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最初研究

  1. 方法简介——记忆研究的最早论文由赫尔曼·埃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于 1885 年发表,题目叫《论记忆》(Uber das Ged chtnis),他当时是柏林大学的兼课教师。埃宾浩斯因受到费希纳(Fechner, 1860)《心理物理学纲要》的影响,试图以联想主义的观点,运用类似于研究感觉过程所使用的精确方法来研究记忆。为了使实验尽可能的“纯”,他选择了难度均等一系列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这些音节可限定长度,易于激起互不相同的反应,并在数量上是可测量的,此外,他还发明了多种具

体方法(目前仍在实验室中应用),其中主要方法有预料法和节省法,后来莱曼(Leh-mann,1888—1889)又加上了再认法。

  1. 预料法——系列元素 a,b,c,d,⋯n,以同样的顺序重复呈现, 被试对每个元素作出反应,并在下一个紧接着的元素出现之前作出预料:实际出现的下一个元素可使被试验证其反应的正确性,或自我纠正。练习可一直进行下去,直至达到完全掌握的标准(如第一次无差错地背诵),或达到实验者预先制定的较为宽松的标准。在某一时间间隔后首次使用该实验程序时,回忆的分数等于正确回答的数目。

  2. 节省法——在第一次学习之后,以同样的程序再次学习系列音节, 直至达到掌握的标准。节省的百分比计算如下:

记忆的最初研究 - 图1

学习用时也可用呈现的音节数目来替代,这一方法主要用于遗忘研究。

  1. 再认法——学习过的元素以被试无法预料的顺序重新放入同一类新元素中(学习过的音节混入其他音节中,学习过的单词混入其他单词中, 等等)。被试应浏览整个材料。新刺激的数量越多,或新刺激与原刺激的相似性程度越高,再认就越困难。测验所得分数等于正确再认的刺激数目。

  2. 重建法——需学习的元素系列总是以同样的顺序排列,要记忆的就是这种顺序。学习结束后,向被试呈现原来的、但顺序排列杂乱的元素。被试的任务是以原来的顺序把它们重新排列出来。

  3. 顺序回忆和自由回忆法——顺序回忆需按照元素呈现时的顺序, 再现材料中的元素。而自由回忆则没有这种限制:再现的顺序由被试自由确定。我们以后将看到,有关的过程在两种情况下是不同的。

  1. 一些初步结果——以上概述的方法,自最初应用以来,已得出了一些规律或经验事实,下面我们来简要回顾一下。
  1. ) 重复律——学习的正确反应数目随着材料呈现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由此得到的曲线通常是负加速曲线。

每一次新的呈现都是重复材料的一次机会,达到掌握标准的必需重复次数取决于系列材料的长度。随着材料长度的增加,必需重复次数的增加要更多一些。

重复对记忆产生影响:如果其他一切条件相同,那么当重复次数增加时, 回忆、再认和节省的效果提高;这一规律也适用于过度学习的情况。过度学习是指重复的次数超过掌握的标准。

但是,习得过程首先是组织过程,组织过程的复杂性不能归结为简单的机械重复。人们可以多次“重复”材料,但却不能正确地记住它。近些年的研究表明,记忆过程的基本因素不是呈现的次数,是呈现人们组织材料而不是“重复”材料所花费的时间。被记忆的信息量取决于组织过程的工作时间, 所以,时间才是材料呈现次数的函数。在一些实验中,当时间是有限和恒定时,被记忆的信息也是有限和恒定的。这种产系表示了一种假设: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组织过程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1. 约斯特(Jost)定律和分配练习——练习的时间分配是促进或 阻碍学习、影响长时记忆进程的一个因素。记忆一项材料,可分几次进行, 中间有休息(分配学习),或者把休息间隔降低到最低程度,直至取消休息

集中学习)。

约斯特定律(1897)是一个简明的表达式:在其他一切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为达到同样的掌握标准,分配学习的次数要少于集中学习的次数。这个定律有很大的普遍性,在动物和人类的实验中反复得到证明。

分配学习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两个因素:

第一,休息的间隔时间:当间隔时间从零开始增加,分配学习的效率增加,直至达到最高点,随后,当间隔时间超过了一定长度,分配学习的效率就下降,因为两次学习相隔时间太长会引起遗忘(Piéron,1913)。

第二,材料的相对难度:如使用难度不同的材料,材料的难度越小,分配学习的优越性就逐次降低。对于最简单的材料来说,集中学习的效果与分配学习的效果相差无几。

解释分配学习的效果并不容易,可能有多种因素参与,并根据情景而变化,因人而异。当材料的难度很高,休息可能消除了学习产生的疲劳;但是, 在练习刚开始时分配学习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疲劳还不至于成为记忆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考虑这个因素。也不能排除材料的“无声复习” 假设,在时间间隔内,无声复习可改变心理上的组织;但这种解释对于因分配学习而获益的动物来说则是不恰当的。最后是记忆痕迹巩固的心理生理学假设,我们将在第五章详细讨论。

  1. 整体学习和部分学习——整体学习是多次浏览整个材料,直到完 全掌握、牢记的程度。部分学习则是分段、依次地记忆材料,然后通过补充练习把材料综合在一起,以达到同样的记忆效果。这两种方法只是可供选择的两种学习策略。自 1900 年以来,罗蒂·斯蒂芬(Lottie Steffens)已经注意到,受过教育的成年人自发地倾向于使用混合法:例如,先分开学习材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然后合起来复习这两部分,接下去再学习第三部分,如此进行下去直到结束(渐进法)。每种方法各有利弊,主要取决于组织材料的难度。

一般来说,整体法比部分法更有效,因为整体法从练习一开始就能照顾到整个材料的结构,其有效性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年龄相同的情况下,整体法对智商高的人更有利,因为他们具有更高的组织能力。

但整体法的有效性只是相对的。潘奇楚(Pnentschew,1903)证明,如材料是十六行诗,整体法比部分法更有效;如要求记住更长的诗(二十四行或三十二行诗),那么,部分法比整体法更有效。

部分法有它的不利之处,因为材料分段后,每一小段构成了一个单元, 并具有自己的内在组织;将各段合并为整体需要重新组织,而新的整体组织不是部分组织的总和;所以,为把握整体组织,需进行补充练习,这种补充练习有时是不可缺少的。但这种批评只是针对过度使用部分法,而不是指纪尧姆(Guillaume)所说的段落之间具有真正功能联系的“自然分段”。

对于难度相对较高材料,经验表明使用混合法最好,它既能迅速地把握材料的整个结构,又能在照顾到整体的同时进行部分记忆。

  1. 词语刺激的频率和熟悉程度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以 视觉或听觉方式接触语言中词汇的频率是不同的。词汇出现的频率与词汇的熟悉程度相关:如果向一组被试呈现一些具有不同出现频率的词汇,并要求他们判断词汇的熟悉程度,可以发现,出现频率高的词汇一般比出现频率低的词汇更加熟悉(Fraisse,Noizct et Flament,1963)。

实验研究证明,在练习次数相同的情况下,当词汇出现的频率增加,记

住的词汇也增加。因此,频率对记忆具有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往往是话语反应中最熟悉、最经常使用的词汇。但不应该过高估计频率本身的影响。霍尔(Hall,1954)发现,出现频率在 1/1,000,000 至100/1,000,000 范围内的一组词汇,为获得仅仅 25%的记忆改善,最低的频率应增加三十倍。而进一步增加频率不再产生记忆改善。

我们认为,在词汇回忆方面,词汇的熟悉程度是比频率更加重要的一个变量:事实上,即使频率与熟悉程度有相关,这种相关也决不是完全的;有时,熟悉程度很大的词汇在经济上的频率却很小,这些词汇涉及到日常用品, 如衬衫;当要求被试根据词汇的语义写出可以回忆起来的所用词汇,这些词汇最容易被回忆起来。

  1. 刺激的意义作用——对人类来说,完全没有意义的刺激是不存在。刺激可以引起转向其他事物的联想和解释,就此而言,一切刺激都具有意义。如此来考虑问题,那么所谓的“无意义”音节或图形实际上也是有意义的刺激,只不过其意义与代表某一事物的语言词汇或图形的意义比较起来,显得很微小。

可以用联想值来确定一个音节(COJ,FUK,NIM)的意义程度,联想值是指以极短时间(几秒钟)向一组被试呈现音节时,该音节与其他词汇或语句相联系的概率。这个概率以被试把一个联想给予音节的百分比表示:如果所有的被试都将一个联想给予音节,该音节的联想值就是 100%;如果所有的被试都没有联想,该音节的联想值就等于 0%(Glaze,1928)。

刺激材料的意义程度对学习和记忆有影响。在学习时间相同,材料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单词的记忆量比无意义音节的记忆量多得多;此外,当无意义音节的联想值增加时,无意义音节的记忆恢复概率也增加(McGeoch, 1930)。显然,要达到同样的掌握程度,如材料的意义较小,则需要更长时间的学习。

最后应指出,被试如记忆没有明确意义的刺激材料,可通过联想活动, 给予材料一种意义。以这种方式形成的联想最终也将促进对音节的回忆、重建或再认。经联想加工的音节变得更为熟悉,因此,更容易被回忆。音节和相应单词间的语音和字母相似性也起了重要作用。单词结构越是完整地包括了音节的字母结构(比如,CIB→CIBoire),回忆和再认就越容易;当两种结构的对应关系是不完全的,就会产生变形,由于学习的材料太离散,变形使得一种联想占优势(XAJ 与 éXAGéré 相结合,产生 XAG[Florès,1964])。我们在图形记忆研究中,还会看到类似的现象。

  1. 记忆的时间进程:记忆活动的比较——关于记忆时间进程的最 初研究论文是埃宾浩斯撰写的。他以自己作为被试,学习由 16 个音节组成的系列,他以节拍器的节奏来朗读音节系列,直到能够无差错地连续背诵两次为止。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之后,他重新进行学习。凭着这样的方法,他发现用节省的百分比来计算的记忆保持量随着时间而减少,开始时快速下降,以后越来越慢,形成一条负加速曲线。

在这之后,许多研究者都证明了这种关系。最完整的一项研究是鲁(Luh, 1922)做的,他比较了用各种方法(再认、重建、自由回忆、预料回忆和重学节省)搜集到的音节保持量。每一种保持量与相应的记忆活动有关。局部不相同的回忆活动产生了不同的保持量,这是因为记忆在功能上不能与活动分开。但是,回忆活动有等级差别,在每个等级水平上,都可以看到低等级

水平上的特点,因而,回忆活动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回忆水平较高的被试一般也表现出较高的再认水平;然而,回忆水平低的被试可能再认水平高, 也可能再认水平低。因此,各回忆活动之间存在着相对较弱的正相关,与记忆活动的等级假设相符(Florès,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