪极 比丘以手扫之,著一处如山,比丘乃入龙室,龙即出比丘复出,龙入比 丘复入, 如是若干辈,龙极乃止,

长跪问言:「卿何等神,恼我如是?」比丘言:「吾是佛弟子。」

龙言:「我欲自归於卿。」

比丘答言:「吾有大师,佛三界最尊,卿当自归之。」龙言:「佛在何所?」

报言:「佛在舍卫国。」龙言:「乞逐道人去。」

比丘言:「欲去者善。」便内龙著笥中。人民见比丘取龙中如是, 皆欢喜问言:「道人是何等大神,降伏国患?」

告言:「吾是佛弟子。」

人民问言:「佛可得见不?」 答言:「欲得见佛且待吾还时。」

日向中道遇分卫,人民或与饭者、与酒者,比丘受而食饮之,致酒醉遇

树下卧,龙钵袈裟各在一处。佛时笑,五色光出,阿难正衣服, 叉手白佛言:「佛不妄笑,笑必有意。」

佛告阿难:「汝为见沙曷比丘不?」阿难言:「不见。」

佛言:「今在彼树下醉卧。」

时千二百五十比丘、菩萨万人,各相与言:「沙曷比丘已得阿罗汉,何以复醉卧?」

佛知诸人意有疑,因说四事: 一者阿罗汉不三昧不得知; 二者不得便现神足;

三者不得强劝人分卫; 四者身中尚有虫。

阿罗汉以是四事不及佛。

时万菩萨,皆回意欲向罗汉。

佛遣目犍连往到沙曷比丘所,敕之摄龙来,龙以头面为佛作礼,佛便为说 宿命本末,龙心即解,受五戒奉行十善,即得须陀洹道,为佛作礼而去。

佛时说沙曷比丘功德微妙。

阿难叉手启佛言:「沙曷比丘饮酒醉卧,而佛说其功德微妙乃尔。」佛告阿难:「阿罗汉不复饥渴,用三事故,现醉卧耳:

一者佛欲开化菩萨意; 二者不欲逆布施家意;

三者恐诸弟子未得道者,饮酒多失故。

以至戒捡之。沙曷比丘虽饮酒,是为不醉。」

诸菩萨、四辈弟子,闻佛说是,皆起整衣服,为佛作礼。沙曷比丘更前长。

跪白佛言:「须耶越国王人民欲见。」

佛默然受之。沙曷比丘即承佛教,如弹指顷,还到须耶越国。国王人民见比丘,皆欢喜有作礼者、有跪者、但叉手者。

沙曷比丘告言:「佛明日当来到。」

此王闻佛当来大欢喜,豫於四衢道,扫洒广施帐幔。

佛明日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豫行空中,皆有自然莲华,奉佛足下,王及臣民,皆以香华,出城迎佛,五体投地,稽首为礼。佛及比丘,到宫中即有自然师子座,布以 ,七宝华盖,五色交络,王施设供养,手自斟酌, 饭毕行盥水祝愿,佛为王及人民,说龙本末,王及人民心解,即受五戒行十善,或得须陀洹者、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者,不可称数。

佛说经竟,四辈弟子、天龙鬼神,欢喜奉行。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夏安居。尔时众多上座声闻,於世尊左右树下窟中安居。

时有众多年少比丘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佛为诸年少比丘,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住。诸年少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 从座起,作礼而去。诸年少比丘,往诣上座比丘所,礼诸上座足已,於一面坐,诸上座比丘,作是念,我等当摄受此诸年少比丘,或一人受一人、或一人受二三多人,作是念已,即便摄受,或一人受一人、或受二三多人、或有上座乃至受六十人。

尔时世尊十五日布萨时,於大众前敷座而坐。

尔时世尊观察诸比丘已,告比丘:「善哉善哉!我今喜诸比丘行诸正事, 是故比丘!当勤精进。」

於此舍卫国,满迦提月,诸处人间比丘,闻世尊於舍卫国安居,满迦提月 ,已作衣竟,持衣钵,於舍卫国人间游行,渐至舍卫国,举衣钵洗足已 , 诣世尊所,稽首礼足已,退坐一面。尔时世尊为人间比丘,种种说法 ,示教照喜已默然。尔时人间比丘闻佛说法,欢喜随喜,从座起,作礼 而去。往诣上座比丘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时诸上座,作是念,我 等当受此人间比丘,或一人受一人、或二三乃至多人,即便受之,或一 人受一人、或二三乃至有受六十人者。彼上座比丘受诸人间比丘教戒教 授,善知先後次第。

尔时世尊月十五日布萨时,於大众前敷座而坐。观察诸比丘,告诸比丘:

「善哉善哉!诸比丘,我欣汝等所行正事,乐法等所行正事,诸比丘!过去诸佛亦有比丘众,所行正事,如今此众;未来诸佛所有诸众,亦当如是,所行正事,如今此众。所以者何?今此众中,诸长老比丘,有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有比丘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有比丘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有比丘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生般涅盘,不复还生,此世有比丘,得无量神通境界,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有比丘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瞠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云何比丘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是比丘依止聚落,

乃至观灭出息,如观灭出息觉,名修安那般那念断觉相。」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比丘避女恶名欲自杀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时彼比丘与长者妇女嬉戏,起恶名声。时彼比丘,作是念:「我今不应共他妇女起恶名声,我今欲於此林中自杀。」时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念:「恶不善不类,此比丘不坏无过,而於林中,欲自杀身,我今当往方便开悟。」时彼天神,化作长者女身,语比丘言:「於诸巷路四衢道中,世间诸人,为我及汝,起恶名声言:『我与汝共相习近,作不正事。』已有恶名,今可还俗, 共相娱乐。」比丘答言:「以彼里巷四衢道中,为我与汝,起恶名声,共相习近,为不正事,我今且自杀身。」时彼天神还复天身,而说偈言:

虽闻多恶名 苦行者忍之 不应苦自害 亦不应起恼
闻声恐怖者 是则林中兽 是轻躁众生 不成出家法
仁者当堪耐 下中上恶声 执心坚住者 是则出家法
不由他人语 令汝成劫贼 亦不由他人 令汝得罗汉
如法自知已 诸天亦复知

尔时比丘,为彼天神所开悟已,专精思惟,断除烦恼,得阿罗汉。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说进学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只树之园须达精舍,大贤众千二百五十人。

佛告诸比丘:「有四雅行,智者常遵,丈夫所修,达士恒奉,不才愚夫所不好乐。何等为四?

孝事父母,悦色养足; 守仁行慈,终始不杀; 惠施济乏,未曾吝逆; 遭值圣世,捐荣履道。

是四道,是四雅行。智者所遵,丈夫所修,达士恒奉,不才愚夫所不好乐。」

佛时颂曰:「

智者称孝;愍命慈活; 放施普给;超俗崇寂。

如是正业,明士所习, 圣见已具,定至无为。」

佛告比丘,复有二法,若在闲宴,或处大众,心行莫懈:一者、静寂圣贤默定;二者、博学讲论邃义。又有二施:饮食美味以安身命;敷散经典开微悦听。食施安身,法施迁神。二事虽快法施为最,是以比丘念演妙法宣慧莫痴。既自洗濯并净尘著,如是道法永度无穷。乃名出家具足觉了。」

佛说经竟,比丘欢喜,作礼受教。

阿世王问五逆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婆伽婆在罗阅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提婆达兜诣阿 世王所,到已即就座坐,时王阿 世,即从坐起,头面礼调达足,还就座坐。时王阿 世白调达言:「我曾闻,尊者调达,彼沙门瞿昙常作是语:『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是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狱不疑。云何为五?谓杀父、杀母、害阿罗汉、斗乱众僧、起恶意於如来所。如是五不救罪,若有男女施行此事者,必入地狱不疑。』我今,调达,躬杀父王,我亦当入地狱耶?」时调达告阿 世王:「大王!勿怀恐惧,为有何殃?为有何咎?谁为殃而受报?谁作殃当受其果?然大王亦不为恶逆,所作恶者,自当受报。」

时众多比丘,到时著衣持钵,入罗阅城乞食,时众多比丘,入罗阅城乞食,闻王阿 世语调达言:「尊者调达,我闻沙门瞿昙作是说言:『有五不救罪,若有男女,施行此五事者,必入地狱不疑。』我无辜躬杀父王,我当入地狱中耶?」时调达报言:「勿惧大王!谁作殃,殃由何生?谁作恶後受报? 王亦不作殃,所作殃者,自当受报。」时众多比丘,从罗阅城乞食已,食後收摄衣钵,以尼师坛著肩上,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便说阿 世王所共论议,具向世尊说。时世尊便说此偈:「愚者知是处 言殃谓无报 我今观当来 受报有定处」

是时世尊告诸比丘:「彼摩竭国阿 世王,虽杀父王,亦当不久,来至

所,当有等信於我所,命终之後,当堕地狱如拍?。」时有一比丘,白

世尊言:「从彼泥犁命终,当生何处?」世尊告曰:「从彼泥犁命终,当生四天王处。」比丘白言:「从彼命终,当生何处?」世尊告曰:「比丘!从彼命终,当生三十三天。」比丘白言:「从三十三天命终,当生何处?」世尊告曰:

「比丘!从三十三天命终,当生炎天上。」比丘白言:「世尊!从彼命终,当生何处?」世尊告曰:「比丘!从炎天上命终,当生兜术天。」比丘白言:「世尊!从兜术天命终,当生何处?」世尊告曰:「从兜术天命终,当生化自在天。」比丘白言:「从化自在天命终,当生何处?」世尊告曰:「比丘!从化自在天命终,当生他化自在天。」比丘白言:「世尊!从他化自在天命终,当生何处?」世尊告曰:「比丘!从他化自在天命终,当生他化自在天、生兜术天、炎天、三十三天、四天王天,复当来生人间。」比丘白言:「世尊!从此命终,当生何处?」世尊告曰:「比丘!摩竭国王阿 世,二十劫中,不趣三恶道,流转天人间,最後受身,剃除须发,著三法衣,以信坚固,出家学道,当成辟支佛,名无秽。」比丘白言:「甚奇!甚特!世尊!作如是殃罪, 受是快乐,成辟支佛,名曰无秽。」世尊告曰:「摩竭国王阿 世,发意成就, 众善普至。比丘!堪任发意成就得拔济地狱;若发意不成就者,因缘成就, 虽未生地狱,犹可设方便不至地狱。」比丘白言:「若彼人二事俱成就者,彼当生何处?」世尊告曰:「彼二事成就,当生二处。云何为二?生天人间。」比丘白言:「彼发意成就;因缘不成就者,此二事有何差别?」世尊告曰:「比丘!发意成就,因缘不成就,此是钝根;发意不成就,因缘成就,比丘!此是利根。」比丘白言:「钝根利根,有何差别?」世尊告曰:「钝根者,比丘所为不进;利根者,比丘聪明黠慧。」比丘白言:「此二有何差别?当还何业?」是时世尊,便说此偈:『智慧世为上 当至安隐处 诸能知等业 断彼生有死』是谓比丘有是差别。」是时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已,即从坐起,头面礼足, 三匝便退而去。

是时彼比丘,即其日到,时著衣持钵,入罗阅城乞食,诣彼摩竭王宫门外。时王阿 世,遥见彼比丘来,见已便敕守门人:「云何守门人,我先已敕,释种比丘,勿放入此,除尊者调达。」时彼守门人,执彼比丘手,驱出门外,时比丘举右手,语摩竭国王言:「我是大王大善知识,是安隐处,无有众恼。」时王报言:「云何比丘,而观何义,作是说言:『我是大王善知识, 是安隐处。』」时彼比丘,告王阿 世:「世尊说王作是言:『摩竭国王,虽杀父王,彼作恶命终已,当生地狱如拍球。从彼命终,当生四天王宫。从彼命

终,当生三十三天。从彼命终,当生炎天。兜术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从彼命终,复当生化自在天、、兜术天、炎天、三十三天、四天王天宫,复当生此间受人形。如是大王,二十劫中,不趣三恶道,流转人间,最後受人身,当剃除须发,著三法衣,以信坚固,出家学道,成辟支佛,名曰无秽。所以然者,如是大王,当得是无根之信。』」时彼比丘,说是语已,便退而去。

时王阿 世,闻彼比丘所说,亦不欢喜,复不瞠恚,亦不受彼所说,便告耆域王子曰:「耆域!沙门来至我所,而作是言:『彼如来至真等正觉见授决,杀父王而作是恶逆,命终後当生地狱如拍?。从彼命终,当生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炎天。兜术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从彼命终,复当生化自在天、兜术天、炎天、三十三天、四天王宫,从彼命终,当生人间。最後受人身,剃除须发,著三法衣,以信坚固,出家学道,成辟支佛,名曰无秽』。耆域!汝往彼沙门瞿昙所,审有是语不。」对曰:「如是,大王!。」时耆域王子受摩竭国王教,便出罗阅只国,诣灵鹫山,至世尊所,至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时耆域王子,从摩竭国王所说言教,尽向如来说,世尊告曰:「如是,耆域!佛世尊言无有二,所说随事,所以然者,耆域,彼王阿 世,当成无根信,诸有男女,彼一切亦当有是趣而无有异。」时耆域王子从如来受是教已,即从坐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诣摩竭国王所,到已便语王阿 世言:「彼如来至真等正觉,实有是语,所以然者,诸有得无根信者,而无有异,愿王当诣彼如来至真等正觉所。」时王报言:「耆域!我闻彼沙门瞿昙, 有是咒术,能降伏人民,使外道异学,无不受其教,是故我不堪任往见沙门瞿昙,且住,耆域,我当观察彼沙门瞿昙,为有一切智不,设当有一切智者, 然後我当往见彼沙门瞿昙。」时耆域王子,从摩竭国王,闻是语,出罗阅城, 诣灵鹫山,至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义白世尊言,时世尊告曰:「耆域,摩竭国王,不久当来至我所,当成无根信,设我取泥洹日後, 当供养我舍利。」耆域王子,欢喜踊跃,不能自胜。

时世尊与耆域王子说微妙法,令发欢喜。时耆域王子,从如来闻此深法, 即从座起,头面礼足, 三匝,便退而去,时耆域王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字为左毛右菊去草字头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说出家缘经

後汉安息过三藏安世高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耆 崛山,与大比丘僧俱千二百五十。

是时难提优婆塞,与五百优婆塞,出王舍城上耆 崛山,往谒佛所头面礼足,长跪叉手问佛:「大德,愿闻优婆塞五戒,毁犯正戒,有何恶事?」

佛答:「难提优婆塞,楚害生命有十恶事。何等十?现世常怀害心;後世毒心隆赫;恒被痛害,怨怨不息;人不喜见;思虑多恶者;怖惧;眠不安寐,梦则惶怖,觉则惊悸;死时狂勃种短命栽;身坏命终生地狱中;设得为人多病少命,是为十恶事。」

「偷劫他财,有十恶事·何等十?贪餮深重,恒为众疑;能兴重恶,行则非时,动则非法;亲友恶逆,贤良疏远;败戒果敢;常惧王伺,须财市命; 种遗宝物;贫敝之业;身坏命中生地狱中;设得为人,饥寒困苦,致财良难, 虽获少财,五事共之──王、贼、水、火及恶妻子──;今乃藏埋,会亦当失,是为十恶。」

「邪 有十恶事。何等十?常为其夫伺补楚毒,室家不和;善法消竭, 不善法增;危败躯身;不检其妻,不守财贿;常为人疑,宗亲不信;种业如是;门不贞洁;身坏命终生地狱中;设得为女,非得一主;设得为男,驰骋邪 ,自失其妻。是十恶事。」

「妄语中有十恶事。何等十?口常臭烂;善神背叛,凶鬼易陵;实言流世众所不信;俗为重事,不在言议;未有实事恶名远闻,为人轻毁,不起恭肃;虽言有实,人不奉用;多怀愁怖;种诽谤业;身死命终生地狱中;设得为人,常被诽谤。是十恶事。」

「饮酒有三十五恶。何等三十五?散尽财贿;致众苦患;怨诤增重;裸露形躯;恶名遐迩;慧明日减;应得不得;已得便失;显扬恶事;要务顿发忧戚之本;恍惚变没;颜貌鄙恶;轻慢尊长;不知供养沙门婆罗门;自於室家不遍尊卑;不宗敬佛;不崇大法;不敬事僧;反亲恶人;远离能明;崩坠邪道;无惭愧心;不护根门; 荒 欲;众所不爱;人不喜见;德士宿旧咸来咎责;集造众恶;要用之势,不豫识任;智德隐避;像类不别;去泥洹远; 种狂惑业;身死命终生地狱中;设得为人,愚痴顽 。」

是时,难提优婆塞及五百清信士,诸天世人,四辈之众,文佛所说,毕命受持,头面 竟,踊悦而去。

佛说末罗王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

时有国王,号曰末罗,土地丰沃,士民壮勇。其国中有方石,周旋数十里,当於王道,群臣共议,启王徙石,王便料选国内,凡得九亿人,令掘徙石,乃历年月,士民疲极,不能动石。

佛念人民愚痴,空自勤苦,而石不移,即呼阿难,与汝俱往,如弹指顷, 便到其国。佛时作沙门,被服住在石边,谓人民言:「用何故掘徙此石?」初无应者,如是至三,人民恚言:「我掘此石,勤苦经年,卿等何人,反来问我?」各自委去。

佛即时笑,以足指挑石,手受之,掷置空中,复以手受住之於地,佛便放光明现相好,九亿人见佛威神,莫不震耸,皆叩头言:「吾等愚痴,不别真伪,将何神天?」

佛言:「我是佛也。」

人民问言:「佛用何等力能举此石?」答言:「我有四力。何等为四?

一为精进力。二为忍辱力。三为布施力。四为父母力。

何等为精进力?谓不杀盗 欺,广陈经法,开导人物,未曾懈怠,是为精进力。

何等为忍辱力?敢有残害毁辱,加恶於我,我心如地,无所不受,是为忍辱力。

何等为布施力?谓以国土珍宝妻子头眼,悉以施人,意无恨悔,是为布施力。

何等为父母力?谓受父母身体哺乱育养之恩,或从地积珍宝,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养父母,是为父母力。」

人民复问言:「尽复有何等力?」

佛言:「复有四力。何等为四?谓生老病死,是为四力。」复问言:「佛当常住於世不?」

佛言:「我亦当般泥洹。」

人民言:「佛乃神圣,相好金色,当世希有,犹尚般泥洹,何况我曹?」王及臣民九亿人同时意解,乞受五戒十善,归命三尊,结解垢除,即得

须陀洹道。

阿难正衣服,为佛作礼白言:「是王及与九亿人,皆有何功德,今经即得 解疾?」

佛言:「乃昔俱留秦佛时,王及国中九亿人,同时立志,或受五戒十善者 、或持斋者、或然灯者、或烧香散华者、或讽诵经者、或听经者,今故 来会,闻经即解。」

诸比丘欢喜,前为佛作礼。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说摩达国王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只竹园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

时有国王,号名摩达王,时当出军征讨,选国中人民,数百万人,皆应赴从。

时有比丘,已得罗汉道,到其国分卫,并见录,将诣王宫门,王有马监, 令比丘养视官马,勤苦七日,王後身自临视军阵,比丘见王,即於其前,轻举飞翔,上住空中,现其威神,王便恐怖,叩头悔过:「我实愚痴,不别真伪,推问国内,谁令神人为是者,今当有所治杀。」

比丘告王言:「非王及国人过也,自我宿命,行道常供养师,我时为师设饭,师谓我言:『且先澡手已乃当饭。』我愚痴心念言:『师亦不养官马, 何故不预澡手?』师即谓我言:『汝今念此轻耳後重如何?』我闻是语,便愁忧,师知其意,便念言:『我会当泥洹,何故令人恼耶?』即以其夜三更时般泥洹。从来久远,各更生死,今用是故,受其宿殃,养马七日。夫善恶行,辄有殃福,如影随形。」

王闻比丘说罪福,意解欢喜,乞得归命於神人,比丘告言:「卿当自归於佛,佛为三界师。」

王及国人民,皆随比丘到佛所,稽首为佛作礼,受五戒,作优婆塞。佛便为王及人民,现相好威神,光曜天地。复为说无常苦空,王於是便得须陀

洹道,国中人民,皆受五戒十善,归命三尊,月日斋戒,以为常法。

阿难整衣服,作礼白佛言:「是王及国中人民,见佛闻经即解,何以故?」佛言:「及昔摩父佛时,是比丘作沙门,王时为优婆塞,净意供养三日,

令我所在处常得其福,今已得度世之道,今来会此闻经,便得须陀洹道。」

四辈弟子,天龙鬼神,闻经欢喜,前为佛作礼而去。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说梵摩难国王经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

时有国王,号名梵摩难,常供养佛及众僧,每得斋日,王辄宿饬群臣严驾,王便导从数千人到佛所,五体投地,稽首佛足,佛每为诸天人民说经法, 王辄欢喜恭敬听经,王宫内亦奉事三尊,清净斋戒。

王有太子,名均邻儒,至心精进,觉世非常,无生不死者,不贪时荣, 白王言:「佛世难值,经法难闻,我今乞欲随佛作沙门。」王即听之。

均邻儒便辞王到佛所,乞为比丘,佛便以手摩其头,发堕袈裟自然著身。均邻儒奉持重戒,精进勤修,昼夜不倦,三月日便得罗汉道。

王时不知其已得道,见其勤苦,饭食 蔬,每往供养,异於众僧,其心不同,辄谓之言:「我国中珍琦七宝,饭食甘肴,无所不有,汝何故正当乐为沙门乎?」

佛知王用恩爱故,佛便语均邻儒:「起现威神。」

均邻儒即承佛教,头面著地,为佛作礼,轻举上住空中,飞行变化,分身散体,出入无间毕已,头面著佛足。

王见其道德乃尔,便悲喜交集,五体投地,为均邻儒作礼。

佛时令均邻儒为王说苦空非常四谛之要,王於是意解,即得须陀洹道。

佛语阿难:「比丘有四事,受人施饮食美味衣服,善恶不得有逆: 一者欲福布施家;

二者不欲逆施者意;

三者或年老、或身体有病; 四者恐人行道勤苦。

夫欲饭食美,当存念重戒,一切众生皆我亲属,但展转久远,各更生死, 不识其本耳。譬如人身体,有疮及病者,服药趣令其愈,不得贪著。夫欲施者,皆当平心不问大小。」

佛於是令阿难临饭说僧跋,僧跋者众僧饭皆悉平等。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说越难经

闻如是:

一时,佛在波罗奈私国,贤者飞鸟聚,彼时国中有四姓长者,名曰越难, 大豪富珍奇珠宝牛马田宅甚众多,难为人悭贪嫉妒,不信道德,不喜布施, 日未没,常敕门监,有来乞丐者勿得通也。难有一子名曰 檀,亦复悭贪, 难後寿尽还生其国中,为盲乞妇作子,其夫言:「汝身有重病,今复怀躯, 我贫穷无以衣食,汝便自去。」妇受教出门外,未远得大聚粪,便止其中, 至九月生一子,两目复盲,其母行乞食养之,至年七岁,其母言:「我养汝大久,且自行拄杖,取食器行乞,当自悲言:「世间贫者最为苦恼,今我薄命生贫家,两目复盲无所见,复人所轻易,今有乞我少所饮食,愈我饥者, 譬如天雨,渴者得饮。」儿闻母说如是,便行家家乞丐,复到 檀家,其子适到,时守门者适小出,盲儿径入前到中庭,如母教说之,时 檀在高观上闻其语,大怒呼守门者问之:「谁内此盲乞儿者?」门监大恐怖,即牵盲儿扑於门外,伤其头面,复折右臂,壤其食器饭散其地,身体大痛,儿呼悲啼, 其母闻之,即走到儿所言:「何等弊人娆我子者,我子尚小,两目复盲,有何等过,乃取如是,何壹感天。」儿对母言:「我到此门中乞,有高声人,呼多力人,牵扑伤我,身体大痛如是,今且死不久。」时门上有守神,便谓之言:「汝得是痛,尚为小耳,其大在後,汝坐前世有财不布施故,得勤苦, 世间富贵无有常,富贵而不布施,如无有财等也,死更苦痛乃愁悔当复何益?」时观者甚众多,各各自语,其声远闻,佛时从念道觉,与诸比丘入城分卫,佛问阿难:「是何等声?匆匆乃如是。」阿难便白佛,说盲子母本事已,

便叉手白佛:「愿哀矜到此儿所。」佛默然不应,分卫还饭已,便往视之,见盲儿创痛,以手摩其头,目便即开,折伤处即愈,因自识宿命。佛问:「汝是前世长者字难不?」对言:「是也。」佛告阿难:「人居世间甚 苦愚痴, 一世父子不相识知。」

尔时佛说经,解散其义,

人求子索财 於此二事中 甚忧勤苦痛 他人而得果 有身不能保何况子与财 譬如夏月暑 息止树下凉 须臾当复去 世间无有常

阿难白佛:「此儿命尽当趣何道?」佛言:「当入大泥犁中一宿。」

佛说是经时,八万余人皆弃三垢得法眼,诸弟子皆欢喜,为佛作礼而去。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说呵雕阿那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佛时在舍卫国只陀恒,呵雕阿那 将五百优婆塞,至舍利弗所,作礼已却坐,舍利弗为说经,大欢喜而退,复至佛所,以头面著地,叉手绕 佛三匝却坐。佛问呵雕阿那 :「若有何功德,教化五百弟子随从汝?」呵雕阿那 即长跪叉手言:「我常奉行佛所说四事,何等为四?一者布施於人; 二者说善说;三者瞻视同学给足有无;四者同学者财共不计。」佛言:「善哉善哉!已过去佛,无有过是四事;未来佛亦无有过是四事;今现在佛亦无有过是四事。」佛为呵雕阿那 说经已,各大欢喜而退。

呵雕阿那 还归入舍呼诸人客奴婢坐著前,好为说经开解,语生死善恶之道;复上殿呼诸持藏人诸伎女著前,为说经戒,皆大欢喜;後上後殿,为诸夫人妇女,说经戒已讫,还至正殿,斋戒床上,端坐定意,便得等心。第一天上四王请诸天皆会坐,共称誉呵雕阿那 功德,四天王中尊王下至呵雕阿那 舍,称誉呵雕阿那 功德,呵雕阿那 时得等心,不答天王。佛边有一比丘,至呵雕阿那 舍,呵雕阿那 起迎比丘前坐,比丘说言:「佛坐中常相称誉功德。」呵雕阿那 问比丘言:「佛称誉我时,边有白衣无?」比丘言:「无有白衣,正使有白衣,有何等嫌疑那?」呵雕阿那 言:「佛语至诚, 恐白衣不信者,便当堕泥犁中;正使信佛语者,便复来承事我,布施我,我不喜烦扰於人,以是故问耳。」比丘辞去。呵雕阿那 言:「想朝来未食,且留饮食。」便行澡水,下饭食讫。比丘还白佛言:「属至呵雕阿那 舍,道说

言佛坐中大相称誉,呵雕阿那 因问我言:『佛称誉我时,边有白衣无?』我言:『无白衣,正使有白衣有何嫌疑?』呵雕阿那 言:『佛称誉我,实至诚不妄,白衣不信佛语者,便当堕泥犁中;正使信者,便复来承事我,我不喜烦扰他人,以是故问耳。』」佛言:「善哉善哉!我不常为汝曹说呵雕阿那 有七事,今复益一事为八事。何等为八事?一者不求不欲令人知;二者信不欲令人知;三者自羞不欲令人知;四者自惭不欲令人知;五者精进不欲令人知; 六者自观不欲令人知;七者得禅不欲令人知;八者黠慧不欲令人知;所以不欲令人者,不欲烦扰於人,故不欲令人知。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皆大欢喜,起前为佛作礼。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说耶只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迦奈国,国中有婆罗门大富,姓名耶只,本事九十六种外道, 以 求福佑,闻人事佛,得富贵长寿安隐,度脱生死受福,不入三恶道中, 不更勤苦。耶只自念:我不如舍置外道,当奉事佛。因诣佛所,以头面著地, 为佛作礼,长跪白佛言:「我本愚痴,无所识知,窃闻佛道恢弘,大慈普济, 佛天上天下人中之尊,无不安隐者,我今欲舍置所事外道,归命於佛,愿佛哀我,当受教诫。」

佛言:「若今所言大善,熟自思之,而止恶为善者,何忧不得安隐?」 耶只白佛言:「今以我所事非真故,归命於佛,当哀愍我曹去浊秽之行,

受佛清净决言,若审尔者大善。」

耶只便前受五戒:一者不杀生;二者不盗;三者不 ;四者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五不饮酒。三自归已,起绕佛三匝,持斋七日而去。自是之後, 行到他国,见人杀生射猎,盗人财物,耶只便欲随之;见好色女人,心意贪之;见人是不是,便论道之;见人饮酒醉乱,便欲追之;心不安定,更欲悔之。自念:我不能事是佛法,终当还佛五戒。

即诣佛所,叩头白佛言:「我前从佛受五戒,多所禁害,不得从我本意, 今自思欲罢,不能事佛,佛法尊重,非我所能奉事,当可得还五戒不?於佛意当可尔不?」

佛默然不应,言未绝口中,便有自然鬼神,持铁椎,击耶只头破之;复有鬼神,解脱其衣;复有鬼神,以铁 就口中,移取其舌;有 女鬼神,以刀深割其阴;有鬼神,洋铜沃其口中,前後左右,皆诸鬼神,竞来分裂其肉。如是耶只,眼目臭 ,面如土色,自然之火烧其身,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鬼神持之甚急。

佛见之如是哀愍念之,因问耶只:「汝今者当云何?」

耶只口噤不能复语,但举手自搏,从佛求哀,佛便放威神,鬼神皆怖而走 ,耶只便得稣息,更起叩头,前白佛言:「我心中有是五贼,牵我入恶罪中,出是恶言 今受其罪,自我所为违负佛言,愿佛哀我。」

佛言:「自汝心口所为,当咎阿谁?」

耶只白佛言:「从今日以往,当自改更奉持五戒,岁三斋月六斋,烧香然灯,供事三尊,身人意不敢复犯。」

佛言:「如是大善,自若眼目所见,身体所更,自作自得,作善得善, 心念不善得不善,佛者法中之师,教人去恶为善,後长得度脱,诸天及人民, 愚痴者,皆使智慧,不更勤苦,从今已往,改更修善,莫得听心意所为,误人之本。」

佛说经已,耶只心意开解,即得须陀洹道,欢喜而去。耶只归家,即饬舍中大小,皆诣佛所受五戒,岁三斋月六斋,耶只便舍家,剃头发被袈裟, 从佛作沙门,遂得阿罗汉。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说摩邓女经

後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时阿难持钵行乞食,食已阿难随水边而行,见一女人在水边担水而去, 阿难从女丐水,女即与水,女便随阿难,视阿难所止处,女归告其母,母名摩邓,女於家委地卧而啼,母问女何为悲啼?

女言:「母欲嫁我者,莫与他人,我於水边见一沙门从我丐水,我问何字名阿难,我得阿难乃嫁,母不得者我不嫁也。」

母出行问阿难,阿难者承事佛,

母已知还告女言:「阿难事佛道,不肯为汝作夫。」女啼不饮食言:「母能知蛊道。」

母出请阿难归饭,女大喜。

母语阿难:「我女欲为卿作妻。」阿难言:「我持戒不畜妻。」

复言:「我女不得卿为夫者便自杀。」

阿难言:「我师佛,不得与女人共交通。」

母入语女:「阿难不肯为汝作夫,言其有经道者不得畜妇。」女对母啼言:「母道所在。」

母言:「天下道,无有能过佛道及阿罗汉道。」

摩邓女复言:「但为我闭门户,无令得出,暮自当为我作夫。」

母闭门以蛊道缚阿难。至晡时,母为女布席卧处,女大喜自庄饭,阿难不肯前就卧处,母令中庭地出火,

前牵阿难衣语阿难言:「汝不为我女作夫,我掷汝火中。」

阿难自鄙为佛作沙门,今日反在是中不能得出。佛即持神,心知阿难。阿难还至佛所,

白言:「我昨日行乞食,於水边见一女人,我从乞水,我还到佛所,明日有一女人名摩邓,请我欲得归饭我,出便牵我,欲持女与我作妻。我言:

『我持佛戒不得畜妻。』」

女见阿难得脱去,於家啼哭,

母言:「其有事佛者我道不能胜,我本不语汝耶!」

女啼不止,续念阿难。女明日自行求索阿难。复见阿难行乞食,随阿难背後,视阿难足,视阿难面,阿难惭而避之,女复随不止,阿难还归佛所, 女守门,阿难不出,女啼而去。

阿难前白佛:「摩邓女今日复随我。」佛使追呼摩邓女见之。

佛问:「汝追逐阿难,何等索?」

女言:「我闻阿难无妇,我又无夫,我欲为阿难作妇也。」

佛告女言:「阿难沙门无发,汝有发,汝宁能剃汝头发不?我使阿难为汝作夫。」

女言:「我能剃头发。」

佛言:「归报汝母,剃头发来。」

女归到母所言:「母不能为我致阿难,佛言:『剃汝头发来,我使阿难为汝作夫。』」

母言:「子我生汝,护汝头发,汝何为欲为沙门作妇?国中有大豪富家, 我自能嫁汝与之。」

女言:「我生死当为阿难作妇。」母言:「汝何为辱我种?」

女言:「母爱我者,当随我心所喜。」母啼泣下刀剃女头发。

女还到佛所言:「我已剃头发。」

佛言:「汝爱阿难何等?」

女言:「我爱阿难眼、爱阿难鼻、爱阿难口、爱阿难耳、爱阿难声、爱阿难行步。」

佛言:「眼中但有泪、鼻中但有 、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身中但有屎尿臭处不净。其有夫妻者,但有恶露,恶露中便有子,已有子便有死亡, 已有死亡便有哭泣,於是身有何益?」

女即自思念身中恶露,便自正心,即得阿罗汉道。佛知已得阿罗汉道,即告女言:「汝起至阿难所。」

女即惭而低头,长跪於佛前言:「实愚痴故逐阿难耳。今我心已开,如冥中有灯火;如人乘船,船坏依岸;

如盲人得扶;如老人持杖行。今佛与我道,令我心开。」

如是诸比丘俱问佛:「是女人母作蛊道,何因缘是女得阿罗汉道?」佛告诸比丘:「汝欲闻知是女不?」

诸比丘言:「我曹当受教。」

佛言:「是摩邓女,先世时五百世为阿难作妇,五百世中常相敬相重相贪相爱,同於我经戒中得道,於今夫妻相见如兄弟,如是佛道何用不为?」

佛说是经,诸比丘闻皆欢喜。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五母子经

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

昔者有阿罗汉,在山中奉行道业。

有一小儿,年始七岁,大好道法,辞母出家,求作沙弥,随大沙门,於山中学道给师所须,诵经行道时无有懈。至年八岁,得慧眼,能通视无极, 耳能彻听,天上天下,所为善恶,皆闻知之,身能飞行所在至到,能分一身及人自化无所不作,自知宿命,所从来生及人民, 行蠕动之类,所经历善恶之道,皆悉知之,先世宿命,为五母子时,便坐自笑。

其师问:「何等而笑?」沙弥答言:「无所笑也。」

师曰:「是山中亦无歌唱伎乐,汝笑嗤我耳!」

沙弥答言:「不敢笑师,但自笑耳。我一身为五母作子,母皆为我,昼夜啼哭感伤愁毒,不能自止,常念子忧思,未常忽忘,我自念一身而忧毒五家,以是笑耳,不敢笑师。我与第一母作子时, 邻亦复生子,与我同日而生,其子出入行步,我母见之,便悲念我子在者,亦当出入行步如是,愁毒泪下如雨,悲言念子;我为第二母作子时,我短命又早死,我母见人乳儿, 便念乳我悲哀涕泣,言念我子;我为第三母作子时,我年十岁,复少死,母

临食悲哭泣泪,言念我子在者,当与我共食,舍我死去,使我独食,哽咽言念我;复为第四母作子时,我薄命先死,我等辈娶妇,我母见之,即念我子在者,亦当为子娶妇,言我何负苍天而杀我子;复为第五母作子时,我始年七岁,好道辞家,舍母随师,入山求道,得阿罗汉,我母日日啼哭言,我生一子,随师学道,不知所在,饥饱寒温,不知生死,不复相见,愁毒言念我子。是五母适共一会,各各言亡我子,相对啼哭,不能相止,是我一身一魄, 展转而与五母腹中作子,固疑惑人而使众悲哭发狂,但共念我一身耳,各欲自杀,是故笑耳。发念世间,凡人知不死,当有所至,生皆共言死耳,凡人何能知死,当有生作善,自得其福,作恶得其殃,不有所遗人,在世间皆为恶业无所畏难,死後当入泰山地狱中,苦痛极哉,後悔无所复及,我厌世间勤苦,故辞父母,入山精进求道,今我自见畜生饿鬼地狱中,代之恐怖,今被蒙佛恩,得闻经法,今我日夜怜伤五母,不能自脱,反忧我所求,愿皆以得念世间人,展转相生,亦复相笑,无有休息,身皆归土,魂当所作,随其善恶,皆不能自拔,断其恩爱,能离贪欲,可得度脱,我以不复与生死会, 我恨身以断如人不种当泥洹道最乐,长复兴勤苦,为师说之。」

已便飞去。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说龙施女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於维耶离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五百众菩萨。佛以晨旦著衣持钵。入城分卫众会皆从。诸天龙神香华伎乐倍於常 时。佛到长者须福门外。须福有女名曰龙施。厥年十四。时在浴室澡浴涂香著好衣。为佛眉间亳相之光。照七重楼上。东向见佛在门外住。容貌端正如星中有月。奇相众好金色从容诸根寂定。女大欢喜则自念言。今得见佛及众弟子。当以发意作菩萨行。愿令我得道如佛。魔见女发大意心为不乐。念言是女今兴大福及欲求佛。必过我界多度人民。今我当往坏其道意。魔便下化作女父形象被服。谓龙施言。今所念者大重。佛道难得亿百千劫勤劳不懈然後乃成。今世幸有佛。不如求罗汉。既要易得且俱度世泥洹无异。何为贪佛久负勤苦。汝是我女故语汝耳。龙施对曰。不如父言。罗汉与佛虽俱度世功德不同。佛智大度如十方空度人无极。罗汉智少若一时耳。何有高才乐於少者。魔复言。未曾闻女人得作转轮圣王。况乃欲得作佛。佛道长久不如求罗汉早取泥洹。龙施报言。我亦闻女人不得作转轮圣王。不得作帝释。不得作梵王。不得作佛。我当精进转此女身竟受作男子身。盖闻天下尊行菩萨道。亿劫不懈者後皆得作佛。魔见女意不转。益用愁毒更作急教言。作菩萨行者。当不贪於世间。不惜於寿命。今汝精进。能从楼上自投於地者。後可得佛。龙施念言。今我见佛乃自爱欲菩萨道。父有教以精进弃身可得佛道。

我何惜 此危脆之命。女即於栏边叉手向佛言。我今自归天中之天。以一切愍[注一 ]念知我所求。请弃躯命不舍菩萨。以身施佛愿而散华。以便纵身自投楼下 。於空中未及至地。女身则化成男子。时佛乃笑。五色 光从口出。照一佛刹 还从顶入。贤者阿难前跪问言。佛不妄笑愿闻其意。佛言。阿难。汝见此女 自投空中化成男子不。对曰见。佛言。此女乃前世时以事万佛。後当供养恒 沙如来。却至七亿六千万劫。当得作佛号名龙 盛其寿一劫。般泥洹後经道兴盛半劫乃灭。时佛说法当度九十七亿万人。令得菩萨及罗汉道。是时人民饮食。当如第二忉利天上。於是龙施身住佛前。报父母言愿放舍我得作沙门。父母即听。诸家亲属合五百人。及八百天神。见女人龙施化成男子。皆发无上正真道意。魔王见众人求佛。更多忧愁不乐惭愧而归。佛说是时莫不欢喜。

佛说无常经(三启经)

附:临 终 方 诀大唐三藏法师义静译

稽首归依无上士

常起弘誓大悲心 为济有情生死流 令得涅盘安隐处

大舍防非忍无倦

一心方便正慧力 自利利他悉圆满 故号调御天人师

稽首归依妙法藏

三四二五理圆明 七八能开四谛门 修者咸到无为岸

法云法雨润群生

能除热恼蠲众病 难化之徒使调顺 随机引导非强力

稽首归依真圣众

八辈上人能离染 金刚智杵破邪山 永断无始相缠缚

始从鹿苑至双林

随佛一代弘真教 各称本缘行化已 灰身灭智寂无生

稽首总敬三宝尊

是谓正因能普济 生死迷愚镇沈溺 咸令出离至菩提
生者皆归死 容颜尽变衰 强力病所侵 无能免斯苦
假使妙高山 劫尽皆坏散 大海深无底 亦复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 时至皆归尽 未曾有一事 不被无常吞
上至非想处 下至转轮王 七宝镇随身 千子常围绕
如其寿命尽 须臾不暂停 还漂死海中 随缘受众苦
循环三界内 犹如汲井轮 亦如蚕作茧 吐丝还自缠
无上诸世尊 独觉声闻众 尚舍无常身 何况於凡夫
父母及妻子 兄弟并眷属 目观生死隔 云何不愁叹
是故劝诸人 谛听真实法 共舍无常处 当行不死门
佛法如甘露 除热得清凉 一心应善听 能灭诸烦恼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

尔时,佛告诸 刍:「有三种法,於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何者为三?谓老、病、死。汝诸 刍,此老病死,於诸世间,实不可爱、实不光泽、实不可念、实不称意。若老病死。世间无者,

如来应正等觉,不出於世,为诸众生,说所证法,及调伏事。是故应知,此老病死,於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由此三事, 如来应正等觉,出现於世,为诸众生,说所证法,及调伏事。」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外事庄彩咸归坏

内身衰变亦同然 唯有胜法不灭亡 诸有智人应善察

此老病死皆共嫌

形仪丑恶极可厌 少年容貌暂时住 不久咸悉见枯嬴

假使寿命满百年

终归不免无常逼 老病死苦常随逐 恒与众生作无利

尔时,世尊说是经已,诸 刍众、天龙药叉、捷闼婆、阿苏罗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常求诸欲境 不行於善事 云何保形命 不见死来侵
命根气欲尽 支节悉分离 众苦与死俱 此时徒叹恨
两目俱?上 死刀随业下 意想并 惶 无能相救济

?字为左番右飞

长喘连胸急 短气喉中乾 死生催伺命 亲属徒相守
诸识皆昏昧 行入险城中 亲知咸弃舍 任彼绳牵去

将至琰魔王 随业而受报胜因生善道 恶业堕泥犁 明眼无过慧 黑 不过痴 病不越怨家 大怖无过死有生皆必死 造罪苦切身 当勤策三业 恒修於福智眷属皆舍去 财货任他将 但持自善根 险道充粮食譬如路傍树 暂息非久停 车马及妻儿 不久皆如是譬如群宿鸟 夜聚旦随飞 死去别亲知 乖离亦如是唯有佛菩提 是真归仗处 依经我略说 智者善应思

天阿苏罗药叉等

来听法者应至心 拥护佛法使长存 各各勤行世尊教

诸有听徒来至此

或在地上或居空 常於人世起慈心 昼夜自身依法住

愿诸世界常安隐

无边福智益群生 所有罪业并消除 远离众苦归圆寂

恒用戒香涂莹体

常持定服以资身 菩提妙华遍庄严 随所住处常安乐

附:临终方诀

若 刍、 刍尼,若邬波索迦、邬波斯迦,若见有人将欲命终,身心苦痛,应起慈心,拔济饶益,教使香汤澡浴清净,著新净衣,安详而坐,正念思惟;若病之人,自无力者,余人扶坐;又不能坐,但令病者,右肋著地, 合掌至心,面向西方,当病者前,取一净处,唯用牛粪香泥涂地,随心大小, 方角为坛,以华布地,烧众名香,四角燃灯,於其坛内,悬一彩像,令彼病人,心心相续,观其相好,了了分明,使发菩提心,复为广说三界难居,三涂苦难,非所生处,唯佛菩提是真归依。以归依故,必生十方诸佛刹土,与菩萨居,受微妙乐。

问病者言:「汝今乐生何佛土也?」病者答言:「我意乐生某佛世界。」时说法人当随病者心之所欲,而为宣说佛土因缘十六观等,犹如西方无量寿国,一一具说,令病者心乐生佛土。

为说法已,复教谛观,随何方国,佛身相好。观相好已,复教请佛及诸

菩萨,而作是言:「稽首如来应正等觉,并诸菩萨摩诃萨,愿哀愍我,拔济饶益,我今奉请为减众罪,复将弟子,随佛菩萨,生佛国土。」第二第三, 亦如是说。既教请已,复令病人称彼佛名,十念成就,与受三归,广大忏悔。忏悔毕已,复为病人,受菩萨戒。既受戒已,扶彼病人,北首而卧,面向西方,开目闭目,谛想於佛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乃至十方诸佛,亦复如是 。又为其说四谛因果,十二因缘,无明老死,苦空等观。若临命终,看病余人, 但为称佛,声声莫绝,然称佛名,随病者心称其名号,勿称余佛,恐病者心生疑惑。然彼病人命渐欲终,即见化佛及菩萨众,持妙香花,来迎行者。行者见时,便生欢喜,身不苦痛,心不散乱,正见心生,如入禅定,寻即命终, 心不退堕地狱傍生饿鬼之苦。乘前教法,犹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佛前。

若在家邬波索迦、邬波斯迦等,若命终後,当取亡者新好衣服,及其随身受用之物,可分三分,为其亡者,将施佛陀达摩僧伽。由斯亡者业障转尽, 获胜功德福利之益,不应与其死尸著好衣等将以送之。何以故?无利益故。

若出家 刍、 刍尼、及求寂等,所有衣物,及非衣物,如诸律教,余同白衣。若送亡人,至其殡所,可安下风,置今侧卧,右肋著地,面向日光。於其上风,当敷高坐,种种庄严,请一 刍,能读经者,升於法座,为其亡者,读无常经,孝子止哀,勿复啼哭,及以余人,皆悉至心,为彼亡者,烧香散花,供养高座,微妙经典,及散 刍,然後安坐,合掌恭敬,一心听经。刍徐徐应为遍读,若闻经者,各各自观己身无常,不久磨灭,念离世间,入三摩地。读此经已,复更散花,烧香供养。又诸 刍,随诵何咒,咒无虫水, 满三七遍,洒亡者上;复更咒净黄土,满三七遍,散亡者身,然後随意,或安 堵波中,或以火焚,或尸陀林,乃至土下。以此功德因缘力故,令彼亡人,百千万亿俱胝庾多劫,十恶四重,五无间业,谤大乘经,一切业报等障, 一时消灭,於诸佛前,获大功德,起智断惑,得六神通,及三明智,进入初地,游历十方,供养诸佛,听受正法,渐渐修集无边福慧,毕当证得无上菩提,转正法轮,度无央众,趣大圆寂,成最正觉。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采花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昔者世尊,游罗阅只说经散慧,初语亦善,中语亦善,竟语亦善,其义微妙,净修梵行,所讲广普。

时王便给使数十余人,常采好花以给王家後宫贵人 女大小,一日俱出城外采华,欲还入城路迳遇佛,遥见世尊相好威光巍巍无量,犹星中月,若日初出照于天下,与圣众俱,弟子菩萨前後围绕,往诣佛所稽首为礼,心自念言:「人命难保,佛世难遇,经法难值,今遭大圣,犹病者得良医,身既

贫贱,加属县官,羁役之患,恒不自从,国王严急,主给采花,常以早进, 设失时节,或能见诛,日不再中,圣众难遇,亿世时有,宁弃身命,以花上佛,并散圣众,因受经戒,听省深法无穷之慧,我於无数,为人所害,不可称载,未曾为法而惜身命,今供世尊三宝之业,纵使见害,不堕苦痛,必生安处。」便以华散佛及圣众上,却自归命一心重礼,佛知其念发大道意,甚慈愍之,具为散讲大乘之法:六度无极四等四恩三脱菩萨时,诸采华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心解佛慧,至不退转,无所从生,佛即授决後当作佛,号曰妙华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其边人莫不怡悦,启受大法,供奉三宝。

时采华夫供养受决,稽首佛足,还归家中,与家二亲妻子辞别:「我今命尽,为王见杀。」父母愕然,问何罪咎,诸子答曰:「为王所使,行采诸华, 中遥见佛,以华贡上,王大严急,既违失时,复无有华,必见危命,故辞别耳。」二亲闻之,益以愁戚,当柰之何,发箧视之,满中好华,须曼杂香, 香薰郁郁,远彻四面,父母告曰:「可以进王。」诸子^^^^(注)

答曰:「众人见之,必传至王,又复违时,恐不得安。」时王大瞠,见不时来,复散众华,遣边大臣,多将人兵,收取将来,则受王教,反缚入宫, 罪当弃市,诸人不恐,面色不变,王怪问之:「汝等罪过,命在不测,缚来当杀,何故不惧,面色不改?」即白王曰:「人生有死,物成有败,我从无数劫,每以非法不惜身命,朝早采华,值遇世尊,以华供上,稽首归命,尔时以知,违令当死,宁以有德而死,不以无德而存,还视华箧,续满如故, 皆是如来恩仁所覆。」王甚怪之,心不信然,故往诣佛,稽首足下,却坐一面,叉手问佛:「有是意不?」佛言:「然王!此人至心欲度十方,不惜身命, 故取众华,以散上佛,意无想报,以得受决,将来成佛,号曰妙华至真等正觉,用发大意受决之故,慈心之香华满箧器,莫不闻知。」王大欢喜,疾解众缚,悔过自责:「愚意不及系缚菩萨,惟原其罪。」佛言:「善哉善哉!能自改者,与无过同。」

佛说如是,王及臣民,莫不悦豫,作礼而去。注栗此字作木 X 木

X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 崛山,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出耆 崛山, 入王舍城乞食,时有阿支罗迦叶为营小事,出王舍城,向耆 崛山,遥见世尊,见已诣佛所,

白佛言:「瞿昙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不?」

佛告迦叶:「今非论时,我今入城乞食,来还则是其时,当为汝说。」

第二亦如是说,第三复问:「瞿昙何为我作留难?瞿昙云何有异?我今欲有所问,为我解说。」

佛告阿支罗迦叶:「随汝所问。」

阿支罗迦叶白佛言:「云何瞿昙,苦自作耶?」佛告迦叶:「苦自作者,此是无记。」

迦叶复问:「苦他作耶?」

佛告迦叶:「苦他作者,此亦无记。」迦叶复问:「苦自他作耶?」

佛告迦叶:「苦自他作,此亦无记。」

迦叶复问:「云何瞿昙,苦非自非他无自因作耶?」佛告迦叶:「苦非自非他无自因作者,此亦无记。」

迦叶复问:「瞿昙所问苦自作耶?答言无记。他作耶?自他作耶?非自非他无自因作耶?答言无记。今无此苦耶?」

佛告迦叶:「非无此苦,然有此苦。」

迦叶白佛言:「善哉瞿昙!说有此苦,为我说法,令我知苦见苦。」

佛告迦叶:「若受即自受者,我应说苦自作,若他受他即受者,是则他作若受自受受他受,复与苦者如是者自他作,我亦不说,若不因自他无因而生苦者,我亦不说,离此诸边,说其中道,如来说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阿支罗迦叶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时阿支罗迦叶,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他知,不因他度,於正法律,心得无畏,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今已度,我从今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尽形寿作优婆塞,证知我。」阿支罗迦叶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阿支罗迦叶辞世尊去,不久为护犊 牛所触杀,於命终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尔时世尊,入城乞食,时有众多比丘,亦入王舍城乞食,闻有传说,阿支罗迦叶从世尊闻法,辞去不久,为牛所触杀,於命终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诸比丘乞食已还出举衣钵洗足,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我今晨朝,众多比丘,入城乞食,闻阿支罗迦叶从世尊闻法律,辞去不久,为护犊牛所触杀,於命终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世尊!彼生何趣?何处受生?彼何所得?」佛告诸比丘:「彼已见法知法,次法不受於法, 已般涅盘,汝等当往供养其身。」

尔时世尊为阿支罗迦叶受第一记。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嗟?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

宋西天中印三藏传教大师法奉诏译注:?字为左革右蔑(以下经文中均以?代该字)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卫国只树林给孤独园,与大 刍众俱。

是时有一天子名嗟?曩法,天报将尽,唯余七日,而乃先现五衰之相, 身无威德,垢秽旋生,头上华 咸悉萎萃,诸身分中臭气而出,两腋之下悉皆汗流。时嗟?曩法由是之故,不乐本座,宛转於地,悲哀啼泣而作是言:

「苦哉!苦哉!曼那吉尔池,苦哉!苦哉!洗浴之池,苦哉!苦哉!宝车与 恶欢喜杂林等如是诸园苑,不复更游戏。苦哉!苦哉!跛里耶多罗迦花永不采摘,杂宝柔软之地,永不履践。苦哉!苦哉!天众妓女端严殊妙,常所侍卫, 今相舍离。」是时有余天子见斯事已,往帝释所白言:「天主!彼嗟?曩法五衰现前命余七日,宛转在地,悲哀啼泣,作如是言:『苦哉!苦哉!曼那吉尔洗浴等池,苦哉!苦哉!宝车及 恶欢喜杂林等如是诸园苑,不复更游戏。苦哉!苦哉!跛里耶多罗迦华永不采摘,杂宝柔软之地,永不履践。苦哉! 苦哉!天众妓女端严殊妙,常所侍卫,今相舍离。』天王!我见是已,心甚伤切,故来告白。」尔时帝释天主心悲愍故,往嗟?曩所而告之言:「天子! 云何而汝贤者宛转於地,悲哀啼泣,说诸苦事,伤动见者。」时嗟?曩法忽闻是语,从地而起,整服肃容,合掌而立,白帝释言:「天主!我今寿命惟余七日,命终之後堕阎浮提王舍大城,以宿业故,而受猪身,天主!既受往身於多年中食 粪秽,我观此苦,是故愁忧。」

尔时帝释天主闻是语已,心甚悲愍,告嗟?曩法天子言:「贤者!汝可诚心归命三宝,应作是言:『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时彼嗟?曩法天子以死怖故畏傍生,故白帝释言:「 尸迦!我今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时彼天子受三归已,心不间断,以至命终。诸天之法下智有见不能观上,时帝释天主观彼天子生於何处,为生南阎浮提王舍大城受猪身耶、为不受猪身,尽彼天眼观之不见;又观傍生鬼界,亦复不见;又观娑诃世界人间,亦复不见;乃至四大王众天及忉利天尽彼观察,都不能见。尔时帝释天主既不能见已,心生疑虑,於是帝释往只树林,诣世尊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彼嗟?曩法天子五衰现前,命在七日,宛转於地,悲哀啼泣,说诸苦事,伤动见者。我时到彼, 见此事已,而问之言:『云何贤者悲啼懊恼憔悴若此。』时嗟?曩法而告我言:

『我今寿命惟余七日,命终之後堕阎浮提,生王舍城,而受猪身,於多年中以诸粪秽而为食 。』我闻此说,心极悲愍,乃告之言:『今汝贤者!欲脱斯苦,当归命三宝,作如是言: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

时嗟?曩法以死怖故畏傍生故,而白我言:『我今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时嗟?曩法受三归竟而後命终。世尊!我今不知彼嗟?曩法托生何处。」

尔时世尊以正遍知告帝释言:「 尸迦!今嗟?曩法天子已生睹史多天受五欲乐。」尔时帝释天主闻佛语已,欢喜踊跃,心意快然,诸根圆满,

即於佛前说伽陀曰:

若归依於佛

彼不堕恶道 弃舍人身已 当获得天身

若归依於法

彼不堕恶道 弃舍人身已 当获得天身

若归依於僧

彼不堕恶道 弃舍人身已 当获得天身

复说伽陀曰:

诚心归命佛

彼人当所得 若昼若夜中 佛心常忆念

诚心归命法

彼人当所得 若昼若夜中 法力常加持

诚心归命僧

彼人当所得 若昼若夜中 僧威常覆护

尔时帝释天主说伽陀已。

世尊印言:「如是!如是!归命佛法僧,定不堕恶道,弃舍人身已,当获得天身。」尔时世尊说伽陀曰:

若佛陀二字 得到於舌上 同彼归命等 不虚过一生
若达磨二字 得到於舌上 同彼归命等 不虚过一生
若僧伽二字 得到於舌上 同彼归命等 不虚过一生
又说偈言:

佛法僧名若不知 彼人最下故不获 轮回宛转而久处 如迦尸花住虚空佛说是经已,诸 刍众天帝释等一切大众,欢喜信受,作礼而退。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说布施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 刍众说布施法,有三十七种: 一、以信重心而行布施:当得离众嫉妒,人所崇敬。

二、依时施:得三业清净,四时安隐。三、常行施:得心适悦,无散乱失。 四、亲手施:得手指纤长,身相端正。

五、为他施:复得他人行大舍施。 六、依教施:心离取相,得无为福。

七、以妙色具施:得身色端严,众所爱乐。

八、以上妙香具施:恒得旃檀之香,受用供养。九、以上味施:得味中上味,充益肢体。

十、如法尊重施:得安隐快乐,众人喜见。十一、以广大心施:得无量广大之福。

十二、以美食施:得离饥馑,仓库盈溢。 十三、以浆饮施:得所往之处,无诸饥渴。十四、以衣服施:得上妙衣,庄严身相。 十五、以住处施:得田宅宽广,楼阁庄严。十六、以卧具施:得生贵族,资具光洁。

十七、以象马车辇施:得四神足,无拥妙用。十八、以汤药施:得安隐快乐,无诸疾病。 十九、以经法施:得宿命等通。

二十、以花果施:得七觉支花。

二十一、以花 施:得脱贪瞠痴垢。二十二、以香施:得离烦恼臭秽。 二十三、以伞盖施:得法自在。

二十四、以铃铎施:得言音美妙。二十五、以音乐施:得梵音深妙。二十六、以然灯施:得天眼清净。

二十七、以缯彩疋帛施:得解脱衣服。二十八、以香水洒如来塔庙。

二十九、以香水浴如来身。

三十、以香油涂饰佛像:共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一、以香水施浴众僧:得富贵家生少病安乐。 三十二、以慈心施:得颜貌和悦,无诸瞠恨。

三十三、以悲心施:得离杀害。

三十四、以喜心施:得无所畏,远离忧恼。三十五、以舍心施:得离 碍,证寂灭乐。三十六、以种种施:得种种福。

三十七、以无住相心施:得无上正等正觉。

佛告诸 刍:「如是三十七种,智者所行微妙施行,汝今受持。」尔时,舍卫国王白佛言:「世尊!我等云何而行布施?」

佛言:「大王!若求胜妙福报而行施时,慈心不杀、离诸嫉妒、正见相

应、远於不善、坚持禁戒、亲近善友、闭恶趣门、开生天路、自利利他、其心平等。若如是施,是真布施,是大福田。复次行施,随自心愿,获其报应: 或以妙色名香珍味软触,亲手布施:得众人尊重,眷属圆满、富贵安乐之报。

或以饮食布施:而得大力。

或以酥油之灯布施:而得天眼。

或以音乐布施:而得天耳。或以汤药布施:而得长寿。

或以住处布施:而得楼阁田园。或以法说布施:而得甘露。」

佛言:「大王!若以十善行施,复得十种报应。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 欲、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贪、不瞠、不痴。而得命不中夭、财无散失、眷属清洁、所言诚谛、离诸嫉妒、人所喜见、亲友和睦、不坠贫贱、颜貌端正、智慧相应,获报如是。」

佛言:「大王!若以上妙饮食供养三宝,得五种利益:身相端严、气力增盛、寿命延长、快乐安隐、成就辩才。如是南赡部洲,一切众生、父母妻子、男女眷属,如上布施,随愿所求,无不圆满。」

说此法已,皆大欢喜,作礼而退。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说出家功德经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

时毗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 罗羡那。譬如天与诸天女共相娱乐。时此王子与诸 女,在阁楼上共相娱乐,耽於色欲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以一切智,闻彼乐音,告阿难言:「我知此人贪五欲乐,不久命终。却後七日,当舍如是眷属快乐,决定当死·阿难,如此人,若当不舍欲乐不出家者,命终或能堕於地狱。」

尔时,阿难顶奉佛教,欲利益此王子故,次至其舍。尔时,王子闻阿难在外,即出奉见,以敬念故,请阿难入坐。坐已未久,尔时王子起恭敬心, 白八难言:「善哉,好亲友来,我今见汝,踊跃欢喜,汝今当告我佛所教法, 令我欢喜。」尔时王子如是三请。阿难为欲作大利益故,默然无言。

王子又言:「 陀呵牟尼大仙,利益一切众生,有何嫌恨,默然无所说, 不见少告?」时第三师,持佛法藏,利世间者,惨然告言:「汝今善听,却後七日,汝当命终,汝若於此五欲乐中,不能觉悟,不出家者,命终或当堕地狱中。佛一切智人,正语正说,记汝如是。譬如火烧物,终不虚发。汝谛

思惟。」

时彼王子,闻此语已,甚大忧怖,愁愦不乐,受阿难教:「我当出家, 定且听更六日受乐,第七日中,我辞家眷属,定必出家。」阿难可之。

第七日畏生死故,求佛出家,佛即听之。一日一夜,修持净戒,即便命终。烧香毕已,尊者阿难与其眷属,往白佛言:「世尊,此 罗羡那比丘, 今已命终,神生何处?」

时佛世尊,天人之师,一切智人,以大梵音,胜出雷鼓迦陵频伽众妙音声,以八种音,告阿难言:「此 罗羡那比丘,畏於生死地狱苦故,舍欲出家,一日一夜,持净戒故,舍此世已,生四王天,为北方天王 沙门子,恣心受於五欲快乐,贪受五欲,与诸 女,共相娱乐,寿五百岁。五百岁已, 命终转生三十三天,为帝释子,具受五欲,极天之乐,天妙 女,恣意千岁。寿尽生焰天,为焰天王子,自恣受天色声音味触,快心欲乐。受天二千岁已, 命终生於兜率天王子,恣心受於五欲快乐,目视相欲,心自厌足,常谈法语解脱智慧,寿天中寿。满四千岁已。命终往往自在天上,为天王子,受受种种五欲妙乐,於 女中,化应恣意八千岁。八千岁已,命终生他化自在天, 为天王子,此第六天,其中欲乐,下五天中,所不能及。生此中已,受最妙乐众乐之藏,受此乐时,心极迷醉,具足受於诸妙胜乐,万六千岁。如是受乐,於六欲天,往来七反。」

「此毗罗羡那,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满二十劫,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後人中,生富乐家,财富珍宝具足。壮年已过,诸根熟时,畏恶生老病死患故,厌世出家,剃除须发故,身披法服,勤修精进, 持四威仪,常行正念,观於五阴苦空无我,解法因缘,成辟支佛,名 流帝, 於是时,放大光明,多有人天,生於善根,令诸群生种於三乘解脱因缘。」

尔时,阿难叉手白佛言:「世尊,若当有人放人出家,若有出家者任其所须,得几所福?若复有人,毁破他人出家因缘,受何罪报?唯愿世尊,具尽告示。」

佛告阿难:「汝若具满於百岁中,问我此事,我以无尽智慧,除饮时时, 满百岁中广为汝说,此人功德,犹不能尽。是人恒生天上人中,常为国王, 受天人乐。若有於此沙门法中使人出家,若复营佐出家因缘,於生死中,常受快乐。我满百岁,说其福德,不可穷尽。是故,阿难,汝满百岁,尽寿问我,我至涅盘,说此功德,亦不能尽。」

佛告阿难:「若复有人,破坏他人出家因缘,即为劫夺无尽善财福藏, 坏三十七助菩提法涅盘之因。设有欲坏出家因缘者,应善观察如是之事,何以故?缘此罪业,堕地狱中,常盲无目,受极处苦。若作畜生,亦常生盲。若生饿鬼中,亦常生盲。在三恶苦,久乃得脱,若生为人,在母腹中,受胎便盲。汝於百岁,常问是义,我百岁以无尽智说是罪报,亦不可尽,於四道中,生而常盲。我终不记此人当有得脱时,所以者何?皆由毁出家故,或成

就无边功德。以破如是善因缘故,受无量罪,由障出家故。」

「於此清净智慧镜中,为於解脱诸善法故。若见出家修持净戒趣解脱处, 破他出家,为作留难,以是因缘故,生便常盲。不见涅盘,由毁出家故。」

「常观痴等十二因缘,应得解脱。以毁破他智慧眼故破出家缘,覆慧眼故,从生至生,常盲无目。不见三界,缘障出家故。」

「出家应见五阴二十我见人趣正道。破出家因坏正见故,所生常盲,不见正道。」

「出家应见一切法聚善法住处,应观诸佛清净法身。以破出家善因缘故, 所生常盲,不能睹见佛法身。」

「以因出家应具沙门形貌及与持戒清净福田种佛道因。破出家故,於善法中断一切望,由是罪缘,生生常盲。由毁出家故。」

「出家应善观察一切身心,皆苦、无常、无我、不净。破他出家,为作留难,则破此眼,破此眼故,不见四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趣涅盘城。是罪缘故,所生常盲。乃至不见空无相无作清净善法向涅盘城。是以智慧之人,知出家者,应当成就如是善法,不应破坏善法因缘,获如是罪。」

「谁毁破他人如是出家沙门正见因缘者,终不能得见涅盘城,所生常盲。」

「若复有人满白劫中,余方出家修持净戒;若复有人,於此阎浮提出家持戒,一日一夜;乃至须臾清净出家,於十六分。彼百劫出家持戒,十六分中不及其一。」

「若有颠倒 乱姊妹女,不应 处强生悭嫉,此中罪报,不可计限。」

「若有一人,能正思惟有出家心,欲舍诸恶。若复有人,破坏此人出家因缘,不令愿满,是罪因缘增长於前,复倍百劫。」

尔时,阿难复白佛言:「世尊,此毗罗羡那,所种善根,生尊贵处,当受福乐,为过去世亦有善行,为但齐今一日一夜出家功德受尔许福?」佛告阿难:「汝不应观过去因缘,於此一日一夜,清净出家,故此善根,六欲天中,七反受福,二十劫中常受生死。世间之乐最後人中,生福乐家,壮年已过,诸根熟时,畏於生老病死苦故,出家持戒,成辟支佛。」

佛告阿难:「我今说喻,汝当善听。譬四天下,东弗婆提,南阎浮提, 西瞿耶尼,北郁单越。满中阿罗汉若盗麻丛林,若有一人,满百岁中,尽心供养此诸罗汉,衣服、饮食、病瘦医药、房舍、卧具乃至涅盘。後若起塔庙,

种种珍宝花香璎珞幡盖伎乐,悬诸宝铃,扫洒香水,以诸偈颂,赞叹供养, 所得功德,若有人为涅盘故,出家受戒,乃至一日一夜所作功德,比前功德, 十六分中不及其一。」

「以是因缘,善男子当应出家修持净戒。诸善男子,诸须功德者,求善法者,自受法者,不应留难出家因缘。应勤方便劝作令成。」

时诸大众闻佛所说,莫不厌世,出家持戒。有得须陀洹,乃至阿罗汉者, 有种辟支佛善根者,有发无上菩提心者。皆大欢喜,顶戴奉行。

佛说慢法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佛告阿难:「有人事佛以後便富贵;有人事佛以後衰丧不利者。」阿难问佛:「云何俱事佛,衰利不同,何故得尔?」

佛语阿难:「有人事佛,当求明师,得了了者,从受戒法,为除诸想, 与经相应,精进奉行,不失其教受者、不犯如毛发者,是人不犯道禁,常为诸天善神侍卫拥护,所向谐偶,财利百倍,众人所敬,後当得佛,何况富利。如是人辈,事佛为真佛弟子;又复有人事佛,不值明师,亦无经像,又复不礼敬、不知不解,强教人受法戒,无有至信,受戒之後,故复犯众戒,心意蒙冥,犹豫不肯读经,行道作福,乍信乍不信,复不能念斋日,烧香燃灯作礼,故复瞠恚 呼骂詈,出入咒咀,口初不合,心怀憎嫉,使人杀生,眼见经像,无有敬礼之心。若其有经,趣挂著壁,或掷床席之上,或著衣被弊箧器中,或以妻子小儿不净手弄之,烟熏屋漏,不复瞻视,亦不烧香然灯向之作礼,与外经书无异,善神离之,恶鬼得其便,随逐不置,罔衰病之,适得疾病也,恐怖犹豫,自念言:『我初事佛,云何故复疾病也?』不能自信, 呼使至医师,医师卜问 解除镇厌无益,遂使祷赛邪神,众过遂增,妖魅恶鬼,屯守其门,遂使丧衰死亡,不离门户,财产衰耗,家室病疾,更相注续, 不离床席,命终罪辜,牵堕泥犁中,当被考治谪罚,无有岁数。是人但坐不能专一,志意犹豫,无所专据,不信佛法,故得其罪殃,衰耗如是。世间人不知佛法者,谓呼事佛令得殃衰,不知其人行自不正,违犯佛经戒,心专行恶,众态具足,身自招之,无有与者。」

阿难闻之,便头面著地,为佛作礼,欢喜奉行。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刘宋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 一时毕竟。

佛从禅室,出往至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二国之间,有一大树,名尼拘类树,高百二十里,枝叶方圆,覆六十里,其树上子,数千万斛,食之香甘, 其味如蜜,甘果熟落,人民食之,众病除愈,眼目精明。佛坐树下,时诸比丘,取果食之。

佛语阿难:「吾观天地万物,各有宿缘。」阿难即前为佛作礼,长跪白佛言:「何等宿缘?此诸弟子,愿欲闻之,唯具演说,开化未闻。」佛告阿难:

「善哉!善哉!若乐闻者,一心善听。」

佛语阿难:「夫人作福,譬如此树,本种一核,稍稍渐大,收子无限。人而豪贵,国王长者,从礼佛事三宝中来;为人大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为人长寿,无有疾病,身体强壮,从持戒中来;为人端正,颜色妙好, 辉容第一,身体柔软,口气香洁,人见姿容,无不欢喜,视之无厌,从忍辱中来;为人修习,无有懈怠,乐为福德,从精进中来;为人安详,言行审谛, 从禅定中来;为人才明,达解深法,赞叹妙义,开悟愚蒙,人闻其言,莫不谘受,宣用为珍宝,从智慧中来;为人音声清彻,从歌咏三宝中来;为人洁净,无有疾病,从慈心中来。」

阿难白佛:「云何为慈?」

佛语阿难:「一慈众生,如母爱子;二悲世间,欲令解脱道意;三心常欢喜;四为能护念,一切不犯。是为慈心者也。」

佛语阿难:「为人长大,恭敬人故;为人短小,轻慢人故;为人丑陋, 善瞠恚人故;生无所知,不学问故;为人专愚,不教人故;为人 哑,谤毁人故;为人聋盲,不喜听受经法故;为人奴婢,负债不偿故;为人卑贱,不礼三宝故;为人丑黑,遮佛光明故;生裸国中者,喜轻衣搪突塔寺精舍故, 生马蹄国中者,喜著屐佛前行故;生穿胸人国中者,布施作福,悔惜心故; 生?鹿 麂中者,喜惊怖人故;生堕龙中者,喜调戏人?字为上鹿下章音ㄓㄤ

故;身生恶疮,治之难差者,喜鞭打众生,不以理故;人见欢喜者,前生见人欢喜故;人见不欢喜者,前生见人不欢悦故;遭县官系闭牢狱, 械其身者,前世为人,笼系众生,不从意故;为人唇缺者,前世钓鱼,鱼决口故;闻好言善语,心不乐闻,於中两舌,乱人听受经法者,後堕耽耳狗中。」

佛语阿难:「世有愚人,闻说法语,心不餐采,後堕长耳驴马之中;悭贪独食,不共饥者,食後堕饿鬼中,出生为人,贪穷饥饿,衣不盖形,食不供口;好食自 ,恶食施人,後生猪?蜣 之中;喜劫夺人物者, 後 ?字为左虫右屯堕羊中,生剥其

皮,偿其宿罪;好喜杀生者,後为水上蜉蝣虫,朝生暮死;好喜盗人财物者, 後堕奴婢牛马之中,偿其宿债;好喜淫他人妻女者,死入地狱,男抱铜柱, 女卧铁床,从地狱出常生下处,当堕鸡鸭中;好喜妄语,传人恶事,死入地狱,洋铜灌口,拔出其舌,以牛犁之,出堕鸱枭鸲鹃鸟中,人闻其鸣,莫不惊怖,皆言变怪,咒令其死;喜欢酒醉犯三十六失者,堕沸屎泥犁之中,出生堕 中,後还为人愚痴,生无所知,夫妇不相和顺,数共斗诤,更相驱遣,後堕鸠鸽中;贪人力者,後堕象中。」

佛语阿难:「州郡令长,食官爵禄,或人无罪,或私侵人民,录名系缚, 鞭打捶杖,强逼输送,告诉无地,枷械系闭,不得宽纵,後堕地狱中,身受痛苦,数千亿岁,罪毕乃出,当堕水牛中,贯穿其鼻牵船挽车,大杖打扑, 偿其宿罪。」

佛语阿难:「为人不净,从猪中来;为人悭贪不能廉洁,从狗中来;为人刚强狠戾自用,从羊中来;为人腥臭,从鱼鳖中来;为人凶恶含毒心解者, 从蝮蛇中来;好喜美食,喜杀害众生,无有慈心者,从豺狼狸鹰中来;为人短命,胞胎伤堕,生世未几,而早命终,堕在三涂,数千万劫。」佛言:「此辈前世为人,好喜射猎,焚烧山泽,探巢破卵,施捕鱼网,杀一切众生,贪其皮肉,以自食 ,多短命报,世世累劫无有出期,慎之慎之!痛不可言。」

佛语阿难:「凡作功德,皆应身为,烧香福会,转经行道,不得倩人, 咒 愿若虚,如倩人食,岂得自饱,能不饥耶?若烧香鲜洁,逮萨云:『若香摄一切相,然灯续明,得三达智,无所 碍。』娆香斋食,读经达 ,以为常法;布施得福,诸天接待,万恶皆却,众魔尽除,无敢当者;懈怠之人, 安隐谐偶,无精进心,一朝疾病,有不吉利,便欲烧香,方云作福,诸天未降,众魔故前,竞共娆触,作诸变怪,以是之故,常当精进,罪福随身,如影随形,植种福者,亦如尼拘类树,本种一核,收子无限,施一得倍万,言不虚也。」

佛时颂曰:

贤者好布施 天神自扶将 施一得万倍 安乐寿命长今日大布施 其福不可量 皆当得佛道 度脱於十方

因缘合会谁为亲

五戒十善除去瞠 不望他许自为亲 世间荣乐如浮云

展转五道如车轮

莫计寿命惜金银 天地尚坏何况身 奉持经戒是大珍

勿贪财色辱误人

三界众生如群羊 来去五道身坏伤 命速流水何有常

作恶甚近受罪长

泥犁地狱沸镬汤 制心刚意离祸殃 犯罪入中痛难当

佛告阿难:「世人无智,生死肉眼,不知罪福,吾以道眼,睹无数劫, 乃至今身,罪福应报,犹观掌中琉璃珠,内外明彻,无狐疑想。」

阿难前整衣服,为佛作礼,而白佛言:「演说此经,当何名之?」

佛语阿难:「此经名为轮转五道,亦名罪福报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讽诵宣传,功德无量,当见礼侍贤劫千佛,奉侍供养,不堕三涂八难之处, 得戒定慧。」

佛说经竟,五百比丘,漏尽意解;七百比丘尼,得须陀洹道;八百罗汉, 得菩萨道;诸天龙神、是时树下清信士万二千人、清信女六千人,悉履道迹; 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得阿那含道。

天龙鬼神、世间人民,闻佛说法,皆言:「善哉!」即起作礼, 佛三匝, 欢喜而去。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说孛经钞

吴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太子名只,有园田八十顷,去城不远。其地平正,多众果树,处处皆有流泉浴池。其池清净,无有 、蜂、蚊、虻、蝇、蚤。居士须达,身奉事佛,受持五戒:不杀、不盗、不 、不欺、不饮酒。见谛沟港。常好布施,赈救贫穷,人呼为给孤独氏。须达欲为佛起精舍,周偏行地,唯只园好,因从请买。

太子只言:能以黄金布地,令间无空者,便持相与。须达曰:诺!听随价数。

只曰:我戏言耳!

讼之纷纷。

国老谏曰:已许价决,不宜复悔。遂听与之。

须达默念:何藏金足?只谓其悔,嫌贵自止。

曰:不贵也。自念当出何藏金耳。即时使人、象负金,出随集布地,须

臾满四十顷。

只感念:佛,必有大道,故使斯人轻宝乃尔。

只曰:教齐斯止,勿复出金,园地属卿,我自欲以树木献佛。

因相可适,便立精舍已。各上佛。佛以千二百五十沙门,俱止其中,是故名只树给孤独园也。

其王名卑先匿,举宫中及人民,皆共事佛,奉诸沙门衣食、床卧、疾药所宜。

世无佛时,诸异皆兴。譬如昏夜,炬烛为明。天下有佛,众邪皆歇。喻若日出,火复无光。国中本共事五百异道人,异道众邪,是时皆废。诸异道人,乃共嫉妒,谋欲毁佛,以望敬事。

其女弟子,名孙陀利,曰:师莫愁也,我能令人,不复敬佛,事师如故。便从今始,欲日日妆梳衣服,往诣佛、诸沙门所。至一月後,可默杀我,埋只树间,佯行求索。众人当言:数见此女,往来精舍。即诣王告,乞吏搜索。啼哭出尸,道其 乱,无戒行意。国人闻是,必当舍佛,来事诸师。

诸师言善。

女如其言,往来一月。师使四人,共杀埋之。

分布求已,诣阙告言:生亡一女,众人悉见,日日往来诸沙门所,乞吏搜求!

王即敕外部吏与行。

诸师乃佯徘徊再三过,出尸举载,偏行啼哭。曰:沙门之法,戒当清净, 反 人妇。恐事发觉,杀而藏之,有何道哉?国人闻此,多有信者,惟得道之人,知诈伪耳!

佛於是乃敕诸沙门,且勿入城,七日之後,事情当露。

至八日旦,佛使阿难,至巷说曰:妄语谗人,天令口臭;诈诬清白,死入地狱,痴虐自怨,长夜受苦。

国人闻之曰:沙门必清净,故佛说此语耳。

王使人微密伺之,见异道家窃相劳贺,共赐四人。

异道人法,知经多者得分多,一人顽 ,得分独少。怒曰:当反汝事, 自共杀人而诈诬佛,反与我少。

伺人得之,牵将上闻。到以实对,即收谋者。

王与群臣,俱出诣佛,给孤独氏,诸清信士,及国人民无数,皆行诣佛。到已,作礼毕,各一面坐。

王叉手白佛言:间闻此谤,莫不惘然,惟佛至真,清净无量,不识其故, 何缘有此?佛告王曰:诽谤之生,皆由贪嫉,而此久有,非适今也。

王曰:愿欲闻之!

佛言:宿命无数世时,我为菩萨道,常行慈心,欲度脱万姓。

时有蒲邻奈国,广博严好,人民炽盛。中有梵志,姓瞿昙氏,才明高远, 国中第一。有三子,其小子者,端正无比。父甚奇之,为设大会,请诸道人, 中外亲戚,抱儿示之。众相师曰:是儿好道,有圣人相,必为国师,因名为

孛。

孛幼好学,才艺过人,悉通众经及天下道术九十六种。死生所趣、山崩地动、灾异祸福、医方镇厌。无所不知。能却 心,消伏蛊道。武略备有, 而性慈仁。

瞿昙没後,二兄嫉之,数求分异,曰:孛幼好学,事师消费,与分当少。母怜念之,数晓二子,二子不止。

孛见兄意盛,自念人生,皆为贪苦。我若不去者,兄终不息。因自报母, 求行学道,母便听之。孛即去,近明师,作沙门。於山中自得四意止:

一、慈众生,如母爱子。二、悲世间,欲令解脱。三、解道意,心常欢喜。四、为能护,一切不犯。

复得四意,诸佛所誉: 一、制贪。

二、除恚怒。三、去痴念。

四、得乐不喜,逢苦不忧。

又绝五欲:目不贪色。耳不贪声。

鼻不贪香。 舌不贪味。 身不贪细滑。

能以智慧方便之道,顺化天下:使行十善。孝顺父母。

敬事师长。

诸疑惑者,令信道德。知死有生。

作善获福。为恶受殃。行道得道。

见忧厄者,为解免之。疾病者,为施医药。

服孛教者,死皆生天。其有郡国,水旱灾异,孛至即平,毒害悉除。时有大国,安乐饶人,王名蓝达。所任四臣,专行邪谄、 、盗、奸、欺,侵夺无厌。 民被其毒,王不觉知。孛愍伤之,往到城外,从道人沙陀,寄止七日,乃入城乞食。王於观上,见孛年少,仪容端正,行步有异,心甚爱敬, 即出问讯。

王曰:愿道人留住,我有精舍,近在城外,可以中止,当给所须。孛曰:诺。

王喜曰:意欲相屈,明日已去,日日於宫食。孛曰:善。

王还向夫人说:孛非恒人,汝明日当见之。 夫人心喜,床下有犬,犬名宾只,闻之亦喜。

明旦,孛来入宫,王与夫人,迎为作礼。与施金床,氍毹(翕毛)(登毛)。孛欲就坐,犬前舐足。王自起行澡水,敬意奉食。已而俱出到外精舍, 孛为王说治国正法,王大欢喜,因请孛留,令与四臣共治国事。

四臣愚怯,不习战阵,自知贪浊,常恐王闻。一臣曰:人死神灭,不复更生。

一臣曰:贫富苦乐,皆天所为。一臣曰:作善无福,为恶无殃。一臣自恃,知占星宿。

然皆佞谄,不为忠正。

孛性聪明,高才勇健。仁义恭敬,信顺寡言。言常含笑,不伤人意。清净无欲,节色、少事、其政不烦。预知灾异。能役使鬼神、却起死人。爱民如子,教之以道:不得酗(酉永)、游猎畋渔、弹射鸟兽、杀盗 欺、谗骂佞嫉、诤怒妖疑,皆化使善。其为政後,国界安宁,风雨时节,五谷丰收。众官承法,不复扰民。

孛体无为,独贵奉佛。沙门四道,朝暮诵习。及其姊子,亦贤有志,常师仰孛。国好学者,多依附之。王无复忧,一以委孛。

四臣畏忌,不得纵横,兴嫉妒意,谋欲治孛。

共合财宝,人一亿数,伺王出时,以上夫人而自陈曰:臣等至意,奉家所有,及身妻子,当为奴婢,欲白其事,愿蒙听省。

夫人贪得,受其好宝,答谢四臣曰:便可说之。

四臣对曰:王所幸孛,被服粗陋,似乞人耳!见任过重,不念国恩,日道夫人恶。教王远房室。窃念夫人,宜其少壮,当有立子。今若失时,当绝国嗣。愿熟思惟,不除孛者,当後有悔。

夫人恚曰:王信此人,不知其恶,各且还归,今自忧之,比令明日,使不见孛也!

夫人遗四臣出,即以栀子黄面,乱头却卧。

须臾王还,内妓白王,夫人不乐。王素重之,入问再三,夫人不应。 王即怒曰:何人有罪,应诛戮者,汝欲使我罪谁耶?夫人垂泣曰:王会

不用我言耳。

王曰:便说,不违汝也。

夫人即曰:王旦适出,孛来谓我,「今王老耄,不能听政,国中吏民, 皆伏从我,可以图之,共此乐也!」今反为此乞人所谋,我故愁耳!

王闻是语,譬若人噎,既不能咽,亦不得吐。不用恐悔,用之恐乱。念孛助我,已十二年,常以忠正,忧国除患。远近赖之,此国之宝,不可治也。

王曰:今治孛者,後必大乱,为万民故,且共忍之。

夫人自掷床下,举声哭曰:不治孛者,我当自刺,自投楼下,不能见也。王复晓曰:汝亦知法,此非小事,起共议之。

夫人还坐。

王曰:道人不可刀杖加之,当以渐遣,稍减其餐。明日来者,勿复作礼, 擎卷而已。与施木床,於殿下坐。炊恶厮米,盛以瓦器。如是惭 ,极自当去。

王说此时,宾只不悦。

夫人明旦,即以王教具敕内厨。

孛来入宫,宾只於床下(口崖) 吠之。

孛见狗吠,夫人擎卷,其所施设,即知有谋。自念:我欲无害於人,人反害我。如是,当避入深山耳!小怨成大,不可轻也!彼以阴谋,我宜慎之。凡人身羸行正为强,今我自有衣钵、水瓶、革屣、 盖,漉水之囊,斯足用矣!

孛食已,摄物欲去。

王惊起曰:是何疾也!顾谓夫人,乃使我失圣人之意。即前牵,问欲何之?孛答曰:为王治国十二年矣,未曾见宾只(口崖) 如今也。是必有谋, 故欲去耳!

王曰:实有。今见孛意,觉微甚明,愿自(来力)励,当诛恶人,不须去也。

孛曰:王前意厚,而今已薄,及我无过,宜以时去。夫盛有衰,合会有离,善恶无常,祸福自追。

结友不固,不可与亲,亲而不节,久必泄渎。

如取泉水,掘深则浊。近贤成智,习愚益惑。数见生慢,疏则成怨。善交接者,往来以时。亲而有敬,久而益厚。

不善友者,假求不副。巧言利辞,苟合无信。接我以礼,当以敬报;待我以慢,当以远避。有亲相爱,回相憎者,爱时可附,憎不可近。敬以亲善,戒以远恶。善恶无别,非安之道。人无过失,不可妄侵。恶人事已,不可纳前。人欲疏己,不可强亲;恩爱已离,不可追思。鸟宿枝折,知更求栖。去就有宜,何必守常。

朽枝不可攀,乱意不可犯;人欲相恶,相见不欢。

唱而不和,可知为薄;人欲相善,缓急相赴,言以忠告,可知为厚。 善者不亲,恶者不疏。先敬後慢,贤愚不别,不去何待?夫人初拜,今

但擎卷。若我不去,将见骂逐。

初施金座,今设木床;初盛宝器,今用瓦瓯;初饭粳(米良),今恶厮米。我不去者,且饭委地。

知识相遇,主人视之。一宿如金,再宿如银,三宿如铜。

证现如此,不去何待?王曰:国丰民宁,孛之力也,今弃去者,後将荒废。

孛曰:天下有四自坏-树繁花果,还折其枝;虺蛇含毒,反贼其躯;辅相不贤,害及国家;人为不善,死入地狱。是为四自坏。

经曰:恶从心生,反以自贼。如铁生垢,消毁其形。王曰:国无良辅,实须恃孛,若欲相委,是必危殆。

孛曰:凡人有四自危-保任他家;为人证佐;媒嫁人妻;听用邪言。是为四自危。

经曰:愚人作行,为身招患;快心放意,後至重殃。

王曰:我师友孛,常在不轻,当原不及,莫相捐弃。

孛曰: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称、有友如山、有友如地。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

何谓如称?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称友也! 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

山友也!

何谓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仰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王曰:今我自知,志思浅薄,听用邪言,使孛去也。

孛曰:明者有四不用-邪伪之友;佞谄之臣;妖嬖之妻; 不孝之子。是谓四不用。

经曰:邪友坏人,佞臣乱朝,嬖妇破家,恶子危亲。王曰:相与爱厚,宜念旧好,不可孤弃也。

孛曰:有十事知爱厚-远别不忘。相见喜欢。美味相呼。过言忍之。闻善加欢。见恶忠谏。难为能为。不相传私。急事为解。贫贱不弃。是为十爱厚。

经云:化恶从善,切磋以法。忠正诲励,义合友道。王曰:四臣之恶,乃使孛恚,不复喜我。

孛曰:有八事知不相喜-相见色变。眄睐邪视。与语不应。说是言非。闻衰快之。闻盛不喜。毁人之善。成人之恶。是为八事。经云:卒斗杀人, 尚有可原,怀毒阴谋,是意难亲。

王曰:是我顽弊,不别明 ,恶人所误,遂失圣意。

孛曰:有十事知人为明-别贤愚。识贵贱。知贫富。适难易。明废立。审所任。入国知俗。穷知所归。博闻多识。达於宿命。是为十事。

经曰:缓急别友,战斗见勇;论议知明,谷贵识仁。王曰:自我得孛,中外恬安,今日相舍,永无所恃。

孛曰:有八事可以恬安-得父财。有善业。所学成。友贤善。妇贞良。子孝慈。奴婢顺。能远恶。是为八事。

经曰:生而有财,得友贤快;诸恶无犯,有福佑快。王曰:圣人之言,诚无不快。

孛曰:有八事快-与贤从事。得谘圣人。性体仁和。事业日新。忿能自禁。虑能防患。道法相亲。友不相欺。是为八事。

经曰:有佛兴快,演经道快,众聚和快,和则常安。

王曰:孛常易谏,今何难留?孛曰:有十不谏-悭贪。好色。朦笼。急暴。抵突。疲极。恣。喜斗。专愚。小人。是为十。

经曰:法语专愚,如与聋谈;难化之人,不可谏晓。

王曰:如我 恣,不能远色,孛得无为,不复与我语乎?孛曰:人不与语有十事-傲慢。鲁钝。忧怖。喜豫。羞惭。吃 。仇恨。冻饿。事务。禅思。

经曰:能行说之可,不能勿空语;虚伪无诚信,明哲所不顾。

王曰:恶妇美恣,巧於辞令,如有外(女失),卒何用知?孛曰:有十事可卒知-头乱髻倾。色变流汗。高声言笑。视瞻不端。受彼宝饰。窥看垣墙。坐不安所。数至邻里。好出野游。喜通 女。是为十事。

经曰:妇女难信,利口惑人;是以高士,远而不亲。王曰:人情所近,亲信妇人,不知其恶。

孛曰:人有十事不可亲信-主君所厚。妇人所亲。怙身强健。恃有财产。大水渍处。故屋危墙。蛟龙所居。辜较县官。宿恶之人。毒害之虫。是为十。

经曰:谓酒不醉,谓醉不乱,君厚妇爱,皆难保信。王曰:如孛所语,爱习生恶,是可嫉也。

孛曰:可嫉有五-口伤人。谗贼喜斗。谯 不媚。嫉妒咒诅。两舌面欺。是为五。

经曰:施劳於人,而欲蒙佑,殃及其躯,自遘广怨。

王曰:何所施行,人所爱敬?孛曰:爱敬有五-柔和能忍。谨而有信。敏而少口。言行相副。交久益厚。是为五。

经曰:知爱身者,慎护所守;志尚高远,学正不昧。

王曰:何者为人所慢?孛曰:见慢有五-须长而慢。衣服不净。空无志思。 态无礼。调戏不节。是为五。

经曰:摄意从正,如马调御;无 慢习,天人所敬。王曰:愿孛留意,共还精舍!

孛曰:有十事不延於堂-恶师。邪友。蔑圣。反论。 (女失)。嗜酒。急弊长者。无反复子。妇女不节。婢妾庄饰。

经曰:远避恶人, 荒勿友;从事贤者,以成明德。王曰:孛在我乐,四方无事,今日去者,国中必嗟。

孛曰:有八事可以安乐-顺事师长。率民以孝。谦虚上下。仁和其性。救危赴急。恕己爱人。薄赋节用。赦恨念旧。是为八事。

经曰:修诸德本,虑而後行;唯济人命,终身安乐。王曰:吾常念孛,岂有忘时!

孛曰:智者有十二念-鸡鸣念悔过作福。早起念拜亲礼尊。临事念当备豫。所止念避危害。言语念当至诚。见过念以忠告。贫者念哀给护。有财念行布施。饮食念以时节。分物念以平均。御众念用恩赐。军具念时缮治。是为十二。

经曰:修治所务,虑其备豫。事业日新,终不失时。

王曰:安得大贤,使留孛乎?孛曰:大贤有十行-学问高远。不犯经戒。敬佛三宝。受善不忘。制欲、怒、痴。习四等心。好行恩德。不扰众生。能化不义。善恶不乱。是为十行。

经曰:明人难值,而不比有;其所生处,族亲蒙庆。王曰:我过重矣!畜养恶人,使孛恚去。

孛曰:大恶有十五-好杀。劫盗。 (女失)。诈欺。谄谀。虚饰。佞谗。诬善。贪浊。放恣。酗(酉永)。妒贤。毁道。害圣。不计殃罪。是为十五。

经曰:奸虐饕餮,怨谮良人,行己不正,死堕恶道。王曰:晓孛不止,使我惭愧。

孛曰:人有十事可惭-君不晓政。臣子无礼。受恩不报。过不能改。两夫一妻。未嫁怀妊。习不成就。人有兵仗不能战斗。悭人观布施。

奴婢不能使。是为十。

经曰:世傥有人,能知惭 ,是易诱进,如策良马。王曰:吾使今日,知有道者,为难屈也。

孛曰:有十二难-任使专愚难。怯弱御勇难。仇恨共会难。寡闻论议难。贫穷负债难。军无师将难。事君终身难。学道不信难。恶望生天难。生值佛

世难。得闻佛法难。受行成就难。是为十二。

经曰:人命难得,值佛时难;法难得闻,闻能行难。王曰:今与孛谈,益我有智。

孛曰:略说其要,人所当知!有四十五事-修其室宅。和其家内。亲於九族。信於朋友。学从明师。事必成好。才高智远。宜守以善。富当行恩。治产宜慎。有财当广方业。子幼勿付财。相善与交。苟合莫信。财在县官, 当早忧出。买卖交易,以诚勿欺。凡所投止,必先行视。所住当知贵贱。入国当亲善人。客宜依豪,无与强争。故富可求复。素贫勿大望。宝物莫示人。匿事莫语妇。为君当敬贤。厚勇取忠信。清者可治国。趣事能立功。教化之纪,孝顺为本。师徒之义,贵和以敬。欲多弟子,当务义诲。为医当有效验, 术浅不宜施用。病瘦随医教。饮食取节便身。知识美食当共。博戏莫财命抵。所施假贷,当手自付。证佐从正,勿枉无过。谏怒以顺。避恶以忍。人无贵贱,性和为好。道以守戒,清净为上。天下大道,无过泥洹。泥洹道者,无生老病死饥寒热,不畏水火、怨家、盗贼。亦无恩爱、贪欲、众恶、忧患悉灭,

故曰:灭度。

王当自爱,我今欲退!

王曰:孛欲去者,宁复有异诫乎?孛曰:譬如大水所荡突处,虽百岁後, 不当於中立城郭也,其水必复顺故而来。宿恶之人,虽欲行善,故不当信。本心未灭,或复为非,不可不戒。人所欲为,譬如穿池,凿之不止,必得泉水。事皆有渐,智者见微,能济其命。如人健泅截流度也。

王曰:前後所说,我皆贯心。举国士女,靡不欢喜。旧恶低伏,无敢言者。愿闻其言-傥遭异人,何知其明?

孛曰:明者问对,种种别异,言无不善。师法本正,以此知之。明人之性,仁柔谨悫,温雅智博,众善所仰,无有疑也。观其言行,心口相应,省其坐起,动静不妄。察其出处,被服施为,可足知之。与明智谈,宜得其意。得其意难,如把刃持毒,不可不慎也!

王曰:欲事明者,不失其意,为之奈何?孛曰:敬而勿轻,闻受必行。明者识真,体道无为。知往来古今,一归空无。人如物化,少壮有老,强健则衰,生则必死,富贵无常。是故安当念危,盛存无常。善者加爱,不善黜远,虽有仇恨,不为施恶。柔而难犯,弱而难胜。明人如是,不可慢也。

王曰:尽心爱敬,以事明智,宁有福乎?孛曰:智者法圣,以行其仁, 乐开愚蒙,成人之智。治国,则以惠施为善;修道,则以导人为正。国家急难,则能分解。进退知时,无所怨尤。恩德广大,不望其报。事之得福,终身无患。王其勿疑!治政之法,不可失道;劝民学善,益国最厚。

王曰:谁能留孛,我心愁惨,忽忽如狂。垂泣向孛,忏悔解过。

孛曰:如人不能泅,不当入深水。欲报仇者,不当豫娆。亲厚中诤,後更相谢;虽知和解善,不如本无诤也。善不能赏,反听谗言。我如飞鸟,止无常处。道贵清虚,不宜人间。如野火行,傍树为 ;激水破船,毒虫害人。与智从事,不当扰也!草木殊性,鸟兽类分,,白鹤自白,鸬鹚自黑。我与彼异,无欲於世,如田家翁,生习山薮,与之好衣,为之无益。天下有树, 其名反戾,主自种之,不得食实;他人窃取,果则为出。今王如是。善安国者,而见驱遂;佞伪败政,反留食禄。宾客久留,主人厌之,我宜退矣!

王曰:人命至重,愿垂忆念,今欲自力,事孛胜前。

孛曰:王虽言之,犹不得施。夫人意恶,我不宜留。天下家家,皆有炊食,沙门所以持钵乞者,自乐除贪,全戒无为,远罪咎也。

王曰:今孛既去,莫便断绝,愿时一来,使我不恨!

孛曰:如俱健者,犹复相见。且欲入山,以修其志。夫近而相念恶,不如远而相念善。智者,以譬喻自解。请说一事-譬如有人,以蜜涂刀,狗得舐之,以伤其舌。坐贪小甜,不知疮痛。四臣如是,但美其口,心如利刀, 王其戒之!自今以後,若有惊恐,常念孛者,众畏必除。

孛复言曰:(至鸟)枭乐冢,群鼠粪居,百鸟栖树,鹤处污池。物各有性,志欲不同。我好无为,如王乐国。器虽 弊,不可便弃,各有所贮。愚贱不肖,亦不可弃,各有所用。王当识此,我犹知人言意所趣。如鸟集树, 先从下枝,间关趣上。见宾祗吠,以知中外有谋,意欲厌故,更受新也。

孛曰:请退。

即起出城,王与夫人,啼泣送之,人民大小,莫不号怨。

王行,且问孛:谁可信者?孛曰:我姊子贤善,可与谘议,时时共出巡行国中,观民谣俗,可知消息。

王曰:受教。即与傍臣人民,为孛作礼,於是别去。孛去之後,四臣纵横於外,以佞辩为政;夫人於内,以妖蛊事王。王意迷惑,不复忧国,奢 好乐,昼夜耽荒。众官群寮,发调受取,无有道理。征卒市买,不复雇直。强者陵弱,转相抄夺,至相杀伤,不畏法禁。良民之子,掠为奴婢。六亲相失, 迸窜苟活。灾异相属,王不能知。风雨不时,所种不收,国虚民穷,饥饿满道。歌谣怨声,感动鬼神。人民愁怖,亡去略尽,号泣而行,莫不思孛。孛如 鹰,临众鸟上,压伏奸人,慈育民物,如天帝释。孛姊子道人,远适他郡,见国荒乱,聚落毁坏,人民单索。

还为王说:大臣不正,放纵劫盗,掠杀无辜,残虐无道。人怨神怒,天屡降灾。远近皆知,而王不觉。今不早图,且无复民。

王乃惊曰:果如孛戒,我所任者,如狼在羊中,知民当散,如奔车逸马。道人既告,何以教之?道人曰:孛去国乱,皆由奸臣,王宜更计,国尚可复! 愿一巡行 目见耳闻,当知其实!

王即与道人私出,按行国界。

见数十童女,年皆五六十,衣服弊坏,呼嗟而行。

道人问曰:诸女年大,何以不嫁?答曰:当使王家穷困如我,快也! 道人曰:汝言非也!王者位尊,何能忧汝?女曰:不然。王治不正,使

国饥荒,夜则困於盗贼,昼则穷於胥吏。衣食不供,谁当嫁娶 我也? 王复前行,见诸老母,衣不盖形,身羸目瞑,啼哭而行。

道人问曰:皆有何忧?答曰:当使国王穷盲如我,快也!

道人曰:是言非也!老目自瞑,王有何过?诸母曰:我夜为盗贼所劫, 昼为吏所夺,穷行采新,触犯毒螫,使我如此,非王恶耶?王复前行,见一女子,跪构牛乳,为牛所踏,(足辟)地骂曰:当踏王妇如我,快也!

道人问曰:牛自踏汝,王家何过?答曰:王治不正,使国荒乱,盗贼不禁,令我善牛见夺,为弊牛所踏,非王恶耶?道人言:汝自无德,不能构牛。

女曰:不然,若王家善,孛自当留,国不乱也。

王复前行,见乌啄虾蟆。虾蟆骂曰:当使恶王见啄如我,快也!

道人曰:汝自为乌所啄,王当护汝耶?答曰:不望护也。王无恩泽,政治不平,祭祀废绝。天旱水竭,故使我身,乌见啄耳!

虾蟆唤曰:知为政者,弃一恶人,以成一家,弃一恶家,以成一乡。不知政者,民物失所,天下怨讼。

道人曰:百姓无罪,呼嗟感天,神使虾蟆,降语如此,王自具见。宜退恶人,改修往来,与民更始。

如种善地,雨泽以时,何忧不熟?王曰:当今任谁?道人言:宜急请孛。孛仁圣知时,返国必安。

王还,即遣使者入山请孛,言:若孛不还者,当向叩头。道:我自知怨负万民,忧不能食,须待孛到。孛素慈仁,忧念十方,知我国荒,想必来也!

使者受命,往到孛所,稽首白言:大王殷勤,致敬无量。自知罪过深重, 违失圣意,使国荒乱,百姓穷困。涕泣思孛,不能饮食。愿垂愍念,一来相见。

孛哀人民故,随使者还。道见死猕猴,故剥取其皮,欲以生语。国人闻孛来,皆出界迎。

孛到城外,止故精舍。

王出相见,作礼问讯毕,一面坐。叉手谢孛言:空顽不及,虐负万民, 请自悔励,幸遂原之。

四臣过,耳语。

孛曰:卿等无过,何不公谈?四臣恚曰:凡为沙门,欲望天福,人皆称善,不当杀猕猴,取其皮也!

孛曰:卿等自迷惑,不别真伪耳!

是非好恶,天悉知之,苦乐有本,不可强力,为恶罪追,虽久不解,作善福随,终不败亡。祸福在己,愚谓之远。

以我剥皮而杀猕猴,虽此似是,卿曹默默为奸,不止相杀事耶?言命在天,谓善无益,为恶无殃,祸福之报,自然如响,响应随声,非从天堕, 卿等作恶,岂不自识? 虽欲诬之,自然不听,此非谤我,为自中耳!

卿一人言,人死神灭,不复生者,是圣语耶?从意出乎? 自欲为恶,反言作善无福,为恶无殃。

夫天之明象,日月星辰,列现於上,谁为之者?四臣默然。

孛复曰:天地之间,一由罪福,人作善恶,如影随形。死者弃身,其形不亡。

譬如种谷,种败於下,根生茎叶,实出於上。

作形不断。譬如灯烛,展转然之,故柱虽消,火续不灭。行有罪福。如人夜书,火灭字存。魂随神行,转生不断。

卿曹意志,自以为高,如人杀亲,可无罪乎?四臣答言:夫荫其枝者, 不摘其叶。何况杀亲而无罪?孛曰:然卿难我似是。吾取死皮,汝尚诬之。卿曹所为,法当云何?卿一人言:人死神灭,不复再生。

一人言:苦乐在天。

一人言:作善无福,为恶无殃。一人自恃,知占星宿。

外阳为善,内阴为奸。譬如伪金,其中纯铜。貌饰美辞,心行谗贼。如狼在羊中,主不能觉。天下恶人,亦称为道。

被发卧地,道说经戒,专行谄欺,贪利欲得,愚人信伏。如雨掩尘,群妖相厌;如水流溢,不时入海,多所伤败。惟有圣人,能济天下,化恶授善,莫不蒙佑。

若善无福,恶无殃者,古圣何故造制经典,授王利剑? 夫行有报, 其法自然,善者受福,恶者受殃。

天之所疾,祸无久迟;阴德虽隐;後无不彰。

故国立王,王政法天,任贤使能,赏善伐奸,各随其行,如响应声。人死神去,随行往生。如车轮转,不得离地。

信哉!罪福不可诬也!人行至诚,鬼神助之。恶虽不觉,终必受殃,故当戒慎,远恶知惭。若皆为善,廪气当同。

不善者多或有不平,或寿不寿,多病少病,丑陋 正,贫富贵贱,贤愚不均。

至有盲聋 哑,跛蹇癃残。百病皆由宿命行恶所致。

其受百福,人所乐者,则是故世善行使然,积德中正,故有日月星辰, 有天有人, 帝王豪贵,是明证也!何可无言,应熟思之,勿谓不然!

孛说是时,王与臣民,无不解悦。

孛复曰:古昔有王,名为狗猎,池中生甜鱼,甘而少骨。王使一人监护,令日献八鱼,其监亦日窃食八鱼。

王觉鱼减,更立八监,使共守护。八监又各日窃八鱼。守之者多,鱼为之尽。

今王如是,所任不少,为乱益甚。

譬如人摘生果,既亡其种,为之无味。

王欲为治,不用贤人,既失其民,後又无福,治国不正 则使天下有诤夺之心。

如人治产,不勤用心,则财日耗。

国有武勇习战阵者,不足其意,则弱其国。

为王不敬道德,不事高明,生则贤者不归,死则神不生天。掠杀无辜,使天下怨讼,则天降灾,身失令名。

治国以法,为政得忠,敬长爱少,孝顺奉善,现世安吉,死得生天。譬如牛行,其导直正,余牛皆从。

贵贱有导,率下以正,远近伏化,则致太平。

为君当明,探古达今,动静知时,刚柔得理,惠下利民,布施平均,如是则世世豪贵,後可得泥洹之道。

众坐皆喜,称善无量。

王即避座,稽首白言:今孛所语,譬如疾风,吹却云雨,幸本慈念,垂化如前。

孛即起行,随王入宫,四臣愚痴,於是见废。

孛复治国,恩润滂流,风雨时节,五谷丰熟,人民欢喜,四方云集,上下和乐,遂致太平!

佛言:时孛者,今我身也是。姊子道人,则阿难是。

时王蓝达,今卑先匿是。时夫人,则好首是。

时犬宾只者,车匿是。

时四大臣,则今四道人杀好首者是。时语虾蟆者,今得罗汉沤陀耶是。

我为菩萨,世世行善,勤苦积德,无央数劫,为万民故,今自致得佛, 所愿皆得。

诸值我时,闻经法者,宜各精进,为善勿懈。

佛说是已,有三亿人得践道迹,皆受五戒,欢喜奉行!

後汉安息过三藏安世高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耆 崛山,与大比丘僧俱千二百五十。

是时难提优婆塞,与五百优婆塞,出王舍城上耆 崛山,往谒佛所头面 礼足,长跪叉手问佛:「大德,愿闻优婆塞五戒,毁犯正戒,有何恶事?」佛答:「难提优婆塞,楚害生命有十恶事。何等十?现世常怀害心;後世毒心隆赫;恒被痛害,怨怨不息;人不喜见;思虑多恶者;怖惧;眠不安寐, 梦则惶怖,觉则惊悸;死时狂勃种短命栽;身坏命终生地狱中;设得为人多病少命,是为十恶事。」「偷劫他财,有十恶事·何等十?贪餮深重, 恒为众疑;能兴重恶,行则非时,动则非法;亲友恶逆,贤良疏远;败戒果敢;常惧王伺,须财市命;种遗宝物;贫敝之业;身坏命中生地狱中;设得为人,饥寒困苦,致财良难,虽获少财,五事共之──王、贼、水、火及恶妻子──;今乃藏埋,会亦当失,是为十恶。」「邪 有十恶事。何等十?常为其夫伺补楚毒,室家不和;善法消竭,不善法增;危败躯身;不检其妻, 不守财贿;常为人疑,宗亲不信;种业如是;门不贞洁;身坏命终生地狱中; 设得为女,非得一主;设得为男,驰骋邪 ,自失其妻。是十恶事。」「妄语中有十恶事。何等十?口常臭烂;善神背叛,凶鬼易陵;实言流世众所不信; 俗为重事,不在言议;未有实事恶名远闻,为人轻毁,不起恭肃;虽言有实, 人不奉用;多怀愁怖;种诽谤业;身死命终生地狱中;设得为人,常被诽谤。是十恶事。」「饮酒有三十五恶。何等三十五?散尽财贿;致众苦患;怨诤增重;裸露形躯;恶名遐迩;慧明日减;应得不得;已得便失;显扬恶事;要务顿发忧戚之本;恍惚变没;颜貌鄙恶;轻慢尊长;不知供养沙门婆罗门; 自於室家不遍尊卑;不宗敬佛;不崇大法;不敬事僧;反亲恶人;远离能明; 崩坠邪道;无惭愧心;不护根门; 荒 欲;众所不爱;人不喜见;德士宿旧咸来咎责;集造众恶;要用之势,不豫识任;智德隐避;像类不别;去泥洹远;种狂惑业;身死命终生地狱中;设得为人,愚痴顽 。」是时,难提优婆塞及五百清信士,诸天世人,四辈之众,文佛所说,毕命受持,头面 竟, 踊悦而去。

佛说妇人遇辜经

乞伏秦沙门圣坚译

闻如是:

一时佛时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时有一人无妇,往诣舍卫国,娶妇本国,自有两子,大子七岁,次子孩

抱,母复怀躯,欲向在产,天竺礼俗,妇人临月,归父母国。时夫妇乘车载二子,当诣舍卫,中路食息并牧牛,时有毒蛇,缠绕牛脚,牛逆离圈,其夫取牛,欲得严发,见牛为毒蛇所杀,蛇复舍牛,复缠夫杀,妇遥见之,怖惧战栗,啼哭呼天,无救护者,日遂欲冥,去道不远,有流河水,水碓有家居, 妇迫日冥,惧为贼所劫,弃车将二子到水畔,留大子著水边,抱小子渡水, 适到水半,狼食其子,子叫呼母,母时还顾见子,为狼所 ,惊惶怖惧,失抱中子,随水堕流,母益懊恼,迷惑失志,顿踬水中,堕所怀子,遂便渡水, 问道行人:「我家父母为安隐不?」行人答曰:「昨家失火皆烧,父母悉尽无余。」又问行人:「我夫家姑 为安隐不?」行人答曰:「昨有剧贼,伤害其家,姑 皆死,无完在者。」其母闻之,愁忧怖惧,心迷意惑,不识东西, 脱衣裸行,迷惑狂走,道中行人,见大怪之,谓得邪病,鬼神所娆乎?或谓愁忧迷惑失志,或有唾贱舍避之走,或有怜伤愍念哀之。时佛在舍卫只树给孤独精舍,时妇驰走,而往趣之,过只树园。

尔时世尊,大会说法,四辈弟子,诸天龙神,十方一切,皆悉听经,诸佛之法,盲者见佛,皆得眼目,聋者得听,哑者能言,疾病除愈,#劣强# 字为左兀右王健,被毒不行,心乱得定。时妇见佛,意即得定,不复愁忧, 自视裸形,惭愧伏地,佛呼阿难,取衣与妇,即时受教,则取衣与妇,著衣竟稽首佛足,却坐一面,佛即说经,为现罪福,人命无常,合会有别,生者有死,无生不终,一切本空,自作起灭,展转五道,譬如车轮,已解本无不复起分。妇闻佛言,心开意解,即发无上正真道意,即时得立不退转地,愁忧除愈,如日无云。

佛说如是,四辈欢喜,诸天龙神,稽首而退。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长爪梵志请问经

大唐三藏法义净奉制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 山中,与大 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余 刍刍尼、近事男近事女、国王大臣、沙门婆罗门、外道之类、天龙药叉人 非人等,瞻仰而住。

尔时世尊为说自证微妙之法,所谓初中後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净鲜白,梵行之相。

尔时有一长爪梵志,来诣佛所,策杖而立。

问言:「乔答摩!汝曾实作如是宣说:『世由自业,业为能授,业为生处,业为亲族,业为所依耶?』」

佛告婆罗门:「我作是说:『世由自业,业为能授,业为生处,业为亲族 ,业为所依。』」

婆罗门曰:「若如是者,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金刚不坏坚固之身。」

佛告婆罗门:「我於前生,远离杀害有情命根,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手指纤长网缦为相。」

佛告婆罗门:「我於前生,远离偷盗他人财物,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具足色力诸根圆满。」

佛告婆罗门:「我於前生,远离女人欲染之事,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出广长舌自覆其面。」

佛告婆罗门:「我於前生,远离妄语诡诳於人,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威仪庠序,如师子行。」

佛告婆罗门:「我於前生,远离诸酒放逸之处,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微妙相好庄严其身。」

佛告婆罗门:「我於前生,远离歌舞倡艳之事,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上妙香气芬馥其身。」

佛告婆罗门:「我於前生,远离香花璎珞庄饰,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受用金刚胜妙之座。」

佛告婆罗门:「我於前生,远离远离高床大床骄恣之物,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四十牙齿鲜白齐平。」

佛告婆罗门:「我於前生,远离非时饮 诸食,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顶上肉髻圆满姝好。」

佛告婆罗门:「我於前生,於三宝二师沙门婆罗门父母尊长,应恭敬处, 五轮著地,以无慢心虔诚致礼,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时婆罗门见佛为说因果不虚,白言:「乔答摩!此名何福?云何受持?」佛言:「此名八支净戒,若能一日一夜,或复长时,从师受持,获果如

是。」

尔时长爪梵志,既於佛所,闻说八支日夜净戒,由先远离鄙恶业故,便能获得胜妙庄严,深心信受,欢喜踊跃,即於佛前舍高慢心,投杖于地,合掌恭敬,礼佛双足,白言:「世尊!我今始知善恶之业感报不虚,我从今日乃至尽形,归依佛陀两足中尊;乃至尽形,归依达磨离欲中尊;乃至尽形, 归依僧伽诸众中尊;我受八支近住净戒,始从今时,乃至明旦日出已来,於其中间,不害一切命、不盗他财物、不 不妄语、饮酒放逸处、花庄及歌舞、高大非时食,我今悉远离,受持净八支。」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佛告婆罗门:「善哉善哉!如是应作,如是应持。」

尔时世尊说是法已,时婆罗门及 刍众、诸人天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普愿尽法界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无垢优婆夷问经

後魏中印度

三藏瞿昙般若流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住舍婆提城寂静宫殿重阁讲堂。

尔时无垢优婆夷、贤优婆夷等,诸优婆夷,往诣佛所,到佛所已,头面礼足,礼佛足已,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即告无垢优婆夷言:「汝优婆夷!不放逸行懈怠心不?」优婆夷言:「我不懈怠,不放逸行。」

佛告无垢优婆夷言:「汝当云何不懈怠耶?又汝云何不放逸行?」

无垢优婆夷白佛言:「世尊!我常早起扫佛塔地,扫已涂治四厢四处, 清净涂已,散华烧香,如是供养,然後入房,既入房已,次复入禅,修四梵行,不离三归,受持五戒,常恒如是,我不懈怠,不放逸行。」

无垢优婆夷作是语已,

复白佛言:「世尊!我今未知扫佛塔地,所有善根得何福报?四厢涂治, 所有善根得何福报?散华烧香,供养佛塔,所有善根得何福报?禅四梵行, 三归五戒,所有善根得何福报?唯愿世尊为我解说。」

佛告无垢优婆夷言:「扫佛塔地,得五福报,何等为五? 一者自心清净,他人见已生清净心。

二者为他人所爱。三者天心欢喜。 四者集端正业。

五者命终生於善道天中。

无垢当知:扫佛塔地,福报如是。

无垢当知:若人信佛,作圆轮形,涂佛塔地,散花烧香,如是供养,我说彼人身坏命终,生弗婆提,富乐自在,於彼寿终,生化乐天。

无垢当知:若人信佛,作半月形,涂佛塔地,散花烧香,如是供养,我说彼人身坏命终,生瞿陀尼,富乐自在,於彼寿终,生兜率天。

无垢当知:若人信佛,於佛塔边,四方涂地,散花烧香,如是供养,我说彼人身坏命终,生郁单曰,富乐自在,於彼寿终,生炎摩天。

无垢当知:若人信佛,作人面形,涂佛塔地,散花烧香,如是供养,我说彼人身坏命终,生阎浮提,富乐自在,寿终生於三十三天。

无垢当知:此涂塔地,散花烧香,所有善根,果报如是。

无垢当知:若人入禅修四梵行,归佛法僧,受持五戒,我说彼人无量无数,善根福报,无穷无尽,後得涅盘。

无垢当知:若人归依声闻缘觉,修集戒聚,不能如是无尽涅盘。何以故? 受持五戒,禅四梵行,所得果报,唯除涅盘,更无处受,以福多故。」

世尊尔时如是说已,无垢优婆夷心生疑念,默而无言。尔时世尊知心念已,即从面门,出广长舌,遍覆自面二耳二眼并二鼻已,遍覆虚空,覆虚空已,还摄入口,摄入口已,

复语无垢优婆夷言:「汝颇曾见妄语之人、两舌恶口绮语之人,有如是色舌相以不?」

尔时无垢优婆夷既闻是语,从坐而起,合掌

向佛白言:「世尊!未曾见也。有实语者,未有此舌,况妄语人。唯除如来应正遍知,无始已来,常实语故,得如是舌。」尔时无垢优婆夷知佛实语,离疑心喜,以偈赞曰:我於千亿劫 不曾忆念见 如是胜法宝 不忆曾供养我今日得见 如是世间灯 既如是见已 得闻第一法尔时世尊偈答无垢优婆夷曰:汝闻已成圣 此真胜法宝 清净寂静法 得入涅盘城世尊说已, 无垢优婆夷心大欢喜,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众会、天 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说已,赞言善哉!此经人天因 亦是涅盘道 行者向人天 亦趣涅盘门 译此经功德 普施诸众生 愿速修因道 得人天涅盘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普愿尽法界

同生极乐国

沈溺诸有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随念三宝经

法尊法师译

  • 说明:

凡是佛陀的弟子,当随时忆念所皈依的三宝功德,培养自己对三宝的虔诚信敬心;从而展转地、深刻地对三宝功德加深了解和体会,引生滋长自己善法之欲;从而发起精进勇猛之行。由忆念三宝功德,生善法欲、

起精进行故,行者也能如实学习佛陀断除一切过失、证得一切功德,是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忆念三宝功德,是佛陀弟子纯洁信仰、修学佛法的基本法门。现从我国藏文经典中检出《随念三宝经》译成汉文, 并加以浅说,俾初学佛法的人能够初步地了解到三宝功德,树坚信幢, 起饶益行。此经,是西藏僧众中每天进食必诵之经典,大似汉地僧众之诵念《供养文》。在藏文中有两种:一保存在大藏经中,一别行流通, 而词句间稍有出入。今从大藏经中译出。原译不著译师之名。※注:本文出自 佛教出版社 在八十二年十一月所发行的合刊本。

  • 圣随念佛经

佛、薄伽梵者,谓: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

诸如来者,是福等流,善根无尽。安忍庄严,福藏根本,妙好间饰,众相花敷,行境相顺,见无违逆。信解欢喜,慧无能胜,力无能屈。诸有情师, 诸菩萨父,众圣者王,往涅盘城者之商主。妙智无量;辩才难思,语言清净, 音声和美;观身无厌,身无与等。不染诸欲,不染众色,不染无色。解脱众苦,善脱诸蕴,不成诸界,防护诸处。永断诸结,脱离热恼,解脱爱染,越众暴流。妙智圆满;住去、来、今诸佛世尊所有妙智;不住涅盘,住真实际。安住遍现一切有情之地。是为如来正智殊胜功德。

  • 随念法经

正法者,谓:善说梵行。初善、中善、後善。义妙、文巧。纯一、圆满、清净、鲜白。佛、薄伽梵,善说法律。正得,无病,时无间断。极善安立,见者不空,智者各别内证。法律善显,决定出离,趣大菩提。无有违逆,成就和顺;具足依止,断流转道。

  • 随念僧经

圣僧者,谓:正行、应理行、和敬行、质直行。所应礼敬,所应合掌。清净功德,净诸信施,所应惠施,普应惠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