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时度效标尺论

习近平多次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1]“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2]。坚持用时度效的标尺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是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宣传思想规律、新闻传播规律、媒体发展规律的本质要求,是新闻舆论工作者履行好新时代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一门科学,必须按照规律办事。要用好时度效这把标尺,不管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还是突发事件报道、热点引导、舆论监督,都要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要科学理解、准确把握时度效要求的内涵,将之作为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贯彻落实到新闻舆论工作具体实践中,努力争取最佳传播效果。

第一节 争夺舆论引导主动权要掌握时机节奏

时效决定成效,速度赢得先机,没有时效性就没有新闻。习近平强调的新闻舆论工作中要把握的“时”,就是时机、节奏。抓住时机、节奏,首先要讲究时效,在坚持真实准确的前提下,力争第一时间发布新闻信息、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第一时间报道权威表态,力求先声夺人,首发定调。抓住时机、节奏还要讲究恰当其时,争取在最佳时点播发最适宜的内容,做到谋定而后动。

一、在增强时效性上下更大功夫,不能让权威发布落在社会舆论后面

把握好新闻宣传工作和舆论引导的时度效,时效性是第一位的要求,没有时效性就没有新闻。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要做到全时性、即时性,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零时差、零距离。

把握“时”,贵在早、贵在快。早和快则抢占先手、赢得主动,迟则贻误时机、被动挨打。谁能抢到“第一落点”,谁就能占据信息传播的制高点,就能有效避免“真相还在穿鞋子,谣言已经跑遍世界”的被动局面。

传播技术的新变革带来对时效的新要求。回顾历史,报刊时代的新闻时效是“定时”的;随着广播、电视的出现,媒体可以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跟进报道,做到“即时”;而电视直播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与事实实现了同步的“实时”状态;如今互联网带来更多便利条件,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普及,普通人都能成为即时传播者,使得新闻时效进入了“随时”“全时”的新状态。[3]这种“随时”“全时”的新状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舆论的形成与扩散机制,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不仅仅是传播信息的工具,还成为各类信息的集散地和信息传播的助推器。

习近平指出,“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特别是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客、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长,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4]这就要求我们完善信息搜集机制、创新报道方式,采用全流程、全媒体联动的运作模式,快速报道、步步跟进,随时满足受众和用户对权威信息的即时需求。主流媒体要进一步提升政策解读、重要议题设置的反应速度,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新闻,同步组织好解读、评论、反响等配合报道,既争抢第一落点,也掌握第一解释权,主动、及时发出权威声音,形成正面舆论强势,做到关键时刻不失语、重大问题不缺位。如此,才能有效掌控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重大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刑事案件、公共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关系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关系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关系我国的国际形象,必须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

习近平指出,要“改进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健全这方面报道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认真落实和完善新闻发布制度,牢牢掌握新闻信息传播的主动权”[5]。当前,伴随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热点问题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舆论热点量大面广;单一事件易于跨界演变为复杂问题,舆论热点的泛政治化趋势明显;境外势力推波助澜,对热点问题的介入更深更早、力度更大。在重大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发生发酵时,新闻媒体迅速公布信息、展开报道,更有助于化解危机、掌握主动。事情越复杂,越应有声音。要坚持“早讲事实、重讲态度、慎讲原因”,对敏感话题不回避不绕弯。在模糊的信息环境中,权威信息缺失必然导致未经证实的信息快速扩散,危害舆论生态。要优化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机制,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加强舆情“调控”“导控”,有针对性地回应社会关切,先声夺人,赢得主动,为牢牢掌握舆论主动权赢得先机。

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涉及新闻人物的突发事件,主流媒体必须把握信源,既注重舆情“管控”“监控”,更要加强舆情“调控”“导控”,通过各种形式把受众的“欲知”与官方的“告知”有机结合起来,导控舆情、引领舆情,为事件处置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2016年11月,我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海内外舆论高度关注,新媒体上迅速出现各种猜测性信息,相关舆情喷涌而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播发空军新闻发言人发布的信息,深圳卫视等媒体也迅速跟进,制作了3分钟视频短片《青春无悔 蓝天永生》。有关媒体在坚持以情感人的同时不渲染悲情,导控舆情向积极方向发展,把缅怀之情升华为爱国报国的壮志豪情。

二、精心选择报道时机,做到谋定而后动

精准把握时机,对做好新闻舆论工作至为重要。习近平非常重视把握“时机”在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他强调“关键是时机和决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6]

新闻报道既要突出时效,也要选准时机,争取在最恰当的时点播发。要加强报道调控,什么事要浓墨重彩,什么事要淡化处理,什么事要斩钉截铁,什么事要温和轻柔,都要认真研究、区别对待,努力做到精心、精准、精确、精当、精巧,防止失向、失准、失真、失范、失态。实践证明,同样的报道内容在不同时机推出,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果。

习近平曾经引用张居正的话说,“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7]准确把握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在合适的时间编发合适的报道,才能有效利用新闻资源,充分凸显报道价值,也才能有效回应公众对新闻事件的重大关切,增强引导的效果。根据新闻传播规律,同样内容的报道,精心选择一些特殊时间节点等重要“发稿窗口”,传播效果往往事半功倍。无论是重大主题宣传,还是国际热点报道,都要善于抓住新闻事件,缘事而发、借力发力,因时而动、顺势而为。

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实现,关键在于实现从媒介议程到公众议程的转化。而把握好报道时机,则在这种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年全国两会召开时,主流媒体都投入精兵强将,借两会之机充分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展现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优势,使两会成为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人民日报在2017年两会召开前夕适时推出微视频《人民代表习近平》,讲述了一位普通而又特殊的代表的故事,引起受众的极大兴趣。

习近平强调,面对各项工作,都要“不断增强作决策、做工作、抓管控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8]。新闻舆论工作同样如此。对于一些热点问题如何报道,哪些新闻需要急和抢、哪些信息需要缓和控,什么问题务必第一时间发出报道、什么问题需观察思考后再报道等,都需要媒体深思而为之。如果有的问题刚刚发生,事实并没有完全呈现,后续过程有待观察,各方还有较大争议,就需要适当地缓一缓、看一看,不能盲目作判断、匆忙下结论。

事实真相往往是一个逐步显现的过程。新媒体环境中,除了争抢第一落点,还需要对碎片化的信息做综合梳理,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断追问事实,把握住报道的“第二落点”。新闻媒体要抓住敏感热点事件的新动态,报道新闻事件的后续进展,既要对新闻事件产生的影响与趋势作前瞻性评估,又要对产生问题的诸多因素及来龙去脉作深入分析;既要对新闻事件及相关问题的相互联系、转化作出研判,又要从孤立事件中发现共性,引导人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第二节 掌控舆论引导主导权要把握力度分寸

新闻舆论工作要因事制宜、因时制宜,恰如其分地掌握舆论引导的密度和尺度。习近平强调的新闻舆论工作中要把握的“度”,就是力度、分寸。把握好“度”,就要对舆情精准研判、精准发力,把握好新闻报道的火候和分寸,做到“巧说”,防止简单化、一刀切、走极端,避免因把握失当而适得其反、弄巧成拙,有效掌控舆论引导主导权。

一、准确把握基调,选择好报道内容

新闻媒体是社会舆论的发射器,也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实践中,把握好“度”,首先就要准确把握报道基调,把握好正面宣传和负面报道的平衡。要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连篇累牍、不厌其烦地报道各类负面消息,社会就会缺乏精气神,甚至人心就会散掉。

新闻媒体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对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和典型宣传应浓墨重彩、大张旗鼓,形成规模和声势,引导广大群众多看主流、光明面,透过现象看本质。而对涉及热点问题和舆论监督及敏感问题报道,则应把握发稿力度节奏,稳妥适度报道,不宜渲染炒作。习近平在谈到民生工作的思路时,曾专门将“引导舆论”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指出:“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9]“‘引导舆论’,就是要促进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预期,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10]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与改革攻坚期,社会矛盾交织叠加,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复杂,周边和国际热点频发。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新闻媒体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引导人们分清对错、好坏、善恶、美丑,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对于那些积极向上、温暖励志、有利于传播正能量的舆论热点,如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警察、最美孝子等业绩突出或品行高尚者的事迹,应该持续关注、报道,为人民群众树立身边的榜样,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提供有力道德支撑。而对一些格调不高、导向不正、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不甚吻合的舆论热点、八卦新闻等应该降温,引导人民群众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看本质、看主流、看趋势,保持理性心态。

准确把握报道基调,并不违背“全面”“客观”的新闻原则。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11]。但新闻的客观并不是“有闻必录”,更不能将“客观”作为大肆报道社会阴暗面的借口和“挡箭牌”。在实践中,要善于“用事实说话”,通过选择事实以及选择报道事实的角度,按照事实的内在逻辑和外部联系,来恰当地描述事实,通过对事实的客观叙述,来体现观点、表明态度,引导思想、凝聚力量。

二、坚持实事求是,拿捏好报道分寸

新闻报道该造势的要造势,但不能在个别用词上大造其势;该突出的要突出,但不能渲染过头,都搞成排浪式宣传;该有力度的要有力度,但不能大轰大嗡,既不把大事说小,也不把小事说大。什么问题适宜在什么范围内报道,什么问题强化报道、什么问题淡化报道,要认真研究,掌握好火候。要区别不同情况、不同内容,合理运用媒体和宣传方式。

同样的事情,研判不同、处理时机不同、分寸拿捏不同,会产生不同效果。新闻舆论工作把握好分寸,就是要全面客观,实事求是,留有余地,防止情绪化判断、极端化表达,也要防止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要防止将阶段性成果美化成全面胜利,更要防止把个别现象说成普遍现象,把一般性问题引到制度层面。分寸把握好了,才能做到不把点上的问题说成是面上的问题,不把个别问题说成是普遍问题,不把局部问题说成是全局问题,实现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相统一。对不该褒的褒了、对不该贬的贬了,所褒所贬或不合乎事实,或不能令人信服,同样是另一种“失度”,甚至会对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不利影响。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十集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既浓墨重彩地全景式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又实事求是、客观冷静地分析改革面临的种种矛盾和难题,拿捏到位,分寸恰当,真实可信,说服力强,让观众既看到了改革取得的成绩、增添继续前行的动力,又看到了改革面临的挑战、明确继续深化的方向,更加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奋力把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因而产生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反响。

第三节 加强舆论引导要讲求效果实效

新闻舆论工作最终要看效果,这个效果就是群众口碑好、社会共识强。习近平强调的新闻舆论工作中要把握的“效”,就是效果、实效。要把追求效果、实效作为进行舆论引导的出发点、落脚点,做到“会说”,切实增强舆论引导能力。

习近平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曾经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12],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都“要注意舆论的社会效果,克服片面性”[13]。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找准共鸣点、交汇点,凝聚力量、塑造共识

切实提高舆论引导工作的实效,需要新闻媒体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抓住涉及治国理政的战略问题、广大群众关注的现实问题、国内外发生的热点问题,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

习近平指出,新闻舆论工作提高质量和水平,关键要“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14]。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习近平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善于观察,在众多材料中发现好材料,找到反映时代精神、反映官兵面貌、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材料”[15]。当前,新闻舆论工作要紧紧围绕人们普遍关心的环境污染、教育、就业、医疗、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等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正面引导、深度引导,讲清楚原因、背景,讲清楚党和政府正在做出的努力,讲清楚解决问题的制度安排和措施办法,引导人民群众努力做到理性看、齐心办。

新华社在2017年两会期间推出的《动漫MV |习近平关心的六件事》,聚焦北方清洁取暖、垃圾分类、畜禽废弃物处理、食品安全、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住房这6件看似寻常却关系着千家万户、紧贴社会民生的“小事”,以民生“小事”折射社会大现象,展现了习近平始终牵挂百姓的浓浓情怀,也反映了党和政府听取百姓心声、急百姓所急的民生取向,在各类新媒体终端取得刷屏之效,并被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视频专栏转发。

提高舆论引导工作的实效还要善于触动人们最敏感的心弦。

中央电视台从2002年起打造品牌栏目《感动中国》,通过多种投票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评选年度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十个人物和群体。十多年来,《感动中国》节目推出的人物中既有耀眼明星,也有睿智学者、党政高官,更有普通百姓,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为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讲求艺术、改进方法,增强报道的贴近性和吸引力

把握好新闻报道的“效”,关键是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这就要求媒体不仅要解决好“说什么”“报什么”的问题,还要着力解决好“怎么说”“怎么报”的问题,摒弃居高临下的口吻,丢掉教育宣传的架势,改变自弹自唱的方式,让新闻报道离说教更远、离受众更近。

要改进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让新闻报道更轻快、更活泼、更亮眼,让评论更新颖、更精辟、更务实,让人民群众爱看爱传,使新闻媒体的传播更加鲜活生动,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扩大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要做到坚持全局视野、百姓视角,把宏观部署与新闻故事结合起来,把政策解读与民生报道结合起来,突出重大活动宣传报道的思想内涵,注重回应关切、细节展示、情感表达,使正面报道更加鲜活生动。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后,新华社精心策划、持续推出《点赞十九大,中国强起来》等系列既可读、可听、可看,又可互动、可分享、可体验的融媒体作品,网民累计浏览量均超过5亿,创造了首个“30亿级”国民互动产品;人民日报社制作的微视频《中国进入新时代》,上线后迅速传播,全网阅读、播放量超2.5亿次;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十九大:中国此时此刻》景观直播把介绍党史与展示成就相结合,浏览量和互动产品的单条阅读量创下客户端直播收视纪录。主流媒体推出的这些新媒体报道形成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传播效果,为十九大召开营造热烈舆论氛围。

要创新报道角度和报道手段,围绕中心工作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采取受众易于接受的手段方法,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用典型说话、用身边人说话,使新闻报道见人见事,更具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2016年初,新华社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题宣传,创意策划了《四个全面》说唱动漫MV。MV的唱词都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大实话,运用了说唱(RAP)这一流行时尚的表现方式,组合了快闪、弹幕、波普、拼贴等互联网元素,采用混搭的形式,产生了对比鲜明的新奇效果,引起强烈反响,浏览量超过一亿次。习近平在视察新华社时对此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种方式符合年轻人的特点,为老百姓喜闻乐见。

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特别是百姓的兴奋点、关注点,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展开对象化、分众化的内涵式引导,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要坚持直面问题、深入剖析、及时发布、理性引导,积极推出客观、平衡、全面、真实的报道,充分发挥正本清源的作用,既要尊重受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回应受众的关切,又要善于因势利导,引导受众正确认识事物真相,使新闻报道更加春风化雨、入脑入心。

三、重视舆情搜集研判,提高报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信息传播秩序和舆论格局的深刻变化增加了舆论引导工作的难度。就像出门要看天气一样,搞报道也要先观察舆情。新闻媒体要加强舆情监测分析,在采访报道和调查研究中广泛接触人民群众,全面、准确掌握社会舆情动态。在此基础上,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发布权威信息,快速反应,主动出击,客观准确,持续发声,彰显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避免在沸沸扬扬的舆论面前陷入被动和尴尬的境地。对群众中存在的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对由现实利益问题引发的不满,要及时积极进行疏解,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避免积少成多、激化矛盾,酿成重大事端。

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提升了信息传播效率,拓宽了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加速了社会现代化进程,但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也充斥着大量真假难辨、纷繁芜杂的信息,经常出现众声喧哗、莫衷一是的局面。

习近平反复强调,新闻媒体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16]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内容生产优势,借力新兴传播渠道,遵循网络传播规律,在众声喧哗的网络空间旗帜鲜明地亮明态度,积极发挥一锤定音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对社会思潮的引导,及时回应干部群众关心的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敢于交锋、善于发声,理直气壮地发出主流声音,澄清模糊认识。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前,有人以所谓重走长征路、在地图上测量计算等方式,质疑红军的行军里程,并在网络上广泛散布,造成不良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新华社派出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及时播发《“二万五千里”是怎么算出来的》,指出“二万五千里”是中央红军的行程,并盘点了计算红军长征行程时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如运动战、筹款、做群众工作、走错路等,证明了“二万五千里”有着充分的事实依据,有力回击了网络上的负面舆论。

第四节 开掘舆论引导深度要整体把握时度效

时度效是统一的整体。“时”是前提,是影响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要在坚持真实准确的前提下,力争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发布。“度”是关键,要精准研判舆情,恰如其分掌控舆论引导的密度和尺度,既不把大事说小,也不把小事说大。“效”是目的,要讲求艺术、改进方法,注重联系实际阐释理论、围绕关切解读政策、针对问题解疑释惑,增强新闻报道的说服力、亲和力、感染力。

把握时度效,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工具,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现象、分析矛盾、解决问题,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克服和避免摇摆性、片面性、盲目性。

一、以“两点论”观察问题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党外人士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国际国内形势中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不利的一面,从坏处着想,做最充分的准备,争取较好的结果。”[17]2016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他强调,“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区分轻重缓急,在兼顾一般的同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18]习近平的这些论述,对于新闻舆论工作,同样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新闻舆论工作要把握好时度效,就要善于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既看到问题又看到成绩,既看到挑战又看到机遇。避免以偏概全,只及一点不及其余,防止片面性,把点上的问题说成是面上的问题,把个别问题说成是整体问题,把局部问题说成是全局问题。例如,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就要把握新常态下增速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新特点,既要看到一些过剩的产能、低端的产业面临的严重困难,也要看到一些战略新兴产业蒸蒸日上、异军突起的发展势头,看到一些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的传统产业,看到一些通过结构调整实现健康发展的区域良好态势,否则就会走入“盲人摸象”的认识误区,得出“一叶障目”的错误结论。

2015年10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当年前三季度我国GDP总值同比增长6.9%。这是GDP增速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首次“破7”,如何解读,事关重大。数据公布次日,经济日报即在时评版头条位置开设“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专栏,连续刊发重点评论《既要看总量,还要看质量》《既要看速度,还要看结构》《既要看难点,还要看亮点》《既要看压力,还要看潜力》,多角透视、辩证客观,既分析困难,又梳理亮点,对于消除人们对增速是否会进一步减缓的焦虑、提振对中国经济信心意义重大。

二、以“本质论”分析问题

新闻舆论工作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表象甚至假象所迷惑。媒体必须搞清楚是个别真实还是总体真实,不仅要准确报道个别事实,而且要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如果只看到黑暗、负面,看不到光明、正面,虽然报道的事情是真实发生的,但这是一种不完全的真实。

习近平指出,“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零乱的现象中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联系”[19],对事物“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正确把握掩盖在纷繁表面现象后面的事物本质”[20],“分清本质和现象”[21],“既看存在问题又看其发展趋势,既看局部又看全局” [22]。现在有些媒体的报道,不能说没有触及问题,但是往往停留在现象层次,看到的问题别人也都看到了,没有进一步深挖,没有向更深层次的本质开掘,所以难免流于肤浅或人云亦云,缺乏深刻性和思想性。这是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新闻舆论工作要把握好时度效,就要坚持用“本质论”看问题,就要坚持真实和真知相统一。真实,就是还事物以本来面貌;真知,就是对事情的正确看法。真实是真知的前提和基础,真知是真实的揭示和升华。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新闻媒体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充分发挥在还原事实、揭示真相方面的专业优势,坚持深入采访、扎实调研,在充分掌握材料基础上深入解析新闻事实,既做到事例的真实、细节的真实,更要做到总体的真实、本质的真实,避免主观片面、以偏概全。

坚持真实和真知相统一,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好报道新闻事实与传播思想观点的关系问题。关键在于怎样反映真实,怎样揭示真知?是报道个别真实,还是总体真实?是反映表面现象还是事物本质?列宁曾经深刻指出:“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23]要把揭示真相与传播真知统一起来,把事实的力量同真理的力量结合起来,以理性的分析、严密的逻辑、科学的判断,提出正确的看法、鲜明的观点、独到的见解,不仅讲清楚“是什么”,还要讲清楚“为什么”;不仅讲清楚“怎么看”,还要讲清楚“怎么办”,在解疑释惑中凝聚共识,在众说纷纭时一锤定音。

2016年年初,社会上一些人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比较悲观。针对这种情况,人民日报接连刊发报道《“看空”中国毫无依据》《“做空”中国只会做空自己》《“唱衰”中国只是自欺欺人》,对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进行分析,并用详尽事实和数据驳斥“看空者”们是“一叶障目”,指出“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的事实,鼓舞和提振了信心。2017年一季度,广东省经济数据显示,实体经济活力增加,南方日报及时推出“广东经济开门红”系列报道,通过数据分析和专家解读,揭示广东经济“脱虚向实”的积极发展趋势,增强社会各界信心。

三、以“过程论”把握问题

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24]。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发展的过程和趋势,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习近平指出,“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善于把握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渐进性和飞跃性、前进性和曲折性,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既求真务实、稳扎稳打,又与时俱进、敢闯敢拼。”[25]

新闻舆论工作要把握好时度效,就要用“过程论”分析问题,在观察事物、报道新闻时不能忽略客观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让客观事物符合自己的主观想象。对这一问题,习近平在谈到中央经济工作时曾经专门强调,“经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引导舆论要遵循规律,是成绩就是成绩,是问题就是问题,在坚持实事求是中体现我们的自信。要善于把握本质、主流和趋势,善于把握社会心理,善于把握时、度、效,深度分析,主动发声,澄清是非,更有针对性做好舆论引导工作。”[26]

航空发动机是制约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有关航空发动机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各方关注。2016年11月,网上有人与境外媒体呼应,攻击我国“太行”航空发动机,称其隐藏“重大隐患”,不仅抹黑我国航空业,而且挫伤国人的自信心。对此,科技日报迅速采访专家并刊发报道,用扎实的数据、事实和专家分析说明:现阶段“太行”发动机与国外先进水平比尚有一定差距,但我国航空发动机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是不争的事实;照这样的发展势头,我国很快将会跟上世界先进国家的发展步伐,并摆脱这些国家的制约。通过这样客观、全面、有历史纵深、有前瞻分析的报道,使人们在看到我国航空发动机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差距的同时,更感受到我国大步赶超的快捷步伐,从而提振对我国航空业发展的信心。

坚持用“过程论”看问题,就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而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眼光看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稳妥把握新闻舆论工作的时度效。


【注释】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5页。

[2] 《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助材料》,学习出版社2016年版,第7页。

[3] 《新闻记者培训教材2013(上册)》,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85页。

[4]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

[5] 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6]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 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人民日报》2014年6月10日。

[7]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53页。

[8]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203页。

[9]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29页。

[10]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30页。

[1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5页。

[12] 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7页。

[13] 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7页。

[1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5页。

[15] 《习近平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强调 坚持军报姓党坚持强军为本坚持创新为要 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思想舆论支持》,《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7日。

[16]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05页。

[17] 《征求对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12月7日。

[18]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204页。

[19]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7日。

[20]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9页。

[2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4页。

[22]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4页。

[23] 《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4页。

[2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页。

[25]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204页。

[26]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2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