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增强国际话语权论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1]。世界渴望听到更多中国声音,中国也迫切需要提升话语影响力。增强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成为当前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指出,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当前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2]他审时度势、着眼长远,提出了一系列内容丰富、覆盖广泛、影响深远的国际传播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亲自垂范实践,推动新形势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新成效。
第一节 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
国际话语权不仅是在世界上“说话”的权利,更是指“说话”的有效性和影响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大国网络安全博弈,不单是技术博弈,还是理念博弈、话语权博弈。”[3]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迫切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一、话语权决定主动权
习近平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4]这一论断深刻阐明了掌握话语权的极端重要性。
当前,国际话语权既表现为主权国家对国际议程的设置能力、对国际舆论的主导控制能力,也表现为国际政治操作能力、国际知识生产能力、国际理念贡献能力,还表现为主权国家对国际事务和国际事件的定义能力、对各种国际标准和游戏规则制定上的影响能力,以及对国际事务的主导权、市场定价权与利益分配权等。
谁掌握了国际话语权,谁就能在国际博弈中占据主动、掌握先机。全球恐怖主义的概念界定、国际人权准则和人道主义干预、气候变化和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标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以及在利用核能与防止核扩散、国际互联网运行规则等问题上的交锋,几乎无不首先表现为国际话语权之争。无论是处于国际政治舞台中央的大国,还是处于国际政治博弈夹缝的小国,甚至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媒体机构等,都把谋求国际话语权作为角逐的主要目标之一。
增强国际话语权是当前对外宣传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习近平指出,我们已经解决了“挨打”“挨饿”的问题,但“挨骂”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中国的故事不可谓不精彩,却没有被很好地倾听。我国的形象很多时候都还是“他塑”而不是“自塑”。这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还不强造成的。我们必须加快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加快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国际话语权。
二、把握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历史机遇
习近平指出:“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5]我们要把握良好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各种外部条件,“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6],解决好国际话语权问题。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面临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等严峻挑战,世界需要新的解决方案。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正从国际事务的参与者成长为国际秩序的建设者。我们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影响日益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方案热切期待,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始“向东看”。站在世界的聚光灯下,中国新闻已不再是单纯的国内新闻,而日益成为国际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越来越广泛的世界影响。据统计,2016年全年国际媒体涉华英文报道量为60.2万篇,仅略低于对美国的报道量(60.7万篇),明显高于德国、法国、英国、印度、俄罗斯等国,是排名第三位的日本的两倍多。这些为我们增强国际话语权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要积极顺应世界期待,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全球的发展联接起来,搭建起中国与世界增进互信、加强合作的桥梁,更好地引导海外受众全面、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发展进步,更好地满足国际社会对中国新闻的需求。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及传播环境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媒体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调整。在金融危机和新媒体发展的双重冲击之下,西方主要国家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而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中国国家媒体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整体实力和影响力日益提升。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媒体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在局部地区的影响力甚至已经有了一定的比较优势。例如,在非洲地区,西方传统媒体投入日趋减少,有的媒体关闭了当地分支机构,有的媒体减少了派驻当地的记者数量,这为我们增强在这一地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供了机遇。此外,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也为我们在国际话语权争夺战中“弯道超车”“换道超车”提供了可能。
三、主动设置议题抢占舆论引导先机
国际传播实践表明,谁能设置高明的议题,谁就能抢得舆论引导先机,掌握话语主动权。高明的议题设置,往往都是时机、技巧、方法的最佳运用。[7]我们要善于设置议题,让该热的热起来,该冷的冷下去,该说的说到位,让我们关心的话题成为引导国际舆论的话题,而不是被国际舆论牵着鼻子走。
2016年以来,中央主要媒体紧紧抓住西方刻意回避的事实,围绕美国金钱政治、“安倍经济学”、日本福岛核泄漏等话题,从不同角度设置议题,掌控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结合美国大选重要节点以及民众抗议示威等活动,人民日报等组织了一系列深度报道,揭露美国选举金钱政治本质和由此暴露的深层次体制弊端,戳破美式民主面纱。围绕“安倍经济学”,新华社连续组织系列报道,通过专业分析,多层次多角度揭示安倍政府主导经济政策的失效、失信与失败,迫使安倍晋三不得不出面辩解。这些实践表明,我们设置议题的主动性越来越强,对国际传播规律的运用越来越熟练,把握国际话语权的能力正在不断提升。但是,同西方媒体相比,我们依然还有较大差距,必须抓住一些关键方面关键节点,集中力量重点攻关,进一步增强国际话语权。
一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对外传播的首要议题,完整、准确、生动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让“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正确义利观、“一带一路”倡议、新型国际关系、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理念,成为世界表达中国故事的源头、读懂当代中国的标识。
二是聚焦彰显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优越性的重大实践。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8]我们要聚焦这些创新实践,讲好中国发展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比如,针对资本主义世界贫富分化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加大对脱贫攻坚的对外报道力度,通过介绍“中国式扶贫”,宣传中国共产党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使命担当,宣传中国共产党高效的领导力,彰显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展示中国为全球减贫作出的巨大贡献。
三是着力报道全球聚焦的中国事务。抓住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活动、我国重大政策出台、双边多边国际活动等契机,加强策划,主动作为,把境外媒体报道的流量和流向引导到我们设置的议题上来,生动有效地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的中国,树立和平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国家形象。要敢于触碰涉华舆论热点,对西方抹黑中国的话题、对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舆论斗争。
四是积极回应国际社会“认知错位”的关键问题。在中国的政治制度、民主人权、民族宗教、网络管理、海洋权益等问题上,国际社会存在许多误会和曲解。对这些问题,要采取不回避、不绕弯的态度,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回应关切,把我们的国情说明好,把我们的主张阐释好,把我们的进步介绍好,引导国外受众全面地、历史地、客观地、公正地认识中国、评价中国。2016年,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中国面临的挑战》直面中国发展面临的困难、矛盾和挑战,以海外存疑的尖锐问题为切入口,采用外籍人士现场发问形式,通过事实说话和雄辩论述答疑解惑,给出充满正能量的答案。纪录片在美国204家公共电视台累计完整播出3807集次,在纽约、华盛顿、洛杉矶、芝加哥等地覆盖率达76%,摘得第68届美国洛杉矶地区艾美奖最佳社会与法治类节目的荣誉。
第二节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话语权与传播能力息息相关。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9]增强国际话语权,必须以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为基础,努力在国际舆论场中占据更大份额、发挥更大影响。
一、打造国际一流媒体
传播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谁就能掌握国际话语权。从现实情况看,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中国音量”与“中国体量”还很不相称,相当多的西方媒体仍然戴着“有色眼镜”观察中国、报道中国,甚至炒作、抹黑中国。我们要加快走向世界步伐,努力使我们的国际传播能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我国不断提升的大国地位相适应,让世界能够“听得到”“听得清”“听得进”中国声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良好国际舆论保障。
媒体是国际传播的主力军,壮大媒体力量是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基础环节。习近平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作,多次对中央主要媒体做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习近平对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希望“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创刊30年为起点,总结经验、发挥优势、锐意创新,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10]。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考察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媒体时,明确要求中央主要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媒体,积极争夺国际话语权。在致新华社建社85周年的贺信中,他要求新华社“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11]。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了加快走出去步伐、打造“外宣旗舰媒体”的要求。[12] 2016年底,习近平在致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开播的贺信中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新闻立台,全面贴近受众,实施融合传播,以丰富的信息资讯、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展示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良好形象,为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13]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之下,我国新闻媒体近年来纷纷走出去参与国际传媒市场竞争,“硬件”和“软件”建设都取得明显成效。硬件方面,在全球初步建成覆盖广泛、技术先进、反应便捷的新闻信息采集和传播网络;国际新闻信息加工能力不断增强,新闻产品的数量、种类都大幅增加;国际传播队伍不断壮大,从事国际传播的人员数量、海外采编人员数量和外籍雇员数量都呈上升趋势;媒体的技术支撑手段更加先进,与西方发达国家媒体已不相上下。软件方面,国际新闻报道从语言到风格到选题,都更加贴近海外受众,“对外”特色更加鲜明,记者编辑的专业能力明显提升;国际报道的首发率、落地率、采用率大幅提高。
新华社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步伐,见证了我国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的不懈努力。毛泽东在1955年提出,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14],新华社由此开始了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进程。改革开放后,1983年,党中央批准了新华社党组提出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性通讯社的目标,新华社走向世界的步伐明显加快。从2008年开始,党中央作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战略部署,新华社加大向国际进军力度。近年来,新华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提出并大力实施构建“内外并重”工作格局的战略举措,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事业进入新阶段。目前,新华社已经形成世界性通讯社的架构,在全世界14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80个驻外分社,本土之外的分支机构数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家媒体,拥有内派人员和外籍员工队伍近2000人,外籍员工数量不断上升。新华社用中、英、法、俄、西、阿、葡等多种语言对外发稿,对外报道发稿量稳步增长,采用量大幅增加。
打造国际一流媒体任重道远。中央主要媒体要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努力在与西方媒体的全面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显著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不断增强国际话语权。
二、创新走出去的渠道和方式
2016年11月1日,习近平主持的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强调,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要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让“中国声音”真正走出去,也必须高举改革创新的大旗,加大渠道、手段、方式、方法等创新力度,丰富新闻业态和产品形态,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
一是拓展平台、渠道和终端。我国中央主要媒体顺应传媒业正在向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转型的大势,把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和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对外传播的平台、渠道和终端,努力在新一轮国际传播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人民网、新华网加强外语新闻频道建设,在海外影响力快速提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自主开发的China系列多语种聚合型移动客户端2017年6月在苹果应用商店、各大安卓应用市场上线,实现多语言阅读、收听和收视,实现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国际传播。
我国中央主要媒体还加大“借船出海”力度,充分利用海外各种现成平台、终端、渠道拓展影响力。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新社等媒体在推特、脸谱、优兔等海外社交媒体上持续发力,粉丝量均已跻身国际一流媒体前列。新华社还向区域重要社交媒体积极拓展,截至2017年8月,已开设英、法、西、俄、阿、葡、日、缅、越、泰等19个语种的48个社交媒体账号,集群总粉丝量达到3720万。
二是要优化方法手段。实践证明,推进媒体在海外本土化发展,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要把选题策划、生产制作、营销发行等环节前移到对象国家和地区,逐步实现机构本土化、人员本土化、内容本土化、平台本土化,更加精准地定位传播产品和传播对象,提供更加符合国外受众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中国声音的本土化表达。中国日报社坚持分众传播的理念,先后创办了美国版、欧洲版、亚洲版、非洲版等9个海外版,通过内容本土化有效提升了海外落地率和影响力。
我国主要媒体还通过稿件交换、合办节目等方式,与国外各类媒体开展广泛合作,创新走出去的方式。新华社积极探索中国新闻对外报道落地的有效途径,特别是瞄准海外主流媒体和知名网站开展专版专页落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前后,新华社在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每日电讯报、法国世界报等66个国家主流媒体推出22个语种79个专版,并通过60余家国际知名媒体网站和手机客户端推广,实现了精准落地,扩大了有效影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海外开展多种合作,积极推动“整频率落地”,建成100家海外调频台,覆盖50多个国家。
三是要丰富产品形态。新兴媒体传播呈现移动化、碎片化、个性化特征,更偏好微传播、轻应用的内容。全媒体建设为国际传播产品形态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以视频、图片、动漫为代表的影像传播前景广阔。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必须转换报道理念,生产更多轻量化、可视化产品,更好地适应海外用户需求的变化。2016年12月,新华社运用说唱动漫的形式,推出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的融媒体产品《当柳密欧遇上杜丽叶》,将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经典台词进行重构,采取流行的合成词方式,在诙谐通俗中体现经典与深刻,中文版上线40小时内累计播放5100万次,英文版在脸谱、推特、优兔推出后,首日阅读量近320万次。中国日报打破传统思维,大胆启用外籍记者上两会采访,用外国人的视角讲中国两会故事,《英国小哥格雷格·方舟看两会》《两会一分钟》两个视频栏目成为脸谱、推特等社交媒体上的知名品牌,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优化国际传播战略布局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增强国际传播能力,要“优化战略布局”[15]。
中国是一个媒体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媒体强国。改变这种大而不强的状态,需要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变数量优势为质量优势。要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共同做好国际传播的大格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发市场机制的活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引导他们把企业经营活动与展示国家形象结合起来。要扶持一批面向国际的智库和非政府组织,鼓励和支持他们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在更多国际场合发出中国声音,在国际传播中发挥更大作用。地方对外传播是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特别注意发挥边疆省区地缘优势,把国家层面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边疆省区的对外传播工作统筹结合起来,把有关地方的工作机制、品牌项目利用好,形成整体效应。
随着中央外宣媒体加快走出去步伐,近年来我国国际传播战略布局趋于合理,资源整合效率提高,媒体传播能力在重点地区取得重要突破。一是对外传播工作主体不断增多,渠道更加丰富,立体传播格局逐步完善。政府部门直接策划实施的传播活动日益增多;国有或私营企业参与国际传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智库和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传播中更加活跃,公共外交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新华社积极开展媒体外交,倡议并联合巴西国家传播公司、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印度教徒报、南非独立传媒集团共同发起“金砖国家媒体峰会”,提出了建立金砖国家媒体联合报道协调机制、开展金砖国家媒体记者培训和互访活动、设立金砖国家媒体新闻报道奖等六项倡议,被誉为“在金砖国家媒体间建立了一个高规格的信息平台和沟通桥梁”,为改善我国国际传播战略布局开辟了新渠道。二是对外传播工作主体的全局意识、协同作战能力不断增强。在反“萨德”入韩、反击日本右翼言论等国际舆论斗争中,在中央统一部署下,有关各方步调一致,紧密配合,持续发声,形成外宣合力,以中国权威声音有效引导国际舆论。三是我国主要外宣媒体加强战略谋划,科学配置全球资源,传播能力在重点地区取得重要突破。在亚太、非洲、中东等地区,我国主要外宣媒体派驻了较强的报道力量,与西方媒体相比已经在某些方面具有局部优势。在亚太地区,新华社报道时效大幅超过西方三大通讯社,2016年重大突发事件的全球首发率达到了71%。在非洲,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等媒体加快布局新闻信息采集网络,截至2016年底,新华社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已经建成28个分社,覆盖47个国家,有常驻记者50多人以及近200名本土雇员,新闻采集和传播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第三节 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对外话语是一个国家面向世界的自我陈述。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在国际上有理说不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话语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16]。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17]。
一、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话语体系是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声音能否传得开、形象能否树得起、影响能否打得出,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话语能否被国际社会听得到、听得清、听得进。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们在话语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一些重要领域有了较大突破,但也要看到,我们在话语体系建设方面的有效供给依然不足,话语建设总体上滞后于实践发展。丰富的中国实践还未能催生出同样丰富的中国话语,有限的中国话语还不能充分、有效地解释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我们对“进口话语”还有相当依赖,还存在用西方概念和话语体系套解中国实践和中国问题的现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大力推动以中国实践为基础的思想理论创新,把中国问题作为话语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题和核心,以解释中国问题为基本的评价标准,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不断提高我国话语水平。
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是当前国际舆论斗争的迫切需要。新的时代需要新的话语。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但是我们还没有形成与这种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话语体系。习近平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18]“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19]我们在国际上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不是“自塑”。面对这种格局,我们必须加快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
习近平用富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影响国际舆论,为我们加快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作出了表率。他提出的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正确义利观、新安全观、全球治理观等理念,均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国话语”到“世界语言”的发展过程,为我们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带来深刻启示。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第一次用“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向世界传递中国对人类文明走向的思考。此后,他在各种国际场合反复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判断,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感言;从“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倡议,到“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的部署;从“共筑亚太梦想”的呼吁,到“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方案,这些论述揭示了人类利益和价值的通约性,在国与国关系中寻找最大公约数,在国际社会引发强烈共鸣。2017年2月10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了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决议。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一次载入联合国相关决议。
二、把握构建话语体系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构建的融通中外话语体系,不是生搬硬套、言必谈希腊的“洋八股”,而是体现国家利益和民族立场的“中国话”,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一要坚持国家站位。无论何种意识形态、何种社会制度,维护国家利益始终是对外宣传的基本准则。只有坚持国家站位,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才能找到主心骨、找准定盘星,做到提纲挈领、守正出新。中国的对外话语体系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传承,植根于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们要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站在中国立场、传播中国声音、表达中国主张,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观察国际问题,努力在国际舆论场形成中国表达、中国修辞、中国语意。
二要坚持全球视野。以全球视野传播中国实践,深入挖掘中国实践的世界意义,充分展示中国事务的世界影响,善于把中国故事转换为国际话题。以全球视野阐述中国主张,对于关系人类发展、世界和平、国际稳定的重要议题,旗帜鲜明地反映中国视角、表达中国观点、提出中国方案,有效回应国际社会期待。以全球视野展示中国思想,站在推动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的高度,深刻揭示中国智慧对世界的贡献,使中国道路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所认同。
三要坚持事实说话。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一万句高谈阔论也抵不上一个活生生的事实。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不能根据愿望来描述事实。坚持用事实说话,必须转换报道思维,坚持多讲事实;必须直面敏感问题,客观报道事实;必须早讲事实,抓住新闻传播的“第一落点”,抢占舆论制高点;必须讲好中国故事,生动展现事实。
四要坚持平等交流。习近平指出,“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20]。坚持平等交流要有平视的角度,把受众放在与我们平等的位置,学会换位思考,调门、语气、口吻要充分考虑受众的感受;要有平和的态度,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诚待人,耐心引导,求同存异;要有平等的互动,特别是在网络新媒体的传播中,要把与受众的交流互动嵌入到报道过程之中,在互动中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三、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习近平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21]。新闻舆论有铁的事实、好的道理,还得有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的表达。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善于挖掘事实,也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把握“融通中外”
这个关键。融通中外,就是我们传播的概念、范畴、表述既要符合中国国情,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要与国外习惯的话语体系、表述方式相对接,易于为海外受众所理解和接受。打造这样的概念、范畴、表述,有利于中国声音传播出去,有利于中国与世界更好地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国际社会客观、理性地认识中国。为此,一方面要坚持和发扬中华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基因和精神标识,以中国核心价值观为支撑,在对外传播中充分体现我们自己的价值理念、实际情况和立场主张;另一方面要以“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开放包容姿态,积极反映中国对人类共同命运和全球事务的认识、思考和担当,多反映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话语共同点、利益交汇点,多贴近外国受众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同时,要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积极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的文明成果,不断丰富我们的概念、范畴、表述,使中外话语体系更好地相融相通。
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在“新”字上下功夫。一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好、阐释好、传播好,将其作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重点,形成完整的、准确的表达和阐述方式。二是针对外界关注的一些涉华重要问题,根据我国的最新实践,及时作出新的概括,提出新的概念、新的表述,准确反映中国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进步。三是围绕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及时提出中国观点、表明中国立场。
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有学理支撑、理论突破。习近平多次强调,要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他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支撑话语体系的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没有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没有话语权。”[22]他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研究上多下功夫,多搞“集成”和“总装”,多搞“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再次强调要“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23]。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研究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深入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争取在一些重大问题的话语体系建设上有所突破,在更广泛领域构建起既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又能与国际社会开展有效对话的话语体系。
第四节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从战略层面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的要求。他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4]。新闻舆论工作要从国际格局深度调整的时代背景出发,深入理解、准确把握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意义、核心内容和方式方法。
一、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
习近平多次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
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传播中国,找准了中西方在传受方式上的重要差异。中国人长于归纳概括,善于理论提炼,我们在传播中往往不自觉地偏向宏观提炼和抽象概括。但一般而言,外国受众对具体真实的个案、生动有趣的故事、戏剧性冲突性强的情节更感兴趣。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展对外报道,是一种更加国际化的表述方式,同海外受众的思维习惯、接受方式更加接近。
习近平本人就是讲故事的高手。无论是在重要国际场合的演讲,还是在海外报刊发表的署名文章,他都善于用故事来传达深意、感染他人,善于把深刻的思想、抽象的理论转化为鲜活的故事、生动的例子。2016年11月,习近平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主旨演讲,从“喜欢吃来自拉美地区的地瓜土豆”说起,借喻中国的发展要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赢得秘鲁媒体一致点赞。2017年1月,他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把中国投身全球化比作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把搞保护主义比作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用“阿里巴巴的山洞”和“潘多拉的盒子”来形容人们对于全球化的不同看法。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大会时,他用“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巧妙驳斥“中国威胁论”,传递出中国梦是和平的梦这一重要思想。这些故事贯穿着中国历史文化之“道”、中国改革发展之“道”、中国参与世界治理之“道”,承载了习近平对国际国内大局、大势、大事的深刻思考,具体而生动,通俗而深刻,风趣而意蕴深长,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传播中国,就要不断创新载体和方式。要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研究海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海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故事更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要用好新闻发布机制,用好高端智库交流渠道,用好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展赛事平台,用好中华传统节日载体,用好海外文化阵地,用好多种文化形式,让中国故事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话题,让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
二、明确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要任务
习近平指出:“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25]他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国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要以中国梦为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6],也是当代中国最宏大、最精彩的故事。当前,13亿多中国人正在中国梦感召下,以自己的辛勤劳动追求和实现梦想。中国人怎么想、怎么做,中国向何处发展、未来前景怎么样,都体现在中国人民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故事之中。讲好中国故事,要深化中国梦的对外报道,全面准确生动地讲好中国梦。一是围绕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这个本质,讲清楚中国梦体现了历史、现实、未来的紧密联系,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质朴梦想和美好愿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风格、文化底蕴。二是围绕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根本属性,讲清楚中国梦体现了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的有机统一,要依靠人民来实现,不断为人民造福。三是围绕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个实际,讲清楚中国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国梦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四是围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个方针,讲清楚中国梦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梦,与各国梦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讲好中国故事,要阐释好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讲清楚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27]
讲好中国故事,要介绍好中国的现实情形和未来走向。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从何处来、向何处去”,讲好中国故事,就要回答好这个问题,解疑释惑,使国际社会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和认识中国。要讲清楚中国的发展进步,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人民精神面貌发生的深刻变化,深入阐释中国发展进步的路径、轨迹和原因,用事实说明中国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民生安排的正当性、合理性。讲清楚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我们战胜挑战的措施,用事实说明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搞现代化建设,其困难之多、矛盾之复杂前所未有、世所罕见,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克服发展进程中的困难和矛盾,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讲清楚中国的未来发展走向,介绍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说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共同发展,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通过这些介绍,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稳定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预期,减少疑虑和误判。
三、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积极发出中国声音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需要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积极发声,世界也迫切需要听到中国的声音。要有“抢抓话语权”的紧迫感和责任心,抓住我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等重大国际事务的机遇,主动说、大声说、反复说。利用各种国际会议、论坛、活动、展演等场合说,也要利用国际媒体、高校、智库等平台说;要利用传统媒体集中说,也要利用新兴媒体分众说;要利用内宣外宣媒体共同说,也要借助外嘴一起说。
积极发出中国声音,要当好中国价值的传播者。近年来,我国媒体在一系列重大国际事务中主动设置议题、响亮发出中国声音、广泛传播中国价值。2017年7月二十国集团汉堡峰会期间,新华社及时、准确、完整、充分地报道习近平的重要活动和观点,被海外媒体广泛转引。尤其是在习近平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时,新华社的每一条快讯几乎都在播出后即被路透社转引。短短数小时内,路透社转引了近20条新华社各类稿件。
积极发出中国声音,要大力发掘西方媒体回避的事实,发出与西方不同的声音,不做西方媒体的传声筒,更不做西方观点的搬运工。欧洲难民潮报道中,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记者深入叙利亚、利比亚等国,采访大量难民及国际问题专家,播发的系列评论和访谈揭露了西方某些国家在难民潮中负有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有效引导了国际舆论。
积极发出中国声音,要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维护国际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际道义,在复杂的国际舆论斗争中始终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敢于善于开展国际舆论斗争。面对“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和西方咄咄逼人的态势,尤其是西方的恶意“唱衰”、攻击污蔑、造谣抹黑,我们不能客气,不能指望人家来做平衡,而要力争有理说得出、说了传得开,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在所谓“南海仲裁案”结果出台前后,在中央统一组织指挥下,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媒体主动设置议题,在“裁决”结果公布前后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权威解读、分析、评论,全方位阐述了我国立场主张,有力批驳了各种错误论调,及时澄清了各种模糊认识,许多报道被美联社、路透社和BBC网站等外媒转引转述,为打赢这场外交战、舆论战提供了有力支持。
【注释】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页。
[2] 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6年第9期。
[3]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9页。
[4] 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6年第9期。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48页。
[6]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页。
[7] 《把握好政治家办报的时代要求》,《人民日报》2016年3月21日。
[8]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8页。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助材料》,学习出版社2016年版,第7页。
[10] 《习近平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 用海外乐于接受方式易于理解语言 努力做增信释疑凝心聚力桥梁纽带》,《人民日报》2015年5月22日。
[11] 《习近平致新华社建社85周年的贺信》,《人民日报》2016年11月6日。
[12] 参见《把握好政治家办报的时代要求》,《人民日报》2016年3月21日。
[13]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开播》,《人民日报》2017年1月1日。
[14]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2014年版,第226页。
[15] 《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助材料》,学习出版社2016年版,第7页。
[16]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07页。
[17]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4页。
[18]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5页。
[19]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4页。
[20]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 强调让中华文明同世界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
[21]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07页。
[22] 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6年第9期。
[23]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2页。
[2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4页。
[25]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2页。
[2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6页。
[27]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