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音乐是怎样产生的?第一件乐器是什么?它是谁创造的?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出来,不过有些古老的传说却很值得人深思。
比如德国新苔斯洛夫出版社编了本小册子叫作《万物之始》①在这本书中有两节和我们这里所讨论的主题有关。一节叫作“什么时候开始有音乐?”, 另一节则是“第一件乐器是什么?”在“什么时候开始有音乐?”这节中, 该书写道:“当我们在森林里漫步时,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听起来真像一支乐曲,而细雨敲打窗户,鸟儿放声歌唱,不也是美妙的音乐吗? 古时候,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自然界这种令人心旷神怡的音乐声响。”
那么第一件乐器是什么呢?《万物之始》这本书中讲了希腊的一个传说。传说中讲笛子是牧神发明的。一天牧神在河边的芦苇中发出叹息声,这时, 他听到呼吸穿过这芦苇的声音,仿佛是一曲哀歌。他折断了一些芦苇,把这些长短不一的芦苇绑在一起,然后用嘴吹,于是制成了一件乐器。这传说中的牧神叫潘,他人身羊足,头上长着角,这芦苇则是潘所恋的仙女绪任克斯变的。牧神制成的这种乐器是排箫。至今排箫在英文中依然叫“Pan′ s pipe”,意思是“潘的乐管”。神话当然并不是真事,但人们又常常借助神话这类魔幻幻想的方式来表述真事。上面这希腊神话也是如此,它所讲述的真事是:最早的音乐凭借的是自然物,发出的是自然声响。
中国也有一些与音乐有关的动人传说,“子期听琴”就是其中之一。传说中讲钟子期和俞伯牙通过音乐结成密友,后来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万分竟把琴摔碎,并吟诗道: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此后中国对至交好友有个特殊的称呼叫“知音”。因为钟子期在听俞伯牙抚琴时听出他“意在高山、意在流水。”至今《流水》之曲仍是一支有名的琴曲,高山、流水都不是人工所成,而是自然中的声色。这说明,不仅音乐的声响与自然有关,就连音乐所表现的意境也和自然紧密相连。
音响也好,意境也好,都有它所遵从的规律性,也可以说都有其“道”。我国著名哲学家老子在他《道德经》一书中写了这样几句话:“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法”指的是“效法”,“自然”一词则指宇宙间一切不是由人工所创出的东西,“道法自然”这四个字,把“音乐与自然”的关系又向上提升了一级。从这句话继续引伸下去就是音乐规律所效法的是自然的规律。
音乐效法自然,反过来可以说自然中蕴含着音乐,由此产生了这本书的主题:音乐与自然。