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
井冈山峰峦起伏,一条崎岖的小路蜿蜒曲折,通向山顶。一队穿着灰布军服的红军战士,每人肩挑一担粮食,正沿着这条山道向上攀登。他们一个个汗水湿透了衣衫,但脚步依然那样踏实。扁担合着脚步声,发出“吱嘎” “吱嘎”的声响。队伍中有一位身材魁梧的“老”红军,四十多岁的年纪, 四方脸,宽前额,浓眉大眼。他,就是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朱德。
原来,1928 年秋天,国民党反动派加紧了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困死、饿死。为了保卫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阴谋,党中央向根据地军民发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斗争”的号召。朱德积极响应,他和战士们一样,脚穿草鞋,身背斗笠,翻山越岭去挑粮。
当时,朱德已经四十多岁了,他白天挑粮上山,夜里还要批阅文件,和党代表毛泽东一起商议革命大计。战士们生怕他累坏了,都对他说:“你日夜操劳太吃力了,不要再下山挑粮了吧!我们大家每人多挑一点,就把你的这份补上了。”每当这时,朱德总是笑笑不作声,可是第二天一早,还是和战士们一起出发挑粮。
怎么办呢?有一回,一位小战士想出了这样一个主意,他对大伙说:“我
们把朱军长的扁担藏起来,没有扁担,他就没有办法去挑粮了。”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好!”这天挑粮回来,战士们就把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可是第二天,朱德又拿了一根新削好的扁担出现在挑粮的队伍中。“再藏!他削多少,藏多少,一直藏到他不再挑粮为止。”战士们这样想。傍晚,朱德稍不留意扁担就不见了。他马上找了一根上好的毛竹,又削了一根扁担,还在扁担上刻了“朱德记”三个字,心想:“这下你们就没法再藏了吧。”他拿了这根刻有三个大字的扁担,又来到挑粮的队伍中。战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说什么好。朱德笑着对大家说:“以后谁要再藏我的扁担,我可要批评了。”说完,就带领战士们消失在茫茫的晨雾中。战士们见朱德态度这样坚决,也就不好意思再藏了。
从此,“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这首歌谣和“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就在井冈山根据地传开了。
只有经过劳作、经过奋斗得来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而且快乐常常不是要等到艰苦之后,而是即在艰苦之中。
[谢觉哉]
世界不是劳动的艺术品吗?没有劳动,就没有世界[邓中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