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口湖群——龙湾湿地

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长白山北麓龙岗山脉中段、通化市辉南县境内,其东部、南部以龙岗山山脊为界,与靖宇、柳河县相邻,西部和北部与辉南森林经营局接壤,东南端以鸡冠山为顶点,南北与东西走向的龙岗山脉为两腰。

龙湾保护区是自然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是以火山地貌为基础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和生态环境。

龙湾保护区有着原始的火山地貌风光,有独特的火山喷发形成的湿地景观,包括由火山口湖向湿地演替的全过程,举世罕见,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口湖群。

该区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大干旱,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漫长寒冷。降水时间分布受气候影响显著,夏季雨最集中,冬季降水最少。

龙湾是由古地质年代火山玄武质爆炸式喷发而成的低平火山口湖,地质学称其为玛珥湖。大约在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早期,本地区火山运动频繁剧烈,形成了龙岗山脉独特的火山地形地貌和众多的火山口湖与火山锥体,是我国分布密度最大的火山口湖群,世界上最典型的玛珥湖群。

龙湾是以火山地貌为基础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在60万年前,这里频繁而剧烈的火山运动,形成了众多火山口湖。由于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火山口湖群湿地,构筑了本区地貌的湿地景观。其独特的生态结构及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龙湾保护区内火山活动形成的多种火山口地貌,为沼泽湿地的形成和发育提供了优越自然条件。由于这些火口湖、堰塞湖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湿地类型多样,水深不同,湿地发育情况也有差异,成为我国少有的特殊成因类型的湿地分布区。

保护区最东南端的鸡冠山为全区最高处,西北与西南两端海拔较低,最低处位于南端后河村。在大地构造上,该区位于中朝准地台的北部边缘,铁岭至靖宇隆起的中段,北部与样子哨至三源浦断陷接壤,南部毗邻浑江断陷,中部隆起部分为太古界鞍山岩群组成的龙岗古陆。

龙岗火山群总体沿东西向分布,火山地貌发育是本区的一大特点。本区自晚第三纪以来多处发生过多次火山喷发,形成火山锥、火山湖、熔岩谷地和台地。

正是这些多种多样的火山地貌形态为森林和湿地提供了发育的基底。森林原为地带性红松针阔叶混交林,这里,原始林已为数有限,多为次生林。

在海拔较高的鸡冠山和金龙顶子的山顶部,分布有针阔叶混交林,大部分山地的丘陵坡地分布夏绿杂木林和蒙古栎林。在沟谷分布有水湖林,局部阳坡分布有白桦林,阴坡有臭冷杉林。

沼泽湿地类型较多,既有现代火口湖湖泊湿地,也有火口湖经过漫长岁月的沼泽化过程,湖面消失,全部成为沼泽。

其中,有的经过数百年、数千年甚至万年以上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沼泽,还有的是玄武岩熔岩地、熔岩台地及其上的各种洼地,由于排水不畅形成的沼泽。

另外,还有的是山间河滩地,地表常年过湿形成的沼泽;部分火山口积水成湖,形成“龙湾”,构成本区重要的生态景观要素。

有的火口湖经过长期的沼泽化演替过程,形成独具特色的沼泽,俗称“旱龙湾”。熔岩谷地和熔岩台地的低洼地带,由于排水不畅,造成土壤水分过饱和地表积水形成大面积的沼泽湿地。

火山-森林-湿地景观要素通过物质迁移的纽带有机地组合,构成独具特色的生态系列。

龙湾保护区地处长白山北麓,地带性土壤为暗棕土壤,由于地形和水文地质条件,尤其是火山喷发,本区尚发育白浆土、沼泽土、草甸土等土壤类型。

保护区森林覆盖率75%以上,本区植被类型属长白山植物区系,原始植被红松针阔混交林现已退化为次生阔叶林。

据初步调查统计,本区野生植物主要包括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东北红豆杉和人参。

国家二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红松、野大豆、水曲柳、黄檗、钻天柳、紫椴、刺五加、核桃楸和东北茶蔗藨子。其中,红松、水曲柳、黄檗、核桃楸、桂皮紫萁、紫椴、人参和北五味子等是古老第三纪孑遗植物。

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种类繁多,组成复杂,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本区内有野生动物200多种: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东方白鹳、金雕、紫貂。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鸟类有黄嘴白鹭、鸳鸯、苍鹰、雀鹰、松雀鹰、普通鵟、大鵟、毛脚鵟、鹊鹞、白尾鹞、白腹鹞、燕隼、红隼、红脚隼、灰背隼、花尾榛鸡、普通雕鸮、普通角鸮、领角鸮、长耳鸮、短耳鸮、长尾林鸮等。兽类有棕熊、黑熊、猞猁、青鼬、水獭、原麝和马鹿等。

大龙湾景点位于金川镇金川屯南,是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7个龙湾中水域面积最大的一个龙湾,属低平火山口湖,即玛珥湖,水质清纯,群山环抱,生态优良,呈阔秀之美。

三角龙湾位于金川镇金川屯以东,是由两次以上火山喷发形成的连体火山口湖,亦属玛珥湖。三角龙湾沿岸曲折有致,壁险峰奇,水色碧绿深幽,神奇曼妙,具雄秀之美,因水面呈三角形而得名。

湖心有一小岛如天外飞石孤立水中,白云碧水间,映霞壁、三剑峰、白龙泉等生态奇观将三角龙湾装点的如诗如画,景致居诸龙湾之首。

旱龙湾位于三角龙湾西南侧,是火山口湖演替为森林湿地的生态景观,初春时节,这里水鸟云集,生机盎然。夏季来临,紫色鸢尾花开似锦,清风徐来,蝶飞蜂舞,美艳之极。

东龙湾位于金川镇东龙湾屯南,是龙湾公园内7个龙湾中垣口最圆、深度最大、水质最清、保存最完整的火山口湖,也是最典型、最完美的玛珥湖。环湖崖壁相对高度在70米以上,树高林密,生态系统完整优良。

南龙湾位于金川镇南龙湾屯以东,是两次以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连体火山口湖,因此湖面垣口呈“葫芦”状,水映蓝天,树影婆娑,景致典雅,风光旖旎,享锦绣之美誉,是盛夏时节避暑垂钓的乐园。

二龙湾位于金川镇吴家趟子屯西南,垣口与东龙湾相近,也为典型的玛珥湖,四周山势起伏有致,生态优良。

小龙湾位于大龙湾西南侧,岸边湖水较浅,密生芦苇,环境幽谧,是水鸟理想的栖息之地。

吊水壶瀑布位于大龙湾东南侧,原发于长白山系龙岗山脉的响水河,流经于此,因火山运动导致河床段跌,形成高约4米、宽约13米的瀑布。水泻如练,滚珠落玉,恰似一把硕大的水壶悬于林间,故当地人称其为“吊水壶”。

四方顶子山是龙湾景区内最高的玄武岩质火山锥,也是辉南县境内最高山峰,开阔平坦的峰顶在高山气候的作用下,形成了奇特的林相和植物群落,绿草如茵、野花似锦,古树虬枝,千姿百态,物竞天择,生生不息,昭示着大自然神奇的力量与风雨沧桑,呈现出一幅近乎远古时期的生态景观,有高山花苑之美誉。

金龙顶子山位于大龙湾与吊水壶景区之间,是火山渣与玄武质火山锥体。山势高耸巍峨,林深树密、生态完整。登上山顶,可远眺群山、云海、村落俯视大龙湾、三角龙湾等火山口湖。

[旁注]

白浆土 是在温带半湿润及湿润区森林、草甸植被下,在微度倾斜岗地的上轻下黏母质上,经过白浆化等成土过程形成的具有暗色腐殖质表层、灰白色的亚表层—白浆层及暗棕色的黏化淀积层的土壤。

东北红豆杉 又名紫杉。为红豆杉科乔木植物,是第三纪孑遗的珍贵树种。其材质优良,纹理通直,结构致密,富弹性,力学强度高,具光泽,有香气,耐腐朽,不易开裂反翘,不含松脂,边材幅狭黄白色,心材紫赤褐色而得名。该种不仅是材用植物,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

东方白鹳 大型涉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我国约有2500至3000只。常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

金雕 属于鹰科,是北半球上一种广为人知的猛禽。金雕以其突出的外观和敏捷有力的飞行而著名。一般生活于多山或丘陵地区,特别是山谷的峭壁以及筑巢于山壁凸出处。栖息于高山草原、荒漠、河谷和森林地带,冬季亦常到山地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活动,以大中型的鸟类和兽类为食。

紫貂 又叫黑貂、赤貂、青门貂等,体形很像黄鼬貂是一种特产于亚洲北部的貂属动物。紫貂是在白天活动的猎食者。通过嗅觉和听觉猎取小型猎物,包括鼠类、小鸟和鱼类。有时也吃浆果和松果。貂皮与人参、鹿茸并称为“东北三宝”。

鸢尾 是原产于我国中部的一种花卉,现在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部。其花型大而美丽,可供观赏。其根状茎可作中药,全年可采,具有消炎作用。

[阅读链接]

龙湾,是古地质年代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高山湖泊,在我国古代的民间传说和故事里,是龙栖息生存的独特区域,给人们一种神秘而又美轮美奂的想象空间。

极似七星北斗状排列的7个龙湾,平均水深50米左右,最深处达126米,湾水碧蓝如玉,形态景致各异,似颗颗明珠散落在崇山峻岭之中。其数量之多、分布之集中、形态之迥异、保存程度之完整居国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